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亮和暗教案推薦8篇

制定教案是一件比較繁瑣的事情,一定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情況,只有認真制定教案我們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亮和暗教案推薦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亮和暗教案推薦8篇

亮和暗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象。

2、能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3、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出示生字認讀。

2、“捧獎盃”遊戲識字。

二、觀看動畫,整體感知:

1、觀看動畫。

2、複述:這篇課文主要講什麼?

3、分別指出哪幾個自然段寫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象。

三、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1—3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靜。

1、看圖一(雷雨前的景象)回答:

(1)說說圖片上的景色是怎樣的。

(2)你認為這些景象寫得怎麼樣?

①漫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這句話說明什麼?“壓”字給你的感覺怎樣?)

②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為什麼葉子不動,蟬也不叫?)

2、看圖二(雷雨前的景象)回答:

(1)觀察天氣有了什麼變化。

(2)你認為這些景色寫得怎麼樣?

①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亂擺”說明什麼?為什麼要加上“忽然”?)

②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哪個詞寫得好?)

3、看圖三(雷雨前的景象)回答:

(1)說說天氣又了哪些變化?

(2)比較句子:

①閃電亮,雷聲響。

②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4、齊讀“雷雨前“這一自然段。

5、歸納: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6.指導朗讀,邊讀邊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二)學習第4—6自然段,感悟“雷雨中”的猛。

1、看圖一(雷雨中的景象)回答:

(1)這時天氣有了哪些變化?

(2)三個“譁”字說明什麼?

2、看圖二(雷雨中的景象)回答:

(1)往窗外望去,外面的景象怎樣?

(2)為什麼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

(3)兩個“漸漸低”說明了什麼?

(4)用“漸漸地”練習說話。

3、齊讀“雷雨中”這一自然段。

4、歸納: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5、指導朗讀,邊讀邊想主要寫什麼?

(三)學習第7、8自然段,感悟“雷雨後”的美。

1、看圖一(雨後的美景),讀一讀。

2、看圖二(雨後的美景),說一說圖中出現哪些景物……

3、齊讀“雷雨後”這一自然段。

4、歸納: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5、指導朗讀。

三、對比感受雷雨前、後的不同景象。口頭述說,完成表格。

四、整理全文脈絡。

五、總結:學習了《雷雨》這篇課文後,我們瞭解了有關雷雨的一些自然知識,知道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色變化。

六、拓展:

1、有關天氣一些諺語。

2、完成課後“讀讀抄抄。

附板書:

18、雷雨

前:烏雲大風電閃雷響

中:雨(大→小)

後:太陽彩虹

亮和暗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3.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絡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薰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潮的神奇壯觀,教學難點是體會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三、教學準備

詞卡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 板書課題,比較“觀”字

1.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第一課,誰來說說課題?(板書:觀潮)

2.題目中,出現了一個“觀”字,課文中,還出現了一個“觀”字,翻開書,小聲讀一讀,找一找。(板書:天下奇觀)

3.比較:“觀潮”的“觀”字和“天下奇觀”的“觀”字的意思一樣嗎?在理解了“觀”字意思的基礎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觀”。

4.小結: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樣的,讀書的時候,要一邊讀,一邊想,這樣才能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

二、初讀課文,朗讀正確

1.小聲地讀一讀課文,把課文朗讀正確。

2.指名讀,糾正學生朗讀中的錯誤讀音。

(薄霧悶雷漲注意學生在朗讀加點字時的字音。)

3.出示詞卡,朗讀詞語。

(寬闊、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昂首東望、風平浪靜、水天相接、沸騰、橫貫江面、齊頭並進、奔騰、漫天卷地、依舊、恢復)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小聲地再讀一讀課文,讀完了課文,請你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a、八月十八——最佳的觀潮日

b、鹽官鎮——最好的地方

c、觀潮人——最多

d、響聲——最大

e、浪潮——最壯觀

f、人的情緒——最高漲

2.你能把這六方面的內容連在一起嗎?可以說一句話,可以說兩句話……也可以是一段話,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你們的學習,已經把課文讀成了幾句話,由厚讀薄了。能不能把這篇課文讀得更薄一些,把整篇課文讀成一句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4.指導朗讀:(1)要突出錢塘江大潮的歷史悠久;(2)突出它是天底下美麗而罕見的景象。

5.能不能把這句話再讀厚?通讀這篇課文,找一找哪些語句表現出了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預設:學生很容易地從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中找出直接描寫大潮十分壯觀的語句。在學生找出後,教學進行小結:這就是大潮到來時和過去以後的景象。板書:潮來時,潮過後。再啟發:大潮到來之前錢塘江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板書:潮來前。)

6.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四、朗讀全篇,感受“天下奇觀”

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分三大組朗讀課文,教師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 溫故知新,匯入新課

1. 作者一開篇,就點出了對錢塘江大潮的評價。作者是怎樣說的?

2.

2.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描繪這“天下奇觀”的?

二、抓住重點,感受大潮到來時和過去以後的澎湃之美

1.翻開書,用心地讀一讀課文,讀後來談談你的感受。

(預設:這篇課文所表現出的一是大潮的朦朧之美;二是大潮的澎湃之美。但教學實際學生只能感受到大潮的洶湧澎湃之美。)

2.自讀課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寫精彩的句子。

a、哪部分內容最讓你感受到大潮最雄偉、最壯觀?

b、你來讀一讀三、四自然段,把你認為描寫得精彩的句子用括號標註出來,再多讀幾遍,努力讀得精彩一些。

3.指名朗讀學生認為寫得精彩的句子。

指導朗讀:

a、什麼樣的響聲呢?隆隆的響聲,把這種聲勢讀出來。

這響聲響亮嗎?(不響亮。)為什麼——好像悶雷滾動。哪個字突出了響聲不響亮?

b、有人告訴我們說,潮來了,說這話的人會是怎樣一番心情?讀出人們內心中的驚喜。

c、看到白線後,人群又沸騰了,人群怎樣沸騰?咱們演一演,怎麼樣?

提示:人們聽到了遠處傳來的隆隆響聲,看到了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了。人們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沸騰了,剛才的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語形容,那就是——人聲鼎沸。

一個人讀,顯然讀不出人聲鼎沸的感覺,得大家一起讀。

e、氣勢越來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讀出你內心中的激動。

f、多麼壯觀啊!讀出大潮這澎湃之美來。

g、誰來讀,讓大地顫動起來。

4.聽讀段落,感悟作者的表達順序。

a、我們把精彩的段落打亂了順序去朗讀,實際上作者在描寫大潮時是有順序的。你聽我來讀一讀,仔細聽,看看缺少了哪些詞語?

b、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描寫大潮到來時的景象嗎?

(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著位置的轉變和時間的推移描寫潮水的變化。)

5.自讀三、四自然段,感受“變化”。

a、作者在描寫大潮到來時的景象時,之所以把它描寫得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時因為作者突出抓住了它的“變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變化呢?

(1)潮聲(越來越大):隆隆——越來越響——如同山崩地裂

(2)潮頭(越來越高):白線——水牆——白色戰馬

(3)潮勢(越來越猛):逐漸拉長、變粗——翻滾——浩浩蕩蕩

b、作者把潮聲、潮頭、潮勢三方面內容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寫,讓我們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啊!

6.當大潮奔騰西去後,作者仍舊描繪出了它的變化?兩丈來高,大約是6、7米,相當於三層樓那麼高?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麼?

三、對話文字,感受大潮到來前的朦朧之美

1.大潮到來之前,錢塘江是怎樣一番景象?讀一讀,描寫大潮到來前錢塘江景色的句子。

2.品味“橫臥”。

a、這兩句話中哪個詞語用得好?好在哪?

b、看看“臥”字,左邊一個“臣”,又邊一個“卜”,表示“人”。“臣”像什麼呢?(上下排列著兩隻眼睛。)人的眼睛是左右排列的,那麼什麼時候人的眼睛才是上下排列的?(趴或是躺。)“臥”是什麼意思?

c、作者說,錢塘江橫臥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麼呢?(一動不動,沒有動靜。)與後面哪個詞語是呼應的?(平靜。)

3.作者在潮來前還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們什麼特點?

a、理解“屹立”,來了解“古塔、中山亭、觀潮臺”的特點:高聳,穩固

b、小山:若隱若現

4.鎮海古塔、中山亭、觀潮臺是多麼的高聳,多麼的穩固,它們屹立在寬闊的錢塘江江邊,遠處還有幾座小山。你覺得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朦朧、美麗、和諧、壯觀……)

5.此時此刻,高聳、穩固的鎮海古塔、中山亭、觀潮臺被籠罩著一層濛濛的薄霧;寬闊的、平靜的錢塘江被籠罩著一層濛濛的薄霧;遠處的幾座小山被籠罩著一層濛濛的薄霧,這幅畫面讓你感受到了一種怎樣的美?

四、抒發情感,總結全文

作者在觀潮之前,就評價到: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成為天下奇觀。而現在,我們是親臨其境,耳聞其聲,眼見其景,感受到了朦朧與澎湃,你不由得要發自內心地說上一句:錢塘江大潮,……

五、作業

a、背誦課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b、模仿描寫潮水來時的寫作方法,寫一場雨景。

亮和暗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認真觀察圖片,並用語言來表述,知道下雨要撐傘。

2、學習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傘的輪廓中大膽的添畫。

【活動準備】

1、幻燈片:各種各樣的傘。

2、畫好的傘的示範畫。自制的一把大雨傘。(雨傘媽媽)

3、油畫棒,畫好的雨傘輪廓作畫紙。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匯入(以下雨的場景表演)

——聽!這是什麼聲音,(下雨了。)

——哦!下雨了怎麼辦?用什麼來擋雨呢?(雨傘)

二、觀察各種各樣的雨傘幻燈片,引導幼兒討論他們是怎麼樣的,有什麼不同?

1、師:“老師這給許多雨傘拍了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2、提問:它們是什麼顏色的雨傘上有些什麼呢?它們的不一樣的地方。

三、欣賞雨傘繪畫作品。

播放幻燈片,讓幼兒觀察、欣賞,說說這些雨傘上有些什麼圖案,它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等。(激發幼兒的動手興趣)

四、裝飾雨傘。

1、“老師這有許多的小雨傘,可是他們都沒有漂亮的衣服,想請小朋友來幫幫它們,誰願意呀?”(幼:我願意。/老師,我來。)

2、教師先出示畫好雨傘讓幼兒欣賞。然後講解作畫的內容與要求及注意事項。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五、結束部分。

1、教師出示大雨傘(雨傘媽媽)說:“小朋友,你們好!我是雨傘媽媽,聽說你們在給我的雨傘寶寶畫衣服,讓我來看看,誰畫的最棒。”

2、“哦!我們小朋友的手可真能幹把雨傘寶寶都穿上的漂亮的衣服謝謝你們哦,現在我請小朋友拿上你的雨傘寶寶一個跟著一個走,和我一起去做遊戲吧!”

亮和暗教案篇4

目的要求

1、引導幼兒用跳躍、輕快的歌聲演唱歌曲,表現歌曲中活潑歡快的情感;

2、引導幼兒將歌曲中:"哎!已剪好了呀!"處理成領唱。

準備理髮店場景佈置、理髮師服裝、理髮店道具若干、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一位教師身穿理髮師的服裝,手拿推子、剪子來到幼兒面前,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瞧,這兒來了位客人,她是誰呀?

理髮師:你們好,你們認識我麼?(理髮師)師:對,她是一位理髮師,你們看她手中拿的什麼?(剪刀)剪刀可以發出什麼聲音?(卡嚓、卡嚓)

(2)幼兒跟教師念節奏xx|xx卡嚓|卡嚓提示語:現在我們來學學小剪刀的聲音。

二、教師富有情感、準確清楚地範唱歌曲,幼兒熟悉歌詞.

(1)教師清唱一遍歌曲。

提示語:理髮店的叔叔阿姨是怎樣為別人理髮的,請聽歌曲"理髮店"。

(2)教師出示圖譜、跟音樂範唱歌曲。

提示語:理髮時除了用剪刀可以發出卡嚓、卡嚓的聲音,還有什麼可以發出卡嚓、卡嚓的聲音?請大家再仔細地聽一遍歌曲。

三、教師帶領幼兒看圖譜練唱,幼兒能唱出歌曲中理髮師理髮時高興愉快的情緒。

提示語:小朋友跟我一起來學學理髮師吧!

四、用領唱、齊唱的方式演唱.

(1)教師啟發幼兒將歌曲中:"哎!已剪好了呀!"一句處理成領唱,其餘部分齊唱。

提示語:理髮師非常高興非常愉快的告訴顧客頭髮已經理好了,多漂亮啊!她就唱到"哎!已剪好了呀!"。這句話我來領唱,其他部分請小朋友唱。

(2)請個別幼兒扮理髮師用歡快的聲音進行領唱。

五、幼兒集體表演幼兒反坐椅子,跟教師一起學做小小理髮師,邊唱邊表演。

亮和暗教案篇5

目標

感受樂曲歡樂的氣氛,運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

感應樂曲中的特定節奏型,並嘗試對音樂進行頑固伴奏。

準備

cd 鈴鼓 圖片

過程

一、入場

果園裡的果子都成熟了,我們一起去果園玩玩吧,出發嘍!(師引導做頑固節奏)

二、感受樂曲、節奏

1.我們到嘍,哇!蘋果都成熟了,紅彤彤,金燦燦的,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你是怎麼摘果子的?(欣賞樂曲)

2.摘了這麼多的水果,我們來榨果汁喝吧,你榨過果汁嗎?是怎樣榨果汁的?

3.出示圖譜:師幼討論榨果汁過程

(1)老師這裡有個榨果汁的祕方,只要按照這個祕方榨就一定能榨出美味的果汁,誰來試一試?

(2)教師指圖,幼兒拍打出塔、塔、 踢踢塔的節奏型

(3)我們來榨果汁嘍(播放音樂)

三、道具律動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榨汁機,只要輕輕地拍出密碼就能榨出美味的果汁了(出示節奏卡),誰會拍出密碼?

2.我們一起用神奇的榨汁機榨榨看

3.你們喝飽了嗎?我們榨點給客人老師喝一喝,客人老師幫我們看看誰能榨出最美味的果汁。

4.神奇的榨汁機不僅可以榨出美味的果汁,還可以和我們一起跳跳舞吧!

亮和暗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更多的方式、方法,使瓶(罐)子發出更好聽的聲音。

(2)使幼兒感受到音樂就在自己的身邊,許多物品都可以成為樂器。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活動材料準備:

1、請幼兒自備各種常見材質(如:鐵製、塑料、玻璃、紙製……)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教師提供各種輔助瓶子發聲的工具和材料(如:筷子、勺子、鉛筆、大米、小石子、沙子、豆子、水、透明膠帶、繩子……)若干。

3、各種大小不等的紙箱、盒子;各種厚薄、質地不同的紙張若干。

幼兒能力知識準備:

幼兒已進行過《會唱歌的瓶子》活動。

活動建議:

1、先請每位幼兒自選一種瓶(罐)子當樂器,用自己覺得最好的演奏方法,跟隨音樂演奏節奏樂。

2、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分別用手、筷子敲擊某種瓶(罐)子,請幼兒猜猜是那種瓶(罐)子發出的聲音。

教師可引導幼兒思考:"用手和用筷子敲擊瓶(罐)子後,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3、教師出示部分輔助工具與材料,引起幼兒思考:"想辦法讓這些東西與瓶子結合起來,使瓶子唱出更美妙的歌聲。"

4、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啟發幼兒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使瓶子發出各種聲音和節奏型。

(1)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工具敲擊瓶子的不同部位,仔細聽一聽,聲音一樣嗎?哪個聲音較高?那個聲音較低?

(2)引導幼兒將不同種類、不同數量的材料裝進瓶中敲擊或搖晃,試一試聲音會變化嗎?變高了還是變低了?(如:將水注入幾個玻璃瓶中,用筷子敲一敲,看看水多的瓶子聲音較高還是水少的瓶子聲音較高呢?)

(3)引導幼兒把瓶子捆(粘)在一起,用筷子刮一刮,聽聽是什麼聲音?

(4)引導幼兒把薯片罐子由低到高排列在一起,用筷子按順序敲一敲,聲音是怎麼變化的?

5、請創造出不同聲音或不同節奏型的幼兒逐個表演自己的操作方法。使幼兒感受變化多樣的音色、音高和節奏。

6、出示各種紙張、紙箱、盒子,啟發幼兒分組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它們也能發出不同的聲音和節奏型,並請個別幼兒展示。

7、請幼兒找找自己身邊還有那些物品也會唱歌。

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敲敲活動室內的其它東西。(如:桌子、椅子、玩具、門、窗、黑板、櫃子、地板……)瞭解不同的物體經過敲擊後都能發出聲音,它們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只要動腦筋,身邊的很多物品都可以成為樂器。

教學反思

音樂欣賞課《森吉德瑪》,我感覺很難,真的很難。它不像唱歌課,當我們看到課題,稍加思索馬上就會有清晰的教學思路。它不像唱歌課讓你上起來那麼輕鬆那麼自如。更不像唱歌課讓你感覺那樣歡快活潑。把這節課上了幾遍,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感觸,因為講臺下的孩子對音樂的理解是不同的,對音樂的想象是不同的,其實包括我們聽課的老師在內,哪一位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是一致的呢。有的孩子說音樂是悲傷的,也有的孩子說樂曲是優美的,還有的孩子感覺是沉悶的。音樂的不確定性在這裡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我不敢給學生加框架,所以有時候我有些無措。所以這幾天我靜靜的思考,深深的反思。領悟了:教無訂法,學無止境,在音樂教學的路上我還只是個新手,還是個需要加倍努力的探索者!

亮和暗教案篇7

標 知識與能力:

走進作品,走近大師,學會鑑賞,通過個性化和富有動作性的語言分析人物形象。

過程與方法:

1、自主選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開展分角色朗讀,嘗試辯論,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其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思辯能力和歸納理解的能力。

2、學會藉助現代資訊科技查詢、分析、辨別、篩選、整理、積累利用資訊。將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理念、多元智慧的理念、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理念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清具有濃厚封建性的資產階級家族的腐朽,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罪惡。

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雷雨》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意在引導學生在解讀劇本,注意品味個性化和富有動作性的人物語言,把握尖銳集中的戲劇衝突,瞭解人物性格是怎樣在矛盾衝突的發展、變化中得到展現的。依據《課程標準》中對戲劇的要求,重視作品閱讀欣賞的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作家作品資料,引導學生自行從書刊、網際網路蒐集有關資料,或採用多媒體等教學輔助手段,豐富對作品的理解;組織討論會,交流欣賞閱讀的心得。從而理解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恰當的評價,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提高文學修養。

2、教學物件分析:高二(5)(6)班是理科班,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對劇本的解讀還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上。通過辯論的形式,對於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以及思辯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另外利用網路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模式查詢資料,在培養資訊素養的同時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其探索精神。

重點難點

通過個性化和富有動作性的語言分析人物形象是教學的重點,為解決這一問題,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由他們自組小組,開展分角色朗讀。

“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是真實的還是虛偽的”是教學的難點,為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圖書以及網路蒐集資料,並對蒐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彙總,開展辯論。

教學準備

教師:推薦蒐集資料的途徑、把學生蒐集的資料彙總、整理、下發給學生,達成資源的共享。

學生:蒐集資料、閱讀劇本;選擇、推薦朗讀者和辯論者。

策略教法

運用誦讀法、論辯法、歸納法等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探究教學重難點; 藉助多媒體、網路等輔助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效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約1分鐘)

(二)溫故(約4分鐘)

1、概述《雷雨》的情節

2、理解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愛情關係、血緣關係、階級關係),進而瞭解矛盾衝突。

(三)知新(約20分鐘)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約8分鐘)

2、歸納人物形象(約12分鐘)

(四)難點突破(約10分鐘)

模擬辯論

正方: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是真實的

反方: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是虛偽的

(五)總結評價(約3分鐘)

1、過程評價(教師評價為主)

2、現場表現評價(師生討論評價)

3、研究深度評價(教師評價為主)

4、綜合素質評價(學生選舉為主)

(六)課外拓展(佈置作業)(約1分鐘)

(七)結束語:(約1分鐘)

亮和暗教案篇8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廠”、“斤”、“牛”、“力”等,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的歡樂。

教學時間:三課時。

一、談話導

1、這一學期,我們學過《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後,知道了什麼?(春天來了,農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開,也很美。)

2、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裡春天的早晨怎麼樣呢?(板書:草原()的早晨)領讀。

3、講述草原:我國的內蒙古及西部黃土高原,有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間或雜有耐旱的樹木,適宜放牧牛羊。

4、誰能說說記住“原”字的辦法?(用部件法記“原”:“廠、白、小”)結合教“廠”字頭。

二、初讀指導

1、引導看課本上的插圖,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麼。

(牧民們騎在馬上,揮舞著鞭子;羊兒本跳著向前奔)

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圖上畫了些什麼呢?

(牧民們騎在馬上,照看著羊群;一群群羊兒在草地上吃草)

2、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

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3、檢查自讀情況。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詞:啪鞭打破黎明寧靜鋪滿新綠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指出:“寧、靜”是後鼻音;“鞭、新”是前鼻音。

③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請小朋友們互相交流。

(啪,象聲詞;鞭,結合插圖理解)

④教者小結。

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剛亮的時候。

寧靜:安靜。

新綠:剛剛出現的綠色。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葉露出了新芽。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帶有生字詞的語句:無邊的草原牧民們跨上駿馬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

③交流:“無邊的草原”說明草原怎麼樣?(草原大,看不到邊)

④教師講:“牧民”是牧區中靠畜養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駿馬指好馬、走得快的馬。

問:“牧民們跨上駿馬”是什麼意思?(牧民們騎上了好馬)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詞:遠處飄動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

③交流對生字詞的理解。(遠處:遠的地方;飄動:聯絡生活實際講)

4、複習鞏固生字詞

出示下列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啪鞭黎明寧靜鋪滿跨駿馬

結合認讀生字詞教新的偏旁

5、自由讀課文。

6、指名讀課文。

三、作業

讀讀、寫寫下面的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一、複習檢查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詞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2、聽寫:“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說出“處”、“牧”、“原”的偏旁名稱。

3、指名朗讀課文。

二、靜讀訓練

1、第一自然段。

學生自讀,思考:這一自然段寫的是什麼季節、什麼時間的事?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季節:春天——新綠鋪滿草原;時間:早晨——黎明)

口頭填空。鞭聲打破了寧靜。的草原醒來了。

自由討論並交流:“草原醒來了”是什麼意思?

(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現在醒來了。)

(夜,靜悄悄的,草原也跟人們一樣睡著了。早晨,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靜到動,就像醒過來一樣了。

指名讀全段。(重音:響亮、黎明、新綠)

2、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麼?(板書:羊兒牧民)

再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

羊兒湧出了圈門,奔向草原。

牧民們,追趕那。

填空後互相交流對“一隻只”、“蹦跳著”、“無邊”、“跨上”等詞語的理解。(一隻只:羊兒多;蹦跳著羊兒歡快;無邊:草原大;跨上:牧民懷著歡樂的心情)

(板書:一隻只湧出跨上追趕)

這一段寫草原上羊兒和牧民怎麼樣?(羊兒多,牧民歡樂)

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重音:蹦跳無邊歡樂)

3.第三自然段。

輕聲讀全段。這一段只有一句話,誰會讀的?

指名朗讀後提問:這一自然段寫的什麼?(草原上羊兒多,牧民歡樂)

你為什麼這麼說?(“一群群”說明羊兒多;“藍天下回蕩著牧羊人的歌聲”說明牧民心裡很歡樂,放聲歌唱)

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寫草原上的羊兒多,牧民樂)(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隻只羊兒”,這一段是“一群群羊兒”羊兒更多了。上一段通過寫牧民跨上駿馬追趕羊群表示歡樂,這一段用“藍天下回蕩著牧羊人的歌聲”來表現牧民的歡樂)

作者說“一群群羊兒像朵朵白雲在飄動”,為什麼這麼大比方?(羊兒是白色的,跟白雲的色彩一個樣;羊兒一邊吃草,一邊活動,白雲在空中也不斷移動。它們有相似的地方。)(板書:一群群飄動歌聲)

引讀:遠處,一群群羊兒——學生接著讀,師讀:藍天下回蕩著——學生接著讀。

三、課堂練習

1、讀了《草原的早晨》,我們又懂得了什麼?

(草原上的羊兒真多。牧民們的生活很快樂)(板書:多樂)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 )鞭聲 ( )草原

( )羊群 ( )清香

照例填空

一( )春雷 一( )氣 一( )白鵝

一( )小船 一( )梅花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複習檢查

出示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指名認讀,介紹自己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

二、背誦指導

各自朗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練習。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來了。

(2)羊兒圈門,奔向。牧民們,追趕那。

(3)羊兒像在飄動,藍天下回蕩著。

結合口頭填空練習,理清文章結構。

練習背誦。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無打處民動牧原新

2.指名認讀。

仔細看田字格內的“打、動、牧、新”,比較在結構的安排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據學生髮言,老師歸納:

雖然這四個學生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但是在安排上還是有區別的。“打”,左高右低;“動”,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齊平。“牧”左右兩部分一樣高。“新”左右兩部分的上面部分齊平,右邊的“斤”字的“豎”稍長。

“無”和“民”都是獨體字。著重指導寫好最後一筆:“無”最後一筆是豎彎鉤,從田字格的中心起筆,沿豎中線往下寫,寫至與撇平時再向右拐,最後向上鉤。“民”的最後一筆是斜鉤,幅度較大。處,複習折文旁,再與“外”做比較。處,半包圍結構,第三筆是平捺,“卜”在平捺上方。“外”是左右結構。

四、作業

練習描紅。

各自練習寫生字,覺得難寫難記的多寫幾遍,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背誦課文。

板書: 5 草原的早晨

羊兒 牧民

一隻只 湧出 跨上 追趕

一群群 飄動 歌聲

(多) (樂)

標籤: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