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家雙減政策心得體會7篇 雙減政策下的經驗分享

雙減政策自實施以來,無疑對我國企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本文將針對國家雙減政策,從企業實際出發,分享一些心得體會。

國家雙減政策心得體會7篇 雙減政策下的經驗分享

第1篇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保證學生睡眠時間;全面規範管理校外培訓機構,堅持從嚴治理。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是從黨之大計、國之大計角度作出的重大安排!

我們首先要了解減負和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目的。當前,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是中國小生負擔太重。首先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思想品德。學生整天埋頭於作業,睡眠不足,又缺乏鍛鍊,體力下降。有一位校長告訴我,有的高中學生,單槓引體向上做不了幾個,跑步會昏倒。現在學生中近視眼眾多,許多成年人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少齡化,這樣下去,國民體質下降,令人擔憂。

學生負擔太重,不僅影響到身體,而且影響到學生心理健康。學生承擔著沉重的心理壓力,學習缺乏興趣,被動學習,不僅效率不高,而且會形成扭曲的心理,把學習作為競爭的手段,把同學作為競爭的對手,缺乏抗挫折的能力。

學生負擔太重,沒有時間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不瞭解世界、不瞭解社會,缺乏寬廣的視野、豐富的知識、創新思維和能力,對他們將來的學習和發展都很不利。

其實,負擔減輕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心情舒暢了,學習效率會提高,學習成績會提升,學生會享受到學習的愉快,童年的幸福。

所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是關係到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是貫徹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問題。負擔減輕了,就能真正做到“五育”並舉,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為什麼要規範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因為校外培訓機構在增加學生負擔上,推波助瀾,違背教育規律,衝擊學校教育,破壞教育生態。本來,校外培訓機構應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為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服務。但是當前許多培訓機構在學校搶生源,超綱超前進行教學,嚴重衝擊了學校的教學活動。許多家長被培訓機構裹挾,認為如果不送孩子上校外培訓班,就會比其他學生落後。這使我國的中國小教育變成了兩軌制:一軌是學校的免費義務教育,一軌是收取高額學費的校外培訓機構的教育,不僅衝擊了學校教育秩序,而且擴大了教育不公平。

幾年前,我和某市中國小校長座談,校長們都向我訴苦,說學校被培訓機構“綁架”了,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也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讓家庭經濟不夠富裕的家長叫苦不迭。同時有一些校外培訓機構缺乏合格的教師,教學質量低下,還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所以校外培訓機構需要整頓、規範治理。

校外培訓機構應該成為學校教育的補充,為學生在某些方面的興趣特長提供服務,如提供體育、音樂、舞蹈、美術、科技等個性化資源,豐富學生的校外生活。

減負並非一減了之,要加強公共教育供給,使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

首先要大力推進學校的均衡發展,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當前,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期待與教育發展的不均衡之間還存在矛盾,每位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子女進入優質學校,這是可以理解的,只有教育均衡發展了,才能從根本上_學生負擔過重的難題。

要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嚴禁以成績為標準進行分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是有差異的,應該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如果單純用成績來衡量學生,會給一些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壓力,有挫傷感;而一些學生造成優越感,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可以用選修課的辦法實施因材施教。

要深化教育改革,要把課堂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主渠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把每一節課上好,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聽懂學會,這樣就可以減少家庭作業負擔。

學校、家庭、社會都要對學生課餘時間負起責任,提供公共教育服務。各地教育部門都已經出臺了學校3點半以後學生託管的措施,效果很好。下午託管班可以用一部分時間幫助學生完成家庭作業,一部分時間組織各種興趣小組,開展各種文化體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最近大家都在熱議暑期託管班的問題,辦好託管班需要加強人員和經費保障,需要政府學校社會統籌安排。

學校組織託管班,還要老師來照管。各種興趣班也可以請校外具備相應資質的專門技術人員、非遺傳承人、志願者來參加輔導。輔導人員都是業餘工作,應該有一定的勞務補償。有些技術性課程活動,也可經審批後適當地收費,以抵付材料的消耗和輔導人員的勞務報酬。總之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校外培訓機構在規範的範圍內開展非學科課程,有利於滿足學生的愛好、培養學生的特長,會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國家雙減政策心得體會7篇 雙減政策下的經驗分享 第2張

第2篇

雙減政策一下來,各種各樣的聲音也隨之而來,有歡喜的,有發愁的,對我們教育者而言,我倒是希望,雙減,讓我們的教育也有幸福感。

說到教育的幸福感,其實我很久都沒有擁有過了,在我看來,教育的幸福感就是真正愛自己所任教的專業,愛自己的課堂,愛自己的學生!雙減,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感。首先,我們也改變了作業的佈置形式,作業的主體物件沒有變,依舊是學生,高光時刻到了,作業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從跳繩,做手工到親子閱讀,無不昭示著幸福感的來臨。由於之前一直任教的都是低段,接觸的都是一二年級的學生,真的很為這個作業形式的改變感到開心。國小生嘛,就應該有國小生的朝氣與活潑,每天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這才是正常的狀態。其次,我們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成為了重中之重。如何抓緊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力量,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成了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就拿我來說把,我開始更加爭分奪秒的利用課堂的時間,爭取不浪費一分一秒,把每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儘可能提前規劃好,每完成一個就做一個記號,哪裡存在問題,我也能夠及時的記下來,防止下次問題的出現。對於課堂上出現的問題,記在紙上,回去分析研究,和同組的老師研究解決的方法,感覺工作充實了許多。其次是,在學生的學習方面,我們特別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和多種形式的學習,比如,背誦兒歌,喚起孩子們對母語的熱愛,感受母語帶來的快樂。下課的時候,讓孩子們盡情的玩耍,感受課間十分鐘帶來的樂趣。還有和學生們一起跑步,跳繩,研究植物,感受天氣變化等等。其實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重視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也能夠真正的把學習的自律性轉移到自身上來,其實就是把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並能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對我們教師也是同樣的,我們也要在雙減政策下學會工作,學會生活。

雙減政策的實施,也是對教師工作的一種激勵,鼓勵我們從一定的方面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讓教師也能夠幸福的工作。願我們也能夠像先輩李大釗同志那樣:鐵肩擔教育,妙手教學生!

第3篇

今年七月底,國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之後,相繼頒佈一系列補充和完善政策檔案。

“雙減”的主要內容分為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提升學校課後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範校外培訓行為;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強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撐保障能力。該政策雖側重義務教育階段,但高中階段同樣也需朝著該方向調整。國家為何明知實施“雙減”政策可能會帶來失業等問題,仍要下大決心進行改革?

中國當下教育改革的主線十分清晰,即實施“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減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為了迴歸育人的初心和使命。當前,部分學校仍存在功利化、短視化的教育行為,必須糾正育人初心之偏,守住學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線。教育就是反映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在社會上,“劇場效應”般的內卷化現象困擾著大多數人,惡性競爭氣息瀰漫,諸如“不能輸在起跑線”等口號,催生出違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自身需要的教育行為,尤其是當資本進入教育培訓行業,嚴重影響了教育生態。面對如此環境,必須重塑教育生態,調整教育格局。站在黨和國家的立場,這是為了中國教育的希望,當下的中國教育需要一場思想和行動的革命。

在學校裡,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並不是簡單地理解成讓學生學得少一點、學得簡單點,而是要讓學生學得輕鬆一點,基於學生興趣學得更多、學得更好,因此這仍然是迴歸學生為本的理念,教師教了不代表學生學了,學生學了不代表學生學會了,學生學會了不代表是學生願意學的。

在陳維堅老師工作室實習期間,雖然陳老師經常外出,但是陳老師所帶的班級仍然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即使在分班時是分數最低的班級,但是目前在歷史學科已經成為僅次於實驗班的班級。這樣的成果與陳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密切相關。陳老師始終在解決所教的學生的問題,上課並非按部就班地遵循計劃,也不是整花裡胡哨的形式,徒增學生學習負擔,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敏銳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教師需多問學生“可以嗎?”、“懂了嗎?”、“是否還有其他建議?”,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自主權,如此教學過程方為有意義教學。

除此之外,陳老師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如從讀書、做題規範、整理錯題等許多方面。高三的學業負擔尤其重,陳老師儘可能不給學生增加其他負擔,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情況調整教學,因此學生的進步十分明顯。如何讓教師寓教於樂,讓學生寓學於樂,關鍵在於教育者樹立正確的理念,採取有效的行動。教育改革要找準方向,堅持前進,同樣教育者也要牢記初心使命,腳踏實地,循序漸進。

“雙減”無疑是今年最被大家熟知的兩個字眼,上熱搜、上頭條。對於教師而言更為絞盡腦汁,如果落實“雙減”、如何減量不減質,都成為了我們思考的重點。

作為老師的我們要真正落實雙減,跟國家保持一致,真正的讓孩子放空書包,真正的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落實雙減,落實到課堂,落實到課下,落實到孩子的作業,落實到孩子的生活。

落實到課堂。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課堂,課堂效率很重要。對於執教一年級的我,一年級是個特殊的人群,這是他們人生學習生活真正的開始,是人生的起點,作為孩子的老師,我們要個孩子開好航,開好方向,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課堂授課我採用“學”和“練”相結合,抓住課堂的15分鐘,知識點不求多,學完我們就練,主要依靠的兩個資料《數學學習鞏固》和《數學同步口算》,在有效的時間將學習效率化。在我的感知裡,數學離不開計算,離不開小筆頭,我們往往會發現一些孩子眼高手低,說著都會,但做起題來,做到滿分,不出錯,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在練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書寫,孩子剛剛起筆,寫的五花八門,為孩子書寫提升,還特意安排書法大賽,激起孩子的書寫興趣。在課堂上表揚寫的好的同學,發積分卡片。在課堂上書寫快的同學表揚,發積分卡。在不斷的激勵下,一股腦的往前走。希望孩子能對數學感興趣,喜歡上數學。

第4篇

今年9月開學之際,教育部發布重磅訊息:國小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中國小不得組織週考月考單元考。除了國中能適當進行期會考,其餘年級只能保留期末考。訊息一出,各方聲音眾說紛紜,有支援的,有反對的;有擔心的,有疑慮的。懷著對新政策的憧憬和期盼,老師積極改進教學方式、調整教學計劃,學生努力適應新的教改模式、認真配合學校規定,家長們則盡力放鬆心態、改變輔導形式,如今,“雙減”政策落地實施已有半個多月,作為一名國小二年級孩子的家長,我有話想說:

“雙減”之後變化一:接送孩子時間與上下班同步,家長不用做“趕路族”了。去年,孩子剛剛上國小一年級,按照學校規定,週一至週三下午四點半放學。對於實在無法接孩子的上班父母而言,可以申請參加學校的課後託管至五點半結束。於是我們果斷給孩子報了名。但是,週四、週五半天的教學,則難倒了我們,無奈之下,我們只能犧牲中午休息的時間,來學校接上孩子,再帶到單位。這樣堅持一年,孩子感到很累,我們也覺得影響工作。慶幸的是,今年“雙減”落地,孩子週一至週五每天早上八點二十前到家即可,可以多睡半個小時,還能踏踏實實地在家裡吃完早飯,下午五點半放學,孩子不僅可以在學校完成全部作業,還能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以及社團活動,樂不思蜀。而作為家長的我們,也不用再做“趕路族”,每天卡著時間奔走在接送孩子的路上了。

“雙減”之後變化二:孩子課業負擔減輕,但是學習內驅力卻增強了。“雙減”前,我們每天下班後都要催促著孩子寫作業、複習預習、檢查作業等,孩子好像也已經習慣了這種被催促著的感覺,學習的主動性慢慢喪失,總是被動地被我們安排著行事。“雙減”之後,孩子不僅在學校裡完成了全部作業,回到家後,還會和我們分享課堂上的趣聞趣事,會主動要求看課外書,還會考考我們某個字的筆順等……這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學習內驅力的增強。還記得愛爾蘭詩人葉芝有一句名言:“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只有點燃孩子對學習的渴望,喚醒內驅力,讓他自主自發學習,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

“雙減”之後變化三:培養多種興趣愛好,讓童年生活變得更有趣。“雙減”之後的另一變化就是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培養興趣愛好。前兩天,一個朋友問我是否給孩子報了英語課後補習班,我回復說“沒有”,因為覺得沒有必要,國小階段的英語知識,孩子完全可以在課堂上“吃飽”,浪費時間精力再去補習,意義不大。所以,我們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孩子感興趣的愛好培養上,比如學習琵琶、練習游泳等,既可以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還可以陶冶情操,鍛鍊身體。

其實,任何一項政策的落地實施,都要經過一段時間實踐的考驗,方知其是否有益,“雙減”政策亦然。“雙減”政策因涉及範圍較廣,包括學校、家庭及社會,所以其實施過程中非單一部門的力量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全社會的支援與配合,學校要保持“成才”質量不下降,家庭教育需要正向引導,街道社群以及單位組織也應積極提供便利條件,努力實現多級聯動,同頻共振,推動首都教育穩步向前發展。

第5篇

社會人群就是一個金字塔,永遠只有少數精英站在塔頂,也必須有更多的普通勞動者來構建塔基。教育和學習就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學習不是一個狹義的概念,除了科學文化知識,還包含體育、藝術、勞動等多種技能。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熱愛國家、獻身民族的人。作為家長和教師,最重要的是善於發現孩子的天賦和特長,引導孩子走最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而不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

1、“雙減”的目的不是以犧牲教育質量為代價,恰恰相反,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知道,在學習效率相同的情況下,所使用的時間越多,所獲得的知識也越多、能力也越強。但過長的學習時間、過重的學習負擔又會影響學習效率,甚至危害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學什麼、怎麼學、學多久,就成為教師們首先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2、保護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是是孩子們願意學習的前提條件。前面談到學習的三大動力,對現在的孩子們而言,生存動力和精神動力是大多數孩子暫時還體會不到的,因此,興趣動力就成為了至關重要的因素。作為老師,學科作業的設計必須以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為前提。

3、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是保護孩子們學習興趣、保證孩子們學習效率的根本條件。大多數孩子不喜歡作業,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不會做;二是簡單、重複、數量多;三是枯燥、乏味、無樂趣。針對第一個原因,教師要設計有梯度的個性化作業,讓不同的孩子可以選擇適合自己起點的作業。針對第二個原因,教師要設計出能體現學科核心知識和能力要求的、訓練效率高的梯度作業。針對第三個原因,教師要儘可能設計出有趣味的作業內容和作業方式,尤其要在學習方式的趣味性上下功夫。

4、加強和落實作業完成的過程性指導,及時幫助孩子們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勢必影響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以往孩子們遇到不會做的作業往往通過“搜題”的方式獲取答案,但得到的是結果,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大量搜題app被禁用的主要原因)。

因此,教師要按照作業進度計劃、利用當今發達的資訊方式,及時和孩子們進行交流和指導。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指導,充分發揮“兵教兵”的作用。

第6篇

我從事教學工作20多年來,對學生課業問題和校外培訓問題深有體會,隨著全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家長對“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視,學校對升學率的重視,種種重擔都壓在了孩子的身上,作業越來越多,學校周邊被各種“託管班”、“培訓班”包圍,家長們不得不掏出高額的“補課費”,孩子們在放學後、節假日不情願地走進這些培訓班,我們的孩子越來越累。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這個意見的出臺非常及時必要,對於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避免校外辦學機構“喧賓奪主”、還學生快樂健康的童年,減少學生近視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積極的意義。我們一定不折不扣積極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做好課後服務等“五項管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中之重。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是黨中央、國務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大決策部署,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一直以來對教育和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關心關注,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集中體現。?

“雙減”政策的出臺,讓作為教師的我看到了國家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和力度。政策的出臺,將減輕家長的負擔,讓“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有了希望。同志也督促著教育者,要想更多辦法去努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希望加大力度將政策落地落實,切實取得實效。?

今後,我們要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服從國家大局,努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一份力量。

第7篇

從我們家長及孩子的角度上講,雙減政策是弊大於利的,為什麼這麼說。那就要從校外教培行業興起的根源說起。

家長們為什麼要補課?是希望孩子成績好。為什麼希望成績好?因為考高中,考大學的淘汰率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廣大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從而取得分數上的優勢。如果所有學校可以給予同等的、優質的教育資源,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為什麼家長還要去教培?

那麼我們不看以前,只看現在。在國中升高中必須腰斬的情況下,我們剩餘50%的孩子,十四五歲的孩子!必須去職業學校另謀出路!試問有多少家長願意就此放棄繼續投入資源培養。

教育的公平性和高效性是永遠存在矛盾的,我的孩子在那50%升高中以外的成績中徘徊,但是我有資源,我有力氣賺錢,我有好的私教渠道,為了孩子家長們連命的可以不要,花些資源讓自己的孩子順利升學又有何不可?

在這種會考、大學聯考分流的指揮棒下,大多數的學生和家長不得不去競爭優質教育資源。

其實政策裡有一條特別好,“積極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建立工作,促進新優質學校成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學區化治理和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

推行下去勢必會平衡教育資源,讓學期房概念慢慢淡化。我所在的內蒙古包頭就已經推行很久了,實踐起來或許有諸多因素不便吧,效果甚微。

總之,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國家,希望家長和學生,能夠真正的得到減負!更希望教育能實現真正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