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6篇 "探尋桃花源:八年級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學精要"

本文旨在為中學語文教師提供八年級上冊教案參考,主要內容為《桃花源記》一文的解析和教學設計。通過對文字結構、主題思想、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分析,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古代文學,同時拓寬視野、培養想象力。

八年級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6篇

第1篇

1.落實課文的朗讀和古文字詞理解。進行古文基本知識的積累。

2.要求學生了解作者及課文的背景知識,明確作品的解讀離不開作者,環境和文化背景。

[教學難點]:古文字詞的識記以及知識點的梳理和歸納。

[教學要點]:課文朗讀,探討關於課文作者的資訊,教授生字,生詞,歸納古文字詞(第一自然段)。

⑴今天在上課的開頭我先請大家來聽一首民歌,大家可以先閉上眼睛,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勾勒出一副風景畫,等到音樂結束。我要請同學來描述一下他的感受。

⑵提問。請2-4個同學來描述一下他聽完音樂的感受以及他腦海裡所呈現的畫面(2分20秒左右)

⑶小結辭:正如同學所說,音樂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個令人是神往的地方,像一個美好的夢。相信大家對金庸筆下的“桃花島”並不陌生,那裡有美麗的景色,精緻的樓臺還有俏麗的黃蓉。那麼關於桃源的美夢是誰最先開始做的呢?那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有個叫陶淵明的東晉文人,他將自己的夢記錄了下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課文《桃花源記》。(35秒)

⑴提問:大家知道陶淵明嗎?知道陶淵明的故事嗎?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2-4分鐘)

⑵關於作者陶淵明,書上只做了簡單的介紹,他又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東晉潯陽柴桑人,也是今天的九江市人。他的曾祖陶侃是東晉初名將,手握重兵,聲威煊赫一時。死後追贈大司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親也曾做過官。陶氏為東晉元勳之後,地位雖然不像當時的名門望族一樣顯赫,也是潯陽的大族。只是到了陶淵明這一代,因他年幼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漸敗落。但他仍然屬於士族階層,大家要知道當時的士族是比較牛的,無論從生活上還是心態上都是高高在上的。陶淵明從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但是他不如意,不久便歸隱了。後陸續做過鎮軍參軍、建威參軍等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當陶淵明四十一歲的時候,再次出來做彭澤縣的縣令,前後不過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脫離了*(為什麼他辭職不幹了呢?因為在他到任81天的時候潯陽郡派遣“郵至”,也就是相當於督察的這麼一個官員來視察,有個小官告訴他要穿戴整齊迎接那位官員,他說“我豈能因為5鬥米而向這麼一個鄉村小官點頭哈腰的”,一氣之下就辭職了。)也就是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淵明辭官歸裡之後,小日子過得還算清閒。與夫人翟氏志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於前,妻鋤於後”。並且他在家鄉有自己的田莊和僮僕,開始一段期期,生活也算安寧自得。有時他也親自參加一些農業勞動,作為自己的社會觀和人生哲學的實踐。在這種勞作生活中,與農民有所接近。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境況愈來愈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求祿。

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許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後,或厭倦了*的時候,往往回歸到陶淵明,從他身上尋找新的人生價值,並藉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等莫不如此。於是,不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壘,用以保護自己出處選擇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高尚的藝術境地。

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尤其是中國的詩歌可以擔得起“傑出”二字。

他的詩歌總的概括來分成三個部分,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而最出名的就是以田園生活為題材的,他開創了田園詩歌新的藝術境界,使田園詩歌在唐宋以後成為詩歌的重要內容。(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傷風而進入更純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他創造了中國詩歌意境中一種新的,美的型別,一種意韻極為醇厚而又樸實無華的沖淡美,這一切的取得與其豐富的人生體驗分不開的,如果沒有田園生活的體驗也寫不出這些廣為傳誦的田園詩,從而使陶詩在中國文學奠定了不朽的地位。)這位老先生喜歡喝喝酒,喜歡種種菊花,喜歡恬淡的隱居生活。但是他的作品卻影響了唐宋元明清的後世文人,比如唐代的王維,孟浩然,他們繼承和發揚了他的田園山水詩,比如宋代的蘇軾,明代的朱熹都非常地推崇,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崇拜陶淵明,將他視為自己的偶像。

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是說,那是一個*的時代:宗室內部的鬥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併。這種社會*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汙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因此,陶淵明才會有逃避現實的思想,找個地方隱居。他嚮往的社會是和平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任運委化、無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意趣的鄉村。

(東晉時代那些專述老莊哲理的詩,被稱為“玄言詩”,其最重要的代表,是孫綽和許詢。然而,在東晉玄言詩中卻又醞釀著一種新的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山水詩的萌芽。而且,陶淵明的田園詩,在某種意義上說來,也是山水詩的分支,與玄言詩同樣有直接的關係。玄學本是超世的哲學,它強調人不僅在社會中存在,而且每一個人即每一個精神主體,都是直接面對宇宙存在的。因此人生的根本意義,也不在於世俗的榮辱譭譽、得失成敗,而在於精神的超越昇華,對世界對生命的徹底把握。宇宙的本體是玄虛的“道”,四時運轉、萬物興衰是“道”的外現。從這種觀念中引匯出人對自然的體悟、追求,以及人與自然統一和諧的觀念。加以江南山水,佳麗可人,對於來自北方的士大夫富有新鮮的刺激,更引起他們對山水自然的興趣。由於玄風的影響,東晉散文除陶淵明外,別無名家。但王羲之的《蘭亭序》,卻可以說是一篇佳作。)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桃花源記》就橫空出世了,下面我們來對課文進行解讀。

⑴播放課文朗誦flsh(3分15秒)同時要求同學將生字注音。注意朗誦者的斷句要領。初步熟悉課文。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注意太原是年號,該句交代了時間,主人公,以及他的職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一天)他順著溪水划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緣:沿著。之:的)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數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實是一個大致的數量詞,表示估計而已。)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而美麗,花兒紛紛都落下來。古今異義:鮮美:鮮豔美麗。今:味道好。雜:別的;繽紛:繁多的樣子。)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漁人非常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甚:很;異:感到奇怪;之:語氣助詞;復:繼續;前:向前;欲:想要;窮:形容詞-動詞走完;其:指示代詞,這,那)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出現一座山。盡:到頭)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彷彿有點光亮。彷彿:隱隱約約。)

便舍船,從口入。(漁人於是下了船,從洞口進去。省略句。舍:捨棄)

初極狹,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省略句。才:僅僅)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復:繼續。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然:…的樣子,豁(huò)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然:…的樣子。儼然:整齊的樣子。儼(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屬:類。)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處可以聽到。阡陌:田間的小路。交通:交錯相通。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阡(qiān)陌)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其:這,那。悉:都)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閒快樂。黃髮:指老人。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髮。(指代),垂髫(tiáo))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

黃髮:指老人。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髮。(指代)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⑵漁人是如何進入桃花源的?(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⑶桃花源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找出相關句子,並用自己的話表述的的感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⑸檢測字詞掌握情況,提問。(可選,時間空餘時用)

漁人行蹤: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抄寫5遍:豁(huò)然開朗儼(yǎn)然垂髫(tiáo)阡(qiān)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怡然自樂

八年級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6篇

第2篇

品味語言,感受桃源勝境,理解作者表達的社會理想。

2、導練結合,充分體現練為主線,培養思維和創新能力。

記是古代一種文體,本文原是《桃花源詩並序》中的序,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就出自本文。

1、學生自讀,結合註釋,理解課文大致內容,對學習中的疑問作出標記。

2、聽課文範讀,注意字音、斷句,理清課文思路,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3、你能用最簡潔的詞語概括桃花源在你心目中的整體印象嗎?

(解說:這一環節的設計從課文的整體入手,在導語的鋪墊和撩撥之下,學生帶著興趣進入課文,體現自主精神,教師可利用課件進行檢測,如字音、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幫助學生在自讀中理解大意,掃除障礙;通過範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對桃源作出初步評價。)

1、找出描寫桃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朗讀並背誦。

2、桃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你能選一個景點用下面的句式描繪一下嗎?

3、教師點拔,發現描述者對詞句理解不正確的地方予以指正,對有創造性的予以肯定,注意以下字詞:鮮美、開朗、交流

4、小結:聽了大家的描繪,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風景秀麗,美在靜謐祥和,更美在民風淳樸。

(解說:這一環節的設計著眼於想象力、表達力和培養、訓練。入情入境,展開豐富的想象,繪聲繪色,進行創造性的描繪,並在課文內容的串聯下,點撥字詞。這樣既激發了學生深入探究課文的興趣,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

1、桃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那麼樂表現在什麼地方?

2、自讀2、3段,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說說,那些人為什麼樂?

3、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對桃源內社會生活的描寫,並調動歷史知識,得出桃源之樂的根本原因。

4、學生小結: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

(解說:這一環節的設計在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桃源之樂,並結合古代社會的黑暗現實,理解桃源之樂的社會根由。力求突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特徵,加深理解課文,進行思維訓練。)

1、桃源的美麗歡樂令人神往,桃源的離奇神祕更是引人入勝。桃源廳在何處呢?

3、小結:全文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桃源似有而無,似真而幻。作者的描繪令人心馳神往。

(解說:這一環節放手讓學生髮現和評論,將思維訓練、語言訓練和朗讀訓練繁密結合。由評讀桃源之奇到探索詩人引人入勝的寫作技巧。)

1、作者生活在東晉末年,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聯絡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社會理想,你有什麼看法?

2、歸納:毛澤東《登廬山》中的一句詩: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面對中華大地的千年世態變,怎能不豪情滿懷?如今祖國各地不是桃源,勝似桃源,如果陶淵明地下有知,不知欣喜為如何?

(解說:本環節也是學習目標之一,主要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社會理想,也對學生進行理想主義的教育。)

2、解釋下面詞的古義和今義:交通 妻子 絕境 無論 鮮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 , ,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a、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的意思是(這裡)土地平坦開闊,房屋都是一個樣式,很相象。

b、第一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渲染氣氛,為桃源的美好作烘托、鋪墊。

d、第二段主要寫了桃源的美好環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還家,( )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離,( )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7、將漁人村人這兩個詞語,準確填入文中的括號內。

8、用原文回答下面問題:桃源人皆嘆惋的原因是什麼?

2、課外閱讀:《桃花源詩》(陶淵明)、《桃源行》(王維)、《桃源圖》(韓愈)、《桃源行》(王安石)、《桃花溪》(張旭)、《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總說:本教案力求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結合課件,努力激發學生興趣,充分體現引導自學,體現了新課標精神。教學中以美、樂、奇為切口開始全文的學習,又緊扣美、樂、奇收束,課堂練習力求突出基礎知識的訓練和理解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後延伸,開闊視野,提高理解、鑑賞水平,瞭解陶淵明的藝術魅力對後世的影響。挺實用。)

第3篇

“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考察學生的記誦積累,考察他們能否憑藉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詞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為考試內容。”

“學習本單元,要先借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1、讀懂課文大意,積累“交通”“妻子”“無論”“不足”等常用的文言詞語。

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通過多種誦讀形式讀懂課文大意。

2、在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展開想象,進行文學再創作。

1、走進陶淵明的精神世界,同時形成自我的情感體驗,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

1、導語:同學們,你知道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嗎?(請一個同學說說“世外桃源”這一成語的含義及出處,並屏顯該成語的含義,提醒學生積累該成語。)

(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通過多種誦讀形式讀懂課文大意,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2)瞭解作者的社會理想,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

(設計意圖:1、開門見山地匯入新課。3、讓學生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

1、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會讀的或把握不準的字圈出來,然後利用註釋和工具書合作解決。

3、大聲朗讀課文,注意節奏,畫出把握不準的語句,師生共同研討。

二、點讀(所謂“點讀”,就是從課文朗讀轉向閱讀課文註釋,要求學生“點”著課文註釋,一個一個地讀)

1、要求學生大聲地慢慢地理解性地朗讀課文註釋,不理解之處畫上橫線。

3、教師點出應該重點理解的詞,幫助學生理解積累。

(1)重點字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黃髮垂髫便扶向路

(6)成語:世外桃源怡然自樂豁然開朗無人問津落英繽紛

三、譯讀(所謂“譯讀”,就是學生自讀課文,自譯課文,讀讀譯譯,譯譯讀讀。)

(教師聽學生的讀與譯,指出並糾正不當之處,屏顯學生可能不大會翻譯的語句)

?教學環節之二——品讀課文,理解作者的社會理想】

一、品讀(所謂“品讀”,就是在感知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對課文進行分析、品位和賞析。)

1、桃花源的外面是什麼樣子的?請從文中找出描寫桃花源外部環境的語句。

2、桃花源的裡面是什麼樣的呢?請從文中找出描寫桃花源內部環境的語句。

(小結:作者筆下的桃花源環境優美,男女耕作,老少皆樂,民風淳樸,是一個和平安寧的地方。)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乘的環境裡,中年以後長期隱居在農村(寫作本文時作者已57歲,隱居農村已十餘年),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瞭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裡,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在這篇文章裡,他既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這個現實世界之中。(屏顯)

教師引言:唉,陶淵明何其不幸,生在亂世之中,這麼尋常的生活對他來說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而我們何其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同學們,飲水得思源,你知道在這太平盛世的背後,有多少人的努力嗎?你知道我們能夠坐在這兒學習,這背後有多少人在為我們默默地付出嗎?是啊,我們要珍視今天的和平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以後,為國效力。

教師引言:千百年來,桃花源的故事讓無數人為之傾倒,因為它構建了一個美好的樂“源”。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世外桃源吧。同學們,你理想中的自我、家庭、學校和社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有一個夢。夢裡,天空蔚藍蔚藍的,鳥兒自由自在地飛翔。山,鬱鬱蔥蔥的,各種動物歡樂地奔走其間。水,澄澈見底,魚兒蝦兒暢遊其間。啊,夢裡的世界多麼潔淨!沒有滾滾而來的沙塵暴,沒有四處瀰漫的霧霾,沒有工業廢水,沒有漂浮的塑料袋。

我有一個夢。夢裡,中東部家庭和西部家庭手拉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手拉手,全世界的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長,快樂地學習,不用踏著泥濘步行數裡去上學,不用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啊,夢裡的世界多麼美好!沒有貧窮,沒有疾病。

我有一個夢。夢裡,世界和平安寧,沒有殺傷性的武器,沒有戰爭,更沒有屠殺。

?教學環節之三——品味語言,展開想象,進行文學再創作】

一、研討漁人與村人的對話(體會本文的語言精煉的特點)

二、展開想象,寫一寫《村人與漁人談話錄》《漁人與太守談話錄》

漁人(自言自語地):哇塞,這是什麼地方啊?天上?人間?

漁人:我——,我是打漁的,今天天氣好,運氣也好,打了好多魚。我就划著船沿著溪水走著走著,看到了一片美麗的桃花林覺得很神奇,就跟著過來了,沒想到這裡別有洞天啊!我是不是在做夢啊,你們這是天上,還是人間?

漁人:那這裡的“人間”跟我生活的的那個“人間”迥然不同,咋回事呢?

村人:這——,說來話長啊,還是到俺家裡去,咱們慢慢聊吧。

2、展開想象,寫一寫《漁人與村人談話錄》或《漁人與太守談話錄》。

第4篇

1.學會用積累的學習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關的文言知識。

2.瞭解陶淵明,並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敘事線索,主要內容,深度情感等寫作特色,並能學以致用。

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勾起了無數人的嚮往和追求,我們不僅要能夠在這個虛幻的桃花源裡欣賞風景,更要在此提升學生的心靈境界。由於九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的能力。只要課上老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做好領路人,讓學生如臨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進陶淵明的內心世界,理解他的社會理想。故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1.利用學文言文的方法積累常用文言知識。2.使學生理解本文寫作的順序、詳略,體會優美、精煉的語言。3.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新課標裡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認為教師應教給學生學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探究為主線”的教學思路,採用了誦讀法、想像法、小組討論法等,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我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營造美的意境讓學生彷彿置身於桃花源,深入到文字的最深處,走進陶淵明的內心去理解他寫作的意圖,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拓展延伸,讓學生也來創作,得到能力的提升。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茂盛的桃林中,走來一位詩人,滿懷愁緒、憤慨與無奈,曾經滿懷豪情,胸懷天下,不料社會動亂,一片汙濁。於是他獨善其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好不逍遙自在;於是他歸隱田園,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好不悠閒愜意;於是他寄情山水,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用曠達的胸襟去包容命運的不信與悲哀。

今天,讓我們尋著這位詩人的足跡,走進桃花源,去聆聽詩人對理想的訴說,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瞭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並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迴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1)自讀。 要求: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

藉助工具書、結合文下注釋以及小組討論疏通文意,注意落實關鍵字詞的意思,將不懂的做上記號,自學結束後提出來全班討論。

如(1)書中註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2)古今異義字詞(3)通假字(4)一詞多義(5)同義詞

請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學”“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遊戲”等角度,自選一個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描繪,不少於200字。

第5篇

1.在誦讀的基礎上,落實字詞,疏通文章,熟知課文內容。

2.通過討論、辨證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託的理想社會。

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2.使學生理解本文記敘的順序、詳略,體會本文優美、精煉的語言。

1.(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嗎?(引出“世外桃源”這個成語)“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跟著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音樂《天仙配》------(曲終)歌曲描繪的是一副環境優美、夫妻怡然自樂、男耕女織的社會生活美景。這種美景過去有嗎?不會,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誰能用一個成語來比喻?——“世外桃源”。是的,這個成語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現在我們一起跟陶先生走進世外桃源吧。

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學們往往也有這種體驗:當你遇事不順時,當你心煩意亂、鬱悶低沉時,你會去想一些開心的東西。生活在東晉的詩人陶淵明,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希望寄託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2.陶淵明,東晉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淵明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

陶淵明長於詩文辭賦,有《陶淵明集》傳世,主要散文有《歸去來兮辭(並序)》《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3.本文大約寫於宋永八年級年(421年),陶淵明約57歲。他既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徵召,又復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而以《桃花源詩並記》寄託了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於小說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選作課文的,就是這篇有新奇情節、有優美環境、有人物、有對話的《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jìn) 緣溪行(yuán) 便舍船(shě) 豁然開朗(huò) 屋舍儼然(shè)(yǎn)

阡陌(qiān mò) 黃髮垂髫(tiáo) 便要還家(yāo ) 遂與外人間隔(suì)(jiàn)

1.範讀課文,清楚、流暢。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 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

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通假字世外桃源 落英繽紛 豁然開朗 雞犬相聞 怡然自樂 黃髮垂髫 無人問津

妻子 古義:妻子和兒女 無論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文中描繪了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理想社會。

★★第一節: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故事的開端)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人。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為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祕氣氛,也為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3.如此奇異幽雅的環境,假如你來到這裡,你會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斷呢?

感想:a、有山有水,人傑地靈。 b、心情舒暢、愉快、愜意。

c、自己完全置身於另一個世界之中。有一種雖處山外,卻身在世外之感。

★★第二節:寫漁人進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寧靜安樂的生活環境。

1.漁人入山後,看到了怎樣的圖景?(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的?)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這裡的人生活得好嗎? 何以見得? (描寫桃花源人人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語句)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3.你能用一句詩句來概括漁人進入桃花源過程的感受嗎?

只有和平勞動無兵火征戰 為私利而荼毒生靈、魚肉百姓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烏托邦”式的幻想。)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2.文中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樣的社會風氣?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真誠淳樸的社會風尚。

桃花源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4.探討:漁人—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麼“皆嘆惋”?

漁人“一 一為具言所聞”應說的是秦末以來戰亂的歷史,桃源人聽後,為世上的動亂、黑暗而嘆惋,也為世上老百姓過著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提示:a、陶淵明所處的時代怎樣的時代?(魏晉時期,戰亂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為桃源外邊世界的動亂、社會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嘆惋。)

b、從這裡我們可知:作者虛構的這個寧靜安樂的環境、美好的風俗、淳樸的人情,是為了寄託作者的那種追求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的理想。

c、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的探討: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學和隱居田園而過著清貧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樸百姓的化影,他們嘆息漁人的生活不如鄉村的美好生活。從而可以推斷陶淵明隱居田園的原因。)

是因為他們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和平安寧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第二部分(2-3)寫漁人進入訪問、桃花源的經過。(故事的發展)

★★第四節:寫漁人再尋桃花源,終不可得。(結局和尾聲)

這裡社會生活平靜,人們安居樂業,民風淳樸,熱情好客,沒有戰爭,沒有剝削,人與人之間友好和睦。真是理想的社會,漁人也想讓大家都能過上這樣的好生活。

2.漁人離開桃花源,“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後來“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境界。同時增加文章的神祕色彩。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迴環。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

★★為什麼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麼評價?

明確: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裡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1.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嚮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雖然陶淵明嚮往的理想社會還帶有這樣那樣的侷限性,但他對理想的追求,對黑暗現實的否定,還是值得肯定的。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多少年過去了,於東晉時代相比,如今的中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毛澤東同志有這樣的詩句;“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更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的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我們的民族。

陶淵明先生的一篇《桃花源記》令五陵桃源名聲大噪。我甚神往之,遂前去探訪。至五陵,見漁人,說因由。漁人便撐船載我同往。

得一山,山有黑漆大門,上有金銅釦環,門上一匾,上書“桃花娛樂園”五個金字。吾甚異之:此乃桃花源乎?忽聞一聲“哈嘍!”大驚,回頭視之,原是一桃花源人。西裝革履,油頭粉面,手提黑提包,執大茶杯。見漁人,大喜:“哇噻!是你耶!好久不見了耶!”漁人細審,認出乃上回款待漁人者。那人遂掏出名片與我,上書——

於是,便隨桃源人蔘觀,桃源中人,個個打扮入時。領帶西服為先生,牛仔褲大頭鞋為小姐,披紅戴紫為老太太,可謂:“男女衣著,悉如洋人”;女子之“青絲”如今變為金髮,老人的“銀絲”,如今染的漆黑油亮,可謂“黃髮垂髫”;男女腰中皆掛大哥大、bp機,鳴聲此起彼伏,可謂“機犬相聞”。

不久,日已高,甚覺腹中飢渴,桃源人便要至其家,已非草舍茅屋,乃朱樓翠閣,上書五大金字“桃源大酒店”。隨後上菜,乃:肥城桃、水蜜桃、金絲桃、獼猴桃、蟠桃、胡桃、扁桃、油桃、楊桃、櫻桃……等二十餘種。除此外,另有桃鹹菜、桃饃、桃罐頭、桃酒、桃飲料等,漁人自語道:“每菜皆桃,恐不久將生‘扁桃體炎’”。

停數日,辭去,包中裝滿桃源人推銷之桃罐頭等特產,另有紀念章、紀念幣、紀念冊、遊覽圖數十種。桃源人將一疊傳單塞於我等,語云:“務必向外人道也!”開啟傳單看,上寫“讓世界走向桃源,讓桃源走向世界。”

第6篇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可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再體會領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

①陶淵明,名潛,字子亮,東晉詩人,詩歌多以表現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會動盪,戰亂頻繁,生靈塗炭。陶淵明曾做過幾任小官,因不滿現實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儼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還家

教師要糾正讀音錯誤,不明顯的句讀錯誤暫呵不予糾正,留待下面的教學環節。

可讓學生髮言提出.也可讓學生自由上講臺寫在黑板上。教師在此基礎上歸類整理。要求學生領會掌握以下加點字同的含義:

①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為具言所聞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5)甚異之:對……感到驚異欲窮其林.窮盡,走到盡頭

6)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現在指神情莊重或假裝正經的樣子。

阡陌交通:交錯相通。現在指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無論魏晉:更不用說。現在用作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①字音要讀準。如便要還家中要讀邀,不讀耀squo;;squo;驥讀記,不讀義;此中人語云squo;中語舊讀玉,現不作要求。

②句讀要分明,課文中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句,應讀出對襯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如:①問今是問世,②乃不知有漢.

(3)無論魏晉、,,加著重號的調應重讀,語調稍慢;第①句讀得略平緩.②③句讀得有起

伏;第①句與②③句間停頓略久,②③句連線要緊湊。這樣能較好地讀出感情意味。

3.自由朗讀,鼓勵學生力爭有所提高進步。4.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誦情況。2.學生口頭解釋所查成語的意思。

1.課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發現桃花源(第1段);進訪桃花源(第2、3段):尋找桃花源(第4、5段)。

2.齊讀第1段,思考: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為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遠近說明漁人走了很遠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squo;忽送說明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漁人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祕色彩,扣人心絃。桃花源又會是什麼樣子呢?為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3.請一位同學們朗讀第2段,思考: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見到了怎樣的景緻?

進入桃花源不容易:林盡-一山-小口-入-squo;極狹-復行,這表明桃花源的隱蔽,與世隔絕,難於發現。

漁人見到的景緻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見到的人悉如外人squo;恰然自樂,說明桃花源環境幽清,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齊,音律和諧,生動地勾畫出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畫。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squo;,鹹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漁人——。一為具言所聞應說的是秦末以來戰亂的歷史,桃源人聽後,為世上的動亂、黑暗而嘆惋,也為世上老百姓過著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①漁人離開桃花源後處處志之,目的是想今後再訪桃花源,可人們再去尋找時,卻迷、未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聖地,可遇而不可求。

情節的曲折、跌宕的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慾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麼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裡邊到底有什麼?⑤桃花源的景緻為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為何這般自由幸福?③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有什麼用意?①為什麼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步步相生,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以上為理解要點。》

應聯絡作者所生活的社會時代背景來理解。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嚮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和寄託。(可不必引導學生去認識它只是一種空想之類的方面。)

寫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設想你是漁人,寫你進入桃花源後的見聞,不與課文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