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聶海勝先進事蹟6篇 聶海勝:奮勇拼搏,鑄就輝煌

聶海勝是一位優秀的人民警察,他以勇敢、無私和擔當的精神,為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寧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始終忠於祖國和人民,始終站在正義一邊,沒有畏懼任何困難和危險。他的先進事蹟將永遠激勵著我們,成為新時代公務員的楷模。

聶海勝先進事蹟6篇 聶海勝:奮勇拼搏,鑄就輝煌

第1篇

聶海勝成為航天員後,每天訓練8小時,包括30分鐘的低壓訓練,在低壓艙內飛速升高5000米,渾身上下的血管亂跳;

還有80秒的超重訓練,在重力作用下,承受80斤的`負荷,骨頭被壓得快散架,連呼吸都很困難;

以及長達5天的頭低位臥床訓練,全程頭朝下躺在床上,血液衝得大腦一片昏沉,一日三餐都只能靠吸食。

哪一個訓練,都不是普通人能輕易嘗試的,而聶海勝堅持了6年。20xx年10月12日,他乘坐神舟六號前往太空。

與此同時,無數個和我一樣落選空軍的孩子,考上普通大學,堅守平凡崗位,過著平庸人生。我們隔著螢幕眺望火箭升空,為自己曾經的夢想熱淚盈眶。

我們在心裡質問自己:這擦肩而過的錯過,到底錯在哪裡?

聶海勝先進事蹟6篇 聶海勝:奮勇拼搏,鑄就輝煌 第2張

第2篇

當初聶海勝想由飛行員轉型成為航天員,妻子聶捷琳並不贊成。

作為飛行員的聶海勝,一向是家人的驕傲。他在報名參加航天員選拔前,已經與殲五、殲六、殲七成為莫逆之交,先後駕駛這3型飛機安全飛行1480小時。

1996年的一天,空軍特級飛行員聶海勝回到家裡,告知妻子聶捷琳自己準備參加航天員遴選。“啥?”聶捷琳以為聽錯了。聶海勝再次表明自己的想法後,聶捷琳當即否決:“不行!”

是啊,大洋彼岸“挑戰者”號太空梭那驚心動魄的一炸,聲猶在耳,浩瀚宇宙存在太多未知,丈夫打算問鼎太空,哪個做妻子的能不擔心?

聶海勝理解妻子的心情,他沒有與聶捷琳當面進行爭執。過後幾天,他瞞著妻子,偷偷辦好了手續。當選拔人員上門徵求家屬意見時,聶捷琳才知丈夫已“陳倉暗渡”,但她仍堅持不願鬆口。

期間,聶捷琳還使出了“離婚”殺手鐗,聶海勝就是寸步不讓。

一個多月後,聶海勝趁週末領著妻子和女兒出門逛街,轉了大半天,哄得妻女十分開心。聶海勝趁機再次請求妻子支援自己“飛天”的夢想。聶捷琳白了丈夫一眼,說:“真是拗不過你!”

見妻子態度有所鬆動,聶海勝趕緊撥通選拔人員手機,讓妻子表態。聶捷琳其實早已想通,丈夫對航天事業如此熱愛、如此執著,她又怎忍拖他後腿!於是佯裝中了丈夫“圈套”,向選拔人員表示支援丈夫參選航天員。

說完那聲“我同意”,聶捷琳將頭扭向一邊,揹著丈夫和女兒,悄悄抹去了奪眶而出的淚水。

1998年1月,34歲的`聶海勝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之一,舉家遷入北京航天城。聶捷琳所沒料到的是,他們夫妻卻從此開始了“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3篇

自1998年聶海勝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以來,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備份;神六、神十,他兩度飛天,如今,他帶著全國人民期待和重託,再次叩問蒼穹!

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是從我國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中選出的,但由於第一批航天員年齡較大,必須要提高系統訓練的強度,以確保他們能適應太空環境。雖然已經年近六旬,但聶海勝為祖國航天事業拼搏的心仍然年輕!他知道每次載人飛行航天員乘組的選拔,都是“從零開始”,即使執行過航天任務,面對新一輪的`航天員選拔,年齡最大的他更沒有捷徑可循!

聶海勝頂住了壓力,得益於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堅持鍛鍊和控制飲食,時刻以航天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很快適應了訓練強度和節奏,表現優異,最終入選。

聶海勝的履歷十分光鮮,標籤也很多,博士、少將、57歲、指令長……這些標籤隨便一個都可以“吹一輩子”,但聶海勝卻不,他口中最常提到的身份是“航天人”,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有多少榮譽加身,他總是說:“航天員狀態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我們的初心使命就是飛天。”

第4篇

聶海勝跪在病床前,撫著母親的手,哭訴道:“媽,兒子不孝啊!”淚水中,有自責,有擔憂,有無奈,更多的是對母親、對家人的內疚。

轉眼歸隊時間到了,聶海勝守著母親遲遲不願動身,直到快耽誤趕飛機的時間,在妻子的反覆催促下,才一步三回頭踏上行程。

航天員心裡不是沒有家,而是有兩個家:一個“小家”,一個“大家”;不是沒有愛,而是有兩份愛:一份“小愛”,一份“大愛”。老婆孩子熱炕頭,是“小家”“小愛”;築夢太空、獻身航天,才是“大家”“大愛”。

“望著海勝遠去的背影,瞬間我深深讀懂了一名航天員舍小家為大家的堅定與執著。”

20xx年2月7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航天員群體先進事蹟報告會上,聶捷琳如是說。

丈夫不計個人得失為航天事業傾情付出,身為英雄的妻子,聶捷琳也時刻不忘“與夫俱進”,同丈夫比翼齊飛。

聶捷琳到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工作前,只有中專學歷。為適應新的`工作崗位需要,她爭分奪秒,利用業餘時間補修大專和本科課程,最後考取了高階職稱。在動物實驗領域,聶捷琳攻克了一個個難題,所掌握的心肌培養等技術,連專家教授都讚歎不已。

這些成績的取得,對常人來說都屬不易,更何況與丈夫長期“兩地分居”的聶捷琳。“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婷《致橡樹》裡的這句詩,也許是對聶捷琳不懈進取的最好詮釋。

這些年,作為航天員妻子,家事的累、工作的忙、“分居”的苦,都不算什麼,最是挑戰聶捷琳身心承受極限的,還是聶海勝每次執行飛行任務。

第5篇

1996年,為了發展航天事業,國家從優秀的飛行員中招募航天員,聽說了這個訊息,聶海勝立馬積極報名。

選拔航天員的標準要比飛行員嚴格十幾倍,面板、牙齒都要檢查,憑藉著過硬的身體素質,34歲的他,成為了第一批航天人。

要想真正步入外太空,他需要不斷訓練身體,低壓氧氣艙裡的訓練十分凶險,一不小心就可能危及生命,聶海勝每次都堅持在裡面待30分鐘。

超重訓練更是要人命,彷彿有個幾十斤重的大石頭壓住了胸口,教材要求每次訓練不少於60秒,聶海勝硬生生堅持了80秒。

還有其他常人根本不能承受的訓練,他都一一扛了過來。為了讓自己能夠熟練掌握駕駛艙內的每種儀器,他沒日沒夜地背下來40萬字的操作說明。

整天待在模擬倉裡操作儀器,全部都熟練了之後,他就關燈訓練,最終練到所有動作都是肌肉記憶才肯罷休。

20xx年,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向了外太空,看著浩瀚的`宇宙,他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每當飛船臨近祖國的上空,他都會低頭往下看,那是最讓他牽腸掛肚的地方。

20xx年,他再次出征。隊友王亞平覺得聶海勝是整個組裡的定海神針,有他在的地方,隊員就很安心,什麼都不怕。

20xx年,57歲的他兩鬢已經斑白,帶著祖國和人民的期望,他又一次出征。為了看起來年輕些許,他在出發前,特意將頭髮染黑。這次航天員去太空要執行多項任務,光螺絲釘都要擰1000多個。

聶海勝,從窮苦人家走出來的孩子,憑藉自身驚人的毅力和勤懇的求學態度,一路成長為航天英雄。歷經了重重磨難和痛苦,他仍對生活抱有極大的熱忱。

當年離家到航校報到的火車上,部隊給每個人發了半斤糖果,這些糖果讓聶海勝感受到了甜蜜、光明。

帶著這份甜蜜他一路勇往直前,為祖國的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值得我們每個人致敬。

第6篇

三度飛天,榮譽等身。景海鵬收穫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他仍然十分清醒:“我是一個從農村長大的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名航天員,實現人生一個又一個夢想,登上一個又一個臺階,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黨和國家教育培養的結果,我沒有別的方式來回報,只想盡我最大的可能多幹幾年、多飛幾次。”

如今,航天員中有7人已是年過半百的將軍,每次訓練他們仍然帶頭參加,高難科目搶著上,航天生理功能、航天環境耐力與適應性始終保持在優良等級。備戰“神九”任務的那年春節,劉洋在模擬器訓練館遇到了正練得熱火朝天的聶海勝,他笑著說:“年紀大了,只有多花點時間才能不落後你們年輕人啊!”

面對黨和人民給予的崇高榮譽,他們說得最多的是“榮譽屬於祖國,屬於全國人民,屬於每名航天科技工作者”;他們做得最多的是回報國家、回報社會。20年來,航天員們走進校園、走進軍營、走進社會,用上千場報告、數百次公益活動,宣傳航天精神,播撒科學種子,詮釋了肩負的社會責任。

“大家好,我是王亞平,本次授課由我來主講……”完美的太空一課讓“教師”成了航天員王亞平的.第二職業;這些年,她到過全國近百所學校,與青少年學生面對面交流。短短的一堂太空授課,點燃了無數中國小生心中的航天夢想。一個孩子在給她的來信中這樣寫道:“我的夢想也是當一名航天員,請放心把接力棒交給我吧!”王亞平覺得,這是除了作為航天員飛上太空以外最美好的記憶。

計利只計國家利,留名只留集體名。“歸零,歸零,還是歸零……”發射前的讀秒倒計時沒有“零”,但每次任務結束後,航天員們的心裡都會補上這個“零”。“歸零”讓他們一次次放下個人的成績、經歷、得失,輕裝上陣,始終以從零開始的心態去迎接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