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小班《請》教案最新7篇

優秀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教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小班《請》教案最新7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班《請》教案最新7篇

小班《請》教案篇1

小班.上小小音樂家

材料介紹:

樂器響板、動物頭飾2個。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教學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遊戲“小小音樂家”目標明確,層次清晰,緊扣藝術、語言的教育目標,同時健康領域的教育內容滲透其中,具體目標如下:

1.認識樂器響板,掌握響板的使用方法。

2.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增強幼兒的節奏感。

3.通過音樂教育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發揮幼兒創造性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活動1大家有禮貌

活動目標

1.認識樂器響板,掌握樂器的使用方法。

2.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增強幼兒的節奏感。

活動準備

樂曲響板。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方式出示響板,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1.老師:變變變,變出來了個音樂夥伴,猜猜它是誰?

2.老師:它的名字叫做“響板”,接下來大家就請出這位新朋友吧。

二、展示響板的使用方法

1.老師示範:左手手心向上,響板放到左手的手心處(響板開口方向朝外),右手在響板上方,演奏時右手向下拍即可發出聲音。(插圖)

2.請幼兒按照老師示範的方法進行練習。

三、說話伴奏

1.老師邊說話邊演奏,一字一拍。

老師:xxxx|xxx|xxxx|xxx||

例大家大家大家好!大家大家大家好!

2.老師:引導幼兒說出:xxxx|xxx|xxxx|xxx||

例老師老師老師好!老師老師老師好!

3.請一名幼兒們上前,先向大家問好,其他幼兒再一起向他問好。xxxx|xxx|xxxx|xxx||

例######好!######好!

四、做遊戲

1.老師:請小朋友來聽一聽,先演奏第一遍(重重地:xxxx),再敲第二遍,(輕輕地:xxxx)。

引導幼兒一起參與打節奏(小聲地:xxxx;大聲地:xxxx)。

2.老師可以一邊說一邊拍擊響板進行遊戲。

例:xxx|xxx|xxx|xxxx|xxx||

叔叔好,阿姨好,講禮貌,人人誇我好孩子。

五、活動結束

整理材料,裝回袋子,放回盒子。

活動2小雞和小鴨

活動目標

1.使用響板模仿鴨子的叫聲,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2.通過“反覆感復傾聽歌曲,能更好地感知音樂表現的不同形象。

3.感受鴨子愉快的心情,並激發幼兒大膽的表現慾望。

活動準備

1.主材料:樂曲響板、鴨子頭飾。

2.輔助材料:音樂歌曲《母鴨帶小鴨》

活動過程

一、故事情景匯入

老師講述故事:在一個池塘邊,有一群快樂的鴨子們在那裡戲水。它們一邊快樂的唱歌,噢...原來是鴨媽媽帶著一群小鴨子在那裡唱歌。小朋友們,知道鴨子是怎樣唱歌的嗎?

二、使用樂器響板,拍擊歌曲節奏

1.老師邊唱邊拍節奏,讓幼兒欣賞並感知節奏。

老師:快看今天鴨媽媽把誰請來了?是我們的新朋友響板。今天它為我們唱首好聽的歌吧!

2.欣賞音樂,並拍節奏。

老師模仿小響板邊拍擊邊說:請小鴨子們邊聽邊伴奏吧。

你們聽到了什麼?

3.重點節奏節拍練習,使用響板拍擊節奏。(1)×××(2)××××嘎嘎嘎嘎嘎嘎嘎

三、唱唱跳跳,歌表演

1.老師帶領幼兒一起演唱《母鴨帶小鴨》,鼓勵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快樂的演唱。

2.引導幼兒歌表演。在教室裡圍成一個圓形,邊用響板拍擊節奏,邊圍成圓形,學鴨子走路。

四、音樂遊戲

老師扮演鴨媽媽,幼兒扮演小鴨子,隨著音樂節奏鴨媽媽去請小鴨子跟在鴨媽媽身後,最好邀請一長串的小鴨子,集體變成小小演奏家,跟在鴨媽媽身後高聲歌唱。

五、活動結束

整理材料,裝回袋子,放回盒子。

活動3小紅馬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初步感受節奏的變化。

2.積極參與遊戲活動,體驗愉快的情緒。

3.能大單在集體面前表演,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樂器響板、小馬頭飾。

活動過程

一、故事情景匯入

故事大概:在大草原上有一匹小馬,它的名字叫做“小紅馬”。小紅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肚子餓了它就去河的對岸吃青草,每天小紅馬都是快快跑,跑過了小橋吃青草,吃的肚子飽又飽。小紅馬就是這樣過著快快樂樂的生活。

二、學習掌握節奏,更好地記住歌詞。

1.老師提問:小紅馬在跑步時,馬蹄落地時發出的是什麼聲音呢?(“呱噠呱噠”的聲音)

2.讓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小紅馬跑步的聲音吧!

3.幼兒感知兩種不同的節奏。如:

××××|××××|××|×-||

呱噠兒呱噠兒呱噠兒呱噠兒,呱噠兒,駕!

三、學習旋律,演(更多請你搜索,請關注其他

小班《請》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按住滾過來的球,鍛鍊手下的控球能力。

2、體驗合作玩球的快樂。

3、鍛鍊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皮球,錄音磁帶

活動流程:

一、熱身運動:貓媽媽帶領寶寶一起做操

二、小貓學本領:

1、抓老鼠:按住滾過來的球。

1)、幼兒示範:用手按住同伴滾過來的球。

2)、把幼兒分成六組站好,然後由一組幼兒把球滾過去,對面的幼兒用手按住同伴滾過來的球,注意要在球的正面出手。(能幹幼兒可以拉長兩人之間的距離)

3)、幼兒遊戲教師指導。

2、追、抓老鼠:先將球滾出,然後立即追上去,直至追上皮球並按住。

三、放鬆運動 以情節匯入增加幼兒的活動氛圍

這一環節是幼兒學習的重點內容,讓幼兒學習按球本領。

這一環節是增加難度及加強活動量,讓幼兒跑的基礎上去按皮球

這環節體現互助友愛,並達放鬆身體的目的

延伸活動:

融合於平時的遊戲

活動反思:

1、這個活動適合一些運動能力弱的小朋友,對於另外一些小朋友不太適合,目標顯得太低了,對他們來說沒有一定的挑戰慾望。

2、活動以遊戲形式貫穿較好,幼兒比較喜歡。

延伸閱讀

小班體育教案《有趣的沙包》附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玩沙包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大膽創造出幾種不同玩沙包的方法。

2、初步瞭解沙包的製作過程。

活動準備:

沙子、留著口的半成品小沙包若干,針、線,沙包一個。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在音樂《健康歌》的伴奏下,組織幼兒做熱身運動,活動一下身體的各個部位。

教師出示沙包說:小朋友認不認老師手裡拿的什麼東西呢?

幼兒:沙包。

二、過程

老師:沙包是怎樣製作的呢?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做好不好?

幼兒:好。

師幼共同做沙包。

1、請幼兒沒人選擇一個半成品的小沙包,想辦法把沙子裝進去。

2、教師幫忙縫好口袋。

3、組織幼兒互相交流,看看自己製作的沙包和別人製作的有什麼不同。(從大小、重量、圖案等方面比較。)

老師:老師將沙包發給你們,但是老師有個請求,小朋友比賽,看看誰想的玩法多,等一下教教老師好嗎?(引導幼兒自由玩沙包,鼓勵幼兒玩出多種花樣。教師觀察孩子們玩沙包的方法,及時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玩法。)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能用這麼多方法玩沙包。現在請小朋友輪流來當老師,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這些玩法。

老師總結沙包的玩法:沙包可以放在頭頂上、肩膀上、手心上、背上走;拍手拋接沙包、手心手背拋接沙包;夾沙包跳、扔沙包、踢沙包、互拋互接沙包、用沙包跳房子、投擲沙包。

三、活動結束

老師:小朋友我們都想出這麼多玩沙包的方法,一起到院子玩沙包嘍(帶領小朋友到室外活動場地玩沙包。)

活動延伸:

老師兒分成2組,進行沙包比賽。

夾沙包跳:讓幼兒將沙包夾在兩腿的之間跳,看誰最先跳到終點,在跳動的`過程中,沙包不能掉下來。

小螞蟻運糧:將沙包放在背上弓著背進行小螞蟻運糧比賽,在指定時間內看誰運的多。

託沙包:用球拍託著沙包進行競走比賽。

活動反思:

整節課的氣氛都很好,小朋友都很活躍的表現自己,開動自己的小腦筋,想出各種各樣的玩法,太棒了。特別是在孩子們裝沙子的過程中,操作很認真但不夠熟練,部分幼兒需要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在使用針線的過程中由教師親自操作,並且組織好幼兒注意安全。在今後的教學中,作為教師一定要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動手製作,體驗製作過程中的樂趣和製作成功時的喜悅。

小班《請》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 介紹自己的名字。

2. 認識小朋友的名字。

3. 學習使用禮貌用語。

4. 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5.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皮球。

活動過程

1. 老師與幼兒圍圈坐。

2. 老師將球放在地上,手按皮球,一邊有節奏地滾動,一邊按節奏說:“喂喂,我的皮球滾給誰?”小朋友說:“請把皮球滾給我。”

老師隨機問:“請問×××,你在哪裡?”被叫到名字的幼兒說:“×××在這裡,請把皮球滾過來。”老師將皮球滾向該幼兒,幼兒說:“謝謝。”

活動評價

1. 能介紹自己的名字。

2. 能使用禮貌語“請”、“請問”、“謝謝”。

3. 能用雙手接滾動的球。

活動建議

此活動也可以運用《找朋友》的方法進行,如幼兒一邊跑跳步一邊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請問你叫什麼名?”,另一個小朋友唱“我的名字叫×××”,隨即找朋友的小朋友唱“×××是我的好朋友”,兩個小朋友一起說“再見”,然後兩個小朋友分開,繼續找其他的小朋友。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記住自己和小朋友的名字,可以在活動區中創設“朋友角”張貼小朋友的照片和姓名,引導幼兒相互介紹自己,並認識同班小朋友的姓名。

活動反思

遊戲中鍛鍊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滾球的技巧和力度,還有兩個人的合作意識,滾過來滾過去,變成小花等等很好玩,我覺得,本次活動的形式和方法還可以多樣性,變換更多的方式方法會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讓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小班《請》教案篇4

活動要求:

1,引導小朋友玩沙包,鼓勵他們配合,以及掌握扔沙包的技巧和力度。

2,培養團隊合作意識,鼓勵不活躍的小朋友參與到活動中來。

3,注意小朋友活動中的體能問題,及時調換遊戲參與人員,以及及時控制遊戲節奏。

活動道具:

1,兩個柔軟的沙包。

2,一間較寬敞的活動室。

活動指導:

1,檢查孩子的鞋子,看有沒有鞋帶鬆開的現象,如果有,建議小朋友自己動手繫緊,以免玩耍過程中踩到會摔倒。

2,引導孩子們做遊戲前的放鬆活動,尤其是手肘,以及膝蓋處的關節靈活度。

3,老師在一邊做示範動作,孩子們跟著做。

活動過程:

1,老師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用來扔沙包,一組在中間跑動接沙包。

2,兩組再分別對換,讓孩子們把兩種沙包的狀態都嘗試一下。

活動總結:

孩子們玩沙包,其實是非常有樂趣的一項運動,不僅能讓孩子們開懷大笑,而且也會讓孩子們意識到集體活動的快樂性和重要性,讓孩子在玩耍中無意識地就喜歡上了運動。

小班《請》教案篇5

教材分析

孩子從家庭走向幼兒園,剛與家人分離容易產生緊張情緒,他們最初強烈的情緒表現是“哭”。傾聽孩子的哭聲,正確對待孩子的哭鬧,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老師親親我”的活動,滿足了孩子的這種依戀情緒,並將孩子的這種依戀情緒慢慢轉移。活動中,老師創設了一個寬鬆、自由、溫馨的環境,以親切、熱情、和藹的態度對待每位孩子,如:抱抱、摸摸孩子,親親臉、握握手等,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就像爸爸媽媽一樣親我、愛我、喜歡我。在親密接觸中,孩子漸漸對老師產生信任感、依戀感,覺得老師就像媽媽,從而把對父母的依戀漸漸轉移到老師身上。

活動目標

1、幼兒願意接受老師的親吻和擁抱,體驗師生間的親密,感受演唱的樂趣。

2、幼兒能熟悉旋律,學唱歌曲,知道老師愛寶寶,寶寶愛老師。

3、幼兒能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嘗試根據演唱物件替代部分歌詞,如:將“老師”改成“園長老師”或“伙房阿姨”等。

活動準備

布娃娃一個,歌曲音訊

活動建議

1、音樂匯入,引導幼兒感受老師的愛。

教師伴隨歌曲旋律親親、抱抱幼兒,用眼神、語言、動作等表達對幼兒的喜愛。

2、學說歌詞,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歌詞。

(1)教師以布娃娃的口吻示範朗誦歌詞。

(2)請幼兒和布娃娃一起練習說歌詞,教師可通過親吻、擁抱、飛吻或語言表述等方式積極迴應幼兒。

3、學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和老師互動的快樂。

(1)在說歌詞的過程中逐漸加入音樂旋律,引導幼兒聽音樂旋律有節奏的演唱。

(2)以讓更多老師親親的方式熟悉歌曲,感受班級每位教師對自己的喜愛。

提問:你喜歡老師親親你嗎?老師為什麼要親親小朋友?你想讓哪位老師親一親?

(3)嘗試根據演唱物件替代部分歌詞,感受幼兒園中其他工作

人員對自己的喜愛。將歌詞中的“老師老師親親我”替換成“園長老師(門衛爺爺、伙房阿姨等親親我”。使幼兒瞭解幼兒園裡的每一個人都很愛自己。

4、活動延伸

將歌詞替換為“媽媽媽媽親親我”回家唱給家人聽。

小班《請》教案篇6

【設計思路】

如果說每個人都有一個情結,愛車的有愛車情結,工作狂有工作情結,購物狂有品牌情結,那我想,在孩子們的世界裡,他們都有一個甜蜜的情結,那就是——糖果情結。甜甜的糖果是孩子們的最愛,無論哪個孩子看到那些甜蜜漂亮的小東西肯定都會兩眼發光。班上經常出現一些小朋友帶來的各種各樣的糖果,孩子們常常邊享受著美味邊互相討論:我吃的糖果是什麼味道的,我還吃過什麼樣的糖果""在有意無意間感知著糖果的色彩、形狀、數量、品種和味道等,並逐漸對糖果產生了濃濃的喜愛之情。

【活動目標】

1、感知、瞭解各種糖果的特徵,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2、初步知道按形狀分類擺放物品。

3、願意參與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小糖果若干、糖果盒一個、圓形糖盤、方形糖盤各一個。

2、環境準備:(場地佈置見圖1所示)

?活動重點】學習用不同形狀的樹葉進行拼粘出不同的造型。

?活動難點】發展幼兒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師:你吃過糖嗎?(幼:吃過)嗯、那你吃過什麼糖呢?(草莓糖,硬糖,軟糖,巧克力,牛奶糖)

2、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糖寶寶,來看看,你們認識他們嗎

二、出示幻燈片,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

(一)找糖果寶寶回家

1、(點出ppt)師:這是糖果屋,糖果寶寶就住在這裡面。

看好哦,這裡面有許多許多的糖果寶寶,看誰先叫出它的名字哦。(一邊點ppt一邊說)

2、(出示糖果)師:那麼多的糖果寶寶啊,今天都到我們這裡來了,哈哈,我都喜歡,你呢。

師:那麼多糖果寶寶都來了。哎呀!可是他們說啊:"哎呀!找不到家了。"糖果寶寶要回家,誰來幫忙呀?糖果寶寶要回家,誰來幫忙呀。"師:你願意幫助他嗎?(願意)謝謝你哦!

(二)教師示範把寶寶送回家

1、(點ppt)師:怎麼回家呢?一個圓圓的家,一個方方的家,你們覺得圓圓的家裡可能住著誰?方方的家裡又該住著誰?(幼:。。。)(出示糖盒)師:是嗎?!圓圓的房子不知道住著誰?方方的房子也不知道住著誰!我們就是找不到,你能不能告訴我。我現在就是找不到,是圓圓的還是方方的?(幼:我來,我來,我來幫幫你)哦,你來幫他啊,哦!謝謝你哦。哎呀,怎麼回家啊!

2、師:圓圓的糖寶寶我送你到方方的家裡哦,啊?不對啊?

那你來說!(幼:。。。)哦,我們一起來說。(圓圓的糖寶寶去圓圓的家裡,方方的糖寶寶去方方的家裡。)

(三)幼兒動手操作

1、師:送它回去的時候,要說圓圓的糖寶寶我送你到圓圓的家裡去,方方的糖我送你到方方的家裡去。

(幼兒分別將圓圓的糖和方方的糖分別送到圓圓的家裡和方方的家裡。)

2、評價師:糖果寶寶,你有沒有別人的家裡去哦?(檢查有沒有放錯)師:圓的、圓的、圓的,都是圓的。方的、方的,都是方方的。

師:圓圓的糖找到家了嗎?方方的糖找到家了嗎?

謝謝小朋友。小朋友應該說什麼?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三、判斷糖果的數量、軟硬、形狀

1、判斷糖果的數量和軟硬

(1)、(提要求)師:對了,太好了,我們都找到家了,原來糖果寶寶也有家的。

(出示布袋)就像布袋家裡也有糖果寶寶哦,布袋家裡的糖果寶寶可不一樣哦。它說哦,一、不能用眼睛看哦;二、只能用手去摸哦。

(2)、師:你看,這裡的糖果寶寶,什麼顏色袋子裡的多一點,什麼顏色袋子裡的少一點。

(幼:這個多、那個多)為什麼?可能這個多,可能那個多。

好的,我請你們來摸一下。(請多個幼兒摸摸)師:你們覺得哪個袋子裡的多一點,哪個袋子的少一點?(幼:紅色的多,藍色的少)

2、判斷糖果的軟硬

(1)、師:是嗎?!我來摸一下,真的哦,有點猜對了哦。

唉?怎麼感覺哪裡不一樣啊?為什麼感覺不一樣啊?(我請坐的最端正的小朋友來),這2個袋子裡的感覺哪裡不一樣?

師:哦,請你來。(幼兒上來摸)摸上去有什麼感覺?

(2)、(拿出來)師:我來看一下,一邊是1顆糖果,另一邊是3顆糖果。

師:1個和3個摸出來了,還有什麼不一樣呢?

幼:軟軟的,硬硬的。

(3)、小結: 師:一邊是1個,一邊是3個;一邊是軟軟的,一邊是硬硬的。

3、認識形狀。

(1)提活動要求師:好多糖果寶寶啊,老師請你們吃糖,想不想吃?(要)今天的糖果寶寶呀都躲在糖果屋裡,剛才那裡有糖果屋,這裡也有糖果屋。

(出示糖果屋)這個糖果屋說:"我要請你們吃糖,請他吃一顆糖。哎哎哎!記住是一顆糖,小朋友爸爸媽媽說不能多吃要蛀牙的。

師:吃幾顆糖啊?(一顆)怎麼才能吃到呢!糖果屋說請你到這裡來摸一顆糖果,請誰來呢?!

請耳朵聽清楚的小朋友,如果我說拿一顆圓圓的糖(重複),如果你摸到了不是圓圓的糖果,請你放進去,重新摸一顆。聽清楚了嗎?

(2)幼兒操作師:好,聽清楚,摸一顆軟軟的糖!(請幼兒上來摸)師:好的,這次摸一顆這個樣子的糖,什麼形狀?(幼:圓)師:終於找到了。這次找個長得像皮球,長得像太陽的糖果,圓圓的,硬硬的(多請幾個小朋友)

四、活動結束,退場師:好,你的是什麼樣的?你的呢?還有的小朋友沒拿到呢,是不是啊,不急,我們回教室再去摸,好不好啊?!

教學反思:

在設計《糖果寶寶》教案時,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經過我認真思考的。考慮到遊戲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放鬆地參與、主動學習,所以整個活動的設計我是以遊戲的形式貫穿的。糖果精美的包裝、形態各異的外形、鮮豔美麗的色彩、奇特豐富的口味,都對小朋友有著巨大的誘惑力,對年齡幼小的小班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在備課時,我設計了到“糖果王國”做客的情景,既可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又可以培養幼兒的作客禮儀。

去“糖果王國”做客之前我提出了做客時的禮儀,所以在糖果王國裡,小朋友能有禮貌地向國王問好,在找自己喜歡的糖果時,也能不推不擠地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糖果。從這點可以看出:教會小朋友做客的禮儀是很必要的,從小就應培養孩子做個有禮貌的孩子。不推不擠、不大聲說話也是我們進行的“三輕”教育中部分。

觀察、操作、具體實踐是幼兒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它能保證幼兒在直接接觸實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直接、具體的認識糖果。所以在活動中,幼兒通過摸糖果、捏糖果、剝糖果、聞糖果、嘗糖果來感知糖果的特徵,比教師單一的說教、圖片的出示等要強得多。

在自由討論“感知糖果的外形特徵”環節裡,我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大部分小朋友能主動與旁邊的小朋友交流,有說糖果顏色的,有說糖果形狀的……黃喻綺說:我的糖果有兩種顏色。也有幾個小朋友把顏色說錯的,如:把紫色說成是紅色等。雖然這些小朋友描述失誤,但我沒有批評他們,而是引導他們說出正確的描述。請小朋友剝糖果時,我和孩子複習了剝糖紙的方法,雖然已經教他們用撕齒輪的辦法撕糖紙,但還是有少部分小朋友撕不開,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一些糖紙的包裝較緊,部分小朋友很難開啟;另外一個原因是個別小朋友的力氣畢竟太小,每個小朋友的能力也不同,在這裡就需要我們老師及時地進行調整,我馬上請了一些能力強的小朋友對他們給予幫助。這個環節也培養了幼兒互幫互助的良好品質。

吃糖果的環節是小朋友最開心的環節!通過品嚐,他們能互相地說出自己的糖果是什麼味道,大部分小朋友說糖果是甜的,個別說有點酸。平時聽有些家長說孩子太喜歡吃糖,影響正常的進餐,因此,我藉助本次活動對幼兒進行了健康教育。因為楊老師前幾天已經給他們講了有關這個話題的故事,在討論什麼時候不能吃糖時?小朋友很快就能回答出來。

在活動結束後,有幾個小朋友悄悄地對我說:“莊老師,我覺得今天很開心!”“我今天太高興了!”聽了孩子們的話,我很感動,因為他們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明今天的活動比較成功。在整個活動中小朋友運用各種感官,主動探索,獲得了直接經驗,學習認識事物的方法,產生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慾望。在今後的活動中,我應該像今天一樣去信任他們,多聽聽孩子們的想法,使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區域活動是教學活動的延伸,也是教學活動有效的補充,孩子們對教學活動的熱情並沒有因為活動的結束而褪減。因此,我在生活區提供了更多的製作、裝飾糖果的材料,讓幼兒嘗試製作糖果。

但活動中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1、糖果品種準備較少,其中軟糖準備得太少,如果每個小朋友有兩種手感不同的糖果進行分辨就好了。

2、環保教育不到位,幼兒剝開的糖紙教師應和幼兒一起收集起來,可放到活動區進行“製作糖果”活動。

3、教師的評價語言還應該多豐富。

小班《請》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瞭解故事內容。

2、學習一頁一頁地翻看圖書,與老師、同伴大聲地邊說邊表演故事中的內容。

3、喜歡看書,感受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繪本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介紹書名,猜測內容。引起讀書的興趣。

1、師:今天,我們要讀一本新書,書名叫《不見了》。(教師用手指書名,帶領幼兒指讀書名。)

2、師:咦,什麼不見了呢?請小朋友猜一猜。(幼兒自由猜測書中內容)

3、教師:那到底什麼不見了呢?我們一起來看書吧。

二、閱讀圖書,引導觀察,理解書中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書的1—4頁師:請小朋友翻看第一頁,注意哦,要用小手摸著它的耳朵輕輕翻。

提問:

(1)看看,圖上的架子上掛著什麼呀?(請幼兒觀察畫面,說出畫面上有衣服、手套、圍巾、雨傘)

(2)我的帽子不見了,去哪兒了呢?(翻第一頁)

(3)你們找到帽子了嗎?(引導幼兒發現帽子做了小鳥的家)

(4)教師:翻一頁,在圖上看到了什麼?(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小物品)

(5)我的手帕不見了,去哪兒了呢?翻一頁

(6)手帕做了什麼呢?(引導幼兒發現手帕做了青蛙小船的彩旗。)

2、幼兒自由閱讀圖書後面的內容,教師給予指導。

師:還有什麼不見了呢?請小朋友接著往下看書。

3、師幼共同討論閱讀圖書後面的內容。

師:你還發現有什麼不見了。(幼兒說說自己閱讀圖書的發現,教師根據情況,開啟相應的書頁,觀察、講述)

4、教師和幼兒完整地閱讀圖書,鼓勵幼兒邊看書,邊跟著說一說,並用小手指相應的畫面。

三、動作表演:遊戲"說說做做"鼓勵幼兒大聲地說出故事內容,並用動作來表演。

活動延伸:

遊戲"說說做做"鼓勵幼兒大聲地說出故事內容,並用動作來表演。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積極參與活動,感受、體驗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