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悲慘世界感想範文3篇 "《悲慘世界》的沉痛深情:挖掘出真實的人性與社會深處"

《悲慘世界》是法國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描寫了19世紀法國社會的黑暗面,以及人性的複雜性。在小說中,貧窮、不公、愛恨情仇交織在一起,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為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悲慘世界》的感想範文。

讀悲慘世界感想範文3篇

第1篇

雨果是法國大文豪,中國人對他有點好感,因為他在聽到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搶劫燒燬圓明園罪行時說了點同情中國的話。我的大學時代閱讀的第一篇英文小說就是《巴黎聖母院》,雖然是簡寫改寫本,敲鐘人卡西莫多人醜心好、吉普賽美女愛斯梅拉達人好心好、神甫克洛德人好心醜已經刻在心裡。看完電影《巴黎聖母院》,再看小說原著,雨果寫得乾淨利落,情節緊湊,人物不多,讀起來很有浪漫主義的味道,雨果不愧風流才子,文筆有點驚風雨泣鬼神感覺。巴黎聖母院從此成為巴黎城市象徽,雨果於法國文化走向世界,功莫大焉。

雨果年級輕輕就寫成《巴黎聖母院》,他後來寫《悲慘世界》還能超出自己多少呢。看到《悲慘世界》那個大塊頭,我都打了幾次退堂鼓。這次終於把《悲慘世界》啃讀一遍。說真話,閱讀《悲慘世界》,真不如閱讀《基督山伯爵》和金庸武俠小說,小說情節慢,伏筆又少,沒有勾人讀下去的文字魔力。《悲慘世界》開篇寫了個主教神甫米里埃爾,似乎好得過了頭,主教獨闖匪區宣化,讓強盜頭子主動送來法器。寫主人公冉阿讓出場,由於是苦役犯黃色身份證,釋放出獄後一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住都沒人敢接待。走投無路之際,他闖到神甫門上,住了一夜。順手牽羊,順走銀器。故事人物情節終於徐徐展開,警探沙威出場抓捕冉阿讓,神甫解脫冉阿讓,埋下本部小說主題。

?悲慘世界》描寫聚焦點是法國下層民眾生活,重點寫法國監獄弊政和苦役犯冉阿讓一生。雨果寫美女方蒂娜未婚生女,工作失脫,淪為妓女。寫孤女科賽特被泰納迪夫婦殘酷剝削,寫得確實讓人看得難受。寫冉阿讓仿製玉石發了大財,變成馬德蘭市長,又因為良心發現,不願看到別人頂罪,緊趕急趕趕到法庭,承認自己才是真正的冉阿讓。雨果文筆變化多端,設計出冉阿讓爬桅杆救人,主動落水,造成溺死假象,二次逃脫,救出孤女科賽特。小說至此進入高潮,寫沙威忠於職守,本想利用泰迪拉做局,逮捕冉阿讓。想不到好人自有天佑,冉阿讓安然逃生,最後進入修道院,化名做了園丁。這一節寫得比較刺激,比較傳奇,可以拍成驚險電影。

雨果花了大量鋪墊描寫1832年街壘戰。。。他安排冉阿讓和沙威兩大對頭在街壘戰場碰頭,設計出一直是追捕者角色的沙威落到被追者冉阿讓手頭,結果是冉阿讓高抬貴手,放了沙威一條生路。寫冉阿讓背起昏迷的馬裡於斯,在巴黎下水道迷宮中穿鬆軟窪地驚險逃生,才要活出昇天之際,又遇到對手泰迪拉和沙威擋路。《悲慘世界》寫到這裡,我看寫三大男主角才寫出了神彩,寫出了複雜,寫出了人性美,寫出了人性醜。《悲慘世界》寫馬裡於斯和科賽特愛情,寫一見鍾情,寫好事多磨,寫單相思,寫出了變化,寫出了味道。雨果寫得深刻。

?悲慘世界》最後以冉阿讓自我承認自己是苦役犯後,被馬裡於斯冷漠趕出,一個人孤苦伶仃生活,在氣息奄奄之際,馬裡於斯才發現冉阿讓是自己救命恩人,倍感懺悔結束。小說結束有力,看來西方人也有喜歡團圓美滿心理閱讀定式。雨果《悲慘世界》揭露社會醜惡有力,揭露社會人性多面有力,他沒有追求高大全主角形象描寫,讓人感覺比較真實。雨果在《悲慘世界》中是有點喜歡炫耀知識,每在小說一個情節結束和下一個故事展開之間,夾雜大段大段倫理說教和滑鐵盧之戰、巴黎下水道建設等歷史文字,我想《悲慘世界》這120萬多字鉅著,如果刪除這些枝枝蔓蔓的東西,壓縮到80萬字以內,讀起來感覺更舒暢一些。

讀悲慘世界感想範文3篇

第2篇

先大致介紹一下《悲慘世界》,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位叫冉阿讓的年輕人為了救濟自己姐姐的小孩,偷了一塊麵包,被抓了起來並很正常地被判了5年囚役。這位力大無窮的傢伙屢次逃跑又被抓回,累計做了20__年才帶著“危險的苦囚犯”的身份證明被釋放。離開監獄的頭幾天就感受到了社會對他的唾棄和避讓,也讓他對社會恨更加加深,直到他走進了卡福呂主教簡樸的房子,主教敬冉阿讓如上賓和兄弟,招待他吃和住。冉阿讓早早起床,即使感到迷惑還是順手拿走了晚餐用的銀餐具匆匆離去,如以往般被警察抓回了主教的住處。在花園閒庭信步的主教一見到冉阿讓,就說“兄弟,你還忘了拿走我送你的銀燭臺”,當然冉阿讓被放了。被震撼的冉阿讓決心做個誠信的人,他隱名埋姓在某城市,先是發明了新的產品生產工藝,極大的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產量,贏得了鉅額的利潤,開辦工廠讓該城市富裕,並樂善好施,被推舉為城市的市長。某天他了解到一位叫方汀的即將死亡的婦女的悲慘遭遇,答應去贖回她寄養在一個尖刻商人家的女兒珂賽特,而正在此時,他得知一位叫商馬弟的人正在法庭被認作是消失的冉阿讓將被受審。激烈的思想鬥爭後,這位市長絕然地出現在法庭,公開自己才是冉阿讓。重新入獄的他為了自己的承諾,借一次救人的機會再次逃離,贖回了僅十歲的珂賽特。這期間有位叫沙威的警察,他一直視法律為至高無上的絕對的指令和權威,一直決心將冉阿讓繩之於法。冉阿讓帶著珂賽特到處躲避,依然在各種機會下救濟他人,反而遭來小人的算計,多次處於危險的境地,也都驚險逃脫。十幾年過去了,有位叫馬呂斯的年輕人投入了火熱的法國大革命,同時又巧遇瞭如鮮花綻放的珂賽特,兩人目光交錯的一剎那都墮入了情網。在戰鬥中,馬呂斯被槍擊中,知情的冉阿讓奮力將他從複雜危險的地下水道救出,同時成全了兩位戀人,即使他有無盡的不捨得他一生中唯一的親人珂賽特離他而去。不想隱瞞而心不安,也不想影響這對新人的聲譽,他對已被稱為男爵的馬呂斯說出了他卑賤,特別是苦役犯的身世,但絲毫沒提自己的功德,離開了他們而獨處,每天在對與珂賽特一起快樂時光的追憶中痛苦並急速的衰老。而因偶然馬呂斯知道冉阿讓就是那位市長,為珂賽特的母親方汀贖回她,從戰場中千辛萬苦解救自己的就是冉阿讓,馬呂斯和珂賽特立即趕去找到這位老人懺悔和感恩,而這已經是這位老人的最後一刻……

對照卡呂福主教,他暮然看到了一顆偉大的心靈,卑微來自他的內心,冉阿讓決心成為有靈魂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完整的人,如同涅槃,一個全新的冉阿讓產生了,所有自私,仇恨,卑賤都消失了,代之以慷慨,慈悲和力量。

和主教一樣,他懷有純然的心,視任何人如兄妹,甚至如上帝的心。如果覺得對方有需求,他就施與幫助,從不揣摩和評價自己可能將施捨的人是否值得自己這麼做。應該明知德納第會害他,冉阿讓依然前往他家送他錢財,面對惡徒也如如不動。

和主教一樣,他未必是個滿懷大道理的思想家,也不去想反駁任何對他們這種慈悲心懷嗤之以鼻的論調,只是在時時刻刻的每個當下中,用自己的行動展示上帝的慈悲,關愛和進取。

和主教一樣,他每天活得真實和諧,一花一木都是他們觸控和感懷的一部分,不管他們做了多少完全無私的事情,也不管有多少人或者知道,或者不知道,或者讚譽,或者甚至誤解,這對他們沒有絲毫的影響。他們的內心是如此的寧靜,但有力量,沒有可以傷害他們的東西。他從不尋求別人的理解,讚譽,從不。即使他救了馬呂斯,也都不主動告知馬呂斯來獲取任何被感恩,真是了不起。

心靈的強大,可以表現出外在的力量。冉阿讓總可以在任何困難的時候找到方向並展現超人的力量,度過難關。信仰上帝,但並不是祈求上帝的恩惠,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展示了上帝賦予他的力量。

小說中有位鐵石心腸的沙威,自認為代表了至高無上的法律和力量。在與冉阿讓一生的交鋒中,他無法相信但有明明確確有這麼一種精神力量可以超越法律的力量,即使冉阿讓毫無條件,毫無教訓,毫無自以為有恩地將要被處死的沙威釋放了,冉阿讓的一切崩潰了他的思想體系,以堅守法律為唯一律條的他迷惑不解,跳河自殺了。

冉阿讓也是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也有猶豫,激烈的思想鬥爭。在作為市長是否該自供自己就是冉阿讓而讓商馬第洗冤,通過整夜不眠的各種利弊的分析,肯定是不自首利遠大於弊,即使有這樣的"“結論”,他的內心還是引導他不由自主地約了車,不由自主克服了各種去法庭路上的困難,到了法庭冉阿讓都沒有完全決定自首,但在那一刻,他的內心引導了他。冉阿讓救出了馬呂斯,陳全了他和珂賽特的婚姻,是享受天倫之樂,還是坦誠他的卑微之身,他再次選擇了坦誠他的卑微出生和歷史,但絲毫不想用後面的如此多的德行來中和之,即使知道這卑微的歷史會被馬呂斯厭惡。冉阿讓的所有的決定都來自一條:自己的內心是否會安寧,自己內心不安寧意味著自己沒有活著!而如何判斷內心的安寧,是上天已經賦予了每個人的天賦,也是禮物!

對於我們普通人,一定有這樣那樣各種的噪音,干擾,如何能夠清晰的聽到內心的聲音,如何能夠時刻覺知(“佛”的梵文意即覺醒),如奧修所說:一個健康的人,表現在:清醒,和諧,狂喜,慈悲。

最後,本書雖然是一百多年前的作品,但描述的社會現象,各式各樣人物的心理和行為,和現在完全一樣。這社會如此的現代化,但人性,複雜的人性亙古未變,光芒的靈性也永恆。

第3篇

一場悲劇的開始,註定有平凡和不平凡的角色出現。而一個苦役犯用一雙平凡的手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不平凡的世界。人們總是為了生而活著,而他卻總是在為了死而做準備。他是一個大寫的人,他——冉阿讓,把自己的人生之旅走得那麼漂亮,讓我敬佩。

人生的悲慘莫過於此,從小就失去雙親,失去自己心靈的港灣;人生的悲慘莫過於此,獨自承擔起全家的重擔,但還是前途迷茫,毫無出路;人生的悲劇莫過於此,只為了讓自己的家人不至於餓死,只是為了一塊麵包,他就被判了罪,做了苦役犯十九年;人生的悲劇莫過於此,自己想要重新改過,但卻沒有一個可以領情的人,沒有一個支援自己的人。可,這些,都讓這個叫冉阿讓的苦役犯人經歷了,但在這悲慘的命運前,他決不低頭,他要挺起胸膛,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堂堂正正的往前走,直至走到生命的盡頭。

他的悲慘我經歷的不及萬分之一,他的痛苦我感受到的不及億分之一,他的悲慘會讓我潸然淚下,但轉而回想,又讓我釋懷,沒有這些磨難,怎能磨平他心中的怨;沒有這些挫折,怎能挫掉他的傲氣;沒有這些坎坷,怎能讓他輝煌地走過他的人生之旅;沒有這些悲慘,怎能成就一個大寫的人。正是這些苦難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他愛人民,而人民卻不愛他,但他卻又不能反過來怨人民,所以只能人民怨他,而他只能為人民默默付出,一切的苦難他只想讓他一個人承受,這怎麼不是一個大丈夫該有的氣節,這氣節怎不能讓我們敬佩?

正所謂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是的,這句話在冉阿讓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請問,你知道一個人變壞需要多久嗎?是的,很快。那再問,一個人變好要多久呢?答案不唯一,但冉阿讓卻找到了自己的答案。進獄後,他精神漠然,麻木,總想著不勞而獲,但是在德拉馬若主教的指導下,逐步從寒冷走向溫暖,終於會流下懺悔的眼淚,他是好樣的,我們應該要改變,我們要學會變得更好。

有責任心,有擔當是他的魂。當尚馬秋被誤會是當年的苦役犯冉阿讓時,他飽受痛苦,一邊是對芳汀的照顧不知怎麼辦,一邊又對別人為自己接受法律的制裁而難受,他陷入兩難的痛苦中,但最後他還是毅然決然地站出來,指出該被抓的人應該是自己,而不是別人,他的行為使我為他折服,他堂堂一個市長,他本可以安心地過個好日子,但是他還是站了出來,這才是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才幹得出來。當他答應芳汀要幫助她找女兒時,他盡心盡力地去辦這件事,甚至不惜花費大量的錢財,因為他覺得這已變成他責任的一部分,他必須要做到,最後她的女兒——柯塞特因而能幸福地生活。他這樣做,這是他純潔的靈魂的表現,他值得我們學習。

有同情心,愛幫助別人是他的血。當別人無羞恥地向他索取錢財時,他毅然決地拿出錢財來送紿別人,他想要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幫助別人,他想要給世界多一點溫暖、多一點愛,他希望這個世界能變得更美好,我覺得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人,才能無私地給世界美好。

寬容大量是他的心。他的寬容一刻不停地在工作,正如他那一顆鮮紅、一直在跳動的心,世間因他而光明。當沙威一直視他為眼中盯、肉中刺時,一直明目張膽地傷害他,一直想方設法地除掉他,但冉阿讓根本就不計較,也不記仇,最後在沙威生死一線的時候還出手救了他,他的寬容感動了沙威,令沙威最後迷途知返。都說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廣闊的卻是人心,是的,寬容的心可以感化一切邪惡,讓邪惡之神永不復存在吧。

人生苦短暮晚時。雖然冉阿讓最後逝去,是的,最後他的身體是逝去了,但永遠逝不去的是他那純潔無比的靈魂,逝不去的是他留給這世界的美好和溫暖,逝不去的是他給這困難人們心靈上的慰藉,他終究是一個大寫的人,我為他而感到自豪,他永遠會活在人們心中,永不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