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中物理教學的設計與反思6篇 國中物理教學設計:探索與反思

本文主要探討國中物理教學的設計與反思,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等方面。通過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幫助教師不斷完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國中階段就能夠理解和掌握基礎物理知識,培養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和學習能力。

國中物理教學的設計與反思6篇 國中物理教學設計:探索與反思

第1篇

實施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首先就要明確物理學科的思想: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理想化,理想問題模型化,模型問題具體化。其次明確物理教學的任務:在課堂上播撒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穫一種人格;播撒一種人格,收穫一種命運。有效物理課堂的教學,首先取決我們老師對課堂上應做什麼作出正確的決定;其次取決於我們如何實現這些決定,課堂上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其中也包括對人對已的情感,態度和價值等心理成份。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應從平面走向立體,從單元走向多位。國中物理教學不僅應該重視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且還應該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談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應該重視知識的傳承,但應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我對有效課堂教學談以下幾點看法:

有效物理課堂教學離不開啟發講授式、實驗探究式、小組合作式、自主學習式、科學研究式等多種教學方式。孔子在《論語》中指出了悟的邊緣狀態是憤、悱。說出了啟發教學的精髓。通過啟發讓學生達達憤悱的狀態: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 探究式教學有多種形式,靈活運用,把握好提出問題這個要素,讓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課堂的中心。愛因斯坦講: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讓學生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一堂高效的物理課,必須使所有學生都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真實,體現在學生從不懂到懂、不會到會、模糊到清晰、錯誤到正確、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之中;體現在教師的循循善誘、真誠幫助、嚴格要求和規範訓練的方法之中;體現在學生不同方法不同過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觀點的碰撞和懷疑、爭論、發散、統一以及自圓其說之中;體現在教師真情實感的批評和表揚之中;體現在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獨立思考、有個性的語言表達和有膽魄的對一切權威的否定之中;體現在教師機敏地捕捉動態生成的教育教學資源,對預設教案的必要調整和捨棄之中。真實的,才是最美的、最精彩的。

二、課堂的組織與管理是有效物理課堂教學的基本保證

在這特定的社會學習情境時,教師不但是一個知識資訊的傳播者,而且是課堂管理者和領導者的角色,設計、組織、管理好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課堂教學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地方,是人人化的過程。課堂經驗也涉及到學生要學會獨立自主和自力更生、自我評價,以及怎樣與他人有效益地一起做事。在組織和管理中讓學生聽中學、做中學、聽懂以後做出來、做好以後說出來。教師要消除師生之間在課堂上可能產生的對立,創設人際關係和諧的學習心理環境。教師能夠有效地處理課堂中出現的各種偶然事故和學生違紀行為,教師能夠及時幫助學生改正並進行富有成效的表揚的批評,使學生能夠正常、積極地參與到整個的教學活動中來。維護課堂內的組織紀律,預見並排除各種干擾因素,切實保證整個教學過程圍繞既定的教學目標進行。具有民主領導風格的管理更易形成有效的課堂教學,傾向於與學生一起共同設立學習目標,擬訂學習計劃,師生間能夠經常討論,共同維持課堂秩序,課堂學習氣氛活躍,教師和藹可親,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

任何時期,有效物理課堂教學永遠離不開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能使學生學得紮實而又靈活、輕鬆而又愉快,使學生陶醉於一種藝術享受而對課堂教學留下難以磨滅的美好回憶。高超的教學藝術來源於教師基本素養、刻苦的磨練和不懈的追求。它具體體現在:組織藝術、引導藝術;合作藝術、激勵藝術、語言藝術、板書藝術、練習設計藝術、順應和同化藝術等。

總之。一堂有效物理課的教學,需要有豐富的知和識,知和識是黃金搭擋,只有知,而沒有識,那隻能是個容器,所學的東西不能內化為自己的血液,只能是一種外加的累贅,有了識,才能化死為活,化古為今,為我所用,更要有真摯的情感與探索體驗,這是任何時候評價有效物理課堂教學的底線。檢驗的標準就是學生的接受程度與效果。在課堂上,主要考查學生有無切實掌握這些知識,並將這些新知識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融會貫通。這本身也是一種能力。同時,還要了解獲得知識的過程,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地跟進、共鳴和投入,每一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儘可能大的進步與發展。在致力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是否能使優等生吃得飽,讓暫困生吃得了,真正學有所得,各有發展。要充分開展課堂有效教學,一切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順應學生的學情、講究實效,正確處理好教、學、練關係,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採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全面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

國中物理教學的設計與反思6篇 國中物理教學設計:探索與反思 第2張

第2篇

本節課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培養其科學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

本節課將教材安排的教師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探究實驗,鼓勵學生在自己設計實驗方案的基礎上去探究,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互相學習,以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友好合作精神,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來,從中體驗科學探究與發現的成就感。

學生在國中已初步掌握了實驗探究的基本程式(觀察現象arr;提出問題arr;猜想假設arr;方案設計arr;實驗探究arr;歸納總結arr;解釋現象);初步具備了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和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並具有較好的思考與質疑、交流與合作的學習習慣。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基本瞭解了所教學生的學習現狀和發展潛能,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教學側重點,使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具有針對性,避免盲目性。

本堂課的學習目標的確定具體體現了以學生的學習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課堂教學設計理念。

1、本節課成功之處:成功地展示出新課程理念下的實驗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本著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設計理念並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必要的選擇與改組,精心設計好適用於學生學習,有利於學生髮展的動態方案,以便凸現探究過程和探究方法,給學生一個充裕的思考問題(包括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過程的探究)的時空。並在本案例的教學過程中始終將學生置於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和合作學習來獲取知識和技能、掌握過程與方法、學會交流與合作。

從實際生活中物理現象出發,創設問題情景引入課題,再由學生在實驗中利用控制變數法歸納出結論和規律,不僅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又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有在本節教學過程中,能靈活運用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等科學方法,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思維方式和科學方法。

在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活動中,存在著發散性思維和集中性思維。在本節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靈活設問和適當的分析歸納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集中性思維。首先,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如有些學生把木塊放在木板上用彈簧秤勻速拉動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有些學生用彈簧秤一端連線木塊另一端固定後水平放置,再把木板放到木塊下面勻速動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其次,對實驗資料由學生根據自己研究問題的方法處理。這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既有發散性思維又有集中性思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還充分發揮了集體智慧的力量。

①由於學生探究過程需要留出較多的時間進行實驗的具體操作,因而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和方向的討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於物體速度無關的討論時間較為少。

②這些內容不可能在我們這一節課就能完全解釋清楚,讓學生全部瞭解,應該讓學生先熟悉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然後在以後的學習中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因為靜摩擦力不止一次地將會出現在將來的學習中.

第3篇

10月10日---14日我參加了國中物理實驗教學優質課評選聽課活動,現將聽課情況彙報如下:

本次講課的課題是透鏡和生活中的透鏡,共有23位教師講課。我有幸聽到了其中8位教師的課,感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首先各位教師都進行了精心準備,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課前準備充分。教師基本功紮實,語言流暢。實驗設計貼近生活,巧妙新穎,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市級學校的老師知識儲備厚重紮實,課件設計大氣,課堂教學如行雲流水,是我今後努力的目標。令我感到震驚也自嘆不如的是黃墩中學的朱世山老師的課。這是一位來自山區的男教師。課前準備周密全面可謂是滴水不漏,課堂語言風趣幽默,師生交流溝通融洽和諧,所有的實驗都設計成學生探究實驗,循序漸進,環環相扣,而且實驗設計的簡單易操作,學生做起來輕鬆自如,師生交流頻頻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斷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最後下課時學生與老師依依不捨。朱老師的課堂激勵語言;朱老師的激情澎湃;朱老師的課堂結束語都是我今後努力與學習的榜樣。另外莒縣的兩位老師實驗器材規範大氣,語言標準流暢,課堂駕馭能力也很強。

在今後的教學中學習他們的嚴謹,學習他們的激情,學習他們的風趣幽默,逐步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爭取這樣的機會鍛鍊自己。

第4篇

一般認為,教學設計是指以獲得優化的教學過程為目的,以系統理論、傳播理念、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修改方案的過程。具體說來,教學設計是指教師以現代教學理論為基礎,依據教學物件的特點和教師自己的教學觀念、經驗、風格,運用系統的觀點與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步驟,合理組合和安排各種教學要素,為優化教學效果而制定實施方案的系統的計劃過程。由此可以看出,教學設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為教學活動制定藍圖的過程。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對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有個整體的把握,可以根據教學情境的需要和教育物件的特點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實施可行的評價方案,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所以,教學設計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

教學設計的反思是反思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實現反思教學最終目標的重要手段和依託。

1、對教學設計的反思是反思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熊川武先生在《反思性教學》一書中對反思性教學的定義為:“教學主體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和‘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也就是說,反思教學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可以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各個層次對物理教學進行反思。結合教學設計的內涵我們可以看出,在這麼多的反思內容中,教學設計的反思對“學會教學”和“學會學習”具有最具體、最現實的指導意義和現實的推動作用。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是實現反思教學最終目標的重要手段和依託。反思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教師成長。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通常最著力考慮的就是教學設計,雖然有了好的教學設計不一定會有一堂好的課,但沒有好的教學設計一定不會有一堂好課。而反思教學其實就是教師跟自己、跟同事、跟經驗、跟教學理論等進行各種形式的“思維碰撞”,提高自己的過程。但教學反思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和筆記本上,否則只能是新瓶裝舊酒、穿新鞋走老路。切實的、紮紮實實的進行教學設計的反思,可以真正將反思教學落到實處,真正發揮反思教學的作用。

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體現,是教學內容最重要的載體。全面、透徹的理解和熟悉教材既是教學設計的首要任務,也是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通過對教材的分析與反思可以準確確定教學內容:即可以解決教師教什麼的問題和學生學什麼的問題。教學內容是計劃性和生成性的有機結合。計劃性自不必多說,所謂生成性,是指學生在進行計劃學習時,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可能會進行的活動,也可能是教材中沒有的知識。在研究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與反思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強調教學內容的計劃性,更應強調教學內容的生成性,以保護學生難得的質疑精神和創新精神。就是說教材是重要的,但它不是唯一的,一句話,在對教材和內容進行分析與反思時,要確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觀念。

(1)摩擦起電案例:出現了兩根橡膠棒相互吸引的情況。你是要教學生們什麼?如果只是教教材、教給他們課本知識,很好。但換一個角度看卻可以藉機加深學生對正電荷、負電荷兩個概念以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的理解,為後面學習摩擦起電的原因打好基礎。經此一事,教學設計時就可以讓某個小組的同學故意進行這樣的實驗,製造疑惑,探究原因,合理安排,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平面鏡成像案例:準備兩根相同德蠟燭還是準備四根蠟燭?以前多數是準備兩根。我們的反思是:你想要教給學生什麼?如果僅僅是教材中物像等大?那麼夠了。如果想要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那麼就不能預設答案:就給了兩根相同的蠟燭,那不是在探究之前就告訴學生結論是什麼了嗎?所以在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給學生準備四根蠟燭:一根長的,一根短的,兩根相同的,讓學生任選。

教學目標是期望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後達到的程度,是預期的教學效果,是組織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簡言之,教學目標就是把對教材內容的分析與反思抽取其精髓並提出具體的要求,換言之,所謂教學目標就是要解決教師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學生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的問題。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們對“怎麼教”研究的較多,但卻往往忽略了“教什麼”的問題。即:教學目標往往成為一種好看的“擺設”:你讓我分三維我就分三維,反正我就重視知識與技能,還是原來該怎麼教就怎麼教,認為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都是虛的,是可有可無的。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反思的時候就是要抓住這樣日常被忽視的環節,努力提高教師全面的教學素養。

第5篇

本節教材教學內容包括內能的概念,影響內能的大小的因素,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作為學習主體的九年級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處於由感性向理性發展階段,感性認識仍佔主要地位,在理性認識中還存在一定困難。為此,本課應注意適應學生好奇心、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以感性知識為依託,通過理性分析和判斷,獲取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內能是比較抽象的物理概念,內能是指物體內部的能量,是和物體內部的分子有關的能量。物體內部的分子的能量越大,它的內能就越大,即內能是物體內所有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勢能的總和。教科書上沒有提出分子的動能和勢能,只說分子無規則運動具有的能,其實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的時候就同時具備了動能與勢能,故在教學中提出內能實際是分子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採用類比的方法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這個物理概念。在引入物體內能的時候,我是採用巨集觀物體的機械運動中具有的機械能為背景,提出:那麼微粒的運動也具有能量嗎?從而引出物體的分子的運動而具有的能量稱之為內能。但是,內能與機械能是不同的,內能是分子在物體內部自身不停的分子運動而不是隨物體整體一起運動所具有的能。機械能則是物體作為整體運動所具有的能。物體的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物體的內能當然也就包括分子的動能和勢能兩個方面,動能跟微粒的運動的激烈程度有關這點學生很容易從機械能中的動能進行遷移;勢能是指微粒間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就跟機械能中物體由於被舉高或是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就有點難以遷移。在講內能時要注意內能的普遍性,一切物體都有內能,要注意糾正低溫物體沒有內能的誤解.

內能和溫度的之間的辨證關係,學生理解起來存在相當大的難度,有些雲裡霧裡的感覺。為了幫助學生理順溫度和內能之間的辨證關係,我們還是帶著類比的思想,再用巨集觀表現推渡物體內部的微觀表現。微粒的動能與溫度的關係學生能很快的直觀的理解,因為溫度越高,微粒的熱運動就越激烈,學生的感覺就是微粒的運動就越快,那麼自然就是動能在增加;但是微粒的勢能怎麼跟溫度有關,那是因為物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度越高,物體的體積在增大,從微觀的角度分析就是微粒間的距離在增大,也就是微粒間的吸引力在增大,那麼微粒的勢能自然也在增大。隨著溫度的升高,微粒的動能和勢能都相應增大,自然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對同一個物體,溫度越高,物體的內能越大。

要充分利用內能,就必須設法改變內能,將內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功和熱量是內能改變的量度。對於一定質量的物體,物體吸熱或是外界對物體做功,則物體內能增大;物體放熱或是物體對外界做功,則物體內能減少。對於一定質量的物體,物體吸熱同時外界對物體做功(或不做功),則物體內能增大;物體放熱同時物體對外界做功(或不做功),則物體內能減少;物體吸熱同時物體對外界做功或者物體放熱同時外界對物體做功,不通過定量計算是不能確定物體內能的增減的。對物體做了多少功,同時物體吸收了多少熱量,則物體內能的增加就是它們的總和,做功和熱傳遞將其它形式的能與內能相互轉化。

第6篇

這段時間我們學習了摩擦力這一節,摩擦力是我們國中階段也是這一章要學習的彈力、重力、摩擦力中的一種,下面我對這節課進行一些反思。

在備課時我們東、南兩校幾位位老師認真研究教材,查詢與摩擦力相關的教學資料,確定了這節課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

二、將抽象知識生活化,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學理念

摩擦力這個概念比較抽象,雖然生活中很常見,但學生並不瞭解,所以我們定位於要把這節課的內容拉近學生的生活。本節課中教師首先讓學生參加一個用筷子夾玻璃球比賽,並不像學生夾菜那樣得心應手,引出摩擦,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和我們的生活聯絡的很緊密。在認識摩擦的現象產生的條件時,教師在教學中儘量引導學生從生活事例入手,注重培養學生用科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在課堂上學生說出了搓澡巾與身體的摩擦,黑板擦與黑板的摩擦等摩擦現象。教師還通過三個對比試驗:1、把兩手合在一起;2、兩手離開移動;3、兩手合在一起搓動,來逐漸認識摩擦現象發生的時候必須有兩個物體,並且這兩個物體要接觸到一起,在接觸的時候要有一定的運動。學生是在這樣一個反覆的過程中認識到了摩擦現象,另外我們還安排了將手放在桌面上拖動,手離開桌面拖動兩個體會活動,讓學生感知摩擦力。從課堂上呈現的學生學習狀態,我覺得在今後的備課當中要將科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現象緊密相連,讓孩子覺得生活總處處有科學,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科學的教學理念。

三、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突破重難點時,老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教師參與其中。如果按照課本上的實驗裝置來做,同學們會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很不穩定,並且很難控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我們設計了一個讓彈簧測力計靜止,抽拉下面木板或棉布的實驗,讓學生討論並通過改變木塊對木板的壓力來研究摩擦力跟壓力的關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孩子們通過自己設計試驗、相互談論、合作交流、解決了知識的重難點。從學生回答問題的踴躍性,試驗的專注性來看,學生的興趣始終在課堂上,學生在這種和諧的充滿活力的課堂中,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思維和動手能力得以發展,潛能得到充分挖掘,知識掌握更為牢固,讓孩子真正動了起來,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下面說一下這節課缺憾的地方,在講解摩擦力這個概念時,應該先讓學生分析總結摩擦力產生的原因——摩擦產生摩擦力,然後教師再出示課件,這樣學生感受會更深刻。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教師應再引深一步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說一說。如學生說出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時,教師可以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能說出在冰面上打滑和水泥地面上打滑的區別,能更好的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科學的意識。

在講靜摩擦力的時候學生對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不受摩擦力很難理解,如果能夠先讓學生知道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即兩物體接觸並有壓力,接觸面粗糙,兩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這樣結合起來更容易理解了。另外還應該大量列舉生活中的摩擦例項,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等知識以幫助學生理解摩擦力。從而體現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標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