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語文教案《滿井遊記》3篇 《滿井遊記》:啟迪智慧、感悟人生的文字之旅

本文主要介紹了一份語文教案《滿井遊記》。《滿井遊記》是一篇以描述小姑娘滿井的奇遇為主線的美文。通過閱讀這篇教案,學生們可以瞭解到滿井的特點、故事情節以及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這份教案將為教師提供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相應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篇文章。

語文教案《滿井遊記》3篇 《滿井遊記》:啟迪智慧、感悟人生的文字之旅

第1篇

⑵ 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知人論世,便於理解作者豐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⑴ 重視誦讀,在朗讀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⑵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體味作者個性化的寫景抒情風格。

⑶ 體會本文白描和擬人手法的運用以及比喻句的表達效果,引導學生把握形象生動的寫景技巧。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體會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1、品讀課文,體會本文寫景的技巧,學習作者善於抓住景物特點生動傳神地進行描寫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遊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的豐富意蘊。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意;品讀課文,感受文章優美的意境,學習作者寫景狀物的高超技巧;深層探究,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較閱讀,感受袁巨集道遊記散文的獨特魅力。

同學們,我國的南方,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前面我們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覽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與范仲淹相伴,登臨岳陽西北的岳陽樓;在歐陽修的指引下,觀賞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今天,我們將“揮師北上”,看看北京東直門的滿井一帶又有什麼好看的景緻,走,我們踏青去!

1、袁巨集道(1568~1610),明朝文學家。字中郎,號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萬曆年進士,官至吏部中郎,與兄宗道、弟中道並稱“三袁”,為“公安派”的創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潑,內容則多寫閒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間疾苦,對當時政治現實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2、遊記,散文的一種。以輕快的筆調和生動的描寫,記述旅途中的見聞,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勝古蹟、風俗習慣和社會狀況等,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屬山水遊記,又因其短小,稱“山水小品”。

萬曆二十七年(1599),袁巨集道再次做官,任順天府教授,終日又得和拜謁酬答打交道了,這使他頗為苦悶,更使他苦悶的是有政見卻得不到申訴。好在袁巨集道所擔任的職務比較清閒,有空暇就遊覽北京附近的名勝古蹟。《滿井遊記》就作於此時。

1、教師選兩位同學播放預先錄製好的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並點評。

2、學生自由讀課文,藉助註釋及工具書,理解文句,整體感知文意:

⑵ 同桌之間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酌情指導。

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於時:在這時。波色:水波的顏色。乍:初,始。

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 新開:新開啟。匣:指鏡匣。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 泉、茗、罍、蹇,都是名詞用作動詞,用泉水煮、喝茶、端著杯、騎著驢之意。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錶轉折,卻)

一室之內,郊田之外(表示限度關係,可譯為“以”)

脫籠之鵠 曝沙之鳥(表示修飾關係,可譯為“的”)

倩女之峟面 髻鬟之始掠(起舒緩語氣的作用,可不譯)

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譯:遊人雖然還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豔裝騎驢的,也時時能看到。

譯:(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啊。

夫不能以遊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

譯:大概說是不能因為遊玩而耽誤公事的,流連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間的,只這個官兒罷了。

語文教案《滿井遊記》3篇 《滿井遊記》:啟迪智慧、感悟人生的文字之旅 第2張

第2篇

⑵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知人論世,便於理解作者豐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⑴重視誦讀,在朗讀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⑵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體味作者個性化的寫景抒情風格。

⑶體會本文擬人、比喻等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引導學生把握形象生動的寫景技巧。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體會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1、品讀課文,體會本文寫景的技巧,學習作者善於抓住景物特點生動傳神地進行描寫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遊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的豐富意蘊。

經歷了漫長的嚴冬之後,我們終於盼來了溫暖的春天。昨日的一場小雨,讓我們想起了“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詩句。你能給大家描繪一下你眼中或心中的春之美景嗎?(生答略)今天讓我們一起隨著明代文學家袁巨集道的腳步到北京郊外滿井去走一走,看一看,領略一下那時那地的春之美景吧!(課件出示幻燈片1──課題)

1、讓我們先來檢測一下同學們預習生字詞的情況。(課件出示幻燈片2──掌握下列詞語的讀音。)(生按小組每人一詞輪答,出錯者由生自由糾正。)

燕地(yān)廿(niàn)二月花朝節(zhāo)鮮妍(yán)明媚墮事(huī)飛沙走礫(lì)惡能無紀(wū)曝(pù)沙之鳥呷(xiā)浪淺鬣寸許(liè)髻鬟(jì huán)脫籠之鵠(hú)靧面(huì)汗出浹(jiā)背罍而歌者(léi)紅裝而蹇(jiǎn)者

2、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大聲地自讀課文,邊讀邊疏通文意,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標記,讀完之後互相交流一下,仍不能理解的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然後我們再來領略作者筆下的滿井春色吧!(課件出示幻燈片3──積累下列文言詞語。)

名詞活用作動詞:泉(用泉水煮)而茗(喝茶)者,罍(端著酒杯)而歌者,紅裝(穿著豔裝)而蹇(騎著驢)者

動詞的使動用法:作則飛(使……飛)沙走(使……走)礫

夫:夫(句首發語詞,可譯為“大概”)不能以遊墮事

4、在理解課文之後,老師想給大家朗讀一下這篇美文。但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想請同學們作評委,最終來給老師的朗讀進行點評。會聽的是好聽眾,既會聽又會評的就是好評委了。你們願意作評委嗎?師配樂範讀。(課件出示幻燈片4──全文,點選音樂按鈕。)

5、生點評。穿插引導學生品讀課文,將喜歡的語句用喜歡的方式大聲地朗讀給大家聽。

7、老師有感於作者筆下的滿井美景,於是嘗試著畫了幾幅滿井春色圖。你能根據畫面從原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嗎?看看誰是我的知音、誰找得快!(點選超連結按鈕,連線到──滿井遊記圖。)

8、這一幅幅畫面都是靜止的、單個的,誰能給大家描繪一下滿井的全景?(生描述略)

9、如此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可作者為什麼要在開篇寫燕地的寒呢?

明確:這是欲揚先抑的寫法。極寫燕地之寒、渲染被拘束的苦悶,為下文寫天暖出遊作了鋪墊,兩相比較之下,更突出出遊時的快樂、舒暢。

10、作者給我們描繪了滿井醉人的春色之後似乎應該結束全文,好給人留下回味。但作者卻又生髮了些議論,這是否有些多此一舉?為什麼?

明確:並非多此一舉。這正體現了作者厭惡官場生活,熱愛大自然、寄情山水之間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作此記的緣由。

11、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輔助理解。(課件出示幻燈片5──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袁巨集道,字中郎,號石公,明代文學家,湖北公安人。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吏部中郎,與兄宗道、弟中道並稱“三袁”,為文學史上“公安派”的創始者。其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潑,內容則多寫閒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間疾苦,對當時政治現實有所批判。有《袁中郎全集》。

寫作背景:萬曆27年(1599),袁巨集道再次作官,任順天府教授,終日又得和拜謁酬答打交道了,這使他頗為苦悶;更使他苦悶的是有政見卻得不到申訴。好在袁巨集道所擔任的職務比較清閒,有空暇就遊覽北京附近的名勝古蹟。《滿井遊記》就作於此時。

12、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作者筆下動人的滿井之春吧!希望這能對我們今後寫作遊記散文多少有些幫助。(課件出示幻燈片6──板書。)

1、在作者筆下,一句話就能給我們展示一幅美麗的畫面,讓我們也來試試用一兩句話為大家展示你眼中或心中的四季美景吧!(課件出示幻燈片7──四季)

將剛才你展示給大家的或沒來得及展示的你眼中、心中的四季描繪出來形成一篇小短文或幾幅畫,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作業。

a、茗míng罍léi髻鬟jì huán汗出浹背jiá b、偕jiē膏gāo娟然juān飛砂走礫shòo c、蹇jiǎn靧huì倩女qiàn脫籠之鵠hú d、呷xiā廿niàn明媚mèi羽鱗鬣liè

d、凍風時作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⑴表現作者春遊滿井輕鬆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⑶描寫山巒為晴雪所洗後的鮮豔明媚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譯文:高大的柳樹夾著河堤,肥沃的土地有點溼潤,一眼望去天地顯得很開闊,(我感到自己)好像是一隻從籠子裡飛出來的天鵝。

譯文:(河水)亮晶晶的,好像剛開啟鏡子,冷光突然從匣子裡閃射出來一樣。

譯文:柳條有舒展開的,沒舒展開的,柔嫩的梢頭像一件披風披在柳樹上,麥苗出土了,剛一寸左右。

譯文:(我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啊。

3、文中表現“閒適滿意”的一個詞語是:_____________。

4、“遊人雖未盛……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幾句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從哪兩個方面寫出了“春”的資訊?

2、c、注意原文中語言點:“將舒未舒”意為“將要舒展開還尚未完全舒展開”;“披風”意為“在風中散開”。

4、修辭方法:排比(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借代(呷浪之鱗,“鱗”代指“魚”);從人的活動和動物的活動兩方面寫出了“春”的資訊。

1、為了讓學生對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更深的瞭解,我課前多方面收集有關作者簡介和文章的寫作背景,讓學生明白,封建時代,並不是所有的文人都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讓學生一開始就對本篇文章產生濃厚的興趣

2、作為一篇文言文,在教學過程中,我強調學生要特別重視文言實詞、虛詞的積累,給他們著重強調“之”字和一些詞類活用字的用法

4、和學生共同分析寫景作文的妙處,學習之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1、由於自己對學生的估計不是很到位,導致課堂容量有點大,學生不能很充分的消化吸收。

2、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齊讀這一環節時拖沓散漫,影響了課堂氛圍。

3、我對文章的思想內容理解的不是很到位,所以對作者到底是想當官還是不想當官與部分老師的見解不一致,以後在這方面應多和老師們討論、交流,務求更好。

經過這次講課,我認識到我教學中的許多不足,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會吸取經驗教訓的,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

第3篇

同課研讀 異構呈彩──我的《滿井遊記》教學設計比較談。

我的老同事要參加縣優質課評比,定的課題是八年級下冊第29課《滿井遊記》一文。前天來電說此文一課時設計難度較大,叫我出出主意。設計決定質量,細節決定成敗。的確,對於一節課來說,文字的駕馭能力即教學設計乃是決定一節課的質量如何。為此,我在認真研讀了本文後給出了ab兩種教學思路,僅供我的老同事參考。現寫出希望批評斧正。

扣準“讀”字,按讀準字音、讀懂文意、讀賞美景、讀出自己四步驟設計思路來組織教學。這樣由淺入深,從音到字到文意把握到重點美句欣賞最後用自己的習得體驗來談談本寫景文的情感內蘊。

“她輕步走上草地,玉指玩摸樹木,她把氣息吹給細柳枝、嫩桃樹。雖然我沒見到她的到來,我已感到了她的存在。”這個她是誰呢?

(萬事開頭難。老師用這樣一句話富有詩意的語言讓學生猜猜文中的“她”是誰?以此來親近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和學習衝動,學生的思維很快就走進課堂,並這一情景與本文的刻畫的早春景象吻合,形成很好的文字內容鋪墊。)

出示生字詞:朝輒廿乍妍靧髻鬟鬣茗罍曝蹇浹墮惡,請學生根據工具書和注視下已經提供的拼音快速從文中找到並結合所在語句讀準。

(這個環節的設計在本文是不可忽略的,本古文生字詞較多,如果沒有這一鋪墊,學生是無法順利進入文字正確朗讀的。至於要用什麼方式更快速有效的把握還需考慮。)

播放錄音或範讀文字,學生自由朗讀並完成兩步驟要求:

(這是文言文學習不可或缺的步驟,疏通文字文意是基礎,是為文字的內容賞析搭好腳手架。)

(這是學習的關鍵點,也是引領學生走進文字的落點。以一個開放性問題入手,讓學生找美句,描美句,賞美句。)

你認為本寫景文想表露一種怎樣的情感愛好?老師再用一問請學生根據自己對文字的深入體驗品賞後談談作者在描寫北國滿井的美麗景象時是本著一種怎樣的情感愛好的。

(其實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由文字的內容解讀拔高到作者的情感傾向。這也很好的凸顯本文的主旨,讓本節課推向高潮,學生的喜好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得到很好的薰陶和強化。)

補充作者材料,增強認識:袁巨集道,不願意做官,卻酷愛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險登臨。在文學創作上反對復古,並努力實踐。他寫文章強調“性靈”,強調自然、天真、趣味,主張自然地流露個性,語言流利淨潔。這篇遊記,就是他這種主張的實踐範例。

由於a種思路在教學中學生掌握也比較好,各方面落實也紮實,不過這樣的教學思路比較傳統,在優質課評比中很難以巧妙駕馭文字的特色取勝,為此,我在考慮是不是有一種更新的文字解讀方法來重新設計。我又迴歸文字繼續探究。第二段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郊遊的所見所感。但見長堤高柳,大地回春,空曠遼遠,一派生機。作者寫景,主要寫了水光山色,柳條麥田,以及遊人的歡欣,魚鳥的“悠然自得”。其中“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繪出初春水光;“娟然如拭,鮮妍明媚”畫出春山之態。然後,分別用兩個長句作喻,水如新開之鏡,山如髻鬟始梳,新奇而生動。寫柳條突出其“將舒未舒”的姿態,寫麥田說其“淺鬣寸許”,都是典型的北國早春景緻。由此,我想到何不用本學期我倡導並嘗試的“專題教學法”來設計呢?

本文新的設計思路由此而生:整堂課圍繞“滿井春韻”這一專題來進行設計,由回憶寫春詩句匯入到“找春”“讀春”“品春”“寫春”為線索把整篇文字解讀下來,既集中又挖深一點學有所得。

讓學生回憶描寫春天的詩句。老師出示早春詩典範之作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請學生領會詩中描繪早春的詞句“初”“早”“新”“漸欲”“才能”等。

(這一匯入讓學生背熟知的詩歌,一下子就能達成師生互動,學生有了發揮才華的時機,他們喜歡,積極性也來了。)

在聽讀課文錄音或老師範讀時,請學生拿筆劃出描寫滿井春天的詞語句子。

讓學生把劃出的描春句子讀出來。這一步驟著重解決生字讀音,疏通寫春句子的意思和正確朗讀個別難度句子的節奏停頓。如:山巒為晴雨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這些句子的確不易讀順。

(這一環節是下環節“品春”的基礎,只有會讀並懂其意了,才好品出其中美之所在。)

請學生根據找到讀出的寫春美句從作者蘊含的'情感和採用的寫法角度進行品賞。

(這一環節是整節課的關鍵。這是語言品讀賞析和作者情感的解讀的著力點環節。我重錘敲擊,從中也探究作者之所以能把早春美景寫得如此之美是因為在寫景時運用了很多寫作手法。如白描的筆法:寫水為“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寫柳條為“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這種表現方法,沒有誇張、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卻鮮明如畫。擬人的寫法:作者寫山,用倩女新妝作喻,寫魚鳥,說它們洋溢著喜氣,都是用了擬人的寫法。這種表現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動感或“靈氣”,同時也融入作者的主觀情感。還有比喻的妙用:在這篇遊記中,比喻大多是用來寫景的,如寫水寫山的句子;但也有的是寫人的,如形容自己出城遊玩為“脫籠之鵠”。這些比喻都很恰當,因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體會和感受。在這一環節還可以通過本文的畫龍點睛之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進一步談及袁巨集道其人形象:追求自由的天性。袁巨集道的遊記散文,也充滿了疏放不羈的精神,是對大自然的熱愛,是對官場的厭倦,是個性的張揚和抒發。)

要求學生運用文中修辭:比喻和擬人來抒寫自己心中的春天。範例:“她輕步走上草地,玉指玩摸樹木,她把氣息吹給細柳枝、嫩桃樹。雖然我沒見到她的到來,我已感到了她的存在。”

(這一環節我的設定出發點主要是讓學生在學了本文寫景手法後能學而致用。因為現在的課堂過於注重口頭上的“頭頭是道”,反而讓學生在動筆時往往詞不達意的現象而有意安排的。)

以上兩種教學思路殊途同歸,共同達成文字的內容解讀和作者心靈世界的領悟。一是,整節課扣準一個“讀”字,按讀準字音、讀懂文意、讀賞美景、讀出自己等四步驟從字詞句到思想內蘊層層深入、由表及裡進行研讀;一是,整堂課圍繞“滿井春韻”這一專題進行設計,以“找春”“讀春”“品春”“寫春”為線索構架本文的教學思路。可見,一篇看似無從下手的文言文,只要緊扣新課標的有關精神,立足文字,深入挖掘文字並對文字進行創造性的設計,那也一定能上出精彩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