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六年級教學反思材料

  六年級教學反思材料

自主學習字詞,能正確讀寫“醋、餃、拌”等15個生字,正確讀寫“臘月、展覽、風箏、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詞語。默讀課文,瞭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描寫老北京人過春節,能分清文章詳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本站和大家分享六年教學反思材料材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六年級教學反思材料

       材料一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能正確讀寫“醋、餃、拌”等15個生字,正確讀寫“臘月、展覽、風箏、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詞語。

2.默讀課文,瞭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描寫老北京人過春節,能分清文章詳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3.對比文中孩子們過春節的情景,能說說自己是怎樣過春節的。

4.抓住重點詞語,通過朗讀體會老舍“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5.拓展閱讀文段,對比舒乙、斯妤筆下的春節與老舍筆下的春節有什麼不同。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描寫老北京人過春節的,能分清文章詳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難點:

對比文中孩子們過春節的情景,能說說自己是怎樣過春節的。

抓住重點詞語,通過朗讀體會老舍“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能正確讀寫“醋、餃、拌”等15個生字,正確讀寫“臘月、展覽、風箏、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詞語。

2.默讀課文,瞭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描寫老北京人過春節,能分清文章詳略。

3.抓住重點詞語,通過朗讀體會老舍“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歌曲《新年到》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出示課件1】1、播放歌曲《新年到》。

匯入語:同學們,聽喜慶的音樂響起來;看,紅紅的獅子舞起來……聽著喜慶的音樂,看著這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大聲地告訴我,這是什麼節日?

2、揭示課題。

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京味兒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板書:1北京的春節)

3、讀課題。

二、學習字詞,整體感知

【出示課件2】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3)想一想: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檢查反饋,相機指導。

【出示課件3】(1)出示詞語,讀一讀。

臘月 展覽 風箏(zheng) 空竹 口琴 更(gēng)新 鞭(biān)炮 除夕

春聯 掃除 年糕 充足 店鋪 開張 對聯 年畫 通宵(xiāo) 間( jiàn)斷 除非 光景 萬不得已 必定 截然不同 燃放

拜年 寺院 轎車 元宵 張燈結綵 一律 彩繪 廣告 分(fèn)外

(2) 出示詞語,觀察特點。

餃子 榛子 栗子 風箏

提示:後面的字是輕聲。讀得又輕又短。

【出示課件4】(3)詞語解釋。

臘月:農曆十二月。

初旬:每月的第一個十天。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截然不同: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永珍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的煥然一新。

張燈結綵:掛上彩燈、綵帶等,形容場面喜慶、熱鬧。

萬不得已:表示無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分外:超過平常,特別。

光景:境況;狀況;情景。

空竹:一種木製的傳統健身玩具。

3、體會“京味兒”的語言特點。

【出示課件5】(1)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 中國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1950年創作話劇《龍鬚溝》,獲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稱號。著述豐富,善於刻畫市民階層的生活和心理,同時也努力表現時代前進的步伐;文筆生動、幽默,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離婚》《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老舍是傑出的語言大師。他的語言俗白,通俗易懂,樸實無華,京味兒十足。

【出示課件6】(2)出示詞語,讀一讀。

雜拌兒 零七八碎兒 玩意兒

提示:兒化音。後面的“兒”只做捲舌的動作,音不要讀出來就可以了。

(3)出示句子,讀一讀。

a.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乾果與蜜餞摻和成的。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各種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

b.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閒在的時候。

提示:閒在:清閒自在。這是北京方言。老舍在《茶館》裡寫道:“秦二爺,您怎麼這麼閒在,想起下茶館兒來?”

3、初讀課文,說一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提示:忙亂、熱鬧、喜慶、團圓。(板書)

三、釐清結構,分清詳略。

1、北京的春節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

提示: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時間之長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堪稱之最。

【出示課件7】2、默讀課文,合作填表

時間

風俗習慣

臘月初九至臘月二十二

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

初六

元宵

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節結束

【出示課件8】3、彙報交流

時間

風俗習慣

臘月初八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至臘月二十二

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

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

大掃除,把吃的準備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

初六

鋪戶開張,還可以逛廟會、逛天橋、聽戲

元宵

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節結束

(板書時間,用→連線)

4、分清詳略:文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

(1)默讀思考,把詳寫的部分做上記號。

(2)集體交流。

提示:作者詳寫的是“臘八、除夕、正月七年級、元宵”四個部分。(板書△標出,板書:詳寫)

5、練習朗讀:朗讀詳寫的四個部分,注意讀得正確、流利。

(1)自由練讀。

(2)展示朗讀:你覺得自己哪部分讀得好,就讀哪部分。在朗讀、評價、集體練習中達到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目的。

四、結束語和作業佈置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聯絡了難讀的語句。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的生字新詞,下課後請同學們認真抄寫,準備在下節課聽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詳寫部分,體會詳略得當的好處。

2.對比文中孩子們過春節的情景,能說說自己是怎樣過春節的。

3.拓展閱讀文段,對比舒乙、斯妤筆下的春節與老舍筆下的春節有什麼不同。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複習檢查,匯入新課

1.聽寫詞語。

臘月 展覽 風箏 空竹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春聯 掃除 年糕 充足 店鋪 開張 對聯 年畫 通宵 間斷 除非 光景 萬不得已 必定 截然不同 燃放 拜年

寺院 轎車 元宵 張燈結綵 一律 彩繪 分外

2.回顧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教師引導:上節課填寫了表格,進行了彙報交流。同桌互相說說:老舍先生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麼?

明確學習目標。【出示課件9: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二、深入詳寫片段,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1. 臘八。【出示課件10】

(1)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體會老舍先生語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臘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著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雙美”兩個詞,體會老舍先生語言簡練,為我們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畫面,這是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

2. 除夕。【出示課件11】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除夕真熱鬧”?

(1)從人們活動的角度。“家家趕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還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足以看出人們差不多都在慶祝除夕,自然很熱鬧了。

(2)從“味、色、音”的角度來體會。“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老舍從香味,到色彩,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足見老舍先生描寫的細膩。

3.正月七年級。【出示課件12】

“男人們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城外許多寺院舉辦廟會,小販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子們特別愛逛廟會,為的是有機會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廟會上有賽轎車賽馬的,在老年間,據說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並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騾馬與騎者的美好姿態和嫻熟技能。”體會北京淳樸的民風。

4.元宵。【出示課件13】

(1)勾畫出寫燈的語句,自由朗讀體會。

(2)出示句子:“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

教師引導:“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全部”,不同的詞語表達相同的意思,表現了燈的種類之多。讀一讀,讀出看燈時的開心、興奮、激動的感受。

(3)老舍先生著力描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目的是什麼?

為了突出元宵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這是寫元宵的總起句和總結句,作者採用的是總—分—總的段落結構。

5.課文有些部分寫得詳細,有些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出示課件14】

提示:詳略得當,讓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給我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自我感悟,對比昇華

1、本文怎樣描寫孩子們過春節的呢?【出示課件15】

提示: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吃糖、穿新衣、逛廟會、買玩具。

2、對比感受: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示例:諺語稱“二十六,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要籌備過年要吃的肉食。

今天一大早我和奶奶就到集市上去採購,集市上的人非常多,各種各樣的過年零食和食物琳琅滿目。奶奶告訴我,從今天起家家戶戶都要準備過年吃的肉,有的買回去做各種肉食。

教師小結:幾千年來,春節的習俗一直跟隨時代的腳步在演變,但不變的是熱鬧、團圓、喜慶的氣氛。

四、學習“閱讀連結”,感受名家筆下的春節的不同

【出示課件16】請同學們默讀課後的“閱讀連結”,想想與老舍筆下的春節有什麼不同,和同學交流。

提示:老舍寫過年是按時間順序,有詳有略,給我們展示的是老北京的民風民俗的畫卷。

舒乙寫春節詳細地介紹了祭灶的風俗和春節的食物,把春節的風俗寫得十分有情趣。

斯妤寫過年既寫了家鄉的習俗,又寫了自己的親人,傳達的是濃濃的親情。

板書內容

1北京的春節

臘月→ 小年→ 除夕→七年級 → 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時間)

△ △ △ △ (詳寫)

忙亂 熱鬧 喜慶 團圓

教學反思: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過春節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北京的春節》是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兒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有機會可以研究老舍的《北京的春節》,並且可以和老師們探討怎樣能更好地教學本課。在設計本課時,我首先要定位自己教學本課的教學目標。課文很長,但是文章每一節都很精妙,越品越有味道,因此不知如何取捨,最後還是決定將本課分為兩課時來完成,而我要教學的為第二課時,引導學生體會人們準備過年的忙碌、喜悅。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談年”的方式,主要運用交流、體會的方法,通過對文字的學習及聯絡自己的過年感受,體會出人們盼望新年,準備過年的忙碌,喜悅的心情,及我們中國傳統新年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的特有地位。整節課,我努力地調動學生對新年的美好回憶,利用了一些圖片及喜洋洋的樂曲給學生創設情境。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很快地進入角色,沉浸在了喜慶的氣氛中。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地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體會老北京人是如何過年的,使之與文字產生共鳴。

針對本課的教學實際,結合老師們的評課,感覺教學中還是留下了一些遺憾。縱觀《北京的春節》這堂課,感覺教師的引導過多,課文的每個方面都想要學生掌握到,重點句子、表達方法、語言特色等等,不捨得撇開,結果卻適得其反。一堂課下來,重點沒突出,難點更不能突破。可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更要抓住文章的詳略,運用多而有效的方法,讓自己的教學過程實而有效。此外,在感悟老舍淳樸、風趣、通俗的語言程度不夠。老舍先生的語言是很有風格的,對作者語言的體會應該結合具體的語句和語境來感悟,本課的感悟程度還不夠,不能達到學生積累語言的目的。如果教學中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暢談過年的感受,課堂氣氛可能比較熱烈、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