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三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教學反思6篇 三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教學反思:助力孩子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本文是一位國小語文教師對於三年級下冊單元教學的反思和總結。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回顧和思考,教師們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和課堂體驗,讓學生們掌握更加紮實的語文知識和技能。

三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教學反思6篇 三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教學反思:助力孩子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第1篇

?荷花》是一篇描寫生動、文質兼美的經典文章,語言樸實,想象豐富,富於感染力。讓學生在讀文章、想畫面中,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並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荷花中,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是本課的教學目標。

為了完成以上兩個教學目標,在教學本文時,我主要採用了兩種教學方法。一是通過直觀的荷塘配樂視訊及課文中描繪的相關畫面,出示多種圖片,給予學生直觀感受,從而感知作者眼前,心中,筆下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而在學習、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的寫法時,我嘗試採用了給課文補白的教學方法,充分把學生的想象與作者的想象結合起來,以便使學生更好地融會到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中來。

"補白”,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把與文字有關,又沒有直接表達出來的'空白點部分進行合理的補充、解釋和說明。“補白”會加深對文字的理解,使教學內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從而使學生更好地走進文字,感悟文字,體會文字所表現的情感,進入更廣闊的學習空間,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如在教學第二自然段,在學習了荷花的三種姿態後,出示“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個句子,引導學生結合前面欣賞的荷花的三種姿態,想一想:這些白荷花冒出來是要幹什麼呢?學生在交流時非常活躍,有的孩子說是想冒出來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有的孩子說它是想出來和蜻蜓,蝴蝶交朋友;有的孩子說它是想出來看看滿塘的荷葉;還有的孩子說它是想出來展示自己的美貌……孩子們說得多好啊!既表達自己的童真童趣,還把荷花當成人了,把自己當成荷花了。

看到孩子們這樣富有個性又生動的想象,在進行後面一個想象寫話環節時,我發動全班同學都來寫一寫: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還會有哪些你喜歡的小動物過來和你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孩子們各有想法,有的寫著:小青蛙跳過來告訴我它又捉到了多少害蟲;有的孩子寫著:小蜜蜂飛過來告訴我採蜜蜂的快樂;有的孩子寫著:小魚游過來對我說“你的雪白的衣裳真漂亮啊!”

通過本節課的嘗試,我發現引導學生給課文“補白”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教學方法,它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自主創作,自主表達的興趣,更好地理解文字深刻的含義,體會作者寄予在字裡行間的真情實意。只是在“補白”的教學設計之前,教師一定要認真鑽研文字,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充分準備,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教學反思6篇 三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教學反思:助力孩子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第2張

第2篇

我們學校評教評學時,我上的是《水上飛機》一課,《水上飛機》是一篇科普童話,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的介紹了水上飛機的廣泛用途,向學生展現了科技新成果。

1、默讀2----7自然段,說說水上飛機的種類和用途。試著給不同種類的水上飛機取個合適的名字。

2、如果讓你造水上飛機,你還想讓它發揮哪些新的作用?將自己設計的水上飛機的名字、用途寫成一段話。

學生圍繞目標先自主學習,有了想法後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我在巡視指導時發現不少小組的.同學合作的非常好,用表格的形式寫出了水上飛機的種類和用途,還給起了名字。如:海上救護機救援船隻

於是全班彙報時我讓幾個同學到黑板上板書,學生很高興,有了成就感。

之後,學生完成目標2.你心目中想設計的水上飛機是怎樣的,有哪些用途。學生們爭先恐後,述說自己未來想創造的飛機,一個比一個精彩,討論得很熱烈。有的說:“我叫海上清潔機,能清除海面上的垃圾。”有的說:“我叫海上多功能機,既能在海面上巡邏,還能清除垃圾,還能救援遇難的船隻。”有的說:“我叫海上巡邏機,能在海面上巡邏,一發現敵情就立即報警,不讓敵人來侵略我國的領域。”還有的說:“我叫海上方向機,能給迷路的船隻指明方向。”

學生通過暢想水上飛機其他的用途,激發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不少學生入境悟情,讀出了小海鷗吃了一驚的語氣,表現出水上飛機驕傲自豪的神態,但大多數學生讀的不到位,有待提高。

儘管師生在課堂上很努力,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今後改進。

第3篇

5人滿分。沒有得滿分者因為“地”寫成“的”,漏字、錯字“遊”、“箏”而扣分。

反思:“的”、“得”、“地”,平時沒少強調,學生總是不能正確使用,還要在學習中不斷滲透,加強訓練。

主要考學生對課文《荷花》的理解和運用。32人基本上理解題意並能得滿分。因為平時強調過要緊扣題目進行說寫,因此,凡是廢話連篇的(小作者:媽媽,帶你去看個東西。媽媽:什麼東西?小作者:好看的東西。媽媽:好的。)一律扣一半或零分。

看拼音寫詞語:20人滿分,“襯衫”和“彷彿”倒過來寫了,“黎”字幾經強調還是很多學生寫錯。

形近字組詞:20人滿分,本來很容易的題目,往往最容易丟分。很多學生把“睛”看成“晴”了;對“裁”的把握也不準。、

量詞填空:44人滿分。失分的兩個人主要是照著抄都抄錯!

反義詞:10人滿分。“沉重”和“難受”失分最多,主要是沒有理解好詞的意思,平時也沒充分挖掘教材裡的反義詞。“減少”錯的也不少,語感和積累都需要加強。

比喻句:13人滿分,主要失分在於第二句,還是練得少了。

一句話總結:這語言基礎真不紮實,平時的教學還需要找準語言訓練點,紮紮實實教語文。

歸類四字詞語:12人滿分。錯別字,忘記了,不會寫都有。

1、abb:33人滿分。還是基礎不紮實,學了那麼多abb,每次要用的時候都忘記。

2、反義詞:16人滿分,這道題可以聯絡上下文來尋找答案的,很多學生要麼不理解,要麼不會找。

3、一字多義:26人滿分。說真的,這道題還真難!比以往遇到過的.題目難很多。

5、想象說話:33人滿分。失分的一部分為錯別字,一部分為理解錯誤。沒有理解題目的意思,保護動物保護過頭了。

大部分學生都是寫回自己在第一單元寫的習作,小部分學生臨場發揮,寫得比第一單元習作還要好。但還是有好幾個,沒有家長做寫手,就什麼都不會。其實也不是不會,是平時依賴性太強了,老是想著有家長代勞,皇帝不急太監急!

評講試卷的時候,我讓學生自己上來講試卷,自己做錯了哪道題,為什麼會做錯,也許他們的現身說法總比我的“一言堂”好吧。

以後測驗最好在講完課後隔一兩天就進行,這次測試,因為公開課的問題,拖了一個星期,很多東西都回生了。

第4篇

我是一名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師,今天我要做的是反思我在本單元教學中的表現和學生們的學習情況。

首先,我認為我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有一些優點。我為學生們設計了趣味性強、互動性強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們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我還注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嘗試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便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穫和進步。

但是,我在本單元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我發現自己有時候在課堂上講解的時間太長了,缺乏及時引導學生思考的過程。其次,我有時候會過分追求學習效果,給學生們太多工,讓他們感到壓力過大,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最後,我的評價方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我應該注重學生全面發展,評價方式不僅僅是考試成績,還應該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的表現。

針對這些不足,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儘可能將講解時間適當壓縮,更好地引導學生思考,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在作業的'安排上,也要更加合理,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同時,我還將嘗試各種更加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在這次的教學中,我不斷地學習和進步,也對學生們的成長有了新的認識和體驗。我相信,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為學生們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吸收知識的同時也享受到樂趣。

第5篇

課程標準是現行教學的總體思路,它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精確把握了語文教學的特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在重複研讀《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論運用到本單元課堂實踐上,有很大的收穫,反思歸納為以下幾點:

雖然說三年級的語文教學重點已從低年級的學習生字詞向閱讀、寫作訓練過渡,但識字教學仍然是不可丟棄的重要一塊。那怎樣讓學生由老師的“一手包辦”到自主學習過渡呢?我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對學生的識字教學:1、佈置學生充分利用字詞典等工具,做好生字音、形、義的預習,這有助學生在學習課文中發揮主導能動作用。2、在課堂學習生字詞時,注意讓學生自主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再有其他學生自己回答。如果遇到難以理解的詞語,就引導學生練習上下文去理解,這不僅讓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更有助與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3、在抄寫生字詞時,我會讓學生先把詞語帶拼音抄一次,再把抄好的詞語給其他同學批改。在這種互相批改的學習活動中,既保證了學生抄寫時少抄錯,又能在別人的抄寫中辨析生字的對錯。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識記生字詞的效率。

本單元是圍繞“可貴的親情、友情”組織專題的,老師在備課時可充分利用課件,佈置學生去調查、蒐集資料等資源,進行精心的備課。通過這些直觀形象的`感知材料,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綜合。”執教本單元后,我們發現:無論是講讀課文還是閱讀課文,在課堂上教師一定不能忽略讓學生體驗感悟這種情感。學生通過文字感悟生活,只有感悟到了,他們才會用心去生活,才會逐漸變成一個有理想的人。如通過《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的學習,同學們能夠感受到周圍的人對他們的愛,同時知道在生活中處處都要回報愛,付出愛,真正感悟到了愛的真諦。

但是上完課時我們的上課老師感覺到同學們把這種沉默只停留在“給父母過生日上”。如果能引申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平時對父母的表現不只是停留在為父母過生日這一件事上,同學們聯絡實際說到:父母每天為我們準備早飯,我們卻總嫌飯菜不可口;父母每天送我們上學,我們卻從不說“謝謝”等這些生活小時。讓學生主動體驗父母為我們的付出,反省自己對父母的忽略,可能這樣課堂中的沉默就會有更深一層的含義了。這節課中學生感悟沉默,要先讓學生透過文字看清自己,只有這樣才達到感悟的真正目的。

對本單元乃至整個學期的課文教學,我們都非常注重課外知識的拓展與閱讀能力的訓練。如本單元的課文中,對“母愛、友愛、博愛”作了很好的闡釋,但父愛的方面卻有所缺失,而讓學生做關於以父愛為主題的課外閱讀,正好彌補了這一塊的缺失。佈置學生每天做一篇課外閱讀,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發現這確實讓學生受益匪淺:對學習優秀,自覺的學生,他們從不斷的練習中,已經摸索到一套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大大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對於那些少數的學習比較落後,不是那麼自覺的學生,也許他們只是馬虎做題,隨便敷衍而已,但他們畢竟要閱讀了文章後,才能做題呀。就在這一天天日積月累的閱讀中,也許他們知道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也許他們只認識了某個詞語,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是有收穫的,總比把時間花在看電視、打遊戲機中要強。

總的來說,課外閱讀可以鞏固課內所學過的讀寫知識,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課外閱讀能拓寬知識面,陶冶情操,培養自學能力,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課外閱讀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體語文素質,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等。

第6篇

根據課文特點,對話較多,在教學中我也主要抓住對話通過朗讀、表演、討論來學習。如《南轅北轍》抓住主人公和朋友的對話體會人物的得意無知,南轅北轍。

?驚弓之鳥》重點通過人物的對話朗讀體會人物特點,讓學生認識一個善於觀察、思考和分析的更羸。同時明白驚弓之鳥的字面含義以及比喻義。

寓言《南轅北轍》的教學首先以理解課題中的“轅”和“轍”入文,然後讓學生在文中找到點出“南轅北轍”的意思的兩個句子,讀讀體會。以為課文基本是對話,所以第二部分是讓學生通過對讀來體會人物的特點。同桌對讀,熟悉課文後,師生第一次對讀,教師讀朋友,學生讀坐馬車的這個人。教師在讀時,把文中的反問句改成陳述句,讀後讓學生比較,通過比較理解朋友的竭力相勸,和反襯這個人的固執,不聽勸。師生的第二次對讀,角色交換,教師在讀時,省去三個“沒關係”。學生認為這樣不能很好地體現這個人的頑固、傲慢和不虛心,因此補上三個“沒關係”,再讀課文。經過這兩次的對讀,學生從人物的言行中體會了人物的特點,既讀熟、學懂了故事,又提高了理解能力,寓意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最後讓學生同桌再對讀,加深理解。

這則寓言故事出自戰國時候,魏王想去攻打趙國的邯鄲,季樑聽到這個訊息後,連忙從半路折回,衣服褶皺了也來不及燙洗弄平,滿頭的塵土也顧不得撣掉,匆匆忙忙去謁見魏王。他先說了這個“南轅北轍”的故事,故事講完,又對魏王講了這樣一段話:“如今,你一動就想稱霸為王,一舉就想取信於天下,依仗著大王的國土廣大,軍隊精銳,而去攻打邯鄲,以擴充疆域,抬高聲威,大王這種不合理的行動越多,距離統一天下為王的目標就越遠了。正好比想到楚國去而向北走一樣。”教師把這個寓言故事的出處跟學生一讀,立刻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課後,很多學生來打聽書名,來借書閱讀。我想這已很好地達到了教師的預期目的: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引導高年級學生閱讀更深層次的書籍。

?9.亡羊補牢》教學反思本節課是在學校組織的“雙優課”評選活動中,展示給校領導和老師們的。我親切、謙和的教態贏得了老師們的讚許,同時對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起到了致關的重要。我非常滿意的是學生們的表現,學習興致高漲,參與意識強烈,發散思維活躍、學習效果良好。一節課的教學安排,老師可以精心準備,但課上的突發事件(與教學活動相關的或是無關的),確實往往讓老師始料未及的,怎樣巧妙的處理好,就要看老師的應變能力,和多年的教學經驗。繼而就本課書的教學,發表幾點不成熟的見解:

瞭解故事,讀懂寓言所蘊涵的道理,這既是寓言學習的主要目標,也是寓言學習的方法,老師把學習的目標與方法清晰地教給孩子,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紮實進行,落實有效。從題目激趣匯入,探究“寓言”的意思,以關鍵問題為切入點,引導理解故事內容,感悟寓言的道理,並創設平臺,多次引導學生把讀懂故事內容與感悟故事蘊涵的道理交織深化,使目標的落實紮實到位。

第一,教學中多次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生字詞的學習:在課文中整體認讀、在具體的語句中讀準確、在探究中理解生字詞的意思。反覆的認知重現,對孩子學習掌握生字是積極的,

第二,讀故事,悟出道理,卻沒有“到此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讀故事,體會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語句體會;創設口語交際訓練平臺,把故事與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3、結合教材特點,選擇學法,但切入點的問題缺少討論的價值:這節課環節清楚緊湊,老師以“問題:養羊人兩次丟羊的原因分別是什麼?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組裡交流。還有就是老師對養羊人有一種評價,不知對不對,待你們解決完第一個問題後告訴你們,幫我分析一下。”為切入點,引導孩子讀故事,在生生的合作學習和師生的交流探究中,巧妙的使孩子讀懂了故事,體會了寓意。這種探究合作學習在此運用得如此自然與高效。體現了三維目標的“過程與方法”,但是我覺得作為切入點的問題過於簡單,因此關於這個問題的小組討論的意義不大。

課後,學生向我指出課堂上我出現的問題,例如:甲同學在讀“則”時,發音不準,我沒有及時糾正;乙同學在對養羊人評價時,說了一個同學們不理解的成語,教師忽視了這一環節,含糊而過,給同學帶來了學習上的陰影。這些只是學生給我提出的,可能還有一些細節出現了紕漏,作為“當局者”的我也沒有意識到,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悉心聆聽、快速分析、及時指出。

踏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才剛剛三個星期,面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的工作,讓我感覺束手無策。從沒有教過語文課,很少接觸國小生這一群體,每當拿起語文書,翻開其中的課文,腦子裡一片糊塗。幸好對我們新老師,學校給我們安排了兩個師傅,從教學和教育兩個方面指導我們。

有了老師的指導,這並不意味著坐享其成,自身的努力同樣很重要。記得我們的研訓員說過,如果一個老師能夠堅持寫三年的教學反思,肯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在我們的印象裡,通常會覺得:上一節好課,最重要的是備課和寫教案,往往忽視了對課後的反思。在三個星期的教學過程中,我就體會到了寫好課後反思,不僅必要而且重要。

我要怎樣才能把《驚弓之鳥》這節課上好呢?思考來思考去,都沒有一個好思路。包老師感覺到我的為難,於是她決定上這節課讓我聽。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一個好老師是如何把握課堂,一節課上下來感覺行雲流水一般舒暢。而自己上課時總是磕磕巴巴的,有時怕漏這個又忘了那個。不過我也並沒有灰心,作為一名新老師,關鍵是如何讓這一堂課順利地按照先前的`準備上下來。《驚弓之鳥》是一篇成語故事,我想我們在第三課時已經學習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何不引導學生們從他們瞭解的成語入手,來匯入我們的新課呢?接下來,對課題這個成語進行解釋,接著開始文章中生字詞的學習。

我把這個想法與老教師討論了一下,老師說,如果一個老師在備課時要求學生學習某一個知識,那麼老師的知識儲備量一定要比學生的多很多。比如我要學生們說說他們知道的一些成語,可能學生的成語儲備量並不多,那老師就應該有意識的教他們一些成語,作為積累。不僅如此,我用的是質疑課題的方式開始新課文的學習,那麼這個對於課題中一些字的解釋,在學生還沒學習這課之前,他們能回答的很好嗎?包老師說,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上,看看到底學生的反應如何?

上完課了,我發現了自己的許多問題。的確,學生們真正能說出來的成語不是很多,如果我僅僅是簡簡單單地不做總結,那麼設定這一環節就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了。對“驚弓之鳥”中驚,弓和之的解釋都不是太理想,尤其是“驚”這個字。通過實際教學,我瞭解到備課時一定要考慮某個教學環節的可行性,不是簡單的隨便想個方式,避免到上課時,才發現不能很好地運用。在生字詞的學習中,我用了“換一換”,“用近義詞解釋”的一些方式,感覺效果還是挺好的。對於“能手”這個詞的解釋,還拓展到提問學生,問他們知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能手?“劉翔是跨欄能手,姚明是籃球能手”,用學生們感興趣的方式,這樣才能進一步加深對詞語的理解。

總的來說,這節課上下來的感覺還是挺好的,但學生們到底能掌握多少還是通過檢測才能反映出來的。以後,上語文時,教學環節的設計應該更有新意,抓住學生的興趣,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更好的把握這一節課。

最近我們一直在學習《新課標》,學習之餘,我總在想:怎樣貫徹《新課標》的精神,上出“新”意?於是我開始苦苦地思索。對於《畫楊桃》一課,如果按照平常的教法,肯定很枯燥,沒什麼可以說的,因為文章內容看上去並不難懂。可是要真正讀懂它也並不是件易事。怎樣設計既能有新意,又能使學生樂於接受,容易學懂呢?我反覆揣摩,終於想了這樣一套教學思路。

?新課程標準》在目標定位中強調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良好的語感,要先靠平時多讀,和運用多種閱讀方法來實現。上《畫楊桃》時,一開始我就引導學生用各種方式誦讀課文三次,然後讓學生自由表達質疑。因為我認為:孩子們讀書後,都應該有一種“讀完了就想說一說”的衝動。因此,老師沒有向學生提出任何問題,而是請學生自主地、自由地站起來說一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心得,甚至感覺、感受和疑問。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提出了很多有代表性的問題。這些發言,不但培養了學生自讀自悟、表達質疑的能力和習慣,也使教師瞭解了學生初讀之後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難所在,為教師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學情參考。從學生的發言和質疑看,他們理解的重點放在了對父親的話和老師的話的理解上,即“角度不同”和“是什麼樣就畫成什麼樣”上。至於“認認真真、老老實實”、“一生受用”等學生還沒有意識到。根據這種情況,進入了下一個步驟。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點,是現代社會的要求,也是各個學科的共同責任。語文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並不亞於一些自然科學的學科。因此,在教學時,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學習方式,把學生從被動壓抑的狀態下解放出來,讓學生在主動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於是我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使閱讀教學活動成為學生實踐的過程。為了上好《畫楊桃》,我特地從水果市場挑選了一隻楊桃。並有意將楊桃放在教室的中間,讓學生從各自的角度去畫自己看到的楊桃。學生興致很高,都轉過身靜靜地畫起來。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老師有意請學生朗讀能夠指導正確作畫的有關課文。這樣邊讀、邊看、邊畫的過程,非常明確地向學生表明了作畫的目的並不是練習繪畫,而是通過“畫”這一手段、這一過程,讓學生親身實踐、親身體驗課文所講的事實,並進一步理解這些事實所蘊涵的道理。人們要做到“是什麼樣,畫什麼樣”,並不像說起來那麼容易,必須像課文中父親和老師說的那樣“不要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像文中的“我”那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些道理,經過讀書思考與實踐體驗的結合,學生理解較深,學習效果很好。為此,我以為在實際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實踐的興趣,把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引入課堂,給學生以最大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凋動其積極、飽滿的情緒參與語言實踐,在實踐中培養實踐的興趣,從而掌握實踐的方法,逐漸形成自覺開展語言實踐的習慣,這對學生的發展是十分有益的。

在學生作畫過程中,老師收集了幾幅具有典型性的學生作品,並把學生的作品用投影儀放大到螢幕上,讓學生“以作品的作者讀沒讀懂課文”為題,對作品進行評價。這一環節我覺得很有效果,經過這一番評價,學生較深刻地領悟了課文中蘊涵著的道理。在整個評價過程中,老師始終堅持聯絡課文語句去評說實踐中的實際事物,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學會閱讀,提高認識能力。

在學生基本掌握課文內容後,老師還教給了學生一種普遍有用的閱讀方法。不僅如此,老師還把上課初幾個同學的質疑,迴歸給提問題的同學,學生已經能夠回答當初自己提出的問題。老師又讓學生齊讀課文最後一段,並討論“相似”和“一生受用”的含義。最後還引導學生“跳”出課文,從《畫楊桃》這一特定事件中,把思考引向更廣泛的領域。於是,一篇淺顯的文章,講出了一個辯證唯物主義的大道理。

語文學科的複雜性,決定了語文教學改革的複雜性。不同的課文,必然有不同的教法,怎樣找到最適合“本課”的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而又符合閱讀教學以讀為本、讀思結合的基本規律。《畫楊桃》一課的教學,雖然教師自始至終沒有提出直接指向內容的繁瑣問題,就連過度性、提示性、點撥性、引導性的問題也提得很少,但文中所有的疑難之處都通過學生自主的讀、思、說得到解決,沒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節細部,但課文的語言、結構、內涵、重點都已一目瞭然。整個課始終迴盪著學生琅琅的讀書聲,醞釀著靜靜的讀思。

這是一個開發學生智力的有趣的故事。我首先創設一個類似情景:如何用最少的錢裝滿整間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匯入本課的學習。課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較淺顯,但講述的道理很有啟發性。我就放手讓學生把課文讀懂,讓學生先參照課文提示,明確學習要求,獨立閱讀、思考,在大體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全班學生交流、討論。

在學生廣泛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提示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開闊學生的思維。如:畫出《山深藏古剎》《十里傳蛙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