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語文大學聯考滿分作文5篇 文字的舞蹈,心靈的抒懷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語文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的技巧和要點。無論是作文結構的搭建,還是文采的運用,本文都將為讀者提供獨到的見解和實用的經驗。通過閱讀本文,讀者將能夠更好地應對語文大學聯考作文並取得滿分的成績。

語文大學聯考滿分作文5篇 文字的舞蹈,心靈的抒懷

第1篇

若要我用三個關鍵詞給外國友人來呈現我印象中的中國的話,我願意用廣場舞、共享單車、移動支付這三個關鍵詞。這三個詞都圍繞著中國人口多的國情特點,人口多,廣場舞能火熱,共享單車有市場,移動支付可流行。

首先是廣場舞,它是近幾年來才出現的休閒活動。城市居民尤其是其中的大媽們成群結隊來到廣場、公園等開闊的地方一起跟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著動作較為簡單的舞蹈,隨著這種活動的火熱,就誕生了一個新的舞種-廣場舞。廣場舞的流行不是偶然的,它大概有以下兩個原因。其一,城市人口密度大,城市居民特別是其中中老年人的休閒活動很單一,活動範圍很有限。除了家裡,廣場、公園、和大街為他們休閒活動的主要場所。其二,體育鍛煉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主要手段,而常規的體育鍛煉因為其強度大的原因,更適合於年輕力壯的人,並不適合年紀稍大者。而反觀這廣場舞,節奏感強,動作簡單,還可以結交其他一起跳廣場舞的人,既能滿足健身的需要,又能滿足社交需要,這對於提高中老年人的身體、心理素質很有幫助,因此,廣場舞成了中老年人休閒活動的首選。而隨著廣場舞的火熱流行,一些年輕人也隨著家裡人加入到廣場舞者的行列,廣場舞也從城市流行到農村。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進行廣場舞活動,原本有限的活動空間變得更緊缺。廣場舞者們不僅在公園、廣場跳廣場舞,有部分廣場舞者還在籃球場進行,這妨礙了年輕人進行的籃球運動,同時,跳廣場舞時放的音樂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周圍居民的生活。一個新興的中老年人的休閒方式因為人多而能形成大氛圍,也因人多而遭遇挑戰,這需要更好的管理方式。

然後是共享單車和移動支付。共享單車是在一些大城市新興起的事物,共享單車可以作為人們短途的代步工具,租金便宜,使用方便,同時還能減緩交通壓力。共享單車的流行與它的便捷以及便宜的租金不無關係,人口眾多的國情使得中國也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使用的人數多降低了單車運營公司的成本,最終的結果是運營公司和單車使用者的共贏。儘管近來有競爭者故意損壞共享單車的現象,但也無法阻擋共享單車的流行。而移動支付,是指在行動網路下進行的在手機等終端進行的交易活動。它的建立在中國眾多的人口基礎上的較低的收費和便捷,使得人們紛紛選擇移動支付。人們在中國用手機刷公交,用、支付寶的支付功能進行購買或者出售商品的活動,解決了出門要帶現金的煩惱,這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的突破,但移動支付過於依賴網路,有被電腦病毒影響的隱患。

人口眾多是中國的基本國情,要了解中國,也必須要了解中國人當下的生活方式,特別是人們的新流行的休閒活動——廣場舞;人們的新流行的出行方式——共享單車;人們的新流行的經濟交易方式——移動支付,儘管這些新方式各有優缺點,但是瑕不掩瑜,同時也反映了中國人當下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語文大學聯考滿分作文5篇 文字的舞蹈,心靈的抒懷 第2張

第2篇

躺在草地上,看天空,如果沒有白雲朵朵飄過,讓我們產生無盡的遐想,藍湛湛的天未免寂寥;坐在鞦韆上,看夜空,如果沒有彎彎的月兒和那俏皮眨眼的星兒,黑漆漆的夜也未免空曠;沒有了斑斕的珊瑚,沒有了成群的魚蝦,大海再清澈透明也只能是沉寂的死水。就像失去了色彩的白紙,失去了蜂蝶的花園,失去了磨練,嘗試,跌倒,苦難的人生,儘管簡單,感受不到任何的傷害,卻也沒了厚重的底蘊,追求的熾烈,事業的輝煌。

隨著我們一天天長大,晚風輕拂“澎湖灣”,挽著外婆的手臂,聽著美麗的童謠的日子已經成為了永恆的記憶。生活中的我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有了自己對世界獨特的認識,結識的人多了,經歷的事多了,煩惱多了,眼淚多了……但在我們勇敢地趟過了人生的第一片泥濘時,在我們無畏的踢開了橫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快攔路石後,我們就開始了成熟,我們的肩頭上就有了分量。如果在我們一路前行的伊始,我們就被怯懦征服,害怕外來的事物玷汙了我們純潔的肌體,那麼我們還會得到什麼呢?除了潔白,如那張視墨水與彩色為贓物的白紙一樣的慘白之餘,我們還會有什麼呢?

想沒想過,化身為蝴蝶仙子翩躚於世界最華美的大舞臺上的邰麗華,在那柔弱的外表之內,熔鑄著怎樣一顆勇敢地向人生的困苦挑戰的鋼鐵般美麗的心靈?想沒想過,著名作家畢淑敏,正是她豐富的人生閱歷,才讓她的精神的筆觸蒼勁而細膩,如流水般地潤進我們乾渴的心靈,是怎樣慰藉鼓舞著每一顆漂泊迷失了生活方向的心?再想一想,大地震之後,那不倒的脊背是怎樣的偉岸,那流著淚的眼睛閃爍處的不屈又是怎樣的燦爛?拒絕困苦,是一個永遠的夢;就像白紙拒絕墨水與彩繪一樣;記住,沒有誰的人生之路會永遠平坦,永遠風平浪靜!

眼睛因淚水流過而愈加澄明,心田因飽經憂患而豐實。時代賦予了我們走向世界大舞臺的勃勃朝氣,我們就應該在愈挫愈堅中雄壯我們的勇氣!

朋友,不要害怕,不要退縮,不要將鎖進看似不染纖塵的小小的暖房!開啟窗子吧,給心靈透透氣;開啟房門吧,讓陽光湧進去;走到院心去,走進暴雨傾盆,走進電閃雷鳴,走進屬於我們的未來!

第3篇

時尚,是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新生事物被廣泛模仿的潮流。品味時尚,是我們對時尚的“咀嚼”鑑別、選擇吸收。

從網路上流行的“囧”到學生作文中成片的“火星文”,從已以展為一種頗具影響力的事物的“山寨文化”到90後專用的“腦殘體”。這些都告訴我們,追求時尚,已成為了一種時代的旋律。既然追求時尚無錯,那麼什麼時尚都可以被追嗎?不是“火星文”之類的時尚是不具備大眾意義的,沒有實用性的,純粹用於少數人標新立異的工具。它們無益於社會的進步,無益於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所以,我們應抵制它。

然而,雷鋒精神、鐵人精神是一種時尚,我們也要抵制它嗎?首先,我要對其加以鑑別。雷鋒精神、鐵人精神要求我們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它鼓舞我們的鬥志,教我們努力實現人生價值。所以,雷鋒精神、鐵人精神的被模仿和流傳是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有利於社會進步的,這種時尚,我們應該吸收。

火爆一時的《于丹論語心得》,使得論語也成為了一種時尚。對於這種時尚,我們該吸收還是抵制?《論語》作為古代中國的官方行為規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規範人的行為,提升人道德水平的作用。但是,它也有時代侷限性。“惟小人和女子難養也”的論調與現代社會“男女平等”的觀念格格不入,“君君臣臣”的腐朽思想是現代社會中極少數官僚主義作風嚴重的官員的至上信條。所以,我們應該對論語選擇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仁義”是精,“君為臣綱”是粕。

隨著時間的流逝,除了每年三月的“學雷鋒月”,“雷鋒精神”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然而“山寨文化”卻不斷“推陳出新”,從“山寨手機”到“山寨春晚”。這一切彷彿在告訴那些仍堅持追求正確時尚的人;你落伍了!別擔心!真正的時尚值得一代一代人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品味,而靠煤體炒作和盲目跟風興起的時尚只能是過眼煙雲。

第4篇

站在那晴天下,我好似化成了水的冰品,抬起頭、以被晒黑的單手遮蔽多餘的光亮,我看到了熱情的太陽,以超過人工燈光的十倍,甚至是千倍的亮照耀大地,那是如此荼毒身體,可憐的雲朵想要阻擋,但卻仍舊只能任陽光透去,還被愛幻想的孩子們當成了可口的棉花糖,肆意摘去,我一邊可憐著他的處境,一邊逝去我留下的唾液。

此刻我才驚覺,我的身旁多出了幾個聲音,我闔上眼皮,細細聽聞,樹的歌唱,不,仔細一看那並不是樹木本身,而是緊抓著他的,那深色蟬鳴,風兒也提起了幹勁,使勁的吹拂著葉片,讓他擊出不輸給蟬聲的合音,這是一場圍繞著樹木們的小小戰爭,戰況激烈,一下這來,一會那去,全都是我抓也抓不著的氣息。

緩緩的步行著,聽得到的,只剩自己那不算響的腳步聲,拂過我的風,吹起了原在地面的繽紛,也吹起了少女搖動的裙襬,帶來淡淡的,屬於夏天的氣味,那是種地面柏油路受到熱蒸發的味道,又像是樹葉甘甘的澀味,或許還吹來了遙在遠方的海鹹鹹的味,雖然那不算是陣涼風,但也足夠使我的心靈沉澱了。

沉浸在夏天,我發現不僅是熱,夏天裡還存在著一絲屬於它特有的涼,你問:“在哪呢?”當然,你若是不仔細,是無法發現它的。在擦身而過的路上行人,手中握著的夏天的希望,如彩虹般絢爛的冰品,就好似美人晶亮的雙眸,直愣愣的盯著我,而我也不禁誘惑的怔怔望向她,直到她美麗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我的目光。又或者在陽光斜射過來的床鋪上,不拘束的成大字型躺著,暖暖的光輝裡,漂浮著的灰塵,閃爍更加溫暖的光,風吹來,帶動灰塵更加劇烈的移動,你大可閉上雙眼沉入夢鄉,但眼前的美景相信一定會美得讓你捨不得閉起眼,甚至是眨眼。啊、來的飛快,彷佛被天空的某一點吸引,不祥的黑雲朝著彼方前進聚集,就在意識到時,已化作雨滴飄落在街巷、人群,我只能站在一旁,感受著它的發生,好涼!意想不到的沁涼,似乎依序滲入了我黝黑的肌膚,直至深紅的內臟,甚至是深處的骨隨。就在最後,小點忽然的消失,雨也隨後消失,好可惜啊,我做出如此感嘆。

我能感受這個夏天,上至藍天,下至地面;我能知覺其中涼爽,上至風兒,下至海洋;我已融入如此夏天,我盡情的、放肆的,擁抱了這個夏天。

第5篇

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驗,但看雲捲雲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範圍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並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於自然,人理應藉助科學發明和經驗去了解,通達巨集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巨集通科學之通,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明應用到如今發達的天氣監測預報系統發展,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於自然,甚為渺少,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祕,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巨集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資訊、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侷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說,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的科學思維產生巨大作用。可見,利用科學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於培養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生於自然,也歸於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給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於自然山水,感受天光雲影之變,細觀雲過水動之美,創作出“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於自然生態,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說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一與協調,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感受自然的方法,也無法抵抗科學發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學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巨集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與自然親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視角認識自然。心有巨集觀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觀細嗅身邊的“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