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新大學聯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三個轉變

考試與評價能夠為學科學習帶去更多富有價值的資訊以及關於學習理念、學習策略的積極引領時,評價對教學的指揮棒作用就更值得研究和關注。本站給大家找到了一篇新大學聯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三個轉變,歡迎閱讀!
 

新大學聯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三個轉變

 

新大學聯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三個轉變

大量的實證研究指出,以中大學聯考為代表的高利害型評價方式對教師教學具有顯著的回沖效應。當考試與評價能夠為學科學習帶去更多富有價值的資訊以及關於學習理念、學習策略的積極引領時,評價對教學的指揮棒作用就更值得研究和關注。從全國中大學聯考語文測試試卷與評價框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我們能夠看到,語文學科的評價理念、測試內容與形式正逐漸發生變化。在此大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應如何展開,又該如何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綜合發展的課程目標?本文基於評價促進教學的視角,探討高中語文教學實踐可以做出的嘗試性改變。

一、關注經典語料的積累,自主建構語言知識與規律

通過梳理近些年全國各省市大學聯考語文試卷,我們發現:承載民族傳統與世界文化的經典閱讀材料正逐漸納入語文試卷中。同時試題更為重視考查學生能否在積累大量語言材料與言語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探究語言現象的內在規律。

1.注重語言材料的經典性與典範性

從世界母語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民族傳統文化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以英國為例,英國國家課程標準(學段3)要求學生必須廣泛閱讀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風格的虛構類和非虛構類作品,其中必讀內容為莎士比亞戲劇(至少兩部),以及19世紀之前的英國文學作品。[1]同時在英國中學語言文學測試中,莎士比亞的文學著作納入必考範圍。我國新世紀初的語文課程改革也突出了優秀民族文化的獨特價值,而古詩與經典名著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積累經典語言材料對學生語文素養綜合發展將發揮怎樣的作用?大量的實證研究表明,閱讀經典與學生的學業成就、詞彙量的提升、概念的認知有著緊密的關聯。具體來說,以優秀古詩文與中外經典著作為代表的語言材料,—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感知語言文字內在的運用規律,另—方面有助於加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深入理解。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以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出發點。設定相應的閱讀主題或學習任務,以問題引導學生對經典著作進行深入閱讀。

2.引導學生基於語言現象自主探究其內在規律

我國新世紀之初的語文課程改革實現了從“語文知識”到“語文積累”的轉變,這預示著語文學習內容與方式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從語文學習內容來看,原有的語文知識構成要素主要是語法結構、詞語、句法、關聯詞等語言學知識。而這些知識是基於語言學研究視角形成的。這意味著長期以來語文學習內容的選擇是遵循語言本體的研究邏輯的,而這種學習邏輯的預期目標是學生在掌握了大量語言規則後便能夠展開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但在對語文教學成果的反思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對語言知識的強化記憶與系統訓練並未轉化為有效的語言實踐能力。那麼,語言學習的起點究竟是語言實踐經驗還是語言知識與規則?國內外語文教育研究者嘗試從不同視角探尋對於這一問題的合理解釋。

Rumelhart & McClelland(1986)運用平行分佈加工模型來模擬檢驗兒童如何進行英語“過去時態”的學習。[2]研究者採用計算機模擬兒童學習英語過去時態的過程,並將其與兒童真實的學習過程進行比較。最終發現“規則”能夠幫助兒童去描述語言的特徵與語言行為,但並未幫助他們產生流暢的語言實踐行為。20世紀末,我國百年語文教育反思亦將此問題作為重點關注的內容,並指出“既有的語言學和文學的知識體系,並不能成為語文能力形成的全部基礎和充足條件”。[3]因此,語言知識與運用規律並不應該是學生被動接受的結果,而是學生基於一定語言材料的閱讀與實踐後,經歷自主探究與梳理的過程,進而發現隱藏於語言現象中的客觀規律。

那麼,教師如何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與探究語言規律呢?以文言文為例。傳統的評價方式較為注重對字詞的準確釋義與語法現象的辨析。因此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教師往往容易將教學重點侷限於“言”的歸納分析,而忽視“文”的協同價值。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修訂與考試評價的改革過程中,我們能夠發現,測試內容已從對字詞句的固定解釋或對“120個常用實詞”的意義辨析轉變為對語言現象的梳理與探究,以強調學生在多樣化的語境中進行自主探究意識與學習策略的積累。從教學視角來看,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藉助工具書和自身的文言文學習經驗,在不同的語言現象之間建立聯絡,並嘗試運用個性化的學習策略與方法總結自己所獲得的規律性認識。

二、設計專題學習與實踐活動,促進語文素養綜合發展

1.把握課程內容的綜合性與整合性

考試評價對語文學習內容的切分影響著師生對語文課程內容本體的理解。從語文考試評價的內容維度來看,語文基礎知識、詩歌鑑賞與默寫、閱讀理解與書面表達一直是語文試卷的基本構成要素,教師也因此容易將上述內容視作彼此獨立的內容。隨著語文課程改革實踐的不斷深入,考試評價的內容與形式也逐漸向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靠攏,力圖達成考試評價與課程目標的一致性。

縱觀近五年大學聯考語文測試與評價內容的發展變化,雖然我們依舊能看到考試內容板塊之間的相互獨立,但其內在關聯性也是命題者較為關注的。如從2017年全國各省市大學聯考語文試卷中我們能夠發現,漢字書寫不再是單純的筆畫辨析,而是體認民族傳統文化有效而真實的載體;語法修辭知識的考查也不再是對語言本體的程式化認識,而是從感悟語言運用規律與表達效果的視角出發。基於此,教師應更加關注語文教學過程中課程內容的綜合性與整合性特徵。

2.圍繞“語文學習任務群”開展創造性教學

近期,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組又提出了“語文學習任務群"這一概念,並針對必修與選修課程設計了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當代文化參與"等學習任務群[4],將此作為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載體。可以說,“任務群”這一概念凸顯了語文課程內容的性質與組織形態的鮮明學科特徵。從教師的教學視角來看,“任務群”是基於多樣化的語文學習內容而展開的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它們既可以是以整本書為載體的專題閱讀活動,也可以是圍繞社會熱點問題展開的社會調研活動,還可以是根據學生閱讀興趣而展開的文學作品研讀活動。由於這些學習任務與活動區別於傳統的語文學習形態,也為教師轉變教學理念、變革教學實踐行為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挑戰。

但如果嘗試對這一核心理念作出解讀便可以發基於“語文學習任務群”的高中語文教學同時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廣闊空間:從學習內容來看,它更關注課程內容之間的整合,從而打破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界限;從學習形式來看,它更重視學習任務群與實踐活動的價值,以學習活動為載體,設定真實的問題與任務,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發揮教師的指導與引領作用。因此,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提出是展示教師專業創造力的平臺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與專業特長,設定符合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問題,選擇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自主意識的關鍵內容,以及能夠展示學生個性化思維過程的實踐形式,以此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發展。

三、強調語文與生活實踐的關聯,推動遷移轉化式學習

高中階段是學生由學校生活走向社會生活的重要轉折時期。對於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語言的發展是實現其自身發展的基礎,他們要通過運用閱讀與寫作等多種語言能力實現個體價值。因此對於這一時期的語言教育來說,社會文化情境與特定內容領域的話語,對於學生讀寫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在近些年的大學聯考語文試卷中,圍繞社會熱點問題的“微寫作”,針對現實生活中真實話題的“實用類文字閱讀”,以及強調遷移應用於具體生活情境的“詩文默寫與鑑賞"等內容模組,都在不同程度上突出了語文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聯。

那麼,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究竟應該如何定位?有研究者認為,中學階段應定位於學科取向的課程,重點發展學生的學術知識;也有學者認為,中學階段應實現學術能力與社會化、成人化相融合,關注成年化的情感社會及身體發展需求。目前這種爭論也存在於我國的語文教育情境中。通過語言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學科學習已經不再是中學階段學校教育的唯一內容。就語文課程而言,基於學校教育模式的語文學習已經不再侷限於語言習得的過程,而是能否將母語學習與自身經歷、生活,以及文化背景、語言經驗等要素有機融合。[5]

從國際語言教育的發展趨勢來看,讀寫能力是各國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而讀寫能力自身根植於多樣的社會文化情境與實踐活動之中。從語言本體出發,學習語言並不是聽、說、讀、寫能力單項發展後彙集的結果而是在真實有效的學習情境中協同合作的結果。就語文課程學習的目標而言,不應侷限於促進個體語言能力的發展,更應著眼於培養具有社會實踐能力的未來人才。因此,我們應該採用動態的視角來審視語言本體及其語言學習的過程。

那麼,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教師應如何建構語文學習內容與現實生活的關聯?以寫作教學為例,已往教師傾向於設定一個開放性的主題,由學生自主選材完成個性化寫作。而除了這種方式外,教師還可以嘗試設定源自於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究問題解決思路的過程中,形成調查報告、學術性小論文、設計方案等多樣化的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