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7篇 精通八年級物理,從這裡開始

本文將對國中物理知識進行系統總結,包含重要的物理公式、概念、實驗等內容。通過本文學習,你將能夠更深入地瞭解物理知識,提升你的物理學習成果。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7篇 精通八年級物理,從這裡開始

第1篇

1.聲音的發生: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音。

(1)聲音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3.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低於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4.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響度: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從物理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於噪聲。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噪聲減弱的途徑: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於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可解釋許多光學現象:鐳射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並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並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介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可歸納為:“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

(2)發生反射的條件:兩種介質的交界處;發生處:入射點;結果:返回原介質中

(3)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為零度

(1)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介面反射後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

(2)漫反射:平行光經介面反射後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於光在在兩種不同的物質裡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既發生折射,同時也發生反射

2、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3)兩角關係分三種情況:①入射光線垂直介面入射時,折射角等於入射角等於0°;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等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③光從水等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透鏡:透明物質製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鏡厚度遠比其球面半徑小的多。分類: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5、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後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6、透鏡對光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如圖)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如圖)

凸透鏡成像規律:虛像物體同側;實像物體異側;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8、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9、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於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並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7篇 精通八年級物理,從這裡開始 第2張

第2篇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4、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

1、聲音在耳朵裡的傳播途徑: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訊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4、雙耳效應:人有兩隻耳朵,而不是一隻。聲源到兩隻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隻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徵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2、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係,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

3、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4、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1、當代社會的四大汙染:噪聲汙染、水汙染、大氣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

2、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4、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第3篇

2、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3、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當物體發生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時,可以判斷受到了力的作用。

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

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第4篇

光學中的“光源、光的直線傳播、光速、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紅外線、紫外線、物體的顏色”。

3、生物光源(水母、斧頭魚),非生物光源(太陽、燈泡)。

(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

(2)取直線:鐳射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

(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

3、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1015m。

注: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真空中不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最快,空氣中次之,透明液體、固體中最慢(二者剛好相反)。光速遠遠大於聲速(如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在100m賽跑時聲音傳播的時間不能忽略不計,但光傳播的時間可忽略不計)。

1、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們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4、法線:過光的入射點所作的與反射面垂直的直線。

5、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法射光線與法線間的夾角(入射光線與鏡面成θ角,入射角為90°-θ,反射角為90°-θ)。

6、入射角與反射角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反射角總是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而變化,因而只能說反射角等於入射角,不能說成入射角等於反射角(鏡面旋轉θ,反射光旋轉2θ)。

7、垂直入射時,入射角、反射角等於多少?答:垂直入射時,入射角為0度,反射角亦等於0度。

第5篇

聲學章節中的“聲音的產生條件、聲速、聲音的三要素及其決定因素(音調、響度、音色)、噪聲及其控制”。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靠裡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絃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鍾考鍾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並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

4、聲音的振動可記錄下來,並且可重新還原(唱片的製作、播放)。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損耗最少(在固體中傳的最遠,鐵軌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注:由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裡,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迴音壁)。

1、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以上(教師裡聽不見老師說話的回聲,狹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原聲與回聲重合)。

2、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離)。

1、人耳的構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及聽覺神經組成。

2、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聽小骨、聽覺神經傳給大腦,形成聽覺。

3、在聲音傳給大腦的過程中任何部位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鼓膜、聽小骨處出現障礙是傳導性耳聾;聽覺神經處出障礙是神經性耳聾)。

4、骨傳導:不借助鼓膜、靠頭骨、頜骨傳給聽覺神經,再傳給大腦形成聽覺(貝多芬耳聾後聽音樂,我們說話時自己聽見的自己的聲音);骨傳導的效能比空氣傳聲的效能好。

5、雙耳效應:聲源到兩隻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因而聲音傳到兩隻耳朵的時刻、強弱及步調亦不同,可由此判斷聲源方位的現象(聽見立體聲)。

音調、響度、音色(這是樂音三要素);在響度和音調相近的情況下主要通過音色來判斷髮聲體。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聲者越遠響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儘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麼物體發的聲靠音色)。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範圍:20hz~20xx0hz,高於20xx0hz叫超聲波;低於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範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颱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四大汙染:噪聲汙染、水汙染、大氣汙染、固體廢物汙染。

1、噪聲:(1)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噪聲;(2)從環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

3、常見噪聲來源: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

4、噪聲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

5、控制噪聲:(1)在生源處較弱(安消聲器);(2)在傳播過程中(植樹、隔音牆);(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1、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鐘錶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製作(聲納系統)。

2、傳遞資訊(醫生查病時的“聞”,打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

3、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場旁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生)。

第6篇

2、分子間不僅存在吸引力,而且還存在排斥力。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

把皮毛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稱為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有多餘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

4、摩擦起電並不是創造了電荷,而只是將電子由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原子是由帶負電的核外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構成的。

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統稱為核子。質子帶正電荷,中子不帶電。

1、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變數法),是為了使小車滑到斜面底端時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車在木板上滑動的距離的長短來體現(轉化法)。

2、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實驗事實和科學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驗證。

⑵性質: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時候、任何狀態下都有慣性。

⑶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慣性力的作用,慣性的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形狀、速度、物體是否受力等因素無關。

⑷防止慣性的現象:汽車安裝安全氣囊,汽車安裝安全帶。

⑸利用慣性的現象:跳遠助跑可提高成績,拍打衣服可除塵。

例: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為何向汽車行駛的方向傾倒?

答:汽車剎車前,乘客與汽車一起處於運動狀態,當剎車時,乘客的腳由於受摩擦力作用,隨汽車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於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汽車行駛的方向運動,所以…….

1、平衡狀態: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稱為平衡狀態。

2、平衡力:物體處於平衡狀態時,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①當物體不受任何力作用時,物體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平衡狀態)。

②當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物體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平衡狀態)。

③當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定發生改變。

②當物體處於平衡狀態(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物體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斷物體受平衡力時,要注意先判斷物體在什麼方向(水平方向還是豎直方向)處於平衡狀態,然後才能判斷物體在什麼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當物體處於非平衡狀態(加速或減速運動、方向改變)時,物體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6、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時,就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2產生條件:a、物體相互接觸並且相互擠壓;b、發生相對運動或將要發生相對運動。

4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5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用彈簧測力計拉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相等。

原理: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平衡)

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壓力b、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c、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d、使兩接觸面分離(加潤滑油、氣墊船)。

1、什麼是力?力是,力不能離開存在,其中給出力的物體叫物體,另一個接受力的物體叫物體;

2、力的單位:物理學中,力用符號表示,力的單位是,簡稱,符號是

3、力的作用效果有兩種:一是力可以使物體的發生改變;

二是力可以使物體的發生改變。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物體運動快慢的改變和改變.

5、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線上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物體所受力的和。

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牆,人會向退,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

物體受力時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形變能自動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特性叫做;不受力時不能自動恢復到原來形狀的特性叫做。拉力、壓力、支援力都是彈力,對嗎?答。

實驗室裡測量力的工具是,它是根據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越大,彈簧的就越長的道理做成的。測量力的工具還有握力計,臂力計等。而各種各樣的秤是測質量的。

3、使用彈簧測力計時,首先要觀察它的和,不許超過它的。

還要觀察彈簧的指標是否指到零刻線,若沒有,則要調或讀數時要進行加減修正。彈簧在測量範圍內有: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比,彈簧的伸長=長度-原長。如原長2釐米,受3n時彈簧長5釐米,受6n的拉力時彈簧長釐米。

4、注意:.測力時力的方向要與彈簧測力計的軸線方向一致.

重力的施力物體是,方向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了力的作用。

2、物體重力的大小跟它的成正比,表示式為,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為,它的意義是。

粗略計算時,g取n/kg.重力的大小要隨位置而,而質量隨位置變。物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地面上60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牛頓,拿到月球上去重力為n。地面上800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牛頓,用量程為5n的彈簧秤能稱出它的重力嗎?答。

3、重錘線是利用重力的製成的,用它來檢查所砌的牆壁是否。

均勻外形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在這個物體的幾何中心上。

5、宇宙間的任何兩個物體間都存在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

第7篇

物理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準,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質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⑶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 面是否水平。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假如失去重力將會出現的現象:(只要求寫出兩種生活中可能發生的)

① 丟擲去的物體不會下落;② 水不會由高處向低處流③ 大氣不會產生壓強;

⑴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車開始沿著平面運動的速度相同。

⑵實驗得出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距離越遠。

⑶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恆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它標誌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⑵說明: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 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麼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指一個物體只能處於一種狀態,到底處於哪種狀態,由原來的狀態決定,原來靜止就保持靜止,原來運動就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不需力來維持。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a、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而慣性定律是物體不受力時遵循的運動規律。

用慣性,有時要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請就以上兩點各舉兩例(不要求解釋)。答:利用: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後可以讓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包裝玻璃製品要墊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①一切物體包括受力或不受力、運動或靜止的所有固體、液體氣體。

所以說物體受到慣性或物體受到慣性力等,都是錯誤的。

前者揭示了物體不受外力時遵循的運動規律,後者表明的是物體的屬性。

④慣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們有時要利用慣性,有時要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但並不是產生慣性或消滅慣性。

⑤同一個物體不論是靜止還是運動、運動快還是運動慢,不論受力還是不受力,都具有慣性,而且慣性大小是不變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而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3)在解釋一些常見的慣性現象時,可以按以下來分析作答:

④由於慣性研究物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於是出現了什麼現象。

④壓力與重力的關係:力的產生原因不一定是由於重力引起的,所以壓力大小不一定等於重力。只有當物體放置於水平地面上時壓力才等於重力。

(2)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一個物理量,它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3)壓強的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

(4)公式:p=f/s。式中p表示壓強,單位是帕斯卡;f表示壓力,單位是牛頓;s表示受力面積,單位是平方米。

(5)國際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1pa=ln/m2,其物理意義是:lm2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n。

1.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由於重力的作用,並且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發發生擠壓而產生的。

(2)同種液體中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p表示液體壓強,單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體密度,單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體深度,單位是米(m)。

(1)原理:連通器裡的液體在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麵高度總是相同的。

(2)應用:水壺、鍋爐水位計、水塔、船鬧、下水道的彎管。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連通器是三峽船閘。

1.大氣壓產生的原因:由於重力的作用,並且空氣具有流動性,因此發生擠壓而產生的。

2.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是存在的,並且大氣壓強很大。

(1)實驗方法: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裡灌滿水銀,用於指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於指,管內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再下降,這時測出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約為76cm。

(2)計算大氣壓的數值:p0=p水銀=ρ水銀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3)以下操作對實驗沒有影響 ①玻璃管是否傾斜;②玻璃管的粗細;

③在不離開水銀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銀面的位置。

(4)若實驗中玻璃管內不慎漏有少量空氣,液體高度減小,則測量值要比真實值偏小。

3.影響大氣壓的因素:高度、天氣等。在海拔3000m以內,大約每升高10m,大氣壓減小100pa。

4.氣壓計——測定大氣壓的儀器。種類: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又叫做無液氣壓計)。

5.大氣壓的應用:抽水機等。一切抽吸液體的過程都是由於大氣壓強的作用。

2.飛機的升力的產生:飛機的機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狀。當飛機在機場跑道上滑行時,流過機翼上方的空氣速度快、壓強小,流過機翼下方的空氣速度慢、壓強大。機翼上下方所受的壓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