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高中3篇 學生讀《戰爭與和平》的感悟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小說以拿破崙戰爭為背景,深刻地描繪了貴族階級和平民百姓在戰爭中的生活和命運,探討了人性、歷史和社會問題。閱讀該書不僅能增長知識,而且能讓我們更好地認識人生、社會和歷史。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高中3篇 學生讀《戰爭與和平》的感悟

第1篇

給了我很多東西,包括宇宙萬物執行的真相,生命的靈感,精神的慰藉。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皮埃爾,在精神上把他當作知己。他性格隨和,心地善良,豪放不羈,貪圖享受,卻沒有貴族老爺的架子。他經常沉浸在精神世界裡,以至於他似乎瘋了。這些特點都讓我覺得親切。娜塔莎很可愛,但略顯輕浮,所以她放棄了對安德烈曾經的愛,阿納託利引誘了她。經過戰爭的洗禮,娜塔莎穩定成熟多了,但同時也失去了從前的活潑和快樂。安德烈是另一種性格。他冷酷、聰明、善良、敏感,但在遇到困難時,往往缺乏皮埃爾的寬容,所以常常後悔。很遺憾安德烈去世了,但除此之外,我們找不到更好的結局來安排他。畢竟他死的時候就意識到了。

中有很多精彩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例如,當羅斯托夫一家因戰爭而搬出莫斯科時,娜塔莎向皮埃爾告別。娜塔莎把頭伸出窗外,看見皮埃爾匆匆走過,向他打招呼。他們簡短地談了談。皮埃爾之所以粗心,是因為他迷戀娜塔莎,考慮到自己的處境。最後,他向娜塔莎揮手告別:“明天,不!再見,再見。”立刻停下來,倒在馬車後面。娜塔莎把頭伸出窗外好一會兒,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而幸福的微笑。

這段話讓我特別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很平淡,幾乎沒有什麼令人驚訝的,但我仍然能感受到戰爭陰影下人們之間真摯的感情。尤其是皮埃爾的那句:“明天,不!再見,再見。”更有價值。他似乎覺得這種差異再也見不到娜塔莎了,戰爭即將來臨,明天也不確定,所以說了這樣看似不經意卻極其痛苦的話。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高中3篇 學生讀《戰爭與和平》的感悟 第2張

第2篇

?戰爭與和平》這部小說描述了著名的法國皇帝,歐洲第一名將拿破崙率領法軍共計七萬六千多人大舉進攻沙皇俄國。俄國當時正屬於腐敗時期,由於上層領導者的無能,導致俄軍節節敗退,短短的一時間,俄軍十幾萬大軍頓時破碎,法軍在拿破崙的帶領下,步步緊逼俄國首都莫斯科,並將戰線拉致70餘公里。

就在拿破崙大軍節節逼近莫斯科時,身為公爵的尼古拉和安德烈兩人不顧父母親人的反對,投身於軍隊中,保衛莫斯科。

在一次戰鬥中,在俄軍軍中出現混亂時,法軍突然進攻。頓時,俄軍慌亂起來,個個向後逃跑,此時身為營長的安德烈看到自己祖國的軍隊在後撤,愛國之心頓時而起,他從旗手的手中搶過旗幟,騎著自己的駿馬,向前飛快的奔跑著,大聲地喊著:“烏拉,烏拉!”雖然我不知道他喊得是什麼意思,但是他的喊叫聲卻喚醒了全軍的鬥志,堅定了全軍包圍首都的思想。後來,他自己卻不幸被大炮擊傷,但是他始終是在戰鬥的,為自己的祖國的榮辱而英勇奮鬥,不顧自己的生命,即使是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辭。

這樣為了國家的尊嚴和興亡的人,在中華民族五千年來不也湧現出了許多嗎?

林則徐在鴉片橫行中國的時候,悍然請求光緒帝銷燬鴉片。當英國人來報復時,林則徐率兵死守福州,令英國人無路可找。關天培在同英國作戰時,親自率兵在虎門上用大炮轟擊英國艦隊,英軍擁上炮臺時,關天培拔出大刀衝向英軍。最後,身受數刀,不屈而死。

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變遷,每個朝代都有從興旺到衰敗的時候,每當一個朝代衰敗時,就會有一個新的朝代代替衰敗的朝代,這些新的朝代都是由那些為國家興亡而擔憂的人組成的,他們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祖國因為統治者的無能和失敗而毀了這個美好的家園,他們要用自己的行動來拯救這個家園。他們不惜用生命來推翻那些腐敗的朝廷,來建立一個自強不息,強大旺盛的國家來保衛祖國領土的完整和不受外來勢力的侵略,使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優秀文化得以儲存。

周總理在十二歲的時候,就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壯語,孫中山先生也曾在十幾歲時立下遠大的理想。而現在的我們呢?許多人都沉迷於網路虛擬世界中荒廢了學業。這怎麼行呢?我們應該向周恩來,孫中山先生學習愛國精神,共同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

第3篇

1805年,法國和俄國之間關係惡化,戰爭一觸即發。然而身處俄國上層社會的人們生活依舊恬靜悠閒,社交舞會照常舉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決心幹一番事業,就提任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向前線出發去了,他期望這次戰爭能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奧斯特里茨,他參加聯軍與法軍的會戰並受傷。在 斯托夫伯爵家,他愛上了充滿青春活力的那塔莎,愛情使他振作起來重新投入生活和事業。俄法戰爭爆發,安德烈赴沙場,在波羅金塔會戰中受重傷。他忽然體會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過程。從那一刻開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靜地走到終點。

與安德烈的故事平行發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爾是個熱血衝動、善良真誠的年青人,憑著繼承一筆可觀的遺產,他成了上流社會的矚目人物。勢利庫拉金公爵便把放蕩墮落的女兒愛倫嫁給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嚮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爾在荒淫的貴族群中屢次受挫。自衛戰爭中,彼埃爾組織民團並經受了戰火考驗。後被法軍逮捕。在戰俘營,士兵中的宿命論和不抗惡思想使他深受感動。在俄國人民的打擊下,法軍潰敗。彼埃爾被游擊隊救出,重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後,他參加了十二月黨人的祕密組織,而那塔莎則成為一個賢妻良母。

?戰爭與和平》給了我許多東西,包括宇宙萬物執行的道理、人生的啟發以及心靈上的慰籍。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彼埃爾這個人物,並在精神上把他當作一個知心朋友來對待。他隨和、善良、落拓不羈、貪享受卻又沒有貴族老爺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裡以至於顯得魂不守舍,這些特點都讓我感到親切。娜塔莎很可愛,不過略顯輕浮了些,所以一經阿納托裡誘惑便放棄了對安德烈的愛情。經歷了戰火洗禮後的娜塔莎沉穩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時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潑與快樂。安德烈則是另一種性格,他冷峻、聰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彼埃爾的那種寬容氣度,所以常常後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結局來安排他,畢竟在臨死時他徹悟了。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他說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麼簡單。托爾斯泰認為,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為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為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託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卻非文學。而小說的作者托爾斯泰,則純然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了。難怪著名作家高爾斯華綏說,如果要舉出一部符合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這個定義的小說,我就要選擇《戰爭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