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數的運算一教學反思6篇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需要經常性地做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老師對教育內容思考的一種有效手段,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數的運算一教學反思6篇,感謝您的參閱。

數的運算一教學反思6篇

數的運算一教學反思篇1

本節課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是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知識通過學生的自學和互學而獲得,教師只起到指導和組織的作用。基本思路是首先在教師設計的問題的回答過程中,複習先前的知識,為後續的學習做好鋪墊。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討論提出解決的方法,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學課本,分析小穎和小明兩種不同解法的正確性,在全班交流達到共識,得到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一般規律,即:將減法運算轉化成加法運算,省略加號和括號;弄懂有理數的代數和的意義;然後教師組織學生合作完成例題的解答,教師對有疑問的同學給以適當的指導,形成能力;再通過測學加以鞏固,達到掌握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目的。

成功之處:引例的處理比較好,學生的自學感受到小穎的方法是以水面為標準,水面以上記為正,水面以下記為負,而兩者的距離則使用它們的差來表示;小明的方法是水面以上距離與水面以下距離的和來表示,用到了絕對值的意義;通過回答問題,自然將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的解決方法展現在了學生的眼前,使他們通過研究、交流獲得了新知,擺脫了教師教學生學的被動局面,效果比較好。

啟示:1、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時,對問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有啟發性,要能將學生的思路引導到具體對知識的探索的正確位置上來。問題提得過大,學生沒法回答,不知道方向;問題過小,又沒有挑戰性,引不起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

2、例題的使用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做適當的刪減或改編,學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數的運算一教學反思篇2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鞏固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能運用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引導學生系統地梳理知識,構建知識網路。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學會系統地梳理知識,構建知識網路。

為了達到以上教學目標,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不是很強的特點,我以觀察、比較、分組討論和應用為主線,採用問題——發現法與討論法現結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課堂的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反思總結概括的能力,整個教學過程安排在一下三大活動中。

1、問題情境,激發興趣

通過問題引入,讓學生自由說說經過本單元的學習,自己都學到了什麼。再告訴學生現在我們就將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接著讓學生把一些綜合算式進行分類、對比,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得到再現和梳理。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創設學習情境,通過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問題,積極思考或與同學合作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這樣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3、能力提升,延伸興趣

通過看圖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學會看圖,理解圖意。同時也讓學生學會在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時,要能正確運用小括號。

數的運算一教學反思篇3

四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是《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它把加法運算定律和乘法運算定律放在了一起,學生在學習了加法運算定律後,隨後學習了乘法運算定律,這樣,有利於知識的遷移,學生更容易理解。在簡便計算這一部分中,除了應用“加法和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以外,還安排了減法和除法的簡便計算。可以說簡便計算的方法,在這一冊中全部出現了。如何讓學生把這些簡便運算都掌握,並且能融會貫通的運用,這是我們每位老師所思考的首要問題。在教學中我認為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會尋找題目的特點。

(1)看到數字5、25、125想到數字2、4、8。將他們相乘,湊成整數。

例如:25、36,把36寫成4×9。變成25×4×9,使計算簡便。

(2)把接近整數的寫成整數和一個一位數相加減。

例如:202×32,把202寫成200+2,變成200×32+2×32,使計算簡便。

(3)尋找能湊成整數的數,把它們相加減。

例如:126×5+5×74,發現126+74=200,就可以運用乘法分配律,5×200,使計算簡便。

例如:357-64-57,發現357和57,都有一個57,相減正好是整數,可以運用數字搬家的方法:357-57-64,使計算簡便。

二、巧妙運用簡便計算。

簡便方法的目的是通過用整數來參與計算,達到使計算化難為易的目的。題目的簡便計算是千變萬化的,主要是要讓學生看懂根據題目特點,靈活選用簡便計算。

例如:28×25的計算方法可以是(a)(20+8)×25=20×25+8×25(b)(7×4)×25=7×(4×25)(c)28×(100÷4)=28×100÷4

三、注重題目的對比。

有些學生對於簡便計算,你出10題,他做下來可能是題題錯。學生很難掌握簡便計算的一個原因就是將題目混淆,故就不知道該題該用哪種簡便計算。教學中,教師要加強類似題目間的對比。

例如:(25×20)×4與(25+20)×4的比較,前者是運用乘法結合律,後者是運用乘法分配律

例如:125×88和88×102的比較,前者是拆88,把88拆成8×11或88拆成80+8,後者是拆102,把102拆成100+2。

總之,教學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多種探究方法,才能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意識,才能喚醒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才能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更新、深化、突破和超越。

數的運算一教學反思篇4

本堂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兩步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了避免計算與實際引用的割裂,我將運算順序與具體場景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充分理解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讓學生思考先算什麼,然後列出綜合算式,並總結出運算順序,感悟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學生的練習情況來看,基本上沒有出現運算錯誤的情況,但是計算錯誤比較多,看來對於計算能力的訓練還需進一步加強。還有,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較薄弱,特別是“想想做做”的第4題,很多同學不理解“人均居住面積”的含義,因此都用乘法來求,其實我應該在學生解題之前就應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

今天教學了不含括號三步混合運算,重點讓學生理解運算順序。例題出示後,學生都能列出綜合算式,對於如何計算?學生中出現了兩種計算,雖然都正確。但引導學生先同時算出兩個積,既先算出象棋和圍棋的錢,這樣計算比較簡便。當時,我讓學生先算的部分劃出來,這樣下面就出現了150+120÷6×5把後面的除法和乘法都一起畫,一起算,沒有過程的。我發現後及時指出:在計算時,要把沒有參與計算的部分照寫下來,把每一步的計算過程要寫出來。又讓學生練習了45—20×3÷4,學生把過程寫得很清楚了。最後,大部分學生能歸納出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後面教學中,我補充了2組把3道一步計算的題目合併成一道綜合算式。有點難度,錯的也比較多。書上的幾道解決實際的問題沒來得及講評完。我想,運算順序沒問題了,本節課目標基本上已達成了。

數的運算一教學反思篇5

本節課教學設計中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充分體驗運算順序的生成過程,從解決問題中去獲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悅。

充分利用情境圖,創設問題情境。把問題情境改為學生所熟悉的校園特色團隊作為學習素材,以此激勵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學生的的學習興趣。在新課程背景下,計算教學不再是單純的技能訓練,而是把它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新課前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圖創設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並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對自己或他人的活動過程、結果進行評價反思,從而使學生正確地選擇了計算方法,按照一定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列出分步、綜合算式也就是建立數學模型。學生在觀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受運算順序的自然生成。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成功地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生成。

關注學生的學情。學生在解答所提出的問題時,自覺地利用了分數(一步計算)的解答方法,通過畫示意圖、寫等量關係、找到了解題步驟與關鍵,通過由先分步,再列列出綜臺算式這一過程,學生很曰目然地將“整數的運算順序”遷移到“分數的運算順序”,這足以說明學生有目己豐富的數學現實,並能用之進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實現知識的自我建構。

注重引導學生反思。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積累和反思的過程。因此在解決問題後,我還注意組織學生討論畫圖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作用,幫助學生反思這一策略的價值。

不足之處:教學中課堂節奏有待優化,課堂節奏有點拖沓,需要老師精心備課,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數的運算一教學反思篇6

本節課設計是個突出的亮點,由四道同級運算的舊知識遷移到同級脫式運算的新知識,不僅能夠鞏固孩子們的舊知識,而且能夠在新舊知識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樑,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對新知識產生一種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一步步引導孩子們注意在同級運算中,計算過程中應該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這個時候,我沒有按照以前的方式把等號寫在等式的右邊,而是寫在等式的左下方。看到我這樣書寫,有學生按捺不住了,舉手示意,問老師是不是寫錯了。正是孩子們的問題意識更加引起大家的注意,我順勢跟學生們講解了今天重點的內容——脫式計算。

我在教學中通過下劃線和箭頭標出運算順序給學生以直觀的支撐。強調在脫式運算中,等號要寫在等式的左下方,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同時規範孩子的書寫,培養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並且讓學生獨立用脫式計算時,讓孩子經歷“先觀察算式——再確定運算順序——最後有序計算”的過程,既發展了他們數學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運算順序的水平。對於乘除混合運算教材直接呈現,所以我讓孩子利用知識遷移自主試算。在試算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對於習題的處理我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加設一個小醫生改錯,鞏固孩子對運算順序的掌握情況。最後加設一個找朋友環節提高孩子的計算興趣,同時培養孩子檢驗習慣,在課下找朋友是還可以和我們學習的統計知識聯絡起來。用什麼樣的方式統計出好朋友的數目,培養合作意識。一個一個問肯定不行,我認為這是一道綜合性的題目。不足的地方就是我處理過急,在講解脫式運算時結合情境效果應更好。

標籤:反思 運算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