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孟郊《遊子吟》讀後感3篇 離別之苦,遊子之淚:孟郊《遊子吟》

《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代表作之一,描繪了遊子的離別之痛及其對故鄉的望眼欲穿之情。詩意深遠、豪放灑脫,讀來令人感慨萬千,情感真摯深刻,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的經典之作。

孟郊《遊子吟》讀後感3篇 離別之苦,遊子之淚:孟郊《遊子吟》

第1篇

一位慈愛的母親手中的線,為她任性的兒子的身體做衣服,她小心翼翼地縫製,徹底地修補,害怕會耽誤他回家的時間。但有多少愛有一寸長的草,得到三個春暉。”孩子們,你們熟悉這首詩嗎?這是中國古代詩人孟郊寫的“流浪歌曲”。這首詩是關於一位善良的母親,她用針線為不在家的兒子縫製衣服。她的兒子要上路了,她小心翼翼地縫好針,想著兒子遲遲沒有回來,擔心她的衣服如果不結實會破。一個像草一樣的孩子的心怎麼能像春天的`陽光一樣回報他慈愛的母親的仁慈呢?每當我讀這首詩,我都會看到孟郊和孟郊的母親。

這首詩多感人啊!孟郊,眾所周知,他的生活有多窮,他的生活有多窮。我認為我們是草,我們的母親是陽光。她每天用光照亮我們。讓我們走向光明,讓我們看清前方的路,讓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走向未來。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即使你盡了一生的最大努力,你也無法回報他們對你的愛。因此,我們應該體諒我們的父母,多幫助他們,努力學習,每天進步,用優異的成績回報他們對我們的愛。

孟郊《遊子吟》讀後感3篇 離別之苦,遊子之淚:孟郊《遊子吟》 第2張

第2篇

?遊子吟》題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於是寫出這首發於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遊子”緊緊聯絡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遊子趕製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前面四句採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採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兒女怎能報答母愛於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託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第3篇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實為兩個片語,而不是兩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

臨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製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遊子吟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

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裡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絃,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最後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一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堪比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託了赤子熾烈的情意: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小小萱草表達的孝心怎麼報答得了呢?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感情淳厚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