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家風家訓個人感想

  家風家訓個人感想

家風所關係的不僅是一身之進退、一家之榮辱,更關係到黨風、政風、國風。一名幹部只有抓好家風建設,夯實廉潔從政之基,才能守初心,擔使命,得始終。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推薦的家風家訓個人感想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家風家訓個人感想

家風家訓個人感想一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我們從父母身上繼承得來的不只是一個光榮的姓氏,更有父母輩走過荊棘之路的“愛”的傳承。“愛”在漢語中是個多義詞,包含了愛情、親情、友情以及人對所有事物的根本情感。愛祖國、愛家庭、愛他人、愛崗敬業……都是愛。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高舉“愛”的火炬,將潔身自愛、愛崗敬業,愛祖國、愛人民融入到生活工作中,燃旺家風火焰,勇往直前。

高舉“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好的“自愛”火炬,照亮堅定前行的決心。母親雖然目不識丁,但從我記事起,就耳提面命地教育我:“做人要自尊自愛,忠厚純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小時候,我對這句話懵懵懂懂,認為只要愛自己,不做虧心事就行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了歲月的洗禮、社會的歷練、風霜的淬鍊,我才深刻地領會到“在道德的真空裡,我們仍然能潔身自好,守身如玉,以致我們現在能夠俯仰無愧。”當今世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要努力成為正直賢達之士,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夠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能清醒地認識形勢,憂國憂民,“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立功”,用自己的微博之力,貢獻出力所能及的力量。

高舉“我不擔當與阿誰”愛崗敬業的“責任”火炬,燃旺事業紅紅火火。父親一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家庭、為子女付出,在工作中亦是辛勤勞作,忠於職守。他為人處世的作風,也影響了我對“責任和擔當”的理解和詮釋。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進取心,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埋頭苦幹,要有“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擔當,無論什麼時候,該做的事知重負重、攻堅克難,頂著壓力也要幹;該負的責,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冒著風險也要擔。愛崗敬業,在崗一分鐘,負責六十秒,認真做好手裡任務,並且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好的質量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做到對工作的執著和熱愛,最終達到“文經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的境界,讓事業欣欣向榮。

高舉“以天下為己任”愛國愛民的“博愛”火炬,燃旺國富民強的火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最愛說的話就是:“要好好學習,掌握本領,以後有出息。”爸媽的叮囑和期望雖然寥寥數語,但對我的影響卻很是深遠。一個有出息的人,一定自尊自愛、獨立強大、心繫天下、學識淵博、技能精湛……自己也在為這個目標勇往直前。“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心懷國之大者,堅守初心使命,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本領,攥緊手中的“接力棒”,在服務大局中更好履職盡責,努力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胡適在《我的母親》中寫到:“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我們從父母身上學到的精神力量,指引我們奮勇前行。我們要高舉“愛”的火炬,代代相傳,燃旺家風的火焰,照亮人生路。

家風家訓個人感想二

在電視劇《小歡喜》劇集中,身為幹部兒子的季楊楊將借來的豪車開進校園,被同學製作表情包惡搞宣傳,一向低調的父親季勝利得知此事後掌摑了季楊楊。這一巴掌扇得響亮而有力,體現出季勝利作為一位父親更是一名黨員幹部對於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視。“愛子,教之以義方”,試想一下,如果作為父親的季勝利沒有向兒子扇下去那響亮的一巴掌,如果季勝利家風不正、家教不嚴,那麼季楊楊會不會成為下一位“帽子哥”?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教育,無論是孟母三遷、岳母刺字,抑或是《顏氏家訓》,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讓人印象深刻,成為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

新時代,家風建設更顯重要。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將家風建設作為紀律處分的重要內容,強調了作為領導幹部應當嚴家教、正家風。家風是立足之本,更是生長之基。如果把人的成長比作是一棵大樹,那麼家庭就是其德行成長的基礎土壤,而家風就是其養分,養分優渥才能讓大樹生根發芽,最終長成鬱鬱蔥蔥的森林。

樹立優良家風,造就優秀品格。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則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作家馬伯庸曾寫到:“古董有形,傳承無質,它看不見,摸不到,卻滲到家族每一個後代的骨血中,成為家族成員之間的精神紐帶,甚至成為他們的性格乃至命運的一部分。”優良家風能引導人們自覺履行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從而造就個人端正的品行。更能潛移默化幫助個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塑造個人優秀性格特徵和品性品格。

繼承優良家風,構建和諧家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一個家族的興旺發達,與繼承和發揚好良好家風不無關係。正所謂家風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所謂“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注重發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顯得尤為重要。

堅守優良家風,營造清朗政風。優良家風的樹立,能讓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權力觀,同時也能過好“金錢關”和“權力關”,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清貧。做到不仁之人不近,不義之財不取,不淨之地不去,從而守住做人為官底線。當前,很多幹部之所以墮落,跟治家不嚴、家風不正有很大的關係。而優良家風的建設,不僅能讓領導幹部自身嚴於律己,更能以身作則、廉潔齊家影響家中的每一位家庭成員,防止被有心之人利用。

家風正才能政風清,私德嚴更能政德廉。作為一名幹部,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家風所關係的不僅是一身之進退、一家之榮辱,更關係到黨風、政風、國風。一名幹部只有抓好家風建設,夯實廉潔從政之基,才能守初心,擔使命,得始終。

家風家訓個人感想三

小時候過年,母親都會用廢紙做一個紅燈籠,除夕時把壓歲錢放進裡面,然後掛在老屋被柴火薰得黢黑的樓板上。燈籠上紅色的流蘇,在柴火的青煙中搖曳著,一晃過了30年。

母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什麼文化,但是模仿能力很強。小時候,外地商人來村裡叫賣東西,母親總能模仿著對方的口音與其交流,弄得別人以為遇到了“同鄉”,不覺在“他鄉遇故知”的感動中欣然同意了母親的砍價,母親也常常會高興地款待他們一頓飯。母親因此掌握了不少“洋腔洋調”,受到村裡婦女同志們的集體崇拜。不僅如此,母親也常常憑藉著出眾的模仿能力而“引領”著村裡的潮流。毛衣的新織法、鞋墊的新花樣,她在別處只看一次就能記住,回家就能仿製出來,引發其他家庭主婦的爭相模仿。在這樣的手工活中,母親練就了出色的學習和動手能力。

然而,小時候家裡的條件還是很艱苦的,缺衣少食是常態。大方地請陌生人吃一頓飯的機會還是很少,穿新毛衣的機會也屈指可數,常常是拆了又織,織了又拆,隨著季節的變換和我們的成長,相同的毛線在母親的巧手中不斷變化著大小和款式。母親節儉慣了,或許也是在那個時期學會了用廢紙紮燈籠。

那時農村的新年是貧瘠而又不失溫馨的,因為物質的匱乏,我們幾乎看不到絢爛的煙花,吃不到繽紛的糖果。母親用廢紙製作的燈籠為我們樸實的新年增添了一抹亮色。平日裡母親就開始準備材料了,她收集了很多香菸或白酒的包裝紙,必須是那種閃亮的紅色包裝紙。年前的一個晚上,母親拆開攤平這些紙,先用鉛筆笨拙地在背面畫出圖案,然後用剪刀沿著線條靈活地剪下來,再用納鞋底的紅線把節點一針一針縫起來,最後撐開結構,一個手工燈籠就這麼做好了。沒有流蘇的燈籠是不夠飄逸的,母親又用納鞋底時剩的紅線頭,做了大大小小的幾個流蘇,最大的掛在燈籠的下面,小的掛在幾個角上。紅色的燈籠,紅色的流蘇,在黢黑的樓板下顯得格外喜慶。

最讓人期待的是燈籠裡的壓歲錢。年三十的晚上,母親會當著我們的面把壓歲錢裝進燈籠裡,那些都是母親平日裡積攢的嶄新零鈔,新到能“割耳朵”,母親認為舊的不吉祥。從那些1角2角的鈔票放進燈籠那一刻開始,我們就盼望著,盼望著正月十五的到來,因為只有到了那一天,燈籠裡面的壓歲錢才會真正屬於我們。拿到壓歲錢的那一刻,是過年最開心的時刻。

30年後,我們都長大了,雙肩上擔著家庭和國家。我們沒有那麼期待過年了,但母親做的紅燈籠我永遠難忘,母親言傳身教給我們的勤勞節儉的家風,也一直影響著我們。

今年,我也想給我的孩子,做一個紅燈籠。

 

標籤:家訓 家風 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