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人教版4的分與合教案精選5篇

教案對於教師展開課堂是非常有用的一種文書,優秀的教案可以不斷提升我們的思維邏輯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人教版4的分與合教案精選5篇,感謝您的參閱。

人教版4的分與合教案精選5篇

人教版4的分與合教案篇1

一、教材解讀

中國民居具有古老而獨特的魅力,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篇課文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中國南方山區的建築奇葩,它那獨特的風格吸引了眾多中外學者、遊客甚至美國的軍事專家。

文章首先概括介紹客家民居特點、所在的位置和環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其樣式是“圓形圍屋或土樓”,“點綴”說明地處偏僻的山區,“世界民居奇葩”是用比喻和比較來說明客家民居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然後,課文詳細介紹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點:營壘式的住宅及這樣建造的原因和作用。作者用舉例子、列資料、打比方等方法,具體生動地說明了營壘式住宅的建材、外觀和整體佈局等特點。緊接著寫圓形圍屋按八卦佈局排列及其象徵意義。最後寫圓形圍屋內部構造特點及體現出的民俗文化特徵。

二、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騷擾、偏僻、魅力、清風徐來、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秩序井然、遮天蓋地、巨集偉壯觀、別緻美觀、蜂擁而至、安然無恙、崇山峻嶺”等詞語。

2.默讀課文,瞭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體會中華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

3.學習課文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三、教學案例

教學片段

一、整體感知課文,分組側重研討一種民居

師:我國幅員遼闊,有56個民族,許多地方的民居都特色鮮明。課文為我們介紹了哪些民居?具有什麼特色?請同學們把課文默讀一遍,想想自己從中瞭解到了什麼?

生:我知道課文主要介紹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師:(板書:客家民居傣家竹樓)是的,課文主要給我們介紹了客家和傣族兩個民族的民居。

生:我覺得“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特點都非常鮮明,確實像題目寫的一樣──各具特色。

師:這是我們讀了課文的初步感受。接下來我們分成小組來學習。每個小組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選擇一種民居深入地讀一讀,讀完後再討論討論:這種民居有什麼特點?然後做好彙報的準備。

(學生分組讀書、討論,準備分工彙報。)

二、交流“客家民居”的特點

師:同學們都準備好了嗎?哪一組先來給大家彙報?

生1:我們小組重點閱讀的是《客家民居》這個部分。我先來給大家談談我們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首先,我們找出了最能反映客家民居特點的語句;然後,我們深入閱讀了這些語句,從中總結出了客家民居的特點;最後,我們還研究了客家民居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下面,我來說說我們勾畫的語句。

(1)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2)營壘式住宅。

(3)牆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

(4)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佈局均勻,巨集偉壯觀。

(5)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佈局排列。

(6)樓內房間大小一模一樣,他們不分貧富、貴賤,每戶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層至高層各一間房。

我彙報完了,請我們小組的其他同學接著彙報。

生2:我們小組通過對上面這些語句的深入研究,發現了客家民居有這些特點:第一點,他們的房屋是“營壘式”的。我們剛才查了詞典,“營壘”就是軍營和它四周的圍牆。第二點,他們房屋的排列方式很特別,我們平常見到的房子,是一排排並列在一起的,而客家人的房子,如橘瓣狀排列,就是像橘子一樣一瓣瓣地排列成一圈,這個形狀書上的插圖可以看得很清楚。第三點,他們土樓圍成的圓形房屋均按八卦佈局排列。我們剛才看了關於“八卦”的註釋,但是我們還是不太明白“八卦佈局”是什麼樣子的?老師能給我們講講嗎?

師:(拿出一張八卦佈局圖)同學們請看,這就是一張八卦佈局圖,它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

生2:謝謝老師,我接著彙報。最後,我們發現客家民居的第四個特點,他們在分配房屋上非常平等,不分貧富與貴賤,每家人都能平等地分到底層至高層各一間房。這就是我們在合作學習中,總結出來的客家民居的特點。

生3:我接著說。我們小組在閱讀時,還發現了客家民居之所以有這些特點,是和他們生活的環境以及本民族文化分不開的。例如:

第二自然段中講到,“客家人是古代從中原繁盛的地區遷到南方的。他們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邊遠的山區,為了防備盜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便建造了營壘式住宅。”這就是居住的環境對客家人建築風格的影響。

還有第三自然段寫到“客家先民崇尚圓形,認為圓是吉祥、幸福和安寧的象徵”,第四自然段寫到勤勞善良的客家先民在房屋的分配上,體現了他們團結、和睦、公正、公平的性格特點。我們覺得,正是生活的環境和特殊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客家先民如此獨特的建築風格。

師:你們小組合作學習得非常認真和深入,對客家民居的特點了解得非常清楚,分工彙報也非常清晰。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值得大家學習。聽了你們小組的介紹,我們感受到,走進客家民居,就真是走進了客家的歷史與生活,走進了客家的傳統文化!

三、瞭解傣家竹樓的特點

師:那麼傣家竹樓有什麼特點呢?哪一個小組來彙報?

生4:我們小組經過讀書和討論,發現了傣家竹樓的三個特點。我先彙報第一個特點。請大家看第1自然段,傣家竹樓有“藏在竹林”的特點。

生5:我彙報第二個特點。第2自然段告訴我們,傣家竹樓還有“傍水而居”的特點。主要是因為他們住在亞熱帶,竹樓有利於防酷熱和溼氣。

生6:我彙報第三個特點。第3自然段告訴我們,傣家竹樓還有“樹滿寨,花滿園”的特點。我們小組彙報完了。

師:你們小組在彙報時把三個特點介紹得很清楚,謝謝你們。但是你們彙報的主要是傣家竹樓在環境方面的特點。竹樓本身有什麼特點呢?誰來補充?

生1:我來說說竹樓的整體結構吧。請大家看第3自然段後半部分,“每幢竹樓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關牲口、堆柴禾。竹樓由20至24根柱子支撐。”這裡主要用了列數字的方法,讓我們感受到傣家竹樓結構簡單。還有“屋內橫樑穿柱,有的橫樑上雕刻著花紋。離地七八尺處鋪樓板或竹篾,將樓房隔為兩層。以前屋頂是用茅草編織的草排或木片覆蓋,近年來大都改用瓦頂”,從中可以感受到傣家竹樓也有別致美觀的特點。

師:你著重介紹了傣家竹樓“結構簡單,別緻美觀”的特點。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

生:我來補充。竹樓本身的特點在第4自然段也寫到了,“室內通風也很好,坐在室內,只覺清風徐來,花果飄香。”可見它還有“寬敞和通風很好”的特點。

生:我還要補充。課文最後一段給我們介紹了傣家建造竹樓的風俗:一家蓋房,全村幫忙。這體現了傣族人民的團結友好,也算是傣族蓋房的一大特點。

師:說得很有道理。這也是傣族文化的象徵,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部分。

四、比較兩篇短文表達方法的異同

師:通過兩個小組的合作學習、自學彙報,我們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有了整體的瞭解。那麼這兩篇短文在表達方法上有什麼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呢?請同學們把兩篇短文對照起來看看,仔細想想。

(生默讀,思考,批註。)

生:我覺得兩篇短文把民居的特點介紹得鮮明生動,我似乎親眼看到了客家民居,親自走進了傣家竹樓,就像課文題目一樣,真是“各具特色的民居”呀!

師:我們透過作者的描寫,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各具特色”!

生:我發現兩篇短文都講了民居的形成原因,但原因是不同的。客家人是為了防備盜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所以形成了營壘式住宅;傣家人是為了防酷暑和溼氣,所以建造了風格別緻的傣家竹樓。

師:是的,每一種特色的民居都有它形成的原因,我們在蒐集資料的時候,除了注意民居的特點,也要留心它們的形成原因。

生:兩篇文章的開頭也截然不同。客家民居一開始就說它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使我們想一口氣讀完,看看這是一朵怎樣的“奇葩”。而傣家竹樓的開頭“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進了綠色的世界”,讓我們彷彿跟隨作者來到了傣家竹樓旁邊,一起去慢慢感受它的特點。

師:是啊,文章的開頭方式不同,給讀者的感受就不同。

生:兩篇短文都運用了很多說明方法,比如,列數字,打比方。

生:我覺得兩篇短文也都通過民居,反映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師:同學們理解得很深入。在習作中,我們也要善於學習和運用作者的表達方法,寫出事物的鮮明特點。

人教版4的分與合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瞭解蟈蟈的生活習性。

2、積累文中的美詞佳句。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2、難點突破策略:採用多種方法誦讀課文,在讀中品味、感受。

教學方法:朗讀法、合作研討法、談話法、活動法等,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課時安排1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也許你還記得童年時看螞蟻搬家的情景,也許還記得在夏夜裡、在草間提燈籠捉螢火蟲,還有唱歌的知了、飛舞的蝴蝶。也許你已經從各類文章中體會到了蜜蜂、小鳥等各類小動物的生活情趣,這些美好的昆蟲、動物也許都是伴隨你成長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訪一位昆蟲朋友--綠色蟈蟈。

1、知識儲備

過渡語:清晨,的生物學家法布林起床後,又像往常一樣出門觀察昆蟲,他的妻子攔住他,說家裡有客人來,一會兒,客人來了,法布林穿著一件破了洞的衣服去迎接,他的妻子笑著說:“你只顧昆蟲,不顧衣著!”下面,讓我們走進作者的時代,去感受他熱愛動物的的情感吧!

走進作者

法布林(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出身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比較貧困,靠業餘自學,花12年時間,先後取得雙學士和博士學位,在中學教書20多年兢兢業業,同時業餘時間對昆蟲及植物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考察和研究,發表過非常出色的論文,並將大量親身觀察所得寫成了《昆蟲記》,得到達爾文的肯定和帝國教育部的獎勵。

(的昆蟲學家法布林寫成的《昆蟲記》,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一百年後的今天,還會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這更是奇蹟中的奇蹟。為了更深刻地認識瞭解奇蹟的創造者,我們在課外要閱讀他的著作。)

解讀背景

作者寫《昆蟲記》並不侷限於真實記錄昆蟲的生活,而是以人生觀照蟲性來反映社會人生,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和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而這部書成為人類獲取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鴻管鉅製。

瞭解文體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學小品文,同時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學習這篇文章,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綠色蟈蟈的一些習性,學會概括文章要點,理清說明的順序,並學會觀察,用流暢的語言描寫觀察所得。

二、字詞梳理

過渡語:本文的生字新詞尤其多,為了掃清這些障礙,請你利用工具書和註釋把它理解清楚,以便順利地弄懂課文內容。

讀準字音:

喧囂()喑()啞靜謐()篡()奪螽()斯

理解詞義

喧囂:聲音雜亂,不清靜。

猶豫:拿不定主意。

篡奪: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地垃或權力)

妒忌:忌妒,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驚慌失措:因害性慌張而沒有了辦法

龐然大物:外表上強大的東西

弱肉強食:指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吃掉

三、整體感知

過渡語:整體感知文章,是把握文章脈絡,梳理結構,扣準文章主旨的關鍵,讓我們按照下面的思路去了解昆蟲吧。

梳理結構

觀察昆蟲,引出蟈蟈

夜間歌唱,聲音柔和觀察細緻

綠色蟈蟈外形漂亮,嫩綠苗條

以蟬為主,水果昆蟲尊重生命

食物習性貪吃同伴,和睦共居

主旨概括

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了綠色蟈蟈的聲音和食物習性,告訴人們要擁有一顆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之心。

合作探究方案

過渡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隻平凡的蟈蟈,在法布林的筆下是鮮活的,是可愛的。讓我們一起走進文字,用坦誠之心去合作、交流吧。

導學點一:朗讀與感悟

1、綠色蟈蟈外表有哪些特徵?

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

2、作者主要寫了綠色蟈蟈哪方面的習性?

主要寫了綠色蟈蟈的食物習性

導學點二:賞讀與品味

3、蟈蟈在竊竊自語,那像是滑輪的響聲,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幹皺的薄膜隱隱約約的窸窣作響,在這暗啞而連綿不斷的低音中,時不時發出一陣非常尖銳而急促,近乎金屬碰撞般的清脆響聲,這便是蟈蟈的歌聲和樂段,其餘則是伴唱。

賞析:本段運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描寫蟈蟈“善鳴”的特點,充滿喜愛之情、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4、就像鷹在天空中追捕雲雀一樣,但是這種以劫掠為生的鳥比昆蟲低劣,它是進攻比它弱的東西,而蟈蟈則相反,它進攻比自己大得多,強壯有力得多的龐然大物,而這種身材大小懸殊的肉搏,其結果是毫無疑問的。

賞析:用鷹作比較,鷹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而蟈蟈是以小勝大,表明作者的讚美之情,說明蟈蟈捕蟬為食的特性。

導學點三:拓展與延伸

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介紹你熟悉的昆蟲。

人教版4的分與合教案篇3

【教學內容】《義教課標實驗教科書 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56-58頁例4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圖形按一定的比進行放大或縮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將一些簡單圖形進行放大或縮小。

【教學重點】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教學難點】按一定的比把圖形放大或縮小。

【教學準備】多媒體

【自學內容】見預習作業

【教學預設】

一、自學反饋

1、什麼叫做比例尺?

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怎樣求比例尺?

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最簡整數比。

3、一棟樓房東西方向長40,在圖紙上的長度是50c。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1)學生嘗試獨立求比例尺。

(2)彙報交流

50c:40=50c:4000c=1:80

(3)你是怎麼想的?

二、關鍵點撥

1、求比例尺。

(1)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先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化成最簡整數比。

(2)比例尺有什麼特點?

比例尺是前項或後項為1的比。

(3)比例尺可以怎樣表示?

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1:500000)或(線段比例尺)

2、求實際距離。

(1)在一副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圖上,量得兩地間的距離大約是10c,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

(2)學生嘗試獨立列比例解答。

(3)彙報交流

解:設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x釐米。

=5000000

5000000c=50

(4)你覺得在求實際距離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實際距離一般用千米做單位。

3、求圖上距離

(1)學校要建一個長80米,寬60米的長方形操場,你會畫操場的平面圖嗎?

(2)學生嘗試畫操場的平面圖。

(3)彙報交流

你是怎麼畫的?【根據圖紙大小確定比例尺,可以是數值比例尺也可以是線段比例尺,根據所確定的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再畫圖,畫圖後還要標上比例尺。】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53頁練習八第1題求比例尺。

2、課本第52頁做一做第1題。

3、課本第52頁做一做第2題。

四、分享收穫 暢談感想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聽課隨想

人教版4的分與合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4個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理解“燕子專列”的意義。

3.瞭解課文內容,受到愛護動物的教育,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初步理解課文大意,勾畫感受深刻的句子。

第一課時

一、解題匯入,激發讀書興趣。

1.板書:燕子。你對燕子有哪些瞭解?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燕子專列)齊讀課題。自讀課題,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麼想要問的嗎?

(注:學生想問的問題可能主要有這些:什麼叫專列?專列是怎麼樣的?燕子為什麼要乘專列(會乘專列)?這個故事講了什麼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自語,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邊讀邊思考:人們為了燕子,做了什麼?從中體會到什麼:

2.認讀生字。

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長途、驟降、

疲勞、飢寒交迫、溫暖、政府、救護、車廂、致謝

3.交流思考的問題。

①人們為燕子做了什麼?

提示:可從兩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決定、呼呈人們、燕子專列)b.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竭盡全力尋找、專程送行)。

②根據自己的體會,在“人”和“燕子”之間加上合適的詞。

人→燕於(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幫助、喜歡、愛、救助”等詞。)

三、朗讀感悟,品讀第二段。

1.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成千上萬只燕子高高興興地從南方飛往北方。然而,它們在瑞士境內卻遇到了麻煩。究竟是什麼麻煩呢?請同學們在課文第2自然段中畫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2.集體交流:

(1)燕子在瑞士遭遇了幾方面的麻煩?教師板書。(板書: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凍死、飢寒交迫等)讀一讀這些詞語,提醒學生積累。

(2)理解“飢寒交迫”,“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這句話讓你感受到了什麼,用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3)燕子遇到的僅僅是飢寒交迫的麻煩嗎?還遇到了什麼麻煩?

長途跋涉是什麼意思? 你們知道燕子一路上要飛過哪些地方嗎?這一路,燕子們多辛苦呀?誰能讀出燕子的疲勞。(指名讀)

(4)燕子們飢寒交迫,再加上長途跋涉所帶來的疲勞,所以課文說它們正——瀕臨死亡,瀕臨死亡是什麼意思?

3.根據課文情景想象燕子的處境,結合自己的心情,進行朗讀指導。

四、指導寫字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3.學生抄寫生字和生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認讀生字新詞。

2.指名課文第二自然段。

二、研讀重點,感悟人文情懷

過渡:燕子飢寒交迫,瀕臨死亡,面臨危險,非常幸運的是它們逃脫了這場災難,誰知道這些可憐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幫助?

指名說,師板書:政府居民貝蒂

1.請同學們自由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人們為了燕子做了什麼?把這些地方用——劃出。思考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2.感悟居民奉獻的愛心

(l) 出示句子:聽到訊息以後,居民們走出家門,冒著的春寒,頂著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尋找凍僵的燕子。

(2) 按照課文內容把句子補充完整。

(3) 想想從橫線上的詞語讀懂了什麼。

引導學生透過“紛紛”“滿天飛舞”“四處”等詞語,體會人們得知燕子的危險情況後的焦急心情,體會人們不畏嚴寒、不辭辛苦拯救燕子的博大產愛心。

(4)讀句子,想象成百上千的居民丟焦急而又耐心地四處尋找燕子的感人三場面。

(5)感情朗讀。

3.感悟貝蒂付出的真情

引導學生觀看課文中的插圖

(l)想象她一整天遇到什麼困難,是怎麼克服的?

(2)小貝蒂不在乎的是什麼?她在乎的又是什麼?

⑶朗讀第4自然段,從“凍得通紅”“凍得僵硬”“不在乎”等詞語感受小貝蒂對待燕子的忘我真情。

三、續讀課文,深化理解

1.體會送別的感人場面

這些冰天雪地中飢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們的似乎只有死亡,但因為政府的偉大決策,居民的愛心奉獻,貝蒂的真情付出,它們卻走進了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並即將啟程返回自己眷戀的家園。列車緩緩啟動,在人們送別與祝福的目光中,車廂裡的燕子對著人們卿卿喳喳地叫個不停,它們在說些什麼呢?—同學們,假如你就是車廂中的一隻曾經被居民或貝蒂救護的燕子,在你即將告別他們的時候會對他們說些什麼呢?想好了,請寫下來。

學生獨立寫話――準備發言――真情誦讀。

2.與貝蒂關切交流

列車在人們的視線中漸漸遠去,大家陸續離開站臺,然而貝蒂卻依然眺望著列車遠去的力一向,揮動著凍得僵硬的小手,為車廂中的燕子們祝福……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此時此刻的貝蒂內心深處的語言,也一定有很多的心裡話想對貝蒂說。請同桌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佈置作業,拓展深化

1抄寫本課中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2蒐集有關保護動物的資料,做一份手抄報。

板書設計?

燕子專列

麻煩 救護

飢寒交迫 政府

瀕臨死亡 居民

貝蒂

人教版4的分與合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使學生髮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找規律教學設計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體驗數學應用於生活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小動物等學具卡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同學們,數學王國的小精靈--明明,剛剛搬了新家,心裡可高興了。今天邀請我們去參觀他的新家呢,你們想去嗎?(課件展示主題圖)

2、看,這就是明明的新家。你們覺得漂亮嗎?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呢?(牆面、地面的圖案,都是有規律的。)

3、揭示課題:是啊!小精靈明明設計的房間,最大的特點就是很有數學的味道。在一年級下學期,我們學會了找比較簡單的排列規律,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找規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數學情境,讓學生感覺比較自然、親切。學生在參觀欣賞的同時,很自然的進入了觀察、發現階段,體現了數學內容的生活化,學生學習的是身邊的數學,既形象又具體。

二、尋找規律,探索新知。

(一)構建新知,探索交流。

1、談話:那麼,如果用數學的眼光觀察這些漂亮的設計,你有什麼發現呢?

2、小組合作探索,自主交流。我們先來觀察牆面的圖案,說一說你發現的規律。在小組活動中,可以用四種圖案移一移、擺一擺,找出上下兩組圖案的按一定順序呈迴圈排列的規律。(教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交流)

3、全班彙報。(引導學生說出觀察的順序。)

4、請學生說一說圖案的規律。

(1)斜著看:顏色和圖形一樣,只是數量有變化。

(2)橫著看:第一橫行第一個顏色和圖形移到第二橫行第四個其它依次往前推。第二、三、四橫行照樣。(板書:順序,前後)

(3)豎著看:第一豎行第一個顏色和圖形移到第二豎行第四個其它依次往上推。第二、三、四豎行照樣。(上、下)

(4)整體看:第一橫行和第一豎行的顏色和圖形都一樣,而且順序也一樣。其它橫(豎)行顏色和圖形都一樣,只是順序有所改變。

5、全班交流時,請同學上來移一移圖案,展示它動態的規律。(課件顯示:圖案動態的迴圈規律。)

教師小結:不同的觀察角度,有不同的發現。

[設計意圖]:教師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觀察角度發現不同的排列規律。這樣就完成了前後、上下四種基本的順序,迴圈排列規律的教學。同時,教師及時有效的評價,激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知識的發現過程融於豐富、有趣的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二)找出規律、拓展思維。

1、師:你們看,這是明明家的地板,裡面隱藏著一些什麼規律呢?你能找出來嗎?

2、請你仔細觀察,同桌互相說一說其中的規律。

3、全班交流,同時操作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在這一活動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再次發散了學生的思維。

三、知識應用,體驗成功。

(一)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師:同學們,我們再來參觀明明家的窗簾,還沒設計好呢!你們能用自己的所學幫它完成嗎?(課件出示三行小動物排列的圖片,

教案

?找規律教學設計》()。)

2、說一說它的排列規律,並繼續排下去。窗簾會是什麼樣呢?(課件繼續展示,窗簾全景。)

[設計意圖]: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學會數學的樂趣。欣賞窗簾設計--逆時針的排列規律,作為練習出現,即分散了教學難點,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拓寬了思維容量,增強了課堂實效性。

(二)、.擺水果圖。

過渡:好客的明明很高興大家來參觀他的房子,所以為我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水果,看看都有些什麼?

可是,他只擺了三組,你能根據規律擺出第四組水果圖嗎?

(

四、欣賞有規律的圖片

師: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規律,你能找出來嗎?誰來說說。

(衣服的花紋,地板上的瓷磚,窗簾、斑馬線、交通紅綠燈…也是有規律的。)

師:老師也蒐集了一些優秀的設計師的作品,請欣賞。課件顯示:自然界的規律(春、夏、秋、冬),古文物上的規律,小數民族服飾上的規律等。

這些作品美嗎?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相信你們也一定會設計出更有特色的作品。五、實踐操作,體驗快樂。

1、通過練習,可以看出,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我想請你們也當一回設計師,設計一塊手帕的有規律的漂亮的圖案。喜歡嗎?活動要求:

a、請你們小組合作先規劃出設計方案,再用貼或畫的方式合作完成。b、設計的圖案一定要有規律。

2、小組合作設計。(課件:播放音樂。)

3、展示學生作品。說一說其中的規律。比一比哪小組設計的圖案最有規律、最漂亮、美觀。

同學們,你對自己的作品表現滿意嗎?是啊!能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是最快樂的事情。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鞏固了新知,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面對自己設計的作品,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充分到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體現了“玩中學”“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的教育理念。

六、總結

1.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教師結語: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著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的環境打扮得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