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報告

高順差背景下國際貿易摩擦應對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從貿易角度討論了中國國際貿易摩擦的問題,對我國對外貿易摩擦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並針對我國貿易摩擦的具體現狀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來提高我國的貿易競爭力。

高順差背景下國際貿易摩擦應對研究


  【關鍵詞】國際貿易摩擦 WTO 反傾銷
  
  最近幾十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的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對外貿易摩擦的現象。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不斷加強,世界各經濟體之間的經濟交往愈加緊密。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利益的不一致,國家、地區之間貿易摩擦日趨激烈。伴隨著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的新亮點,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後,中國與其他國家貿易摩擦頻繁發生,並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徵,這已經成為我國對外開放中面臨的重大問題。為保證中國外貿出口的持續發展,必須在深入研究貿易摩擦產生的原因、特點的基礎上採取相應的對策。


  
  1 中國國際貿易摩擦問題的概況
  
  1.1貿易摩擦的概念
  貿易摩擦是指在國際貿易中,國與國之間在進行貿易往來的過程中,在貿易平衡上所產生的,一般是一國的持續順差,另一國的逆差,或一國的貿易活動觸及或傷害另一國的產業。


  1.2我國國際貿易摩擦形成的原因
  1.2.1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

淘金者論文範文中心

我國目前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而對內需求發展相對較弱,二者的不平衡性導致了我國屢受貿易摩擦的困擾。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 ,我國對外貿易有了迅猛的發展 ,對外貿易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僅2009年上半年度全國進出口總額就達到了11467.1億美元,相比1978年的206.4億美元番了五十多倍。隨之而來,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也相應提高。但是,我國目前的內需較弱,一旦主要依賴的市場發生我國所不能預測的各種變化,不僅會對我國對外國際貿易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將直接影響我國國內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1.2.2加入WTO後不利政策的影響
  我國加入WTO後,雖然可以訴諸多邊機制來解決貿易爭端 ,但由於我國在入世時承諾了“非市場經濟”地位、“特別保障條款”等不利款項 ,使得我國出口面臨新的不確定性,發生貿易摩擦時,我國企業仍處於較弱的防護狀態。另外,這種不利地位還體現在我國的各種貿易救濟措施也不完善。


  1.2.3出口領域經營秩序混亂
  我國出口領域經營秩序混亂的表現主要是低價競銷。我國行業協會不健全,缺乏自律,為搶佔市場份額,盲目壓價競爭,被進口國利用反傾銷調查,“特保”調查等條款,以及各種技術壁壘來限制我國擴大出口,導致貿易發展環境日趨惡化。低價競爭,以量取勝的粗放型經營不僅使我國成為貿易摩擦的重災區,也造成外貿出口額增長並沒來帶來效益的同步提高,產品價格急劇下降,利潤日益低薄,已到了出口成本的邊緣。


  1.2.4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且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緩慢
  自改革開放以來到去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年均增長率為百分之二十左右,出口貿易的過快增長,對國際市場的壓力加大,由此引發貿易摩擦。此外,主要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緩慢是產生國際貿易摩擦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這些國家是我國的主要貿易伙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發達國家由於承諾對中國開放市場,給其國內企業造成了壓力。為了保護國內企業,很多發達國家便採取貿易爭端的方式為國內企業贏取空間和時間


  
  2 中國面臨的貿易摩擦現狀及發展趨勢
  
  2.1貿易摩擦從顯性走向隱性
  經濟全球化擴大了各國之間的國際經濟交往面,同時加劇了經濟摩擦的程度與深度。摩擦除了對外經濟政策的直接碰撞外,還有很多是以隱性的方式存在的,並有從顯性摩擦向隱性摩擦演化的趨勢。我國遭遇的貿易摩擦已從一般的配額、成本價格、產品質量問題,發展為以技術標準為主要的貿易壁壘,進而上升為帶有特定色彩的摩擦。從美國為保護鋼鐵業,在選舉因素影響下而起用“307”條款的貿易保護,到歐盟帶有特定人權色彩的以勞工保護藉口進行的貿易糾紛,都說明我國所面臨的貿易摩擦更多帶有不確定性和隱性。


2.2發展中國家逐漸成為對中國發起反傾銷的“主力軍”
  我國與發達國家貿易摩擦不斷增多的同時,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也呈擴大趨勢。我國面臨的國際貿易爭端,入世以後一直持續上升,而且已經從發達國家擴張到印度、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南非等發展中國家。因為這些東尤拉美國家與我國同屬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同樣以製造業為主,因此與我國在經濟結構上缺少互補性,其國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容易受到我國產品的衝擊。2005年,發展中國家對我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案29起,佔案件總數的66%。


  2.3中外貿易摩擦的具體手段在不斷增加
  從貿易保護手段來看,反傾銷仍是對我國使用最多的貿易救濟手段。部分WTO成員對我國發起的特保調查增多。我國遭遇反補貼等新的貿易摩擦形式也將繼續增加。反補貼調查的物件包括政府和企業,而且主要矛頭指向政府的經濟政策和制度安排。被指控的專案一旦被認定為補貼,就會對我國巨集觀經濟政策和調控措施的運用產生負面影響。而且,被裁定為補貼的專案,往往會成為後續對我國反補貼調查的證據,從而誘發更多反補貼調查。此外,發達國家同時還利用技術貿易壁壘、技術標準、檢驗檢疫等非關稅壁壘和手段,限制我國產品出口。


  2.4涉案產品不斷擴大
  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產品成為貿易摩擦的重點。加入WTO以來,隨著貿易摩擦加劇,我國遭受反傾銷的出口商品明顯增多,目前,我國共有40多類出口產品遭遇反傾銷調查和指控,並相對集中在輕工、紡織、機電、鋼鐵等我國具有競爭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上。


:


  3 為緩解貿易摩擦所採取的措施
  
  3.1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儘管我國的外貿體制改革已經推進了多年,但與飛速發展的國際貿易大環境相比,仍有許多環節不太盡如人意。我們應加快完善外貿立法,建立比較完善的外貿法律體系,將外貿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實行有利於外貿出口發展的信貸政策。我國的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組織要按照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技術政策、環保政策、能源政策和科學的發展觀,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包括市場資訊釋出,制定市場準入法規,實行生態和環境標準以及產品認證的等,引導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規範競爭秩序,嚴格市場準入條件,避免無序競爭和資源浪費。


  3.2充分利用WTO規則,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從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至今八年的發展實踐表明,任何一個國家要想自主地立足國際市場,減少貿易摩擦對本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單純依靠本國的政策法律規則,都是遠遠不能實現的。要想真正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力的位次,不僅來源於本國經濟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水平,同時還必須下大力量研究和駕馭規則為此,應做到以下三點:其一,在國內各行業及相關企業,組織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培訓規則及其相關知識。結合本企業產品、技術及服務的出口面向,研究各相關區域、集團或國家的外經貿政策、法律、慣例和規定,並以此為基礎安排相應的經貿活動。其二,自覺運用規則,圍繞貿易實務中商品屬性、價格條款、運輸保險、檢驗索賠、談判簽約等方面進行洽談和磋商,在充分尊重國際規則的前提下,努力尋求雙贏的互利合作機制。其三,對於在外經貿活動中使我方利益受到損失的事件或行為,要認真分析造成這一事實的直接或間接原因,自覺運用國際法律規章和規則,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3.3在應對國際貿易摩擦中,應高度重視中介組織的協調作用
  為了應對貿易摩擦,須充實和建立真正意義的國際商會,可通過招募會員單位,組織出口企業集體包團形成合力走向國際市場,應對國際貿易中遭遇的摩擦等難題。尤其各外貿大省大市,更有迫切需要。單打獨鬥的企業既無法改變同行業之間激烈的價格戰,也無法在國際貿易糾紛發生時依靠孤軍奮戰獲得成功,更難以靠一家企業開拓新市場,在新的世界經濟形式下,集體整合顯得尤為迫切。各地可根據產業結構的不同,國際商會下設專業分會,同時,為防止形式化,還將設立專門的章程和工作人員進行協調溝通,切實起到商會的對外協調作用。


總之,我們應該逐步增強自己適應國際市場的能力,及時瞭解國外市場環境變化,也不忽視發展本國的貿易經濟,努力提高自身的產品質量和附加值,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競爭力。在出口市場的選擇上,實現“產品多元化”和“市場多元化”,盡力減少和分散風險,使我國在國際貿易的路途中越走越順!
  
  參考文獻:
  [1]劉力.當前中國面臨的國際經濟摩擦與對策 .管理世界,2004.9
  [2]李宇.國際貿易摩擦問題探析.民營科技,2009.35.
  [3]丁黎.從貿易角度探討我國的貿易摩擦與對策.國際貿易問題,2005.29-34.
  [4]陽群.入世後貿易摩擦對中國貿易安全的影響.國際經貿.
  [5]高揚.中國國際貿易摩擦問題探究,科苑觀察.
  [6]李延.我國貿易摩擦頻發的原因探析及應對措施.國際經貿,2007,32(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