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遲到教案2篇 "延遲到達:教案策略優化"

“遲到教案”是一份針對遲到問題設計的教學計劃,旨在幫助教師掌握有效管理教室時間和紀律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出勤率和學習效率。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相關的內容,幫助教師更好地應對遲到問題。

遲到教案2篇

第1篇

?遲到》是鄂教版國小語文第九冊中的第8課。這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敘事散文。文章以倒敘方式,回憶和描述了“我”童年上學因賴床而捱打的往事,寫出父親對“我”管教很嚴厲又很疼愛,表達出“我”對深沉父愛的理解和感受。

課文共16自然段,可分五個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總領全文,交代父親既疼“我”,又對“我”管教很嚴。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我”有賴床、上學常遲到的壞習慣,為下文發生的事情作了鋪墊。第三部分(3至12自然段)詳細敘述“我”賴床不想上學而遭到父親痛打一事。第四部分(13至15自然段)寫父親在“我”捱打後來到學校看“我”,為“我”送衣服,並給“我”兩塊錢。第五部分(16自然段)寫“我”從此改掉了遲到的壞習慣,變成一個早起、勤奮的學生。

文中的第三、四部分值得品味,重點寫了兩件事:一是父親發怒打了“我”;二是父親到學校給“我”送衣服、送錢。這兩件事很鮮明地刻畫了一個嚴厲又慈愛的父親形象。因為父親的愛,也因為作者對這份愛的理解,所以才會改掉遲到的習慣,才會有了將來的所為。

根據上述課文特點,以及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結合本班學生實際,第二課時教學目標如下: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深沉的愛,瞭解愛的真諦。

3、重點學習課文中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明白作者對嚴厲的父愛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轉變過程,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深沉的愛,瞭解愛的真諦。

2、重點學習課文中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明白作者對嚴厲的父愛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轉變過程,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遲到》是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導讀明確指出:“學習本單元課文,認真品味有關詞句,體會文章中豐富的情感。”在教學中,我緊扣這一目標,適時引導學生品讀體現父親嚴愛與疼愛的詞句,從中體會父親深沉的愛,瞭解愛的真諦,引導學生品讀心理活動的語句,從中感受人物的心理變化。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供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而質疑是“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前提條件。年段目標提出“繼續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年段目標以及高語組的小課題“培養學生質疑問難能力的策略研究”,我在教學中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

1、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句質疑問難。如第1自然段總領全文,是本文的中心句。通過品讀這一句,學生感悟到這是一個既疼“我”又對“我”管教很嚴的父親。我因勢利導,問:“讀了這句話,你想知道什麼?”我相信我的這一“石”定會激起“千層浪”,學生圍繞這句話一定問:“父親是怎麼疼我的?”“父親是怎樣嚴厲管教我的?”“父親為什麼對我這麼嚴?”“父親到底有多嚴?”等等。

2、引導學生抓住難點質疑問難。通過對第三部分的學習,學生都明白“我”被父親狠狠地打了一頓,可到第五部分時,父親又到學校給“我”送衣服送錢,爸爸的這一舉動肯定會在學生心中打下大大的問號。針對這點,我引導學生主動說出自己的不解。

(三)透過重點詞句品味,引導學生讀進去,體會情感。

抓住重點詞句解讀是閱讀教學的基本內容。在設計中,緊抓表現父親生氣時的神態、語言、動作方面的字眼,還有“竟”和“居然”兩處句子和相關段落進行品味,引導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1)聯絡上下文。(2)抓住重點詞。幫助學生逐步感受父親的嚴厲,為後面體會“嚴中有愛”作鋪墊。

以讀為本為學生真實創設了與文字對話的廣闊空間,在設計中採用了不同形式的讀,而且每一次的讀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目的,如突破難點的細讀,昇華情感的引讀,以讀貫穿了整個學習過程,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到了文章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有聲有色的讀文,使學生更多、更直接的與文字對話,使課堂教學回歸了語文教學的本體,體現了語文課的特點,

閱讀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獨特個性體驗的評價,評價的語言要豐富,評價的方式要多樣。不僅要有語言性的評價,還要有非語言性的評價。因而在設計中我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了相關的預設評價,不僅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而且想以此激發其學習積極性。

學生是充滿情感、富於想象、極具個性的生命體。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不是框定一個僵化的路線,而是以人為本,充分預想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每一個問題,設計了幾個不同的板塊。這幾個活動的板塊可根據教學的需要隨時進行穿插變化。這集中體現在研讀課文的第3至10自然段中具體體現父親嚴厲那幾句話的教學設計上。

遲到教案2篇

第2篇

2、體驗把錯誤推給別人與改正自我兩種態度及行為的不同結果

教師事先閱讀故事《不是我的錯》,仔細分析作品的主題及其與具體描述的關係。

1、教師講述:“有一個小朋友名字叫嘟嘟,他上學經常會遲到。老師問他,他就說‘不是我的錯’是不是嘟嘟的錯呢?我們來聽聽這個故事。”

2、教師講述故事從開頭至“嘟嘟漲紅了臉,不知怎麼說”。

3、故事剛開頭,老師為什麼問:“嘟嘟,你怎麼又遲到了”?(因為嘟嘟經常遲到)。

4、嘟嘟是怎麼回答老師的?(不是我的錯,媽媽騎車太慢)。

5、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遲到,他又是怎麼說的?他說是誰的錯?(他說都不是自己的錯,要麼是媽媽不好,要麼是爸爸的錯,要麼是鬧鐘的錯)。

6、聽了嘟嘟的話,同學們為啥都笑了起來?嘟嘟為啥漲紅了臉?(嘟嘟講的不對,同學們才笑。嘟嘟難為情了,所以漲紅了臉)。

1、嘟嘟經常遲到,究竟是誰的錯呢?我們繼續聽故事。

3、老師彎下腰來,對嘟嘟說了些什麼?(自己早點起來,動作快一點,這樣就不會遲到了)。

4、嘟嘟照著老師的話去做了嗎?他是怎麼做的?(早早就起來,很快的準備好),他這樣做了以後,有沒有遲到?(沒有遲到。大家都在操場上玩,還沒上課呢)。

5、上學經常遲到,是因為嘟嘟起的晚、動作慢,還是爸爸不好、媽媽不好、鬧鐘不好?

1、嘟嘟遲到的時候是低下頭走進教室的,嘟嘟不遲到的時候,是怎樣的呢?(高高興興坐在位子上,抬起頭,挺著胸,看著老師)。

2、我們怎樣才能不遲到,高高興興的開始一天的學習呢?

3、引導幼兒討論具體的做法(起的早、動作快……)以及正確態度(不要都說成是別人的錯,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4、引導幼兒一起學說嘟嘟的那句話:不遲到,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