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加快中部地區崛起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時代經濟發展戰略將面臨怎樣的發展環境?這個環境對我國的中長期發展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加快中部地區崛起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閱讀。   
加快中部地區崛起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加快中部地區崛起,是實現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重大部署和關鍵戰略舉措之一。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的《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正在迎接一個新時期的到來。
 一、加快中部地區崛起體現國家戰略的新高度 
  中部地區崛起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區域發展重點開始從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轉向內陸腹地縱深推進的重大戰略部署。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從一部分地區率先發展轉向地區間相對均衡發展的戰略方向。2006年,黨中央頒佈《關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2009年,國家制定《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致力於中部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高質量發展,標誌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度和新階段,這同時也就賦予了中部地區崛起發展戰略新的含義,即加快中部地區崛起必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2019年5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昌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要求中部地區要積極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準成為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新臺階。
 
  中部地區作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在地理區位上處於中原要地,且居長江、黃河之核心流域,是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地區之一。因此,中部崛起戰略,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地區發展規劃,而且具有國家發展戰略的全域性性重大意義。中部地區發展的表現直接反映了全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真實水平。
 
  為此,國家對中部地區實現快速崛起寄予極大期望。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資源豐富,交通發達,產業基礎較好,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潛力很大,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具有全域性性意義。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做出更大貢獻。
 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意義在於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要實現經濟發展,就必須開發和利用資源,經濟學上叫有限資源的有效配置,即實現經濟活動的高效率。“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曾經成為中國解放思想、改革突破的生動口號和激勵全國人民銳意進取、奮發圖強、效率至上的改革精神。經濟發展首要的努力方向就是追求效率,這一認識已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的最大共識。加快中部地區崛起,發揮優勢,後來居上,必須發揚效率精神。這是高質量發展的原有之意。因此,直接體現經濟效率的經濟增長率目標,無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目標。中央將2021年全國的增長率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中部地區可以爭取更高一些的目標,為加快中部崛起創造條件。
 
  當然,經濟發展並非僅關注效率目標,實現平等目標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目的。在中部地區崛起過程中,體現平等目標的內容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包括縮小區域差距、減小城鄉差距、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等。與傳統經濟發展觀相比,在新發展理念中,對於平等目標給予更高、更廣泛的重視。
 
  在新發展理念中,最突出的內容是對生態環保的高度關注。黨的十九大提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時,就特別指出了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的方向。可見,在新發展理念的含義中,對於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有特別重要的關切。也就是說,中部地區的崛起必須是綠色崛起。如《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所特別強調的,要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加強能源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加強生態建設和治理,實現中部綠色崛起。所以,中部崛起不僅具有全國性戰略意義,而且是直面整個人類發展所面臨的時代大課題。
 
  羅馬俱樂部資深專家喬根·蘭德斯在2012年發表的《2052:未來四十年的中國與世界》一書中指出,在未來四十年裡,人類會發現,自己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這些挑戰的源頭,大多是因為人類正在地球上快速擴張;我們會面臨許多問題,如資源逐漸枯竭、多種汙染物集聚、一些物種和生態系統消失、保護建築物不受極端天氣影響的需求增加、交通堵塞導致的耗時問題等。喬根·蘭德斯教授所指出的這個挑戰,無疑也是中國中部地區面臨的嚴峻挑戰。這個挑戰的嚴重性,不僅關係發展前景,而且正在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安全問題。
 
  在《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特別提到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這是世界進入百年未遇之大變局時期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嚴峻形勢,對新發展觀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啟示。安全取向原本就是中國價值文化和政策選擇的鮮明特色。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把人民生命和健康置於政策目標的首位。對於國家和社會的綜合安全高度關切。在數千年曆史上,中國曾是一個嚴重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多難之國,今天,中國人生活於有史以來最具自然環境安全保障的時代。對於安全的高度關切已經越來越成為整個國家價值文化和政府政策取向的一個鮮明中國特色。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這一特色。我們必須時刻認識到:一方面,安全環境可以為經濟執行和發展提供基礎條件,沒有安全保障就無法進行正常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無論是人民生命安全,還是國家和社會的綜合安全,最終取決於經濟發展水平,沒有經濟發展的支援就難以保證安全。
 
  總之,從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來理解,中部地區的高質量發展,要解決經濟發展不充分、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就必須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滿足對於效率、公平、生態及安全的全方位戰略關切。
 三、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是全方位創新之路 
  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要求,對於加快中部崛起也是基本的時代底色。各地區都須從自己的具體情況和區域特徵出發,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本質上就是要走全方位創新之路。
 
  中部地區發展的關鍵詞之所以定義為“加快崛起”,意味著發展水平的高度要有顯著提高,沒有新高度,就稱不上“崛起”。只有充分發揮優勢,讓經濟執行更暢通、更活躍,使內在活力得以充分釋放,才能激發更合意的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實現“加快崛起”目標。
 
  目前,按GDP總量計算,中國達到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勢,表明中國國力的總體規模已經令人刮目相看,可以居二而望一。但是,如果按人口規模來看,中國遠不能算是富足國家,仍然屬於發展中國家之列。要看到,中國現在的人均GDP尚未達到1萬美元的世界平均水平,僅為發達國家的幾分之一,例如,僅為美國的1/6。除少數東南沿海地區城市外,中國大多數地區的人均GDP遠低於1萬美元的標準,還沒有達到中等收入階段,許多地方仍然處於低收入狀態。由此可見經濟“崛起”之意義重大和使命之緊迫。
 
  正因為體會到了中部崛起的這一實質所在,所以多年來中國經濟工作關於中部地區發展的政策意向,一直明確定位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且,要抓住中部地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要義。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有針對性地指出的:中部地區作為全國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空間樞紐,要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現代流通體系,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形成內陸高水平開放新體制。要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加強能源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加強生態建設和治理,實現中部地區綠色崛起。中央所強調的這三個“要”,正是中部地區快速崛起過程中,尤其需要有所作為的關鍵之處和必須做出更大努力的方向,為此而有創新突破和重大建樹,才可以稱得上是具有“崛起”意義的發展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