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新教育之夢心得體會3篇 新教育夢,開啟精彩人生

新教育之夢是當代教育界重要的理念之一,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在教育中注重學生的體驗與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在實踐中,我們必須深入研究新教育之夢的理念並付諸實踐,推動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新教育之夢心得體會3篇 新教育夢,開啟精彩人生

第1篇

?新教育之夢》是朱永新教授編著的,今年暑假我有幸得到了這本書,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將這本書拜讀完了。

掩卷沉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這本書讓我感觸頗深,同時也收穫頗大,我只能就自己感觸很深的幾點寫一寫我的感受。

書中寫道:“人要會做夢。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確實,沒有夢想,就沒有追求,沒有夢想,就沒有前進的動力,儘管說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有些遙遠,但我們懷有夢想,才會努力去實現。

在書中朱永新教授明確指出:“知識不過是智育的載體,學生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所得到的獲取知識的能力。教師傳授知識,是給學生進行智力體操的訓練,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得以發展。通過智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並具備持久的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習情感、堅韌的學習意志,為他們今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智力和能力的基礎。”

作為教學在第一線的教師,更應該積極去嘗試,去摸索,去總結,去反思,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理想智育”的美好境界。

現在的教學改革,同樣也需要我們教師具有創新精神,不能單靠以往的“經驗”來進行一如既往的教學。

這也正如書中講到的,“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用精彩與快樂去吸引學生,讓課堂充滿生氣與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理想的教師這一章節也讓我感受頗深。朱永新教授以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描述著他的“理想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

高瞻遠矚,做一名有理想的教師;精雕細刻,做一名有個性的教師;融會貫通,做一名有思考的教師;殫精竭慮,做一個會呵護的教師;同舟共濟,做一名會協作的教師;精益求精,做一名會學習的教師!努力吧,有夢就有理想,有理想就有追求,有追求就有成功,我們有理由相信:夢圓未來時分,教育異彩紛呈!

新教育之夢心得體會3篇 新教育夢,開啟精彩人生 第2張

第2篇

暑假期間,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之夢》,細細地讀著、品著、感受著、也思索著。說起朱老師,感覺特別親切,緣自於《新教育之夢》那獨特的親和力。簡單而尊重地道一聲“朱老師”,彷彿一下子距離近了許多,讀他的書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從教的國小,很多方面已經是循著朱老師的教育之夢在走了。但可能限於探索和嘗試的階段,我們還無法很深地體味著新教育的甜蜜,而傳統的教育觀念又時時地不斷的衝擊,外加現行教育評價系統的不配套,要實現新教育的夢想自然是有著諸多困難,於是咀嚼著朱老師的文字,回憶和想象著我們的教育現實,不禁有了許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時候讀類似理想化的作品,我總有潛在的一種定性思維,我覺得理想就是所謂紙上談兵,誇誇其談。洋洋灑灑說了許多美妙的東西,而真正能夠在現實中存活或者構成藍圖的卻零零星星。

如今讀《新教育之夢》卻不盡然,朱老師平靜而又睿智的語言,堆積的已不僅僅是一個夢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熱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經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於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書中所說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按最正統的解釋,即“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這就意味著,教育是一種期待: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期待,社會對人發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對理想的憧憬;或者乾脆直接說,教育就是對理想的追求。

朱老師正是懷著一種赤誠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描述著他的“新教育之夢”: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長、理想的教師、理想的家長、理想的學生……

我不打算在這裡一一複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強調說明的是,作者的這些理想絕不是虛無飄渺的“童話”或“神話”,而是根植於教改現實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為例,作者從八個方面談了他對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舉四個方面。

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是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創造、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

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充滿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

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面對個性、沒有失敗、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

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注重協調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融於一體,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著力於“合格加特長”的個性養成。

無論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還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師都把它放進了教育的大環境中進行闡述,其綜合性和融合性可見一斑。

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課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著痕跡,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勞動教育和理想的體育。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門學科就是這朵花上的一個花瓣。

我們應綜合地來看待這些學科,而非從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當然理想的學科應該客觀看待和謹慎進行學科滲透和學科整合。這樣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師的教育理想之夢,帶給我的靈感和激勵將隨著我的文字流暢成我的所得,感謝朱老師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朱老師願意把這些可貴的文字和我們分享,感謝朱老師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誘的引導和教誨。

?新教育之夢》——將時刻警醒我們去做一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群新時代的“理想學生”。

第3篇

?新教育之夢》這本書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激發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憧憬。

在這樣一個高呼素質教育然而應試教育仍然牽絆著每一個學生和每一個教師的時代,在拜讀這一本《新教育之夢》的時候,讓我最有感觸的那章理想的美育。

席勒在《美育書簡》中認為,在力量的王國,人與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動受到限制;在倫理的王國中,人與人以法律相對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審美的王國中,人可以通過自由去給予自由,因而給社會帶來和諧,也使人成為和諧的整體。

這無疑揭示了審美與創造的內在機制,也就是說,通過審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發了人的靈性,開拓了人想象的空間,從而開發了人的創造性。

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中,”創造“已經和”感受與鑑賞”,”表現”等一起作為教學領域的內容,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鑑賞能力,想象能力,而只讓學生成為題海戰術的犧牲品,那這樣的教育是不健全的。

理想的美育應該是與自然融為一體,與自然和諧,感受自然的靈氣,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美。但現在的學生已經遠離了大自然,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句話來形容也不為過。

當學生被關在教室裡接受什麼叫美育的時候,早已經不懂什麼是小橋流水的幽雅情趣,什麼是大江東去的磅礴氣勢了。離開了美育的源頭活水————大自然,美育從何談起!

朱光潛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淨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毫無疑問,美育的終極目標是指向人性的,學生健康完美的人格是一切美好行為的前提條件,如今,我們已經不再擔心學生的智力問題,而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卻是作為父母,教師更應該警覺的。

我們現在的教育太直面現實,有太多社會陰暗面的實況轉播,於是,在孩子們的心中,沒有了純真,沒有了純正,沒有了童話和夢想,沒有了對生命一往情深的哀憐和呵護,以及對人生的憧憬與嚮往。有了完美的人格,才能引導學生走向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