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課題總結報告範文三篇

  課題總結報告範文三篇


課題總結報告範文三篇

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課題總結報告範文,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課題總結報告範文一

“國小語文知識積累方法初探”是我校語文教研組結合學科教學實際於20xx年9月提出並申報的課題。兩年來,在縣教研室的精心指導下,學校堅持以新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以課題研究為切入點,全體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認真實踐,使教研工作負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的成果,儘管它是一隻羽毛未豐,舉步蹣跚的醜小鴨,但畢竟使語文課堂中的積累方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達到了預定目標。現將兩年來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心組織,紮實安排

當研究課題申報後,學校成立了領導小組和課題研究小組,認真做到研究課題、人員、獎金、獎懲四落實。確保課題研究工作有序開展。課題研討共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1、課題研究準備籌劃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認真組織課題組成員,討論蒐集有關文獻,確定研究內容,制定研究目標、途徑、方法,撰寫實驗研究方案。

2、課題研究實施試驗階段(20xx年11月——200808年3月)組織教師根據研究方案指定的課題,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研討活動,通過組織對有關文獻的學習,撰寫論文,交流心得、反思,開展教學設計,不斷完善和創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礎上,探索出閱讀教學的個性教學特點和規律。

3、課題研究完善總結階段(2008年4月——2008年6月)通過在第二階段的教學時間上,要求課題組成員認真反思,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整理檔案,形成課題研究結題報告,接受上級驗收評估。

二、認真探討,抓好落實

課題研究小組成員緊密圍繞“語文知識積累方法初探”這一主課題,廣泛探索適應於新課程要求下的農村國小語文知識積累教學方法,認真做到了五個堅持:

一是堅持理論學習不放鬆,每個課題組成員堅持每週蒐集資料,強化語文知識積累教學理論指導;

二是堅持每學期上好一節公開課,在課堂教學中找規律;

三是堅持每學期寫好一篇相關小論文或教學反思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部創特色;

四是在學生學習效果上求論證;

五是課題成員堅持在相互交流,研討中提升自我。

我們通過文獻學習、課堂實踐、調查反思,總結提高的課研思路,組織看優質課例光碟,進行優質課堂技能競賽撰寫的論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課題研究內容得到了全面落實,課題研究的目標基本實現,其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學生豐富的知識積累在語文教學課堂上學生豐富的語言及語言組織能量得到了提高,改變了以往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還極大地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整體語文素養。語文知識積累普遍注重了“理論性、實踐性、個性化、創新性”的教學原則,經抽樣調查顯示,六⑴班學生對知識積累興趣由試驗前67%到試驗後89%,增加了22個百分點。xx年春對一年級學生期末檢測“積累運用”部分抽樣顯示平均提升9.5分,xx年春對五年級學生期末檢測作文部分抽樣顯示平均得分提升4.27分。由此充分看出學生整體語文水平大大提高。

2、學生對語文知識積累教學學習興趣普遍高漲。

通過調查問卷,學生對試驗後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喜歡率與試驗前相比均有提高(如四年級試驗前積累喜歡率33%到試驗後為87%)

3、教師業務素質得到了提高。何祖鋒同志撰寫的《抓住知識拓展,落實創新實踐》一文xx年在中華創新教育論壇中發表。《根據文章型別選擇閱讀方法》xx年獲省教育協會三等獎。任亞麗同志撰寫的《後進生在教師鼓勵中的成長》xx年獲省教育協會三等獎。夏慧同志撰寫的《開發學生內在潛能,加強語文素質教育》xx年獲縣一等獎,蘇曉琴同志撰寫六年級語文教案xx年獲市級三等獎。

在“語文知識積累方法初探”中課題成員全身心投入研討之中,創出了展現自身教學特色的新模式,如何祖鋒同志撰寫的《語文知識積累三點不可忽視》周桂蘭、韓傳榮同志撰寫的《詞語積累方法初探》等從不同側面折射出了“語文知識積累方法”多樣化、新穎化,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積累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習慣,促進了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完善推廣,深化教研

本次課題研究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研究教學的積極性,雖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通過課題研究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因為課題研究組成員在課題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長。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將研究成果在鄉內國小推廣,在校其他學科推廣應用。組織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為全校教師上示範課。

通過本次教研,我們將更好地開展校本教研工作,以中心國小教研組為龍頭,輻射各完小,形成鄉校課題研究網路,大興科研興校,科研興教之風。

我們在完善已結題的課題基礎上,圍繞新課題改革的實際,緊密聯絡實際汲取成功經驗,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確立新課題,使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以達到優化課堂結構,優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之目的。使廣大教師由普通型向專業型、學者型教師轉變,讓我校教師在課題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豐”向展翅騰飛的大雁一樣凌空翱翔。去擁抱又一個燦爛的科研春天!

課題總結報告範文二

  XXX年10月,結合我班有一位新轉入的兒童多動症患者的實際條件,綜合其他有利條件,確定了題為《班級治療多動症的實踐研X究》課題方案。在隨後近一年的時間裡,根據方案研究計劃,筆者開展了實踐研究工作,取得了許多第一手研究資料,上傳獨立撰寫的讀書筆記13篇,學生個案分析18篇,調查報告1份,課題方案1份,開題論證報告1份,總結性材料5份,結題報告1份,合計40篇。至此,研究工作已經到了結題階段,現對一年來的研究工作做一個小結。

一、注重理論學習。

在研究過程中,除了學習完計劃中的三本心理學著作《變態心理學》、《團體諮詢的理論與實踐》、《心理諮詢與治療》外,還閱讀了《班主任兵法》、《教育心理學》、《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本教育教學專著和雜誌,並認真做了讀書筆記(有的已發到網上)。這些書籍中的理論知識,為課題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援,同時還開闊了研究的視野,提高了本人的研究能力。

二、加強研究交流。

因為研究課題的特殊性,需要特別專業的心理教育專家指導,而現實是,身邊無人可請。我便充分發揮網路的優勢,與一位國家級二級心理諮詢師通過騰訊QQ和電子郵件建立聯絡,經常請教,獲得一些原則性的指導,有很大作用;同時利用班主任身份,加強同研究物件親屬聯絡交流,亦有很大收穫;此外,我還加強了同所有課任老師交流,更是獲益匪淺。

三、實際研究效果。

1、全面地瞭解了多動症兒童。

(1)通過查閱有關書籍,搜尋網路資料,我瞭解了多動症兒童的症狀,多動症的成因;

(2)通過接觸多動症兒童本人和其家人,我瞭解了其成病表現、治療情況、智力狀況、能力傾向、性格特點、學習興趣態度、行為表現等基本情況;

(3)通過訪問多動症患者身邊的同學,我瞭解了其性格特點、學習態度、行為表現等情況。應該說,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已經成為了半個“兒童多動症專家”,通過實踐,我已經比較全面地瞭解了我的研究物件。

2、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級治療多動症的辦法。

(1)營造了一個適宜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推行“班幹輪換制”,引進“文明小組”評比辦法,調動班級中一切積極因素,監督、幫助多動症兒童,對促進其正確行為的進一步養成,作用巨大。

(2)用“積分獎勵法”,調動研究物件和同伴共同治療多動症的積極性。特別是連帶受獎,利用集體的力量帶動多動症兒童的進步效果明顯。

(3)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以積極的心態影響孩子,並協調科任老師及家校之間的聯絡,在多動症兒童周圍編織起一張關愛、幫助、督促的網,全方位地教育好孩子,成為班級治療多動症必不可少的內容。

3、從孩子的表現來看,已有非常明顯的進步。其多動症的症狀有明顯的減輕,其各科成績均有進步,特別是我所帶的數學學科成績,較剛入學時有明顯進步,讓人振奮。

家庭和學校是兒童發展兩個關鍵的場所,對多動症兒童治療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學校治療多動症的研究還是一個空白區。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為了使這些患有多動症的兒童增強信心,克服困難,戰勝心理障礙,逐步迴歸正常兒童行列。同時,也為了總結出一套科學可行的班級治療多動症兒童的治療方案,從而使多動症兒童的治療在實踐和理論上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和發展,筆者確定了這一課題,一年來,感到在心理學專業知識和班級管理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探索總是與意外相伴,實踐總與收穫同行,一年不斷的探索和實踐,讓我收穫了許多的意外和精彩。感謝徐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徐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你們為一線的教師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有利於我們走專業化道路發展的平臺,感謝你們讓我找到了自己做教師的興趣和快樂。現在雖然課題研究工作已經結束,但我對多動症兒童的研究工作不會停止。

課題總結報告範文三

一、概念的界定

“小課題研究”活動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創新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心理,促進學生的非智力發展,教給學生一些創新技法,使學生能綜合運用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來解決問題,以創新教育為目的的綜合課程。教育的創新促使學生學習的創新,進而讓學生達到創新學習。

二、實施背景

探究是創新的基礎,探究性學習是創新性學習的關鍵。這種學習策略是對學生過去被動的、呆板單一的接受性學習弊端的極大衝擊,其根本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激發科學探究興趣,增強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的精神、公平競爭的觀念、自我教育的意識、組織活動的能力,為適應社會、走向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基於此,我們於2006年暑假前提出了“關於開展學生小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隨之組織學生付諸實施,促使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探究中鍛鍊,在探究中成長。

三、實施過程

通過實踐,我們摸索出了一條學生小課題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讓學生學會選擇,自主確立小課題

學生小課題研究是以學生的自主發展為本,以探究的問題為載體,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分析和解決問題。那麼,如何誘導學生自主選擇出便於研究操作的小課題?我們遵循自主選擇性、實踐應用性、主體性和開放性原則,以“你最樂於探究的問題是什麼”或“你身邊和周圍環境中存在哪些問題需要研究解決”為題,廣泛徵集學生的意見,讓他們充分結合已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積極開動腦筋,大膽質疑問題,人人提出自己最感興趣、最樂於探究的問題──小課題。在這裡,我們一是拿出專門時間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二是著重引導學生提出的問題宜小不宜大,應便於操作;然後,再組織學生進行彙總篩選。一開始,從徵集的上百個問題中篩選確立了多個科學性和適應性強的小課題,如“我們周圍的鳥類”、“塑料?生活?白色汙染”、“交通呼喚文明”、“火災與隱患”、“挖掘民間遊戲”、“摺紙的魅力”、“計算機與我們的生活”等等,並分為自然科學、社會人文和技術革新三大類內容。接著,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所喜歡的問題,讓他們自願組合分組,再次自主選擇研究的主題,自主確立研究的目標,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研究方法、操作步驟和成果展示形式,並逐步實施。

可見,引導學生從質疑、討論、篩選、確立小課題開始,到再次自主選擇、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計劃,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洋溢著自主性:學生研究的問題由他們自己來確定,打算由他們自己來商量,決定權由他們自己來行使,教師只是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與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無疑,這些舉措和諧了師生關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強化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為學習探究做好了鋪墊。

(二)讓學生學會探究,體驗感悟小課題

探究是小課題研究的核心和根本。為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主動收集資訊和處理資訊,讓他們逐步學會探究的方法,我們專門設定了一節小課題研究指導課,著重對小課題研究的方式方法進行指導,如小組怎樣分工與合作,怎樣有針對性地調查訪問、觀察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設想,怎樣蒐集和整理資料,怎樣隨時做好研究記錄以記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怎樣對資料進行統計和分析,怎樣查閱資料撰寫研究報告或調查報告等等。隨後,目標明確、分工清楚的小課題研究小組,積極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時間,從學校開出介紹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以極大的熱情,紛紛跑書店、拍照、採訪、調查、取證,深入觀察社會與自然,開闊視野,豐富見識。

小課題研究使學生從學校這個“小天地”走進了社會、自然界這個“大課堂”去施展才華、磨練意志,去體味、領悟、發展、創新。

(三)讓學生學會整理、總結、歸納小課題

鄭板橋對寫作要領有句名言:“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我們指導學生整理、總結、歸納課題,就是把他們在小課題研究過程中搜集來的資訊進行加工處理,撰寫研究報告,這是學生探究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因此,我們特別重視這一過程的指導和落實,力求讓學生把觀察、調查、訪問、閱讀、查閱資料所蒐集到的所有資料資訊,主次分明地進行梳理、歸納、撰寫。撰寫時要求學生在文字上要精練,力求言簡意賅;在內容上要立意新穎,既有實踐性、創見性,又要符合科學性;在思路上要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也就是說讓學生理清一篇完整的研究報告,至少需要從四方面體現:一是簡要背景說明,包括小課題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二是具體安排,有任務分工、研究時間和研究方法等。三是研究內容、措施及結果,這是需要重點詳寫的部分,應內容充實,證據確鑿,結論正確科學。四是建議或倡議,既有獨到的見解和改進的方法,又要針對性強,讓人看了信服,便於改進創新。撰寫完課題報告後,研究小組成員在老師進一步指導下,再共同討論,各抒己見,反覆修改,反覆錘鍊,精雕細刻,就像三秋之樹,枝蔓信盡,脈絡清楚;在選材立意上,不拾人牙慧,不作老生常談。

這樣以來,學生就基本掌握了加工處理資訊的方法。我們的課題組所帶的學生整理撰寫的小課題研究報告中,“中國傳統藝術——摺紙的魅力”、“國小生課外閱讀”等獲區小課題現場展示一、二等獎。小課題研究使學生進一步增強了科學探究意識,提高了綜合素質和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成效

通過近兩年的實踐與探索,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學生小課題研究的指導》的課題研究取得了預期的成果。

(一)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生存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改變了學生被動、封閉、單一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主動、開放、多樣創造性地進行學習,注重把研究性學習全面滲透於學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學生通過課題研究活動,學會提出問題,接納組織資訊、處理重組資訊,利用綜合知識來解決面臨的一些新問題上,都能做到自主、開放、主動和創造性。特別是對知識的探求是主動的,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也趨於主動積極。

研究性活動把一把永不過時,終身有用的開啟人類知識、智慧、才華寶庫的鑰匙交給學生,使學生不斷索取自己所需知識,提高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吸收能力和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二)強化了教師的教育科研培訓,形成了校本培訓模式。

新世紀的人才需要有科學的頭腦、紮實的科技知識和科技實踐能力,而這些都不能自發地從孩子腦子裡產生。因此,培養孩子們的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國小教育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內容。其中的關鍵是使學生通過小課題研究的活動獲取解決問題最一般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的敏銳性,從而養成對事物和問題的看法有一個更好的視野和深度,對資訊的處理和運用更加靈活。

在指導學生開展“小課題研究”活動中,教師不斷地鍛鍊自己、提高自己,獲取新的教育資訊,構建新的教育理論框架。同時,不斷地進行課題研究,積累研究活動的經驗和方法論,才能適應、有能力指導學生“小課題研究”的活動。我校具有研究型的教師已逐漸增多,教師的科研水平也逐漸在提高。

我校的校本“研究型”教師培訓已初步完成,以教育科研為基點,為培養“研究型”的教師打下紮實的基礎。校本培訓以教師的研究性學習、研究性教學為重點。

(三)構建了研究性學習的良好環境

在學校教育活動中,進行研究性教學,促使學生研究性學習,佈置研究性作業已形成了共識。同時在社會大環境中努力建立研究性的氛圍,學生許多的小課題研究都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配合和支援,否則也只是一句空話。如《摺紙的魅力》小課題,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研究後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也引了社會對摺紙藝術的重視。

五、研究體會

1、國小生“小課題研究”活動是提高學生研究性意識、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的有效途徑。

2、國小生“小課題研究”活動是促使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發展的有效途徑。

3、國小生“小課題研究”活動中教師的指導是教師校本培訓的新模式。

六、不足及後期目標

經過兩年的實踐研究,課題組得出研究學習活動的開展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了教師的教育理論;使學生在探索研究中,學生接納組織資訊、處理重組資訊,能利用綜合知識來解決面臨的一些新問題,並起到增長構建新的資訊作用,進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同時也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智慧潛能,發展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使學生更具有主體性和自覺性,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我校的《學生小課題研究的指導》的課題在領導、專家的關心、指導和兄弟學校的大力支援下,取得了良好的進展,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實驗前期,在整個探究活動中也暴露出許多不足:

1、學生還沒有把主動對身邊的問題進行探究當作一種習慣和需要,而更多的是在老師的引導下、組織下進行的被動的探究;

2、在整個探究活動中,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還不夠清晰和熟練,沒有把解決問題的步驟形成自動化的行為,有時目標也不夠明確;

3、學生還不能熟練地根據實際情況運用看書、拍照、採訪、調查、取證等獲取資訊、解決問題的方法;

4、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學生彼此間的分工和合作還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各成員間沒有形成最大的合力;

5、在梳理、撰寫探究報告時,還不能準確地表述探究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不能抓住整個活動的關鍵點進行總結……

學生的心理隨著社會的發展、時空的變化在不斷地變化,何況我們做的只是一個起步工作,有很多方面尚不完善。我們將把已有的成績作為研究的新起點,針對學生存在的以上不足之處,爭取在實驗的後期得到根本性改變,為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