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8篇

編寫教學反思可以提升教師的自我指導能力,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育實踐思考的一種應用文種,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8篇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篇1

?中彩那天》記敘了在二戰前發生一個窮苦的汽車修理工之家發生的故事。故事以汽車的得而復失和“我”的思想感情變化過程為線索展開。當商店擴音器高聲宣佈父親倖運地成為獲獎者,而且獎品又是一輛嶄新的賓士牌汽車時,對當時正在上學的“我”來說是多麼高興。然而,當父親開著獲獎的賓士車緩緩駛過擁擠的大街時,卻發現父親的.“神情嚴肅”,“看不出中彩帶給他的喜悅”。“我”自然會感到“悶悶不樂”。回到家裡,慈祥的母親揭示了其中的奧祕──“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我”迷惑不解,母親又詳細說出了事情的經過。最後在沒有人知情的情況下,父親毅然地撥通電話,通知真正的獲獎者庫伯。故事反映了一個普通工人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們懂得誠信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可貴。

這篇課文的教學我以學生自讀和小組合作交流為主,學生較好的懂得了課文,理解了父親的心情,感受到“誠信是金”的道理。

學生積極質疑問難。愛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要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必須提供給他們提出問題的機會。得此機會,學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例:①我家生活拮据,中獎得到的汽車又得而復失,為什麼說那一天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②父親中了獎,為什麼還不高興?③父親面臨的道德問題是什麼?④彩票上的k字為什麼被橡皮擦去,只留下淡淡的痕跡?……

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探究,人人都得到發言的機會,各抒己見,充分討論,教師依據學生的發言,點出文章的中心:誠信是金。學生們則自覺運用學過的名句,概括出了“言必信,行必果”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兩句話,畫龍點睛,昇華了主題。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篇2

?漁夫的故事》是一篇課內閱讀課文。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封鎖魔鬼的瓶子。他開啟瓶子,狡猾凶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裡。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構成了強烈的比較,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在教學本課時,我用了一課時抓住以下環節展開教學。佈置學生課前預習→出示字詞檢查學生字詞掌握狀況→男女生分主角朗讀課文→抓重點詞句體會漁夫和魔鬼的性格特點。

也許本故事情節受學生喜歡,也許故事資料並不複雜,再也許是學生用心去預習了。課堂上的我不但如此簡單,而且有了更多的發現。發現學生的進步,發現學生的細心,發現學生有了必須的學習潛力……

比如:只在檢查完生字詞掌握狀況後還未理解故事情節前就讓全班同學分主角朗讀課文,刪去了自由朗讀、指名讀,糾正評析等環節,學生們竟能做到流利、整齊,甚至有感情。這足能說明孩子們真的預習進去了。

又比如:在討論漁夫和魔鬼各是怎樣的人時,小不點嘉威同學說:“我覺得漁夫是個有勇有謀的人,他在可怕的魔鬼面前不但不害怕,還能想出辦法來制服魔鬼。他就像‘小夜鶯’一樣。”好一個“有勇有謀”,好一句“他就像‘小夜鶯’一樣。”比老師概括得更全面,比老師講得更貼切。

而小淥同學說:“魔鬼是個狡猾的人。魔鬼對漁夫說:‘整整過了400年了,始終沒有人來解救我,我十分生氣。從今以後,誰要是來解救我,我必須要殺死他。’可現實是所羅門已經死了1800年了,而照魔鬼說的自己才被所羅門封鎖400年,魔鬼的話分明是殺人的藉口。魔鬼殺人還要給自己找臺階下,簡直是狡猾到家了。”“真是個既細心又聰明的孩子,竟懂得聯絡前後文抓住“1800年”和“400年”來識別魔鬼的謊言。”

正當我的內心為小淥同學的進步喝彩時,“機靈鬼”商發兵說:“老師,我不同意小淥的意見,課文沒有具體寫出魔鬼到底被關在瓶子幾年了,只是說‘從今以後,誰要來解救我,我必須要殺死他。’從今以後是幾年呀,也許是1900年了。所以我覺得魔鬼的話是有道理的,不能說他狡猾。”

話未說完,“非洲黑人”楊朱勇已把雙手舉得高高的,他說:“我同意魔鬼是狡猾的說法,但是不從‘1800年’和‘400年’來分析。課文的第5、6自然段,24、25自然段寫的魔鬼態度的變化就能說明魔鬼是陰險狡詐的人。”……討論還在繼續,而我卻沒了插嘴的機會。

這堂課,我有了另一個身份——學生學習成果的分享者。

這堂課,我發現“教是為了不教!”正向我綻開笑臉。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篇3

大概由於“初生牛犢不怕虎”吧,我在接到轉正公開課的任務時,選擇了一個略讀課作為上課內容,師傅知道了我的選擇後說我很有勇氣,但她並沒有勸我放棄,而是鼓勵我好好加油,保持年輕人的衝勁兒和幹勁兒。

?漁夫的故事》這一課的課文並不難懂,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開啟瓶子,狡猾凶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裡。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在設計這個課時,我深知要使學生“一課一得”,不僅要自主地學習課文內容,更要學會一個方法。而且這篇課文在整本書中很特別,它是最後一個單元的最後一課,所以在這篇課文中既有對本單元“故事”主題的延續,又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對其他單元一些要點的回顧,比如這篇課文中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就與第七單元有隱形聯絡。與此同時,由於這篇課文篇幅較長,情節也比較曲折,所以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也確定了使用“長文短教”的方法。

在確定好要上這節課後,我首先關注的是導讀的要求,在導讀中共有兩個比較明確的要求,一個是要求學生理解課文中“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是怎樣做的?”另一個是要求學會簡要複述故事內容。

一開始,我對第一個要求的設計是直接分析兩個人物形象,由我帶著分析第一個,再讓學生自主分析第二個。後來試教一次後發現,因為這兩個問題是平行的,所以沒有梯度,學生在上課時會感覺沒有難度,沒有成就感,自然也就比較悶。所以我將這一環節改為一個小辯論,讓同學們從文中找依據,來辯論漁夫和魔鬼誰更強大,這樣一個問題帶動整篇課文的學習,而且課堂更加開放,學生的思維也會更加活躍。

我原本預設會有一部分同學覺得魔鬼強大,一部分同學覺得漁夫強大,但是在正式上課時,幾乎所有同學都是支援漁夫的,這非常考驗教師的臨場應變能力,我臨時做起了魔鬼的“代言人”,從辯論的主持人轉變為辯論的一方,增加了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在辯論環節中,因為大家都抓住了漁夫的勝利來談,所以我趁勢讓他們思考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的道理,大家一下子就能想出來,思維的遞進非常流暢。

原本在辯論後還有個分角色朗讀的環節,但當時時間不是很夠,而且同學們在辯論時也將句子讀得比較到位,於是在正式上課時這個環節沒有進行,而是在點明道理後直接進入到了複述環節。我所任教的班級平時上課時對主要內容的概括訓練得比較多,這學期的課前演講也是脫稿講一個成語故事,所以他們對於講清楚故事的來龍去脈還是比較駕輕就熟的。原本想著課文較長,就讓他們從文章的四個部分中任選其一來複述,但在這個環節,有超過一半的孩子複述了兩個以上的片段,近十人複述了全文。

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所以在最後一個環節,我引導學生開拓想像,將這個故事進行續寫,大部分同學都能夠依照文章呈現的人物性格來進行續寫,有個同學認為魔鬼是有可能被漁夫打動從而改邪歸正的,所以我也將他的正能量大力表揚的一番。

這節課總體而言,上得還是達到了預設效果的,節奏也比較適中,時間安排也卡得很準,在我喊完下課的十秒後就打了下課鈴,孩子們都對我的“未卜先知”感到和驚奇。但是作為一個新教師,我的課肯定還是有許多瑕疵的,課後的評課時間裡,來聽課的老師們也給予了我許多寶貴的意見,讓我收穫良多。

一位老師說,在續寫環節後,可以簡單幾句話重新引回《一千零一夜》,讓孩子們從課本所選的《漁夫的故事》切入這本故事書,課內指導課外,進行更加深入的擴充套件閱讀。

一位老師說,在複述環節中,因為學情關係,可以讓孩子們在複述的基礎上演一演,這樣能夠更加生動形象,課堂也由看到讀到演,更加有梯度。

一位老師說,環節間的過渡語和學生回答問題後的點評語還需要再斟酌。過渡語要簡潔生動,既有承上啟下的功能,又要貼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調動起課堂氣氛。點評語則需要從學生回答的話入手,更加精準,更加生動,更加豐富多樣,以評促學,使學生的上課狀態更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新教師,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我需要磨練的地方也很多,我必將抱著謙虛謹慎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提升自己,爭取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篇4

?漁夫的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開啟瓶子,狡猾凶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裡。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讓學生圍繞導讀的要求: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是怎樣做的?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1、讀好人物對話 感悟形象特點

本文一大特點就是人物對話非常生動,課文亦是以對話展開情節的,所以讀好人物的對話,就把握好了漁夫和惡魔的形象特點。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揣摩人物的心理與語氣,誇張地讀出兩人物的口吻。同學繪聲繪色地朗讀,生動展現出惡魔的狡猾、凶惡和漁夫的從容機智,這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同學們準確地把握住了故事人物的特點。

2、複述課文,提高概括能力

在賞析課文之後,要求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複述下來,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首先請學生把課文分為三段。然後概括每部分主要內容,第一部分都提到了漁夫無意中救了魔鬼,第二部分說的是魔鬼要殺漁夫,第三部分交代了戰鬥的結果,漁夫用智慧戰勝了魔鬼。最後把每段的主要內容串起來就行。又請學生總結了這種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認真閱讀課文後,瞭解每一部分主要講了什麼,然後把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連起來,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的脈絡理清後,學生都能抓住要點進行概括,說的很到位。

不足:個別學生在分角色朗讀時態度不認真,怪腔怪調,老師要正確引導。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篇5

?中彩那天》(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下冊第5課)這是一篇外國小故事,寫了一名修理廠的技工無意間抽中了大獎,那是一輛他夢寐以求的汽車。但是抽中了大獎的彩票卻是他幫同事代買的。經過思想鬥爭,他把大獎送還了同事。作者讚揚了這種誠實、守信的品質。

當教學進行到“拓展環節”時,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父親,你會把汽車送給庫伯嗎?我想,只要是上過這一課的老師,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在學生思考之前,我鄭重地說:你們必須講心裡話,講真話!這樣強調的目的,也就是為了突出主題:做人要誠實守信,首先就是說話要誠實。

當我抽學生回答時,無一例外的都說:“不會!”不過各自的理由不同。有的說,庫伯太傻了,我才不那麼傻呢;有的說,庫伯家很富有,我家很窮,不給他沒有關係;有的說,我的父親做生意時有一次多收了50元錢,不但沒有退還,而且還高興得不得了啊;有的說……

孩子們說什麼的都有,可就是沒有一個人說,汽車應該歸還給庫伯!這與我的教學預設有了很大的出入,課堂上的這種生成,有社會風氣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的原因。面對孩子們的這種回答,我很無奈,也很痛心!怎麼辦?課堂生成、個性化閱讀,就是這樣自由嗎?如果就這樣肯定學生,那麼這節課的教育就是極大的失敗!怎樣改變學生的這種誤區呢?靠說教,靠灌輸嗎?

我放棄了對學生的評價,緊接著進行說話訓練:充分發揮合理的想象,說一說“第二天庫伯派人來開車時,會發生什麼?”這時課堂十分地活躍,孩子們分組討論,一個個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大家爭著在班級交流自己的高見:

有的說,第二天一家人清早就起來,父親圍著價值百萬的賓士轎車看了又看,我知道父親十分喜歡這部車。我也不捨得就這樣白白地送給他人。這時母親對父親說,怎麼?你想反悔?這可不是我們做人的準則啊!父親說,我怎麼會反悔呢?只是我特別的喜歡這部車啊!

有的說,第二天清早,父親帶著我一家坐上了汽車,在路上兜了一會兒風。坐上這樣豪華的汽車,多神氣啊!我對父親說,不給庫伯行嗎?父親對我說,做人怎麼能這樣不講誠信你呢?

有的說,第二天我和母親起床後,發現父親正在賓士汽車旁邊,我知道父親十分喜歡這部車!我對母親說,我們就這樣白白的把汽車送給庫伯嗎?

有的說,第二天上午,庫伯派助手來到我家,對爸爸說:“您真了不起!庫伯為了感謝您,讓我帶來了10萬美金感謝您!”父親說什麼也不可收,可是助手說,這時庫伯的意思,您不收下,我還交不了差了。父親只好收下了。助手開著車走了,父親對我說:做人要誠實。誠實就能得到感謝。

有的說,第二天清早,只見一輛寶馬是駛進了我家。從車上走下來一個西裝革履的年輕人。他來到父親面前說:“我是庫伯派來開車的。您真的了不起。庫伯為了感謝您,他送您一輛寶馬的車,希望您喜歡!”父親聽後,激動地不知說什麼好,嘴裡不停的說,這怎麼行,這怎麼行?那人說,這是您應該得到的!賓士被開走了,可寶馬來到了我家。一家人特別的高興!

很多同學意欲未盡,我及時抓住了課堂上同學們的教育時機,對同學們說:“大家都說的很好!”想一想,如果當初父親想你們想的一樣,將汽車偷偷的留下來,會得到這樣的感謝嗎?你的心靈會得到安寧嗎?

所以說,做人要誠信,才會得到感恩!在誠信和感恩的教育中,讓學生明白了“父親”的高達形象!當然,誠信不是建立在感恩的基礎上的!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篇6

新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那麼,如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小組合作學習呢?在教學《峨眉道上》這一課時,從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來看,事先的教學設想基本上都能實現。整堂課學生都很興奮,發言很積極,能通過自己反覆的朗讀,讀懂文章的內容。並且讀的比較多,讀的比較放開。如:峨眉道路的基本特點:高、長、窄、陡,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自由發揮。同時,也瞭解峨眉山上鋪路人不畏艱險、默默奉獻的精神,整堂課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盡頭自始自終都很足。

但值得反思的是:

1、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度不高,總怕學生學得不好,體會得不深,因此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扶的太牢,放手的力度還不到家。其實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學會課文,自己讀出“我”和“鋪路人”交談的不同語氣。課後,我在想:是否安排這樣一個環節:在學生理解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感受到他們高尚的精神後,創設情境讓學生說說,假如你現在就在峨眉道上遇到了鋪路人,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給學生有創意表達的機會,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真正實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當最後讓學生說說學了本課的收穫時,從中也讓我看到了學生掌握知識比較刻板,學得不靈活,發散性思維比較差。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多創設訓練學生思維的情景,應多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方面看問題,要努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不但要讓學生弄懂書面上的意思,還要讓學生探究課文所隱含的深刻含義。總而言之,要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同時設法讓學生愛看課外書,遇事多動腦筋,多問為什麼,多角度思考問題。

3、學生的發言面還不是最廣,有幾個學生甚至整堂課都沒有舉手發言。以後的教學應多多注意,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真正讓語文課堂精彩起來。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篇7

?尊嚴》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第二單元的主題是“以誠待人”。課文主要講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

上課前,鑽研了教材,覺得學習這篇課文的重點是弄懂什麼是尊嚴,體會什麼才是真正的尊嚴,學習通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表現人物品質。因此,在設計第一課時時,就著重抓住了這兩點。

教學設計一開始,我通過講故事的形式,簡單地告知學生課文的主要內容: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曾經和一群逃難者來到一個小鎮上。年輕人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疲憊不堪,此時,他是多麼希望能夠美美地吃上一頓飽飯啊!可是,當傑克遜大叔遞給他食物時,年輕人卻堅持先勞動再吃飯。二十年後,這個年輕人住進了豪華的別墅,擁有讓所有美國人乃至全世界都為之羨慕的財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用課文開頭和結尾的內容描述主要內容,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目睹並感受逃難人的境況,為學習奠定情感基調。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比較成功的,學生很快就進入課文的學習。

接著,我試著用一種全新的方法檢查預習作業。之前的教學中,我試著讓學生自讀課文後,再檢查,但這次,一上課,我就馬上出示詞語檢查學生的字詞認讀情況。我還試著用“故事《尊嚴》發生在(),主要人物是()和()。課文主要敘述了()的事。”因為這篇課文相對比較簡單,故事情節也容易理解。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檢查,有利於促進學生預習課文的良好習慣。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中年級的重點訓練目標,學習內容的解讀應該有一個由整體到區域性,由初知到深化的過程,所以在進行深入探究錢,讓學生回顧全文主要內容,同時也鍛鍊學生用凝練的語言表達的能力。

回顧文章內容後,我試著聚焦“逃難者”,通過其他逃難者“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和年輕人“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兩者外貌描寫的學習,初步感知年輕人的與眾不同,同時也試著提示學生通過人物的外貌描寫,可以刻畫出人物品質,為深入瞭解人物形象作鋪墊。但這個環節,我花費的時間過多,而過多注重語言的本身,對語言形式,和運用方面沒有做過多的引領和點撥,也是處理不當的一個方面。

最後,整堂課的重點就落在了年輕人和傑克遜大叔的對話上。對話描寫也是本文的一個特色。我能抓住“不能”“不能不”等關鍵詞,體會雙重否定是更加強調的語氣,兩個“不”和感嘆句包含的豐富的情感。教學過程中,還穿插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個人讀,小組讀,分角色朗讀,男女賽讀,師生合作讀等努力使學生讀得精彩,說得有情。這是學生情感與語言交融,共生的結果。學生的情感是根植於品讀、辨析、體驗、表達的基礎上的,是層層深入的。課堂上專注投入地讀,積極得體地說,由此讀出獨特體驗,悟到讀書方法,牢牢抓住培養語文能力這條主線。

課上下來,卻感覺簡單的內容被複雜化了,而沒有體現“輕負高質”。聽課下來,給的建議是:(1)課堂內容比較簡單,能不能把兩課時壓縮在一課時,另一課時用於提升。(2)在年輕人和其他逃難人作比較時,是否可以點撥“為什麼作者在寫年輕人時還要寫其他的逃難人呢?”(3)上課不要注重內容,而可以從提高學生寫作方面做功夫。

小結:以後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還得注重細節,注重效率。不要為了教而教,而應讓學生學有所得,習得方法。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篇8

?蘆葉船》這篇精讀課文是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回憶。文章脈落清楚,層次分明,內容淺顯易懂,尤其作者將玩蘆葉船的情景描寫得形象鮮明,生動感人,貼近學生的生活,輕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教學時,我創設這樣的情境,從學生最感愛好的話題入手,“同學們最喜歡玩什麼?你們是怎麼玩兒的?”在學生充分談的基礎上,引入本課的學習。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然後讓學生描述小夥伴們玩蘆葉船的情景。引導學生想象,孩子們把船放入江水中,吹奏動聽的樂曲時,彼此可能會說些什麼,心裡可能會怎麼想?通過這樣的角色體驗,進一步體會蘆葉讓孩子們更富有創造力,也給孩子們帶來的無盡歡樂。

當學生談到“我和表兄玩兒蘆葉船”的情景時,引導學生勾劃出描寫表兄語言、動作的句子,從中體會表兄的自信與智慧。小小的蘆葉船順水而下,也將作者的思緒牽得好遠好遠。引導學生想象,小船可能會漂向哪裡呢?指導感情朗讀最後兩句,讀中體會小作者的無限遐想。

最後,總結作者的描寫順序,幫助學生理清層次,作者是“先回憶了自己的家鄉,再具體回憶了小夥伴們玩蘆葉船的情景,最後講了“我”和表兄到長江邊玩蘆葉船,蘆葉船給我們帶來遐想與希望。鼓勵學生平時要養成善於觀察,大膽想象的好習慣,並要求學生寫一寫自己最喜歡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