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端午傳統風俗作文一年級3篇 傳統節日,粽香飄滿家

“關於端午傳統風俗作文一年級”是一篇以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主題的作文。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人們都會慶祝。在這一天,人們流行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屈原的故事。本篇作文將生動描述一年級學生對端午節傳統風俗的認識和體驗,展現出我國文化的獨特之處。

關於端午傳統風俗作文一年級3篇 傳統節日,粽香飄滿家

第1篇

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喜氣洋洋的春節、團團圓圓的中秋節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粽葉飄香的端午節了。

今天,媽媽約了幾個阿姨到我家來包粽子,爸爸跑到山上摘了很多碧綠的粽葉,媽媽在家裡準備糯米和多種餡料,有豆沙、鮮肉、紅棗、蛋黃等等。阿姨們和小朋友們都到了,東西都也準備好了,媽媽和阿姨們開始包粽子,有的包尖腳粽,有的包橫包粽,還有的阿姨包牛角粽,但我不會包,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來,但一開始包來包去總是包不好,最後媽媽手把手教我,我總算包了一個不好看的粽子。

粽子已經包了很多,媽媽拿了一些到鍋裡開始煮,不一會粽葉夾雜了糯米的清香撲鼻而來,我的小肚子開始咕咕叫起來,口水也開始流了下來,問媽媽:“媽媽,媽媽,粽子還要多久才能吃呢?”媽媽說:“還要一小時左右呢,粽子是必須煮透了才好吃的。”媽媽先給我和小朋友吃水果和點心,還一邊給我們講屈原的故事:“5月初五端午節也叫瑞陽節,這一天是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殺的日子,老百姓為了紀念他,也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就將粽子投到江裡餵魚蝦,還組織了許多船隻到江裡尋找屈原的身體,這就是現在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由來。”

過了好一會,媽媽叫我們吃粽子,我選了一個大大的肉粽,剝去粽葉,潔白的糯米被肉油染得晶亮,好燙,不過滿口肉香糯糯的香香的,不一會一個粽子就被我吃完了,我接著問媽媽又要了尖尖小小的紅棗粽,特別的清香甘甜。

這個端午節吃著香香糯糯的粽子,聽著習俗的由來,過的特別有意義!

關於端午傳統風俗作文一年級3篇 傳統節日,粽香飄滿家 第2張

第2篇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麼,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後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將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採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後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麼的疾病,就將那幹過後的艾葉採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薰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乾,擰成“煙繩”,夏天用來薰蚊子,因為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將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紮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豔。時間一長,被水溼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後扔到水裡,據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裡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裡刨回來晒乾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裡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裡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夥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將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第3篇

從今年開始,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為法定節假日。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我國著名的歷史人物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端午節雖然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但是在長期的文化交流中已經逐漸地融入鄰近國家的文化中,已經具有了獨特的生命力和特點———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早就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還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

韓國、日本、越南等許多國家都有過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而我們卻正在漸漸淡忘,陶醉在“聖誕節”“情人節”等一個又一個“洋節”中;或者被形形色色的“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所異化,節日的意義日漸淪為經濟學上的統計數字;漸漸丟失了我國傳統的節日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親情、團聚,以及文化的傳承與智慧。

突然聽到我們的鄰國要將端午節向聯合國申報為文化遺產時,我們會是什麼表情呢?表情之餘,就是反思。

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是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糰子,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而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得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傳統文化怎麼會一天天地遠離我們?是誰拋棄了中國傳統節日呢?

是否可以這樣說,今天我們確實有了吃了,但吃得實在是沒文化。

文化是不可以量化的,是一種精神的外顯形式;更不可以用金錢的多少來衡量的。就象我們的愛心是不可以用捐錢的多少來衡量的,一億大洋是愛心,一分小錢也是愛心;他們的愛心是等價的,因為愛心無價。文化不僅是形式,重要的是內涵。

今年開始,端午節終於有了法定假日的外衣,開始了我們傳統節日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