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通用7篇

寫好一篇作文的關鍵是透徹理解題目的意思,只有認真審清題目的意思,我們才能寫出有深度且貼合文章中心的作文,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端午節的風俗作文通用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通用7篇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篇1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傳說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習俗。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端午節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粽子比賽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我們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來到了比賽現場。

好傢伙,參加比賽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奶奶包了十一個粽子,有奶奶包了六個粽子,有奶奶包了喇叭型粽子,有奶奶包了枕頭型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於輪到李奶奶上場了,我們懷著緊張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粽葉捲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後,左手拿著卷好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後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著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我們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粽子,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粽子。最後評獎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篇2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著小船把竹筒裡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著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划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篇3

端午節,在我的家鄉是沒有什麼很特別的風俗的,也是那幾樣,吃粽子,插艾草,和家裡人坐在一起吃吃飯罷了。唯一一個讓我覺得有些特別的是,在端午節那天每個孩子手上都要帶上五色的繩子——五色縷。

五色縷,說的通俗些,就是用五種色彩明豔的絲線編成的繩子。在端午那天系在手腕上,有著避免災禍的意思。這都是老一輩然傳下來的,深究也不知到底是從那一輩傳下來的了,彷彿是自盤古開天闢地時就有了的。

而且這五色縷還有一個講究,就是摘下的時候一定要在雨天,還一定要在有活水的地方。那時的我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也就不甚在意。

直到有一次,那繩子的質量實在是太差,花花綠綠的顏色都印在了手腕上,就像一個會活動的調色盤;洗來洗去的讓我就的分外的煩,乾脆就找了個沒人的時候,解了下來,扔在了垃圾箱裡。

就在我以為平安無事,可以解除警報的時候,它敗露了——我的外婆發現了。她將我拉到客廳裡狠狠教訓了一頓,那神態彷彿是我犯下了什麼十惡不赦、不可饒恕的罪過。瞬間,一種“都是我的錯”的感覺油然而生。最後,外婆又編了一條五色縷小心翼翼的給我戴在了手腕上。並一再囑咐,一定要等到下雨天再解下來,平時是萬萬不能解下的!

後來我才知道,在下雨天將五色縷在下雨天解下扔到活水河裡,有帶一身的病痛和災難帶走的含義。繩子順流而下,災難也會隨波而逝,在今後的一年裡就會過的幸福安康。

現在,我和外婆不住在一起了,每逢端午節時,媽媽也會挑五條顏色鮮亮的繩子編成五色縷,只是她早已不記得當年的編法,只是隨便撮一撮,應應景,在過節時討個好兆頭罷了。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篇4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故鄉的粽子和外地不一樣,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故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故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麼,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后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採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後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麼的疾病,就把那幹過後的艾葉採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薰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乾,擰成“煙繩”,夏天用來薰蚊子,因為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紮上的時候,色彩非常鮮豔。時間一長,被水溼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後扔到水裡,據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裡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裡刨回來晒乾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裡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裡面是白色的,硬硬的,非常香。這時的小夥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故鄉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篇5

說到端午,你們一定會想到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這是我國最傳統的習俗,但是你是否想到一位愛國人士呢?那就是屈原。

古時有這麼個傳說,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王漸漸疏遠了屈原,屈原多次勸說楚王,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於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之後就形成了端午節。

端午節這一天必須吃粽子,插艾葉。小區很多人家的大門兩側都掛上了新鮮的艾葉,空氣中瀰漫著一襲與眾不同的奇特香味兒。粽子,青青的粽葉上纏著兩色的細線,體型較長,稜角分明,卻像一隻只小小的龍舟。

輕輕地拿過一隻,將一端的細線拆下,往上一拎,粽子便聽話地從細線中脫出,小心翼翼地剝去裹著的粽葉,呀,中間露出了白玉般的糯米,依舊是龍舟形狀,讓人不忍下口,卻又被那略帶粽葉清香的濃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讓人又再次禁不住誘惑,輕輕的咬下一口。

軟,香,滑而不膩,難以名狀的爽快之感,輕微地粘牙,又被舌調皮地舔去。那種停留於脣齒間的鮮香口感,實在讓人回味無窮。

吃粽子流連忘返,念屈原精神刻在心中。

屈原這種愛國的精神令我們敬佩。當我們吃粽子的時候,你有沒有想到過屈原;當你們賽龍舟時,只光顧著玩了,有沒有想到屈原;當插艾葉時,你有沒有懷著一顆悲痛的心來紀念屈原?國家是我們依靠的肩膀,讓我們在困難時有個依靠。而愛國是什麼,是一個嘴上說而不行動的目標?不,不是,它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在這一天,感情五味雜糧,快樂而又悲傷,痛苦而又幸福。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和敬佩。吃著粽子,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篇6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之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奶奶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淨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風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在平時很少看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奶奶:“今天又不是過年怎麼吃粽子了呀?”奶奶笑著說,“因為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說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裡面的米能餵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這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現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風俗,坐在一邊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後,人們捨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後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的美好願望。”

啊!端午節的風俗可真豐富呀,聽說,端午節的風俗已由湖北省為代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我真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篇7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我最喜歡的就是家鄉的端午節。

這個端午節,來頭可不小呢。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楚國的國都已經被攻破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要與楚國同生死,共存亡,便投入汩羅江自盡了,岸上的人們見了,趕緊去搶救,可是滔滔江水裡,哪裡還有屈原的影子啊。人們為了不讓屈原餓著,就往江裡投飯糰,但是飯糰一投下去,就散開了,魚蝦一下就搶光了。後來,人們就想出辦法,把米飯放進竹筒裡,再投進江裡,這樣魚蝦就吃不了了。為了紀念愛國詩人,人們把屈原投江的這一天定為端午節,竹筒飯也演變成現在用粽葉包成的粽子。

端午節第一個習俗就是吃粽子。粽子不但有鹹的、甜的,也有各種形狀,長條形、稜錐形。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煮,要煮上幾個小時,鍋裡開始發出陣陣清香,我們這些小孩就圍在鍋邊等著了。煮熟後,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來吃,還沒撕開粽葉,我們就想咬上一口,這時總會給燙到嘴巴,但大家還是一邊吹氣一邊吃。

第二個習俗就是划龍舟。每年到這一天,人們總早早的吃完飯,就圍到九州江岸邊。橋上真是人山人海呀!隨著一聲令下,各隊人員奮力划起來。龍頭最關鍵,他控制著整個局面。吶喊聲,歡呼聲,響成一片,隊員們聽著指揮齊心協力地划著。划龍舟講究的是團結,不在乎輸贏,它使人們的心更近了。

都說五月是“毒月”,這一天自然就少不了艾草。家家戶戶門口都插著艾草,還用艾草、柚子葉熬水洗澡。據說這樣就可以辟邪,保佑平安健康。當然也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用艾草和柚子葉熬水洗澡本來就可以去除溼毒。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它的熱鬧,它所帶來的歡樂,讓我回味不已。我彷彿聽見划龍舟時人們那爽朗的笑聲,聞到了艾葉草的清香,看到了粽葉裡面那團胖乎乎的糯米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