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四川武侯祠的導遊詞範文2篇 漫步武侯祠:領略四川文化的千年遺韻

武侯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是一處儲存完好的古代文化遺產。作為川西地區最大的祠堂建築群,武侯祠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滄桑,仍然散發著濃郁的歷史氣息。今天,我們將為大家帶來四川武侯祠的導遊詞範文。

四川武侯祠的導遊詞範文2篇 漫步武侯祠:領略四川文化的千年遺韻

第1篇

武侯祠是紀念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諸葛亮生前封武鄉侯,死後諡號忠武侯,後人便尊稱他為武侯。

成都武侯祠是全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廟宇,始建於公元223年劉備入葬於惠陵。依據漢制,陵旁必有廟,所以在劉備下葬於惠陵後,當時的蜀漢就在陵旁修建了祭祀劉備的原廟。(原廟是帝王陵旁祭祀此帝王的廟宇,唐宋時期,人們一般稱劉備的原廟為先主廟。)

(因為現成都武侯祠共有三大主體建築,劉備死後就已出現其中兩組,故以劉備下葬惠陵作為成都武侯祠之始。)到南北朝時,在惠陵和先主廟不遠的地方人們又修建了武侯祠,唐宋時期,武侯祠就已成為著名的古蹟和旅遊勝地,杜甫當時就留下了“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的描述。

明代時,蜀獻王朱椿認為“君臣宜一體”,就把武侯祠與先主廟合併為一,通稱“漢昭烈廟”,明末清初,祠廟毀於戰亂。這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舊址上重建的。

儘管官方一向把那裡叫作“漢昭烈廟”,大門也懸掛著“漢昭烈廟”的橫匾。但人們仍習慣的稱那裡為武侯祠。為什麼呢?民國年間的鄒魯寫的一首詩,道出了其中的緣由:“門額大書昭烈廟,世人都道武侯祠。由來名位輸勳業,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說,因為諸葛亮的歷史功績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過了劉備,人們就顧不了君尊臣卑的禮儀了。

從大門左側簡介和平面示意圖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佈置在一條中軸線上,有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西側為劉備陵園——惠陵。祠內有清代蜀漢歷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塊,匾聯60多幅,鼎、爐、鍾、鼓10餘件。因此,確切地講,武侯祠就應稱作蜀漢君臣紀念堂,它是研究蜀漢歷史的一座博物館。

四川武侯祠的導遊詞範文2篇 漫步武侯祠:領略四川文化的千年遺韻 第2張

第2篇

穿過三顧坊,走過仙人橋,這條甫道直通山門。山門為武侯祠正門,古樸端莊,正中券門額上石匾鐫刻的“武侯祠”三個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題。過了山門,即進入武侯祠的第一進院落,庭院寬敞,古柏蔽日,青磚墁地,古樸自然。院中甬道上“三代遺才”石坊與大拜殿相對應。這裡是讚揚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與三代的賢人伊尹、呂尚、傅說等相比。我們轉過來再看“韜略宗師”四個大字,韜略原指中國古代兵書《六韜》和《三略》,後世用來指用兵的謀略,這裡也是讚揚諸葛亮的文韜武略的。

各位團友,這就是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體建築。大拜殿正門懸掛著清道光三年(1823年)南陽知府廖文錦行書“隱居求志”匾額,殿內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他綸巾羽扇,風度莊嚴,正是東漢末年隱居儒士的典型裝束。左邊是他的長子諸葛瞻,右邊是長孫諸葛尚。殿堂的簷下柱上掛滿了歷代名人騷客的對聯和匾額,這些碑額和對聯無不充滿世人對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請看這副:“呂蟠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繼以宛琅琊得主有常經論不煥,齊鮑叔鄭子皮聖門所許也合之徐元直見賢能舉豪傑奮興”。這副對聯歌頌了呂尚、伊尹、管仲、諸葛亮這些能夠幫助帝王力挽狂瀾治國安邦的政治家,又讚頌了像鮑叔牙、鄭子皮、徐元直這些舉薦有才之士的伯樂,寓意深刻,給人以啟迪。

請看這副:“立品於莘野渭濱之間表讀出師兩朝勳業驚司馬,結廬在紫峰白水以側曲吟樑父千載風雲起臥龍。”這裡,品指的是等級、品位。

莘野渭濱,代指隱居時的伊尹、呂尚。兩朝指的是先主劉備,後主劉禪。驚司馬指的是諸葛亮死後用木像就使得司馬懿喪膽落魄。下聯中紫峰白水指的是南陽市郊的紫山和白河,曲吟樑父,即吟詠《梁父吟》,《梁父吟》寫的是齊相曼嬰以二桃殺三士的故事,相傳為諸葛亮所作。這副對聯充分讚頌了諸葛亮的高風亮節和豐功偉績。他當年躬耕隱居,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完全可與前賢伊尹、呂尚出仕前的高尚行為相比美;他把茅廬建在紫山腳下,白河之濱,自比管仲、樂毅,人比為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漢四百年的張子房,正恰似臥虎藏龍;他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廬對”縱論天下風雲,戰略決策成竹在胸,顯示了他的政治遠見和曠世奇才;他的前後《出師表》是多麼的壯懷激烈,感人淚下!他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嘔心瀝血,輔佐兩代君主建立了蜀漢偉業。

試想正是有了劉、關、張到此地三顧茅廬,才有了諸葛亮的出仕,也才有了波瀾壯闊、多姿多彩的三國戰爭風雲歷史。儘管歷經千百年來的風雨變幻,世事滄桑,但諸葛大名垂宇宙,三國佳話天下揚,諸葛亮留下來的政治、軍事、治國方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諸葛亮的不朽英名,永遠值得人們懷念。此時此刻,站在武侯祠裡,緬懷孔明一生偉業,怎不使我們神遊往古,浮想聯翩?想當初諸葛亮隱居南陽臥龍崗頭,苦讀史書,放眼天下,立下雄心大志,關心社會民生,在這裡度過了他的青年時代。一旦時來運轉,皇叔三顧,草廬一對,臥龍騰飛,火燒博望,天下三分,奈何蜀漢末年,攤上個扶不起的阿斗,又加上國力不濟,諸葛亮雖壯心不已,為統一中原,六出祁山,但孤掌難鳴,更可嘆積勞成疾,5丈原病死在軍旅之中。後人思之,無不扼腕感慨。正像杜甫的《蜀相》的詩中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辯襄陽南陽。”

這是清人顧嘉衡寫下的著名對聯。上聯是說,諸葛亮一心為國,並不分君主是賢明的劉備還是昏庸的阿半鬥;下聯說諸葛亮名垂千古,為天下傳誦讚揚,又何必分辨什麼襄陽、南陽呢?這是說的一樁歷史”公案”。原來,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回憶自己未出茅廬時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但《三國志》上又有一個“隆中對”,隆中在湖北襄陽境內。

於是,南陽人和襄陽人都說諸葛亮是隱居在自己的家鄉,文人學者是紛紛引經據典,互不相讓,明清時期即打起了筆墨官司。顧嘉衡是湖北人,當時又任河南南陽知府,為了既不得罪故鄉人,又不刺傷為官地,只好來個“和稀泥”,寫下了這副騎牆的折中對聯,要大家不再分南陽襄陽,從而緩解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因此這副對聯名噪一時,為人們競相傳誦。1959年,當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胡耀邦來南陽視察工作,對這副對聯頗為欣賞,還據此聯改了一副對聯:“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國家,何必爭多得少得。”借古人名聯的舊形式而賦予革命的新內容,充分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胡耀邦同志的寬廣胸襟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