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中物理知識點總結7篇 "物理小百科:國中物理知識點一網打盡"

本文將對國中物理知識點進行全面總結,旨在幫助國中生系統地掌握和理解物理學的基礎概念和原理。從運動、力學到光、電、熱等多個方面,我們將深入淺出地講解每個知識點,並提供典型例題和解析,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應對考試和學習。讓我們一起開啟對國中物理知識的探索之旅吧!

國中物理知識點總結7篇

第1篇

1.壓強是描述壓力產生的效果的物理量,這種效果不僅和壓力的大小有關,而且與受力面積的大小也有關。

2.壓強是物體和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它存在於受力的兩物體的接觸面上。壓強不但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和壓力的方向相同。

通過上面對壓強知識的講解學習,希望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並在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績。

關於物理中透鏡的知識,希望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內容知識哦。

透鏡:透明物質製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對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學元件。

分類:1、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2、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後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通過上面對物理中透鏡知識點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認真的學習物理知識。

國中物理知識點總結7篇

第2篇

(1)槓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槓桿。

(1)槓桿的平衡:當有兩個力或幾個力作用在槓桿上時,槓桿能保持靜止或勻速轉動,則我們說槓桿平衡。

(2)槓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1)省力槓桿:動力臂大於阻力臂的槓桿,省力但費距離。

(2)費力槓桿: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的槓桿,費力但省距離。

(3)等臂槓桿:動力臂等於阻力臂的槓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1)實質:是一個等臂槓桿。支點是轉動軸,動力臂和阻力臂都等於滑輪的半徑。

(1)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槓桿。支點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繩子與動滑輪相切的點,動力臂是滑輪的直徑,阻力臂是滑輪的半徑。

(2)特點: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且多費一倍的距離。

(1)連線:兩種方式,繩子可以先從定滑輪繞起,也可以先從動滑輪繞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但是費距離。

(3)省力情況:由實際連線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決定。繩子段數:“動奇定偶”。拉力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其中n是繩子的段數,h是物體移動的高度。

(1)輪軸:實質是可以連續旋轉的槓桿,是一種省力機械。輪和軸的中心是支點,作用在軸上的力是阻力f2,作用在輪上的力是動力f1,軸半徑r,輪半徑r,則有f1r=f2r,因為r>r,所以f1<>< p="">

(2)斜面:是一種省力機械。斜面的坡度越小,省力越多。

(1)力學中的功: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顯示出成效,力學裡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2)功的兩個因素:一個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另一個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兩因素缺一不可。

(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①物體受到了力,但保持靜止。②物體由於慣性運動通過了距離,但不受力。③物體受力的方向與運動的方向相互垂直,這個力也不做功。

(1)計算公式:物理學中,功等於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即:w=fs。

(2)符號的意義及單位:w表示功,單位是焦耳(j),1j=1n·m;f表示力,單位是牛頓(n);s表示距離,單位是米(m)。

(3)計算時應注意的事項:①分清是哪個力對物體做功,即明確公式中的f。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必須與“f”對應。③f、s的單位分別是n、m,得出的功的單位才是j。

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定義: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符號“p”表示。單位是瓦特(w)常用單位還有kw。1kw=103w。

(2)公式:p=w/t。式中p表示功率,單位是瓦特(w);w表示功,單位是焦耳(j);t表示時間,單位是秒(s)。

①二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機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

②它們之間的物理意義不同,也沒有直接的聯絡,功率大的機械效率不一定大,機械效率高的機械,功率也不一定大。

1、有用功——w有用: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也就是人們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時必須做的功。在提升物體時,w有用=gh。

(1)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

(2)額外功的主要來源:①提升物體時,克服機械自重、容器重、繩重等所做的功。②克服機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1)人們在使用機械做功的過程中實際所做的功叫總功,它等於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即:w總= w有用+ w額外。

(4)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①減小摩擦,②改進機械,減小自重。

(1)物體能夠對外做功,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

(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的質量;②物體運動的速度。物體的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1)定義: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勢能。

(2)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的質量;②物體被舉高的高度。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1)定義: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

(3)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程度。物體的彈性形變程度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1)定義: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機械能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的能量。

①動能的大小;②重力勢能的大小;③彈性勢能的大小。

(2)在分析動能和勢能轉化的例項時,首先要明確研究物件是在哪一個過程中,再分析物體質量、運動速度、高度、彈性形變程度的變化情況,從而確定能的變化和轉化情況。

第3篇

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裡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規定正電荷的定向移動方向為電流方向。

3、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安全電壓應不高於36v,家庭電路電壓220v。

4、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溫度越高電阻越小)。

5、能導電的物體是導體,不能導電的物體是絕緣體(錯,“容易”,“不容易”)。

7、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溫度有時不考慮)。

8、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9、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10、伏安法測電阻原理:r=u/i伏安法測電功率原理:p=ui。

11、串聯電路中:電壓、電功、電功率、電熱與電阻成正比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功、電功率、電熱與電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13、開關應連線在用電器和火線之間、兩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燈泡比“220v40w”的燈泡電阻小,燈絲粗。

15、家庭電路中,用電器都是並聯的,多並一個用電器,總電阻減小,總電流增大,總功率增大。

16、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保險絲熔斷,產生的原因有兩個:①短路②總功率過大。

17、磁體自由靜止時指南的一端是南極(s極),指北的一段是北極(n極)。磁體外部磁感線由n極出發,回到s極。

20、磁場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②該點磁感線的切線方向。

21、奧斯特試驗證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電生磁、電流的磁效應),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磁生電、發電機)。

22、電流越大,線圈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有鐵心比無鐵心磁性要強的多)。

23、電磁繼電器的特點: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無磁性(自動控制)。

24、發電機是根據電磁感應現象製成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法拉第)。

25、電動機是根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這一現象製成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26、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①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②切割磁感線。

28、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它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有力的作用。

31、光是電磁波,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光速:c=3×108m/s=3×105km/s(電磁波的速度)。

32、在均勻介質中光沿直線傳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手影)。

34、光的折射現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彎折、水中的物體、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色散)。

35、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說反射再說入射(平面鏡成像也說“像與物┅”的順序)。

36、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條光線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7、平面鏡成像特點:像和物關於鏡對稱(左右對調,上下一致)像與物大小相等。

38、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實像,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實像倒立,虛像正立,物在凸透鏡一倍焦距以外能成實像,小孔成像成實像,實像都是倒立的,能用眼睛直接看,也能呈現在光屏上。

39、放大鏡、平面鏡、水中倒影是虛像,虛像是正立的,只能用眼睛看,虛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

40、凸透鏡(遠視眼鏡、老花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近視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41、凸透鏡成實像時,物如果換到像的位置,像也換到物的位置。

43、凸透鏡一倍焦距是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縮小像的分界點。

45、凸透鏡成像實驗前要調共軸: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凸透鏡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46、熔化、汽化、昇華過程吸熱,凝固、液化、凝華過程放熱。

47、晶體和非晶體主要區別是晶體有固定熔點,而非晶體沒有。

48、物體吸熱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物體放熱溫度不一定降低(晶體凝固)。

49、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大,因為溫度是內能的標誌;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

50、在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不一定升高;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小,但溫度不一定降低。

51、影響蒸發快慢的三個因素:①液體表面積的大小②液體的溫度③液體表面附近空氣流動速度。

52、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會根據圖象判斷)。

53、霧、露、“白氣”是液化;霜、窗花是凝華;樟腦球變小、冰凍的衣服變幹是昇華。

54、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息的運動著;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55、分子間有引力和斥力(且同時存在);分子間有空隙。

56、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等效的)。

57、沿海地區早晚、四季溫差較小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暖氣供水、發動機的冷卻系統)。

58、熱機的做功衝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壓縮衝程是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61、兩塊相同的煤,甲燃燒的充分,乙燃燒的不充分,甲的熱值大(錯)。

62、固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有斥力(木棒很難被拉伸,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

63、蒸發只能發生在液體的表面,而沸騰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

65、利用天平測量質量時應“左物右碼”,槓桿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調,右偏左調”。

66、同種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密度不同)。

67、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

68、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

69、樂音三要素:①音調(聲音的高低)②響度(聲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別不同的發聲體)。

70、防治噪聲三個環節:①聲源處②傳輸路徑中③人耳處。

7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72、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使物體發生形變②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73、判斷物體運動狀態是否改變的兩種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個改變,或都改變,運動狀態改變②如果物體不是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運動狀態改變。

74、彈簧測力計是根據拉力越大,彈簧的形變數就越大這一原理製成的。

76、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77、兩個力的合力可能大於其中一個力,可能小於其中一個力,可能等於其中一個力。

78、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

80、慣性現象:(車突然啟動人向後仰、跳遠時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離開腳後向前運動、運動員衝過終點不能立刻停下來,甩掉手上的水)。

81、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時可能靜止也可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83、連通器兩側液麵相平的條件:①同一液體②液體靜止。

84、利用連通器原理:(船閘、茶壺、回水管、水位計、自動飲水器、過水涵洞等)。

85、大氣壓現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試驗、鋼筆吸水、抽水機等)。

86、馬德保半球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托裡拆利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值。

87、大氣壓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氣壓高沸點高;氣壓低沸點低。

88、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的合力。

89、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適用於氣體(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ρ氣gv排也適用於氣體)。

90、潛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變的,它就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下潛、上浮和懸浮的。

91、密度計放在任何液體中其浮力都不變,都等於它的重力,示數上小下大。

92、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飛機起飛就是利用這一原理)。

93、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他們之間沒有必然的大小關係、但“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快”這句話是正確的。

94、使用機械能省力或省距離(不能同時省),但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機械效率小於1)。

95、有用功多,機械效率高(錯),額外功少,機械效率高(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例大,機械效率高(對)。

96、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越重,機械效率越高(重物不變,減輕動滑輪的重也能提高機械效率)。

97、測滑輪組機械效率時,彈簧測力計要豎直向上勻速拉動時讀數。

98、降落傘勻速下落時機械能不變(錯),考察機械能變化時,劃出速度、高度的變化。

99、用力推車但沒推動,是因為推力小於阻力(錯,推力等於阻力)。

100、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錯,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

學習物理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不能死記一些結論。學生要獲得知識,上課聽講最重要,尤其是學新課時,一定要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聽懂,將這些內容的來龍去脈理解,融會貫通並記住。上課以聽講為主,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學好物理學生記得要及時複習,要記得牢,就要反覆強化。在複習過程中,要善記憶,會記憶,提高記憶效益。

練習是掌握知識,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練習包括課堂預習、作業練習、實驗操作練習、單元練習及綜合練習等。數理化都是靠練出來的,一定要多做練習題,通過練習查漏補缺,溝通物理概念、定律之間的內在聯絡。

疑是學習的開端、思維的動力,所以八年級的學生在做題時,遇到有什麼疑難,一定要抓住不放,這樣才能提高能力,提高學習成績。對某些題目進行巧妙的設疑,多動腦積極思維,多質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和規律。

培養自己學習總結的習慣,提高自己的總結能力。通過大量的題目分類,總結不同型別的題目的規律,從而不斷提高解題能力,提高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對提高能力和增強解題能力非常有益。

1、見物思理,多觀察,多思考,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物理講的是“萬物之理”,在我們身邊到處都蘊含著豐富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識。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好奇之心,注意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多抬頭看看天空,你就會發現物理中的“力、熱、電、光、原”知識在生活當中處處都有。一旦養成用物理知識解決身邊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的習慣,你就會發現原來物理這麼有魅力,這麼有趣。!

對於基本公式,規律,概念要特別重視。“死記知識永遠學不好物理!”最聰明的學生都會從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尋找錯誤的根源,並且能夠做到從一個錯題能複習一大片知識——這是一個學生學習物理是否開竅的最重要的標誌!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勢能”“電勢”“電勢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納它,再通過聽老師講解、對比、應用理解它。要有一種“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決心和“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研究精神。這樣時間長了,應用多了,陌生的就變成了透徹的了。

建立錯題本,在建立錯題本時,不要兩天打魚三天晒網,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尤其注意建立錯題本的方法和技巧,要有自己的創新、智慧以及汗水凝結在裡面,力求做到賞心悅目,讓人看了讚不絕口,自己看了會讚美自己的傑作。並且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縮小一次錯題的範圍,最後錯題越來越少,直至所有的“錯題”變成“熟題”!以後再遇到類似問題,就會觸類旁通,永不忘卻。

第4篇

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需要吸熱。

汽化現象分為:沸騰、蒸發,兩種形式都要吸熱。

⑴沸騰現象:例-水沸騰,有大量的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釋放出水蒸氣。

⑵沸騰規律:液體在沸騰時,要不斷地吸熱,但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

①液態氧的沸點是-183℃,固態氧的熔點是-218℃。-182℃時,氧為氣態。

-184℃時,氧為液態。-219℃時,氧為固態。-183℃氧是液態、氣態或氣液共存都可以。

②可用紙鍋將水燒至沸騰。(水沸騰時,保持在100℃不變,低於紙的著火點)

③裝有酒精的塑料袋擠癟(排盡空氣)後,放入80℃以上的水中,塑料袋變鼓了。

(酒精汽化成了蒸氣。酒精沸點為78℃,高於78℃時為氣態)

①溼衣服放在戶外,很快就會幹②教室灑過水後,水很快就幹了

①剛從水中出來,感覺特別冷。(風加快了身上水的蒸發,蒸發吸熱)

②一杯40℃的酒精,敞口不斷蒸發,留在杯中的酒精溫度低於40℃。(蒸發要向周圍環境和液體自身吸熱。)

③在室內,將一支溫度計從酒精中抽出,示數會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發吸熱,使溫度計中液體溫度下降,蒸發結束後溫度回升到室溫)

相信上面對物理中汽化的知識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識給同學們的學習上面很好的幫助。

關於物理中透鏡的知識,希望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內容知識哦。

透鏡:透明物質製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對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學元件。

分類:1、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2、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後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通過上面對物理中透鏡知識點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認真的學習物理知識。

下面是對物理中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內容講解,需要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內容知識哦。

實驗:從左向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1、調整它們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線(光具座不用);2、調整它們,使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f<><2f>2f 倒立放大實像 幻燈機

u = f 不成像 (像的虛實轉折點)

口決一:"一焦(點)分虛實,二焦(距)分大小;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物遠像變小"。

注1: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注2: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於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並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上面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知識點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考試成功哦。

同學們認真看看,下面是對眼睛和眼鏡內容的知識學習哦,供大家參考。

眼睛:眼睛中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於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訊號傳輸給大腦。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放鬆,晶狀體比較薄(焦距長,偏折弱)。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收縮,晶狀體比較厚(焦距短,偏折強)。

近視的表現: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近視的原因: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眼球前後方向太長,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前。

遠視的表現: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遠視的原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後方向太短,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後。

上面對眼睛和眼鏡知識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物理知識,爭取做的更好。

下面是對物理中照相機和投影儀的內容知識講解,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2、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大於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注意: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該讓透鏡靠近物體,遠離膠捲、螢幕。

3、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小於二倍焦距,大於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以上對物理中照相機和投影儀知識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學們會在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同學們對顯微鏡和望遠鏡很熟悉吧,下面我們來看看它們在物理中的應用。

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

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目鏡相當於放大鏡,成放大的像;

希望上面對顯微鏡和望遠鏡知識點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學們會考出很好的成績的哦,好好學習吧。

第5篇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6、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①彈性: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

②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形變後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③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③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量就越長。

(1) 認清 量程 和 分度值 ;(2)要檢查指標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

(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鬆手後,指標是否回到零刻度;

(4) 使用時力要沿著彈簧的軸線方向,注意防止指標、彈簧與秤殼接觸。測量力時不能超過

說明: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 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製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有:溫度計、彈簧測力計等。

1、重力的概念: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成 正比 。

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質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麼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

2、慣性:⑴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利用慣性: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後可以讓它滑行。

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3.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平衡狀態.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

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是指速度大小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摩擦力分類: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②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於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③ 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該研究採用了控制變數法。由前兩結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

②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注意: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水平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f = g

⑵方向: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援面指向被壓的物體。

⑴課本p30圖9.1—3中,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液體的深度:液體中的某點到液麵下的距離叫做該點在液體中的深度

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採用了控制變數法。

3、壓強:⑴ 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⑶單位:壓力f的單位:牛頓(n),面積s的單位:米2(m2),壓強p的單位:帕斯卡(pa)。

(4)應用: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

⑶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 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

⑵原理:連通器裡裝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麵保持相平。

⑶應用:茶壺、船閘、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等都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三、大氣壓強1、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歷史上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裡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後,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麵相 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3)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a、實驗前玻璃管裡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後,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 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d、標準大氣壓: 支援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準大氣壓。

3、大氣壓的測量工具:氣壓計。分類: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4、大氣壓的特點: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

5、沸點與氣壓關係: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 降低 ,氣壓增大時 升高 。

飛機的升力:飛機前進時,由於機翼上下不對稱上凸下平,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較小,下方流速小,壓強較大,機翼上下表面存在壓強差,這就產生了向上的升力。

1:浮力:一切浸在液體或氣體裡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

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1.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4.從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決定於液體的密度、物體排液的體積(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與物體的形狀、密度、質量、體積、及在液體的深度、運動狀態無關。

1)輪船是採用空心的方法來增大浮力的。輪船的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輪船從河裡駛入海里,由於水的密度變大,輪船浸入水的體積會變小,所以會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變(始終等於輪船所受的重力)。

4)密度計是漂浮在液麵上來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2)稱量法:f浮=g物-f拉(當題目中出現彈簧測力計條件時,一般選用此方法)

4)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當題目中出現體積條件時,一般選用此方法)

1、做功的含義: 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顯示出成效,力學裡就說這個力做了功。力學裡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n 有力無距離: 搬而未起,推而未動,有力作用但沒有移動距離。

n 有距離無力: 物體因為慣性通過一段距離,運動方向上沒有力對物體做功(踢球離開腳後移動的距離, 人對足球沒有做功)。

n 力和距離垂直: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過了一段距離,但通過的距離和力的方向垂直,物理在力的 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這個力對物體沒有做功。

2、功的計算:作用在物體上力越大,使物體移動的距離越大,這個力的成效越顯著,說明力所做的功越多。物理學中把力與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用公式表示:w=fs,符號的意義及單位:w——功——焦耳(j)

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必須與f對應。③功的單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積(牛·米,不能寫成“焦”)單位搞混。

3、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於不用機械時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說明:①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論,對於任何機械都適用。②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要省距離必須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③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但人類仍然使用,是因為使用機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離、或者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④我們做題遇到的多是理想機械(忽略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機械: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fs)=不用機械時對重物所做的功(gh)。

1、定義:功與做功所用時間之比。 2、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功w的單位:焦(j),時間t的單位:秒(s),功率p的單位:瓦(w)。

4、單位:主單位: w ,常用單位 kw,它們間的換算關係是:1kw=103w

5、推導公式:p =fυ;公式中p表示功率,f表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υ表示物體在力f的方向上運動的速度。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功率p的單位:瓦(w),力f的單位:牛(n),速度υ的單位:米/秒(m/s)。

1、能量:物體能夠對外做功,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②一個物體“能夠做功”並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做功”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動能 ①定義: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

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動能也越大。

3、重力勢能 ①物體由於高度所決定的能,叫做重力勢能。

②決定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物體被舉起的高度有關。

高度相同的物體,物體 重力勢能越大;質量相同的物體,物體的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1: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j

方式有: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可相互轉化;動能和彈性勢能之間可相互轉化。

2:機械能守恆: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保持不變。

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轉動,機械能守恆;近地點動能最大,重力勢能最小;遠地點重力勢能最大,動能最小。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1、定義: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叫做槓桿。

判斷一個物體是不是槓桿,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即硬物體棒)、受力(動力和阻力)和轉動(繞固定點)。

槓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甚至是任意形狀的,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且是硬物體,都可稱為槓桿。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②實驗前:應調節槓桿兩端的螺母,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從槓桿上量出力臂。

③結論:槓桿的平衡條件(或槓桿原理)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②實質:等臂槓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④對理想的定滑輪(不計輪軸間摩擦)f=g物。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速度vf)=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速度vg)

3、動滑輪:①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可上下移動,也可左右移動)

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動滑輪(不計軸間摩擦和動滑輪重力)則:f=g/2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g+g動)/2。

①定義: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②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輪組(不計輪軸間的摩擦和動滑輪的重力)拉力f=g/n。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g+g動)/n。

④組裝滑輪組方法:首先根據公式 n=(g+g動)/f求出繩子的股數。然後根據“奇動偶定”的原則。結合題目的具體要求組裝滑輪。

2、額外功:定義:並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5、有用功總小於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於1。通常用百分數表示。某滑輪機械效率為60%表示有用功佔總功的60%。

6、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2)應測物理量:鉤碼重力g、鉤碼提升的高度h、拉力f、繩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

(3)器材:除鉤碼、鐵架臺、滑輪、細線外還需刻度尺、彈簧測力計。

(4)步驟:必須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目的:保證測力計示數大小不變。

(5)結論: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第6篇

⒈長度l:主單位:米;測量工具:刻度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單位是長度單位。

⒉時間t:主單位:秒;測量工具:鐘錶;實驗室中用停表。1時=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質量m: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主單位:千克;測量工具:秤;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運動必須選取另一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①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a比較在相等時間裡通過的路程。b比較通過相等路程所需的時間。

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測量力的儀器:測力器;實驗室使用彈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⒊重力g:由於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

g=9.8牛/千克。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規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

⒌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

7.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⒈密度ρ: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公式:m=ρv國際單位:千克/米3,常用單位:克/釐米3,

讀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3千克。

⒉密度測定:用托盤天平測質量,量筒測固體或液體的體積。

第7篇

說明1 本知識點的重點是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和異同。

說明3 知道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和兩者的區別,知道二者並無絕對界限。

說明5 本知識點主要講述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和異同,它是研究電學重要的知識點。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金屬、石墨、人體、大地以及酸、鹼、鹽的水溶液等都是導體。

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絕緣體。

好的導體和絕緣體都是重要的電工材料,電線芯線用金屬來做,因為金屬是導體,容易導電;電線芯線外面包上一層橡膠或塑料,因為它們是絕緣體,能夠防止漏電

表示各種物體的導電和絕緣能力的排列順序,可見導體和絕緣體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而且在一般情況下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當條件改變時就可能導電。例如,玻璃是相當好的絕緣體,但如果給玻璃加熱,使它達到紅熾狀態,它就變成導體了。

絕緣體中,電荷幾乎都束縛在原子的範圍之內,不能自由移動,也就是說,電荷不能從絕緣體的一個地方移動到另外的地方 國中語文,所以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相反,導體中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電荷能從導體的一個地方移動到另外的地方,所以導體容易導電。

對於生來說,作為新增學科,從入門到衝擊優秀 國中數學,需要經過三重門。第一重門是聲光熱。第二重門是力學。第三重門是電學。

第一次入門,是上學期的物理入門。也可以理解為是聲光熱的入門。在聲光熱等過程中,同學們的主要是以感性為主。很多時候只要做好感性的認識,略加上一些理性的分析,就可以明白這部分的大體精髓。

第二重門是力學。力學對於同學們來說,區別於聲光熱的根本特點就是思維方式的轉變。同學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狀態,轉向以理性思維為主的學習。如果說在第一重門的時候,同學們的成績普遍都很高,並且差距比較小。很難體現每個同學的真實實力.那麼到了第二重門的時候差距將明顯拉大,也將會是同學們快速提升自己脫穎而出的關鍵時期。

第三重門是電學。電學是一門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科。對於孩子的理解要求更高。尤其是在入門的電路分析,對很多同學來說,入門較為困難。電學後期的綜合計算也將會是同學們衝刺優秀的攔路虎之一。

由於三重門的本身特點,第一重門聲光熱入門較容易。所以同學們容易在意識形成物理拿分容易的感覺。而實際上物理的真正入門是在力學及電學。對於同學們來說,三重門的意義各有所在。聲光熱的入門同學們要務必做好八年級上學期的期末,爭取。因為等到下學期的四輪將主要針對的是力電部分。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爭取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源於八年級下學期的力電部分的難度,需要同學們做好準備,積極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