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優秀作文19篇 《家鄉端午風俗:充滿鄉土味的傳統節慶》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是一種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表達。在這個節日裡,人們舉行龍舟競賽、吃粽子、掛艾草等一系列活動,熱烈歡慶。這些風俗不僅展示了家鄉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在這裡,我們將深入探索家鄉端午節的風俗,領略其中的魅力與情韻。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優秀作文19篇 《家鄉端午風俗:充滿鄉土味的傳統節慶》

第1篇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傳說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習俗。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端午節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粽子比賽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我們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來到了比賽現場。

好傢伙,參加比賽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奶奶包了十一個粽子,有奶奶包了六個粽子,有奶奶包了喇叭型粽子,有奶奶包了枕頭型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於輪到李奶奶上場了,我們懷著緊張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粽葉捲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後,左手拿著卷好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後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著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我們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粽子,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粽子。最後評獎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優秀作文19篇 《家鄉端午風俗:充滿鄉土味的傳統節慶》 第2張

第2篇

“五月榴花妖豔拱,欲養花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這不正是濃郁溫馨的端午節場景嗎?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重午節、午日節、五月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大街上到處中野飄香,粽子的腥味撲鼻而來。到了家裡,我看到奶奶準備了一大盆香嫩糯米,還沒開始包,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吃。奶奶一手拿著粽葉,一手拿著勺子,匙了一大口糯米,放進一個捲成三角體的粽葉裡,再用手指壓一壓,用繩子一綁,一個完美的粽子包好了,我沒想到男人的雙手是那麼的靈巧。

等到粽子蒸好了,開啟鍋蓋,一個又大又秀的粽子呈現在我的眼前。我迫不及待的剪開,猛地咬了一大口,味道好極了,我一口氣吃了好幾個。

吃完了粽子,我們去看划龍舟。河邊人山人海,人聲鼎沸,還沒有看到龍舟,就震撼到了我。我擠進人群,鼓聲地動山搖,划龍舟的人樂在其中,船槳在水裡整齊的划著,翻起潔白的浪花,像一個美麗的姑娘,穿著雪白的連衣裙在河上跳舞,是那樣的婀娜多姿,那樣華麗無比。

黃昏時分,划龍舟的人上岸了,紫色的星雲懸掛在天空,讓人不禁聯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殺的情景,讓人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和讚頌!

第3篇

端午,在我的家鄉是沒有什麼很特別的風俗的,也是那幾樣,吃粽子,插艾草,和家裡人坐在一起吃吃飯罷了。唯一一個讓我覺得有些特別的是,在端午那天每個孩子手上都要帶上五色的繩子——五色縷。

五色縷,說的通俗些,就是用五種色彩明豔的絲線編成的繩子。在端午那天系在手腕上,有著避免災禍的意思。這都是老一輩然傳下來的,深究也不知到底是從那一輩傳下來的了,彷彿是自盤古開天闢地時就有了的。

而且這五色縷還有一個講究,就是摘下的時候一定要在雨天,還一定要在有活水的地方。那時的我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也就不甚在意。

直到有一次,那繩子的質量實在是太差,花花綠綠的顏色都印在了手腕上,就像一個會活動的調色盤。洗來洗去的讓我就的分外的煩,乾脆就找了個沒人的時候,解了下來,扔在了垃圾箱裡。

就在我以為平安無事,可以解除警報的時候,它敗露了——我的外婆發現了。她將我拉到客廳裡狠狠教訓了一頓,那神態彷彿是我犯下了什麼十惡不赦、不可饒恕的罪過。瞬間,一種“都是我的錯”的感覺油然而生。最後,外婆又編了一條五色縷小心翼翼的給我戴在了手腕上。並一再囑咐,一定要等到下雨天再解下來,平時是萬萬不能解下的!

後來我才知道,在下雨天將五色縷在下雨天解下扔到活水河裡,有帶一身的病痛和災難帶走的含義。繩子順流而下,災難也會隨波而逝,在今後的一年裡就會過的幸福安康。

現在,我和外婆不住在一起了,每逢端午時,媽媽也會挑五條顏色鮮亮的繩子編成五色縷,只是她早已不記得當年的編法,只是隨便撮一撮,應應景,在過節時討個好兆頭罷了。

第4篇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每當聽到這首《端午》,自然想到香飄萬里的人間美味——粽子。

粽子,一個神奇的美食;一個獨特的美食;一個富有傳奇故事的美食。

以竹葉或河塘嫩蘆為皮,糯米為餡,植物為味,蒸熟後脫去那墨綠的外衣,露出白玉般肌膚的“粽子小姐”,遠遠就能聞見陣陣清香,沁人心脾,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相傳,愛國詩人屈原因楚國滅亡,投江自盡。百姓為了江中魚蝦不食屈原屍首,向江中投放食物,引開魚蝦,後來就有了粽子的出現。

粽子不僅有白玉糯米粽,還有紅棗白玉粽。在粽子里加入紅棗,叫棗粽,諧音"早中",喻意學子金榜題名。這色味俱佳的粽子,寓意無窮,隱藏著人們的勤勞與智慧!我愛這個神奇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不僅在粽子,還隱藏在植物中。每年端午,家家戶戶門頭都要掛艾葉。據說端午這一天,百草皆是藥,艾葉更是可以去百毒,治百病,新鮮艾葉散發出的強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殺菌素,能有效起到驅蚊殺菌的作用。小孩洗藥浴,便可以“百毒不侵”。

洗藥浴,那清新的草藥香伴隨著深褐色的水面,本以為會十分舒適,所以就“一蹦三尺高”地跳進去。但下去才發現這湯的味兒可真大,簡直“銷魂”,原來“欲要練就金剛身,必經皮內苦”。這複雜的滋味,讓端午的味道別具一格,我愛這個獨特的味道……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端午就是一個以味道為載體,寄託人們對家的愛,對民族的愛,對家國的愛。粽子包的是乾坤與大地,包的是中華民族魂,還有永不褪色的習俗。

第5篇

農曆每年五月五日,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意為“初五”當天日出之前,人們便相約到野外採集艾蒿。在我們延邊,端午節還會有精彩的傳統民俗活動。

端午節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即有現場製作種傳統美食,如打糕、伴飯;又有傳統遊戲專案,如尤茨、投壺;還有傳統體育專案,盪鞦韆、跳板、摔跤等。這些展演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傳承和弘揚了傳統民族文化。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跳板這項朝鮮族特有的體育專案。

跳板就像我們小時玩過的蹺蹺板。將一塊長約5米的長板子,架在高半米的支架上。兩位參賽選手各站一邊,輪流跳起;跳得越高,選手們在空中表演花式的時間也就越久。選手們每做出一個高難度動作,觀眾們都會報以歡呼及掌聲。這種熱鬧的氛圍也會吸引更多的觀眾前來觀看。

傳說,古代朝鮮婦女受封建道德束縛,整日悶在自家庭院中,不得隨意邁出大門半步。婦女們為了看到圍牆外的世界,想到用跳板來騰空躍身,一覽院外風景

通過這個傳說我們就知道,這是一項女生們的體育專案。

我看到身穿緊身演出服的姐姐們跳得越來越高,動作也是由簡單到複雜。當她們跳起的高度達到四個人立起的高度時,我被震驚了。她們能在如此高的空中還能做出不同的花式動作。只見左邊的姐姐在空中開啟扇子,一招“白鶴亮翅”;右邊的姐姐騰空後雙手甩出綵帶,一招“天外飛仙”;接著左邊的姐姐騰空後轉起彩圈,來了個“旋轉乾坤圈”;右邊姐姐手拿彩炮騰空後,來了個空中一字馬、擰開採炮一招“天女散花”。兩位姐姐精彩動作絡繹不絕、雙方氣場是毫不示弱,觀眾的叫好聲此起彼伏。

端午節民俗活動讓我們在吃、看、玩的快樂中體驗到傳統活動的精彩,更讓我們在節日裡留下美麗的記憶。

第6篇

端午節,也就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家鄉的端午節比哪個地方的端午節都有意思,有趣味。

我的家鄉是臨朐,在臨朐過端午節,首先就是買或者親手做有關端午節的小香囊類的飾品了。這不,在端午節的前幾天裡,街頭巷尾就擠滿了小販,有賣五彩繩的,有賣龍風箏的,還有賣香囊的,還有推著粽子出來賣的。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各式的香囊了,這小玩意兒,是把艾草、硃砂等縫進一個花花綠綠的小荷包裡,它可以戴在身上,也可以掛在房間裡,民間說這樣可以驅邪。而且它小巧可愛,孩子們見了,喜歡的不得了,不一會兒,身上就掛了一個,大人們身後的攤主也是眉開眼笑的數著手中的錢。

家鄉過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儀式感。在端午節的前一兩天,人們就擠進超市,挑選著不同口味的粽子。最常見的粽子是紅棗的,八寶的,個頭有大有小,也有些家庭還是會自己包棕子,這樣會更有節日的氣氛呢。

記得上幼兒園時,在一次端午節時老師們就教我們學包棕子,邊包還邊講端午節的來歷——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從那以後,一提起粽子,我就會想起愛國詩人屈原與他一生的偉大事蹟。

除了吃粽子,家鄉的端午節還在門口掛艾草驅蟲辟邪、舉辦各種活動等。這些習俗都顯出家鄉過端午節的氛圍。

在我心中,臨朐的端午節就是最有趣的,或許小城裡有著不及大都市的繁華與盛情,但也別有一番鄉情風味。

第7篇

在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大夫叫屈原,他屢次向楚王進諫,卻不被採納。最終被流放到湖北湖南那一帶去了。時間悄悄過去屈原也跟隨楚國一起到了暮年。終於在農曆五月五號屈原帶著滿懷的悲憤跳入汨羅江中。此地的村民聽說了,就將粽子包好投入汨羅江中,請魚兒不要傷害屈原大人的身體。而屈原大人去世的日子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端午節。

當端午節到來的前一週,我奶奶就會包好一個個香噴噴的粽子,一方面是紀念屈原,一方面則是餵飽肚子裡的小饞蟲。

包粽子的方法很簡單,包粽子的手法很簡單,奶奶先準備好糯米、肉、粽葉等材料,將泡好的粽葉逐條平鋪。把粽葉捲成三角桶的形狀,再放入糯米,將糯米的中間加一塊肉。材料全部加完後用紅繩子將粽葉包裹起來,放入大鍋,等到粽子的香氣飄散過來時,美味的粽子就可以吃了。

解開粽子一層一層的綠外套,裡面白白胖胖的娃娃露出頭來,一點一點的鑽進肚子裡。

看見一個又一個的美味粽子不斷從鍋裡湧出來,我也加入了包粽子的隊伍,我開始學奶奶的樣子,先包皮,後放餡。步驟雖然不錯,但效果卻天差地別,奶奶包的粽子底下是尖的,而我包的粽子地下不是方的就是橢圓的。沒辦法,為了不繼續糟蹋餡料,我只好退出包粽子的隊伍,轉身加入吃粽子的隊伍了,品嚐一個個美味可口的粽子。

到了端午節晚上,我們一家人一邊吃粽子一邊觀看電視裡的賽龍舟的節目。整個端午節,過的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直到第二天的到來。

第8篇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我就特別高興,因為端午節要來了。

端午節吃什麼呢?對了,就是吃粽子。粽子呀,你一聞就讓你“口水直流三千尺”那個味道呀,一個字“香!”粽子不僅香,還好吃,餡兒更是千奇百“味”,有豆瓣的,純米,紅豆的,綠豆的,肉的,紅棗的……我最吃的就是肉餡的了,粘點糖咬一口,頓時牙齒縫裡都有那迷人的香味,一直香到心裡。

端午節這一天,南方人要吃“五黃”,黃魚、雄黃酒,黃豆瓣包的粽子,鹹鴨蛋黃和黃瓜。這一天,不管南方北方,都要用雄黃酒灑在兒童的頭上寫個“王”字,我們東臺人要吃“五紅”:紅燒鯽魚、水煮河蝦、紅心鴨蛋,糖醋排骨、紅莧菜,端午節不僅流行於布依、佃等少數民族。

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傳說是為了救援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划著船抽粽子,為的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去吃屈原的遺體。而現在已經成為國際性的賽事了。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我多麼盼望端午節早日到來啊!

老師點評:習作以兒歌的開頭,以兒歌結尾,首尾呼應,突出了作者喜愛端午節之心情,內容豐富,較好!

第9篇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一年的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戴五股線,划龍舟,割艾,插艾……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爺爺拿著鐮刀去河邊割艾。割完後回來,爺爺就讓爸爸把艾插在門上,說艾能驅蚊子。

端午節早晨,媽媽找來紅、白、黃、黑、綠五種顏色的線,說是要給我和弟弟綁五股線。媽媽讓我那著這一頭,而她拿著那一頭,往一個方向一個勁兒地搓,我不解得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搓呢?”媽媽笑著告訴我:“這是上勁的,上完勁之後戴著好看。”“哦”我說。媽媽還告訴我:五股線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信仰無行陰陽之說,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剋,能夠驅邪迎吉。

人們在五月初五這天划龍舟,是為了紀念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古代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很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之洞庭湖時不見蹤影。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龍舟紀念屈原。接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第10篇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一年的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戴五股線,划龍舟,割艾,插艾……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爺爺拿著鐮刀去河邊割艾。割完之後回來,爺爺就讓爸爸把艾插在門上,說艾能夠驅蚊子。

端午節早晨,媽媽找來紅、白、黃、黑、綠五種顏色的線,說是要給我和弟弟綁五股線。媽媽讓我那著這一頭,而她拿著那一頭,往一個方向一個勁兒地搓,我不解得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搓呢?”媽媽笑著告訴我:“這是上勁的,上完勁後戴著好看。”“哦”我說。媽媽還告訴我:五股線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信仰無行陰陽之說,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剋,能驅邪迎吉。

人們在五月初五這天划龍舟,是為了紀念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古代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很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之洞庭湖時不見蹤影。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龍舟紀念屈原。接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第11篇

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就要屬家鄉的端午節了!它在每年5月初5等著我們呢!

每到端午節,不得不提的應該算吃粽子了吧!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直筒形的……去年的那天中午,我和爸媽會開車去接爺爺奶奶去酒店。我總是第一個跑到包廂,服務員端上粽子到桌上,那粽香也已四處飄溢,粽米中摻雜著豬肉,板栗、紅棗、赤豆等,真令人垂涎千尺!我餓虎撲羊般抓起一個就咬,哇!人間美味呀!不一會兒,我的小肚子就變得圓鼓鼓起來。

從酒店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開啟電視,正是現場直播賽龍舟。周圍的人川流不息,穿著佳節盛裝,屋頂上彩旗飄揚。只聽“砰,砰,砰”,三發訊號彈升上天空,所有龍舟按一字排開,“龍頭”上長著龍鬚,“龍身”上有一片片鱗片,真像一條真龍潛入水!“啪”,禮炮響了,十幾條“龍”在水上像離弦的弓箭一樣飛弛,水波碰撞著兩岸的岩石,發出嘩嘩巨響。行人紛紛給“龍”加油,指揮官在“龍頭”上敲囉打鼓,給身穿紅衣的船員加油鼓勁,終於,一條“小白龍”逐漸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兩岸掌聲轟鳴。

我家鄉的端午節有意思吧!希望你來到我的家鄉來作客!

第12篇

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有位漁夫拿出米團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原的身體,人們見後紛紛效仿。一位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要要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帕米因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今天的粽子。

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每每到端午節,姥姥就會送來香甜的粽子,看到一個個油亮飽滿的粽子,真想馬上剝開咬一口,解開棉線,剝開粽葉,糯米的粘性使一粒粒糯米緊緊地抱在一起,咬一口,香甜的餡兒便進入口中。糯米、蜜棗、豆沙、花生咀嚼在一起讓我越吃越覺得美味,香!

第13篇

我國有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但最令我難忘的是今年的端午節。

那天,田老師帶來了一袋熱乎乎的粽子,它們繫著白色的腰帶,穿著綠色的襯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裡,好像對我說:“快來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的肚子已經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著那香噴噴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幾口。

田老師似乎猜出了我們的心思,笑呵呵地說:“小饞貓們,想吃了吧,快點排隊上來嚐嚐吧。”“萬歲!”同學們高興地手舞足蹈。田老師慢慢地脫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糰,糯米上還鑲嵌著幾顆紅寶石呢。不一會兒,終於輪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講臺,拿起一根牙籤,輕輕地刺下一團糯米,蘸了一點白糖,高興地歡蹦亂跳。回到座位上,我有點嘴饞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裡,太甜了。最後,舔一舔嘴邊的白糖,實在是人間美味!以前我不喜歡吃粽子,今天為何改變了這種想法。彭議瑩也上去刺了一小團,大搖大擺地走下講臺,來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給我聞聞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憐的眼神盯著她(意思是給我嚐點)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還沒嚐嚐鮮呢)於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第14篇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的家鄉在安徽,家鄉可熱鬧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回家過節。

端午節的前夕,家家戶戶都在門上插上艾葉,是為了避邪保平安,還有驅蚊的功效。包粽子是端午節的重頭戲。人們早早準備好糯米、箬葉、臘肉等材料。只見他們先把箬葉疊成漏斗狀;接著舀一勺浸泡好的糯米鋪在上面,壓一壓;再放一片臘肉在糯米上;然後又把糯米鋪在臘肉上並壓一壓;最後用繩子紮實,一個肉嘟嘟的粽子就誕生了!

煮好的粽子香氣批撲鼻,吃起來黏乎乎的,味道美味極了。

下午,新安江畔,早已擠滿了人,吶喊聲此起彼落!走近一看,原來他們在賽龍舟!一條龍舟上有13人,其中一人,擊鼓助威,12人划船。只見“砰”地一聲,發令槍響了,8條龍舟就像離弦的箭一樣,直奔終點,最後8號船不負眾望,奪得冠軍。頓時,岸上的人們人聲鼎沸、熱血沸騰。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僅有粽子吃,而且還有精彩的賽龍舟可以觀看。?

第15篇

2011年6月6日,農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節。在這個有點悶熱的季節,我想起老家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在江蘇大豐的一個普通小鎮上,端午節沒有像電視上看到的那樣有賽龍舟、做糕點、祭祀祖先。記憶中,奶奶會在過端午節前半個月就到河灘上尋粽葉,把它摘回來放到外面外面晒乾(據家裡老人講這樣的粽葉包起來更加香)。到端午節那天奶奶會把晒乾的粽葉放進有水的鍋裡用火把它燒熱。然後拿出來和紅棗、花生、過年研製的臘肉糯米一起洗好,放到後院的小矮桌子上,一切準備就緒,我就會搬來小板凳坐在旁邊看奶奶包粽子。看著一片片褐色的粽葉在奶奶靈巧麻利的手裡變成一個個像小狗頭的粽子,不到一會兒功夫,竹籃子裡面就裝不下了,全部包好後放進大鍋子裡煮上好半天,等粽子煮好了,把鍋蓋開啟,一股濃郁的粽子肉香撲鼻而來。

傍晚,爺爺從田裡回來,手裡拿著艾葉,鋪子掛到門上,這樣會驅蚊,能辟邪,晚上我們全家圍坐在桌子旁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幸福極了。

第16篇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而古老的節日——端午節。我喜歡這個節日,因為我特別喜歡吃粽子。

聽爸爸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一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他因報國無門,在這天投江而死。老百姓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兒去咬屈原的身體,紛紛划著船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投入江中。久而久之,各地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了。

在我的家鄉,賽龍舟是組織不了的,但吃粽子的習俗是必不可少的。那也是我的最愛,大人們圍在桌子旁,七手八腳地包著粽子,而我站在旁邊,一邊看著她們裹粽子,一邊聽著老人講故事,像過年似的,非常開心。等到粽子下鍋,不一會兒,廚房便瀰漫著層層粽香,讓人垂涎欲滴;熟了,便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一口咬下去,哇!那感覺沒得說啦!

除了吃粽子,那天飯桌上還有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等菜,爸爸還要喝黃酒,爸爸說這叫“五黃”,因為端午節是五月天熱的開始,蛇蟲開始活躍,而傳說中“五黃”可以驅邪解毒,所以端午節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祈求防疫祛病、驅毒、健康長壽的重大節日,有的地方還有佩香囊、掛鐘馗像的習俗呢!

第17篇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著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十分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著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此時五條龍舟在江裡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著。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就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裡。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裡扔粽子和雞蛋,我十分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裡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此時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第18篇

家鄉的端午節真有趣啊,請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介紹吧!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奶奶就要開始忙活了,早上的時候奶奶就在包粽子,我去奶奶面前說:“我來幫你吧。”奶奶說:“好,我來教你吧!”在奶奶在指導下,我先拿了一些粽葉做成三角形,然後放豆子和肉。奶奶教完了,我和奶奶就開始包起來。我按照奶奶的方法,我沒包多久,就包了好幾個,但還有十幾個粽子沒有包,我很累了,就問奶奶累不累?奶奶說:"累是類,但是不能停下來,否則吃飯的時候就吃不到美味的粽子了,我聽了奶奶的話,動力十足,又開始包起來,還剩五六個了,我和奶奶用了很大力氣來包,沒包多久,終於還剩最後一兩個了。經過奶奶的同意,最後兩個我包的火腿腸味兒。哈哈,肯定好吃極了,聞著都想呢!

最後,我們把今天的成果放在盤子裡拿去煮,煮好後,一陣撲鼻的粽香味兒傳來了。我們開開心心地吃著粽子,心裡美滋滋的。

家鄉的端午節真有趣,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最喜歡家鄉的粽子了。

第19篇

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今天端午節,奶奶就給我做了一盤粽子,味道可香了。

我放學一回家,就聞一股清香的氣息,不禁脫口問道:"奶奶,今天做了好吃的?"奶奶笑盈盈的端過一盤噴香的粽子說:"快洗手,吃個粽子吧!"我一邊吃著香甜的粽子,一邊問:"奶奶,端午節為要吃粽子呢?"奶奶我:"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還要插艾草、賽龍舟。據說是紀念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曾寫過《離騷》、《天問》、《招魂》等名作。屈原因被小人陷害,國君疏遠他。把屈原流放到外地。世道渾濁知音少,人心叵測內難猜。於是,屈到江邊。披頭散髮,他在水澤旁一邊走一邊悲憤地吟詩。臉色憔悴,形體乾瘦。屈原因憂國憂民,懷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

吃粽子的背後感人的故事,中華傳統文化真像一座巨大的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