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中生物教學反思7篇 反思國中生物教學:探究有效方法,啟發學生思維

國中生物教學是培養學生對生命認知的重要階段。然而,現實中存在教材內容煩瑣、教學方式單一、實踐環節缺失等問題,導致學生生物素養難以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將對國中生物教學現狀進行反思,並提出針對性改進方案。

國中生物教學反思7篇 反思國中生物教學:探究有效方法,啟發學生思維

第1篇

自從我踏進大莊中學大門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在這十幾年的教學生活中,有很多值得追憶和反思的事。

剛為人師那幾天,我心裡充滿了興奮,對一切都感到新奇,就連破舊的宿舍房頂上那條裂痕也讓我研究了半天。發誓一定要把課教好,不輸給老教師。

這十幾年來,我嚴格遵守學校的工作紀律,無遲到、早退、曠工、曠課現象。與同事間和睦相處,對領導十分尊敬。認真鑽研教材、教法,與同組同事一起研討新課改精神。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聽評課活動,認真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備好每一節課,力求上好每一節課。但教學過程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教學中我盡力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的美和探究學習的樂趣。但是其他老師對我說:”你這種教法教重點生還行,教普通生非吃虧不可。不信咱們考一次試,看誰考的好。”一比,我無言以對。雖然教研員說探究性學習短期看因準備工作多,探究時間長,顯得慢。長期開展則因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更會促進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學習不斷進步。可是對重點生也許有效,對學生來說,怎麼行呢?給他們探究時間,他們如用這時間來玩,豈不浪費?我在上課時最大的困難是不清楚學生在玩還是在學。有的學生看來是在聽課,實際上心不在焉,我卻發現不了。

在聽其他教師講課的時候,益發注意學生的反應。發現學生更多的是機械性記憶知識,是在模仿教師分析問題的流程,很難理解問題的本質,可以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老師是否發現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這些則相當程度上被按部就班的流程和教師不厭其煩的提示講解所掩蓋。我雖然對這種方法有不滿,卻猛然想到:我高中時上的是重點班,自然無法明白普通生的學習。也許他們只能這樣學習,也早就習慣於這樣學習。

我下定決心向老教師學習,並且按他們的教學方法教學。但又發現:這樣的教學,學生學的知識在大腦中不容易紮根,也不容易遷移。遇到較新的問題,往往下不了手。而長期這樣,學生會逐漸喪失主動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最終,我不得不反覆講解,費時又費力。

模仿其他教師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在短期內快速而有效,長期則因學生被動學習而使知識掌握不牢,這就需要反覆講解,效率很低。,用這種方式教,自是不如其他教師。但探究性學習,又起不到探究效果,反而更差。因此雖然在教學過程中盡了力,但期末抽考的成績卻不盡人意,這與我的教學態度和方式大有關係。

我覺得我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來考慮問題是我犯的一個很大的錯誤。我以後在備課時要多角度去考慮,儘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虛心向老教師請教,以便正確把握每一節課的重難點的講解與突破。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重點知識的講與練,並做到檢查到位,且做好個別學生的輔導工作。我還要多聽老教師的課,多請老教師聽自己的課,時時改進自己的不足。

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我一天天在成長,不斷正視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點。從最初的興奮新奇到現在的不斷進步,我相信我會真正掌握做一名優秀教師所應掌握的一切知識和能力。

國中生物教學反思7篇 反思國中生物教學:探究有效方法,啟發學生思維 第2張

第2篇

1、教師的提問很重要,通過有效的提問能夠達到對新舊知識的銜接,在教學過程中較好的問題設計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所以在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預先設計好問題方案做到在不同環節中設定難易適度的問題。

2、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關注學生學習狀況而且要注重學生的思想動態。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更多的是關注優秀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忽略學困生的表現,導致這部分學生更強烈的逆反表現從而使師生間出現矛盾,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照顧全面用不同手段來激發他們,千萬不要讓他們覺得老師忽略了他們。

3、要突出學生的主題地位從注重教法向注重學法方面轉化,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來,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溝通與合作。要做到突出學生主體教師就必須給自己很好的定位,我們在頻繁的考試中可能已經背離了我們的教育目標,用簡單的分數來衡量一個學生從而把他們看作學習的機器弱化了對他們的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的教育,所以我們首先放下“鞭子”融入他們,讓自己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聆聽者、協調者、啟發者,切實實現有重知識向重培養學生能力方面轉化(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等等)並要善於捕捉課堂上的資訊隨機生成出來。

4、要重視探究實驗的教學,其關鍵是要教給學生進行探究實驗的方法步驟思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於結果或者結論無須多研究。

5、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說,凡是適應新課程理念的又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相聯絡的內容教師教師都要去挖掘都要去教,讓學生達到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即所謂的學以至用。學生也會在不斷的利用生物知識去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習興趣倍增。

6、利用好多種教學手段,課堂教學除了利用好多媒體以外,教師的板書、板畫、肢體語言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起來,另外教師的講課要有情感的投入。

7、教師要經常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辦法,在不斷的積累中才會進步。

8、國中生正處於思維的活躍和叛逆時期,所以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互動,要善於激發學生不要壓抑學生,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個體之間的交流。可以說沒有交流,教學就無從談起。因為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分享智慧與情感的過程,在溝通中,師生雙方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知識、經驗,交流情感與理念,求得新發現,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說到底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課堂上絕對不允許就知識論知識,要教會學生學習----也就是說要把獲取知識的方法教給學生。

第3篇

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質的運動、物質結構及變化、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同時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以技術應用廣泛、知識創新快的特點,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和不斷的創新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斷髮展變化的今天,我們每一位生物老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牢牢把握“求實、進活、求新”的教學三原則,不斷取得新的教學成果。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當紮紮實實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要搞清生物要領的形成過程,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需要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生物要領的理解。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同時要講清生物規律的適用條件和範圍及生物規律中各生物量之間的關係,必要時對其相關的概念規律要加以比較區別,消除學生對生物概念規律的模糊感。

在習題講析中,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即啟發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挖掘隱含條件,抽象生物情境,提出規律列式求解,做出結論並加以討論等,做到解題過程步驟完整,推理嚴密。

第4篇

這個學期,上國中一年級3班的生物課。因為今年起,會考要考生手了,期會考試我們也舉行了考試,現在考試已經結束,面對學生的一些讓人失望的試卷,我陷入了深思:為什麼會這樣?我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所有的題,甚至是原題都一一做過了,有些題甚至還強調了很多遍,為什麼最後的結果還是不會?今後該如何做,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成績?基礎知識部分:通過試卷可以看出,基礎知識需要記得的,學生掌握的不好,也許學生基本上都是死記硬背的,且掌握的不紮實,缺少靈活性。錯字多。對策:今後的教學要注意把握全域性,從細處入手,對出現錯誤的學生,在其糾正錯誤後要組織針對性的過關。指派組長檢查,引導學生自我訓練。

同時,我們要善於發現問題,讓學生有感悟,獲得一定的經驗。知識的運用、遷移部分:這是一個讓學生、老師頭痛的問題,學生的理解、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太差,有時明明能背下知識,但是卻不會運用,答不到點子上去,這是我一直以來最為苦惱的事情,在我看來都是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是對學生卻是一頭霧水。如何克服這個困難,解決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

首先,我把學生進行了比較。除了學生自身能力和學習方法外,我找不出什麼其他的原因。其次想到自身的教學方法,長久以來,學生總習慣於先自己討論、交流後,教師再把答案組織成型,然後背下來,要是哪一次沒有組織,學生馬上抗議,不知道背什麼,有點無所適從的感覺,給人的感覺好像是雛鳥,張著嘴巴專等著人來喂。一旦考試遇到了稍微變樣的題型,馬上就傻眼了,不知道從何下手。今後注意開闊學生的視野,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課堂上儘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自己組織成答案,以提高學習的能力。

學習態度是決定成績好差的前提條件,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

對試卷中做錯的題目,不能單純歸為粗心、馬虎所致,其實也有審題不嚴,能力不強方面的問題。

找到了真正的問題所在,也就找到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不斷髮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

成績不理想的背後,就是問題的暴露,自己必須找出問題所在,立即採取措施,加以補救,如果通過這一次的失敗,能換取下一次的成功,也該心滿意足了。相信只要通過師生不懈的努力,生物知識能力會有所提高。

第5篇

20xx年下學期,我擔任國中七、八年級五個班的生物教學工作,現就半期來的生物教學工作作如下反思,以利後段工作的開展。半期來,八年級生物上冊的全部內容已經全部新授完畢,並對學生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生物素養檢測。學生整體的生物素養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

七年級已經完成了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的教學。學生基本素質差,學習成績不理想。

整個生物教學工作都有待加強。下面是我的教學反思。

國中生物科學的教育物件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它的目的並不是要培養生物學家、培養生物人材,國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為一部分今後要從事生物事業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礎。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是一直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是以學生為中心,並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為中心的。

作為老師,教材是必須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對於老師來說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而不能作為教學的依賴。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研究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加以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個國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麼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學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個一個專題,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並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很多的活動,例如一些課堂小遊戲、調查、競賽等等,讓學生在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

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嚴謹的科學性。同時生物學以技術應用廣泛、知識創新快的特點,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和不斷的創新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斷髮展變化的今天,我們每一位生物老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牢牢把握“求實、求活、求新”的教學三原則,不斷取得新的教學成果。

在具體教學中,要搞清生物要領的形成過程,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需要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生物要領的理解。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同時要講清生物規律的適用條件和範圍及生物規律中各生物量之間的關係,必要時對其相關的概念規律要加以比較區別,消除學生對生物概念規律的模糊感。在習題講析中,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6篇

一、國中生物的教育物件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培養生物學家培養生物人材,國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為一部分今後要從事生物事業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礎。也就是說,國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全面、基礎、科學素養教育,從這一觀點出發,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是一向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是以學生為中心,並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為中心思想。在課堂教學的準備中,我會多注意選取與書本知識相關的課外知識,例如在講生態環境時做關於生物圈二號計劃,絕時會讓學生觀看中國拒絕的宣傳片等。總之,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是教學理念的中心。

二、作為老師,教材是務必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對於老師來說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而不能作為教學的依靠。我認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處去看才能覺得清澈見底,也就是說,要站在一個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為一名教師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僅僅是研究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明白在整個國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麼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潛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學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識透過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個一個專題,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並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很多的活動,例如一些課堂小遊戲、調查、競賽等等,讓學生在簡單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

三、提高學生的創造潛力,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探究式活動。生物科學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科學,我在課堂中會一向給學生強調一個觀念,老師在課堂中講述的甚至與書本中所寫的知識都不必須是正確的,相反,對於生物學科來說,有可能目前我們所學習到的一些理論會在今後的科學探究中發現是錯誤的。在教學中,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都是前人透過科學探究發現的,因此,我認為教學並不是把知識死板的教給學生。相反,我的課堂設計大多都是將學生置身於當時科學家們所處的環境,讓他們透過體會科學家們的探究過程,引導他們找到隱藏在各種生物現象下的本質規律。同時也鼓勵學生對老師、對書本提出質疑,鼓勵他們透過自己的實踐去證實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對於學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為老師要給予肯定,持續孩子的一顆創造心是最可貴的。並且作為老師,要給學生帶給一個適合創造的平臺,例如,我能夠透過辦手抄報、知識競賽等方式,鼓勵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肯定他們在這些活動中的一些創新,我相信,在這樣一個簡單、愉快又充滿鼓勵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生,無論在知識、潛力、創新各方面都將會是最優秀的教學反思。近幾年來,我們在教學中,注意了讓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知識、培養生物學潛力的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滲

透了一些創新的啟蒙教育,本學期我仍堅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為重點,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從而爭取提高教學質量。

第7篇

在國中生物實驗教學中,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放開學生的手、腳,不要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走,讓學生去模仿,教師要相信學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實驗,允許學生實驗失敗,鼓勵他們從失敗中找原因,直至實驗成功,要讓學生從實驗中品嚐到成功的喜悅。例如,在第二節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中,調查校園、公園或農田的生物種類,可以帶領學生到校園內調查校內的生物種類,並且可以把不認識的生物拍照課後查詢。這樣學生既瞭解了生物種類又熟悉了校園。但在放手實驗時,首先要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實驗、去探究,把知識從實驗中體會出來,然後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結論,這樣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積極性。

觀察實驗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生動的感性認識形式,它往往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並在思維的參與下進行的。例如,在觀察花的結構中觀察時,必須對觀察者預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務,擬定一定的計劃,按計劃仔細地觀察,提出問題,尋求某種答案,這樣才能保證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觀察的事物中。

演示實驗是國中生物實驗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現象鮮明、直觀、簡潔明瞭等特點,它是課文文字敘述的一個重要輔助部分。例如,光合作用還能產生氧氣,教師演示學生觀察,現象明顯一目瞭然。離開了演示實驗的鋪墊,課文中的部分概念、原理及規律就顯得蒼白無力,如空中樓閣,飛來之峰了。

學生實驗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的學習方式為“自主、合作與探究”,而學生分組實驗正是這種學習方式的一個具體體現,也是落實“雙基”的一個重要環節。例如,在學生分組實驗中,練習使用顯微鏡、製作並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和觀察認得口腔上皮細胞三節實驗課中雖然也是觀察實驗但動手能力要求比較高,通過三節的實驗練習,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實驗前先將實驗步驟由繁化簡,再指導學生在預習中抓住每一步的關鍵,並在每個實驗步驟中規範操作,這樣才可以收到好的實驗效果。中規範操作,這樣才可以收到好的實驗效果。

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起點,也是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一種動力,它孕育著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我們在教學中要儘量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希望他們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勞動去發現問題。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實驗裡所提出的假設:“細胞膜只能透過小分子物質,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必須先變成小分子物質才能透過細胞膜。”

(5)食物營養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質。通過生物實驗使學生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經過反覆訓練,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驗教學”既是探究活動,也是生物教學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具有讓學生擁有科學探究的經歷和體驗科學是一個過程的優勢,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體發展等功能,是實現“新課標”中要求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目標的重要途徑。下面是我對國中生物實驗課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

一、明確實驗目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興趣是思維活性的觸發劑,求知的需要是學習動機的基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直接動力,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如能有創意地提出一些問題,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注意引導學生髮現問題,並踴躍提出問題。那麼這不僅能使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中學會創新,而且能使學生在這種“問題”的教學中,從小養成問題意識和勤於動腦思考問題的習慣。

心理學告訴我們:目的是人採取行動的結果,而動機則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動力。讓學生明確試驗目的,他們就會自覺地產生動手實驗的內部動機,那麼,實驗效果就會很好。但是七、八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對於生物實驗陌生。有的學生認為上實驗課好玩,上課時不能集中精力,缺乏科學態度;有的學生認為升學不考,學好學不好無所謂。諸如此類,這些學生目的不明確,都給實驗課組織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實驗前除要求學生明確教材上的實驗目的外,還要明確該實驗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應用。

如上顯微鏡使用一課時,提出醫生對貧血、癌症等疾病的診斷,除看、問、查以外,還要通過化驗,用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對病人患病部位的細胞組織等進行病理診斷,才能得出結論。沒有科學手段就會使病人誤診,嚴重時會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以此,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從小養成科學的學習態度。同時介紹顯微鏡在工、農、醫學方面的廣泛應用,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樹立科學態度,提高學習興趣,這樣有利於克服組織教學難的問題。

二、指導學生掌握實驗步驟的方法,規範操作。科學思維方法的首要問題是明確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即解決問題的程式。實驗步驟是學生動手規範操作的要領,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規範操作,試驗才能成功。因此實驗前指導學生預習,將實驗步驟由繁到簡;抓住每一步的關鍵詞語串通於實驗步驟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實驗效果。

實驗步驟是學生動手規範操作的要領,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規範操作,實驗才能成功。因此實驗前指導學生預習,將實驗步驟由繁化簡,抓住每一步的關鍵詞語串通於實驗步驟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實驗效果。如顯微鏡使用過程中的“三個一”:一是安放距桌邊一掌(5—7cm);二是對光要目(目鏡)物(物鏡)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線,光強用平面鏡,光弱用凹面鏡;三是觀察時標本對孔正中距離物鏡一釐米,視野中出現標本顏色或雜質時觀察目標即將到位,微調粗旋鏡升降,細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標時緩緩移動玻片標本即可找到。教師規範操作一步,邊講該步的注意事項,邊讓學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師巡視,及時表揚規範操作快而且準確的學生。糾正錯誤操作,如用左眼觀察時,糾正學生用右眼觀察或閉著右眼的習慣,轉動轉換器時,糾正扳物鏡的錯誤操作。這樣學生很快對好光,觀察到標本在視野中的圖象。用完顯微鏡擦乾淨外表。

轉動轉換器,把物鏡偏兩旁,放回鏡箱原處。製作臨時裝片的實驗,先將擦→滴→取→展→蓋→染的實驗步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看書瞭解每一步的涵義,圈上關鍵的詞語,教師再講每一步的涵義及注意的問題,邊操作邊叫學生模仿操作。然後強調注意事項。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現氣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觀察,展平防重疊,輕蓋防氣泡。氣泡與細胞的區別,氣泡圓邊厚黑,中間亮白,輕壓變形。這樣學生很快掌握步驟、要領,在顯微鏡下觀察到自己製作臨時裝片中的細胞,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在光鏡下看不見),然後繪出細胞結構圖。這樣學生就達到了實驗的目的要求,興奮不已,終生難忘。

總之,只要老師開動腦筋,就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過去被動、機械、僵化的學習方式變為主動、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具有學習生物的濃厚興趣,有助於他們形成生物學概念,獲得生物知識和實驗技能,提高觀察、實踐、探究和創新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