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建築企業策應“一帶一路”走出去的戰略思考

建築企業策應“一帶一路”走出去的戰略思考

建築企業策應“一帶一路”走出去的戰略思考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縣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會議對積極策應“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全力構建對內對外開放新體系作出了重要部署,作為“中國建築之鄉”、“江蘇建築強縣”,**建築業如何搶抓機遇,快人一拍,爭得更多市場份額;
如何主動策應,拓展發展新空間,這些都需要我們深入研究,認真謀劃。

 一、“一帶一路”給我縣建築業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全方位推進與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沿線有44億人口、65個國家地區、21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一)“一帶一路”開闢了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市場。《願景與行動》明確提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沿線國家將加強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逐步形成連線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路。這必將為建築企業創造足夠大的市場空間。在國際市場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部分為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相對落後,以鐵路建設為例,多數國家鐵路里程與國土面積之比在1%以下,而歐盟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普遍在5%以上。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未來十年每年亞洲基礎設施的投資規模約8000億美元,國際市場空間巨大。在國內市場方面,2015年各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一帶一路”基建投資專案總規模已經超過1萬億元。考慮基礎設施建設週期等因素,2015年由“一帶一路”拉動的投資規模在4000億元左右,可以預見,未來2—3年每年各省仍將有不低於4000億元的投資規模進入到國內“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國內市場潛力巨大。我們海安建築企業,具有很強的開拓市場、搶佔市場能力,但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應該說“一帶一路”為我們廣大建築業企業開拓新發展空間提供了新的機遇。我縣建築企業必須抓早抓好、及早融入,及早“走出去”。

 (二)“一帶一路”提供了良好的爭創品牌競爭優勢契機。《願景與行動》提出,將著力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市場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大。這將為我縣建築施工企業“走出去”開拓國外市場提供更多便利條件,但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步開放,更多國外建築企業進入國內市場,市場競爭程度將進一步加劇,倒逼現有建築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提升品牌競爭力。目前我縣建築業在總量規模、施工能力、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與建築業發達地區相比,特別是與央企相比,建築企業在管理、裝備、技術、人才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我縣建築企業必須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推動傳統比較優勢向以投資、管理、技術和整合為特徵的國際競爭新優勢轉化。

 (三)“一帶一路”提供了強大的資金制度保障。《願景與行動》明確,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在國家層面上,絲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已經運營。亞投行已正式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將於年底前成立。國家相關部委對“一帶一路”建設的金融支援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國開行已建立資料庫,涉及64個國家約900個專案,涉及投資8900億美元,計劃與亞投行、金磚開發銀行以及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進行合作,支援“一帶一路”建設。在省級層面上,江蘇省設立了首期規模30億元的“一帶一路”投資基金。隨著為“一帶一路”戰略“保駕護航”的三大機構——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組建運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將得到緩解,建築企業走出去的資金保障得到進一步加強,使得更多對外承包工程專案的落地成為可能。

 挑戰與機遇並存,在看到機遇的同時,我們也必須高度關注“走出去”存在的挑戰:從外部環境來看,“一帶一路”沿線相當的市場上仍然存在政局不穩、業主甚至政府誠信度不高、地方保護、技術壁壘等問題,給對外承包工程造成困局甚至引發糾紛。從自身角度而言,全縣取得對外簽約權的建築企業僅有蘇中集團、南通蘇中、華新集團3家,高階人才缺乏,海外市場開拓的整體能力有待提升。企業科技創新等核心競爭力還不強,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佔領市場的能力有待提高。少數建築企業家拼搏精神有所減退,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同時,海安企業資質較為單一、轉型步伐不快,不同程度地存在同質競爭、惡性競爭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採取有效舉措,切實加以解決。

 二、**建築業策應“一帶一路”的有效實踐

 面對“一帶一路”投資大、領域寬、沿線長所帶來的巨大商機,海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支援**建築企業走出去。7月份,縣委、縣政府專門召開了策應 “一帶一路”專題座談會,10月份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建築之鄉海安策應“一帶一路”座談會,讓**建築企業與央企、國企面對面坦誠對話、深入交流,共商合作、共話發展,為**建築企業與央企、國企、知名國際承包商搭建了交流對接的平臺。目前,縣委、縣政府正在制訂鼓勵建築企業“走出去”的實施意見。

 在縣委、縣政府的積極推動和大力支援下,我縣建築企業積極進軍海外市場,加強與大型建築企業和當地知名企業的的戰略合作。南通蘇中公司今年新籤合同額2000多萬美元,力爭對外承包營業額1.5億美元。蘇中建設集團與巴基斯坦拉沃爾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組建聯合體,參與城市高架建設。達欣、工泰、信拓等企業正在積極申報對外簽約權,力爭在新一輪的發展中搶佔更多的海外市場份額。

 作為**建築企業代表之一的華新建工集團在面對行業內嚴峻挑戰以及國家戰略調整帶來的機遇下,主動擁抱變化,用國際化的眼光來謀求企業的發展,全方位打造走出去平臺,多舉措搭建走出去橋樑,力求在廣闊的國際建築市場上謀求發展新空間,從而實現國內、國際建築市場“一體化”發展。通過前期對國際市場進行調研,對“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政策、金融、商業競爭環境等因素進行了綜合分析,確定了海外重點經營區域。一是以哈薩克為中心的中亞市場;
二是以沙特為中心的西亞市場。目前,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吉達市,已註冊了分公司,通過與中鐵十局的合作,承接了軍營房建開發專案土建、裝修及安裝工程專案。在哈薩克,與當地未來建築公司合作,雙方各出資50%,註冊成立了公司,共同開拓房產等專案領域。與哈薩克農業控股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在哈共同開拓市政道路等市場。同時,公司還成立了國際貿易公司,力爭在承接國外工程的同時,將**的建材帶出去,實現建築業與貿易的共同發展。

 三、**建築業走出去對策和建議

 “機遇面前人人平等”,只有搶先一步,才能佔得先機、贏得主動。海安建築業在有機遇、有平臺,有政策、有支援的大好時機下,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積極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爭取到更多市場份額,拓展更大發展空間,我認為還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市場調研,科學謀劃“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戰略涉及國家眾多,領域較寬。企業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主體,必須強化主體意識,積極主動作為。我縣建築企業家必須自覺摒棄“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的思想,強化建築企業積極“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的主動意識和開放胸懷,培養和提升國際化競爭力。同時,**建築企業切忌盲目跟風,沒有目標的走出去,“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要認真研究國家的有關政策措施,深入瞭解“一帶一路”各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市場環境和人文情況,把預防和規避專案的風險作為市場開發的前提條件,做好市場調查和專案考察工作,開展風險評估。同時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環境較好、開放程度較高的周邊國家,找準走出去的切入點和著力點。要結合企業戰略規劃,科學謀劃好“走出去”計劃及措施,為紮實穩妥地走向海外市場指明方向。

 二、加快轉型升級,提升“走出去”競爭力。通路、通航、通聯、通商、通幣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的核心內容和最終落腳點,基礎先行將是五通的基礎。各沿線國家一大批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專案將全面推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需求的多樣化,投資領域的廣泛化對**的建築企業走出國門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而我們**的大多建築企業長期以來基本上都是以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為主,施工領域具有一定的優勢,而在道路橋樑、水利水電等方面競爭力相對缺乏。為了更好地走出去,要積極向工程總承包轉型。海安廣大建築企業要積極創造走出去的條件。已取得對外承包簽約權的蘇中集團、華新集團、蘇中建設三家企業要整合企業的資源優勢,瞄準“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特點,著力提升市政、道路、橋樑等專業資質,提升參與國際總承包的能力。其他有條件的企業要積極申報對外簽約權,爭取早日取得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同時要積極適應市場需求,轉變經營模式。要在保持傳統的施工總承包、分包優勢的基礎上,熟悉更多的專案承包模式,同時要整合企業產業鏈條,加大企業專業領域和專業結構的調整,以具有多專業承包能力,加快承包模式的轉變,以PPP、BOT等形式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去,攜手我縣工業企業共同開發市場。

 三、整合自身優勢,加強與央企等知名企業的合作。“一帶一路”專案的大型化、綜合化、高階化對建築企業的資金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管理能力、抗風險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國內,我們**建築企業憑自身單打獨鬥,可以擁有自己發展的一片藍天,但在國際市場上,面對的是國外優秀企業,一個企業單獨行走可能很難馳騁市場。整合優勢,與國內央企抱團出海,實現互惠共贏將是**建築企業“走出去”的最佳途徑。**建築業的發展是在央企、國企的帶動下慢慢地成長起來的。我縣建築企業走出國門也是藉助與大企業合作“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國內許多大型的企業在海外市場耕耘多年,有著先進的理念和豐富的經驗,抗風險能力強,他們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先行軍、主力軍。**建築企業要把與央企合作,作為推動企業走出去的戰略首選。**建築主管部門要積極搭建海安建築企業與央企交流對接的平臺,讓建築企業與央企牽手,加強合作,通過借船出海,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以達到順利出海。

 四、堅持互利雙贏,實施本土化經營戰略。

“一帶一路”所涉及的國家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法律體系都不同。而我縣建築企業普遍缺乏國際化運作經驗,缺乏對當地政府、文化、風土人情的瞭解,再加上國際化人才儲備不夠,難以儘快融入和適應當地的市場,也容易產生各種糾紛影響企業正常運營。積極推進本土化經營是國際承包商成功經營的一個重要策略。我們要堅持“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尋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當地優秀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在當地共同建立公司,形成利益共同體,不僅可以在較短的時間裡快速瞭解和融入當地市場,也可以促進與所在國的共同發展,互惠互贏。

 五、加快人才引進,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並舉。制定國際工程人才培養、引進計劃,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支熟悉海外技術規範和圖紙的施工工程師,熟悉海外有關法律、法規和專案合同的商務工程師、律師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促使企業逐步熟悉國際工程承包的法律法規、國際通行規則。同時,**建築企業在“一帶一路”戰略中,要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並舉。在新一輪全面擴大開放的時代大潮中,不僅要以世界眼光,採取多種形式“走出去”,把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工程拿過來,也要通過與國外優秀企業間的合作,把他們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先進的技術學回來,吸納優秀的國際人才加盟,為企業自身發展、轉型升級、提升國際化能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帶一路”,路向開闊,氣象多彩,認清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將是海安建築企業贏得主動、贏得市場、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我相信得風氣之先的**建築企業也將會主動應對全球變化,在高大上的“一帶一路”的舞臺上,走出持續發展、穩健發展的新常態。

  

標籤:策應 戰略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