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測試工作計劃3篇

工作計劃的制定是為了幫助我們獲得進步,逐漸成長,工作計劃的制定是提升自己的企劃和規劃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測試工作計劃3篇,供大家參考。

測試工作計劃3篇

測試工作計劃1

孫子曰:“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意思是:對一個專案的測試必須儘快結束,如果花費的時間久了,測試者的工作效率就會大幅下降。

孫子曰:“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這是對上一句話的進一步說明,意思是:做一個專案的測試,開始的時候幹勁十足,新的用例層出不窮,只想找到更多的bug;過了一段時間就疲憊了,窮於迴歸測試,也便不怎麼使用新的測試用例了;到得最後,只想儘快結束測試完成迴歸,徹底放棄了對新bug,甚至是bug的尋找。

可見正確的用人方法是“用其銳氣,避其惰歸”。

因此,每一輪測試都必須儘快完成。

話說回來,測試部目前人手不足,只有4個。按照公司正在開發的專案DSA,EOSEYE,NPCWORK,DTM來看。*均每個專案可以分配1個測試人員。說可以這樣說,但真的每個專案分配一個測試人員則大大的不妥。這個不妥,不是說每個專案分配的人太少,因為人手不足是客觀的,不妥是指用人的方法不妥。

孫子曰:“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也即是前文所述的,如果每個專案我都只分配一個測試人員,就無法做到速戰速決。則我們的每一個專案最後都將落得個“鈍兵挫銳”的下場。這豈是上下所願?

孫子曰:“知可以戰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眾寡之用”也就是“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可不可以戰,取決於能不能“敵”,也即:不應“少於”或“不若於”對手。就測試活動而言,人數少於專案所需就一定會導致“頓兵挫銳”。那麼如何避免“頓兵挫銳”呢??如孫子所述,只有增加人力。增加了人力,專案就可以提前結束,測試者就收穫了成就,鼓舞了銳氣,這樣就為新一輪測試的開始,打下了好的心理基礎。

測試部人力是有限的,無法增加的,但是專案卻有多個。因此在測試活動中,可不可以避免“頓兵挫銳”的局面,實質在於能不能將有限的人力集中到唯一的專案上來。我們必須將測試工作細分之,計劃之,找出一輪測試所需工作量少的,集合所有可動用的人力優先處理。先結束一個專案,或該專案的一輪測試;依然集中著,立刻轉戰另一個專案,或另一個專案的.新一輪測試。雖然可能存在某些專案暫時性的無測試人員響應,但是一來督促了開發人員的自測意識,二來在測試工作的整體層面上我們卻能夠獲得更高的效率。

孫子常言:“上下同欲者勝”,意思是上下一心,方能取勝。撰本文,但求一吐胸中愚見,與領導與各位同仁同心。或拋磚引玉耳。

測試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將學校體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引導組織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培養學生個性特長,不斷提高全校師生體質健康水*。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加強我校的體育工作,增強學生體質,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二、工作目標

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要以“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為目標,促進學校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學生的耐力、力量、柔韌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肥胖和近視發生率明顯下降。通過陽光體育運動持之以恆的實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熱愛體育、崇尚運動、健康向上的良好風氣和珍視健康的濃厚氛圍。

紮實地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落實學生的體育鍛煉,力爭全校90%學生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格等級以上,掌握至少兩項日常鍛鍊的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三、具體措施

(一)組織機構

我校成立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工作的領導小組,以周巨集凱(分管副校長)任組長,領導小組成員由劉丹(教導主任)、王曉妮(德育主任)、張繼國(體育教研組長)、蘇萍(校醫)、體育教師等組成。

四、計劃實施

(1)將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列入我校每學年工作計劃中,同時在我校學校教育和體育工作近期和長期計劃中有體現。

(2)我校要配備齊必要的測試器材,並安置完畢。由體育教研組安排進行日常使用維護管理,最大程度地提高場地器材的使用率並努力降低損耗。

(3)體育教研組和衛生室將合理利用體育課和活動課時間進行測試,做到每學期每位學生至少測試一遍。

(4)在陽光體育運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要切實加強安全教育和管理,落實安全工作責任,要堅持體育教師在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場所的值班巡查制度,建立健全預警機制和應急機制,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測試時合理佈置場地,(例如海綿墊的鋪設、場地*整等)

(5)教導處、衛生室、體育教研組及時將資料及時統計、彙總、上報測試資料,為干預措施的制訂提供依據。

(6)我校要運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激勵和教育功能、反饋功能,找到我校學生普遍存在的體質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校園體育活動。同時,對於學生存在的問題,告知家長,指導學生科學鍛

煉。

五、時間保障

1、我校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合理安排時間。

2、我校每年將舉辦體育田徑運動會、廣播操比賽、乒乓球比賽等,積極組隊參加區的各項比賽。

3、積極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健身專案。

4、對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每天鍛鍊達到一小時的學生,其《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學年成績獎勵5分,對體育課無故缺勤的學生,一學年累計超出應出勤次數的1/10,其《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學年成績應記為不及格,該學年最高成績積為59分。

六、檔案建設

我校將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制度,每學年測試的原始資料和統計資料將交檔案室統一建檔儲存。每位學生每學年的測試和評價結果將記錄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上,並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研究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發展趨勢、存在問題,提出干預措施,不斷改進學校的體育衛生工作。

七、表彰獎勵機制

學校對體質測試中優秀的學生在評選“三好學生”時優先考慮。

營口市益民國小

體育組

測試工作計劃3

為了實現泛華自研產品的大賣,測試組積極響應公司的各項方針政策,以汪總為核心,不斷提高自身的測試技術和管理水*,確保自研的硬體產品測試覆蓋率越來越高、BUG越來越少。我們的口號是:“空談誤泛,實幹興華!”

為了我們共同的理想,下面具體談談明年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我們的指導思想是:測試驅動開發,用例指導結果, 資料記錄變化。

測試是國內企業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要麼就是不重視,要麼就是不徹底。我既然選擇了測試,就會為此而執著地追求到底!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會留下一些問題。這很正常,如果問題到使用者手裡才發現,那似乎有點晚了,況且修復成本也增加了不少。我們的策略是:測試早介入,問題早發現。這樣資源投入比以前要多一些,我覺得還是值得的。

在測試過程中,我們將加大用例設計力度,用科學的用例來發現BUG、用可靠的資料給來定位BUG、用合理的溝通技巧來跟進BUG,努力打造出一支能發現BUG的精良隊伍。

二、工作重點

整體來說:提出“測試123計劃”。

什麼是測試123計劃呢?我是這樣想的:以泛華自研產品為中心,努力向同行業先進的測試團隊看齊;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執行力,一手抓BUG,兩手同時發力,絕不手軟;為了響應產品線的發展,我們組建了三條測試線:DAQ測試線、系統*臺測試線和通訊互連測試線。

接下來,分8個方面來討論:

1. 提升團隊凝聚力和戰鬥力

提倡以人為本。具體有如下舉措:

自我認識,分工合作,充分發揮個人優勢

為團隊成員提供深造的機會,建設學習型測試團隊

認真聽取團隊成員的見解和建議

鼓勵團隊成員的創造力

實施參與管理,有效授權

營造開放、信任和自由溝通的氛圍

適當開展業餘活動

2. 加強隊伍建設

根據公司的戰略規劃,有重點、有步驟地組建測試團隊。目前只考慮硬體測試,逐步培養軟體測試和系統測試人員。

具體有如下舉措:

PS-DAQ TestLine

現有3人,由常鵬坤牽頭。計劃發展到4~6人,其中多功能卡1人,同步卡1人,DSA卡2人。另VxWorks測試儲備 1人。

業務範圍:

(1)重點:研發測試。測試早介入,問題早發現。參與到研發過程中的各種測試,直到IPA結束。包括核心器件選型測試,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系統測試,alpha和beta測試,使用者驗收測試等。並參與一系列研發評審活動,瞭解相關技術背景,為充分測試作準備。

(2)次要:小批量驗證測試。包括測試環境搭建,生產測試程式設計與驗證,生產測試規範編寫與歸檔,小批量測試並觸發質檢入庫。最後,編寫小批量驗證測試總結報告,並組織產品線進行會議評審。

(3)發展:自動化測試。開發低成本、高效可靠的智慧程控開關和相關的介面卡,搭建機櫃式的自動化測試*臺,並自主開發自動化測試程式。

(4)VxWorks測試儲備,並逐步細化。

(5)配合DAQ產品線,適當做些市場應用性的驗證測試。

PS-SP TestLine:

現有1人,光桿司令是韋忠品。計劃發展到2~3人,其中機箱1人,控制器1人,EMC測試1人。

業務範圍:

(1)重點:研發測試。包括核心器件選型測試,研發樣品驗收測試,IPA產品器件變更測試等。

(2)次要:小批量驗證測試。包括測試環境搭建,生產測試規範編寫與歸檔,小批量測試並觸發質檢入庫。最後,編寫小批量驗證測試總結報告,並組織產品線進行會議評審。多關心轉產後的生產測試,這也是泛華目前的一個薄弱環節,我們將派人去監督這個產線的生產測試。

(3)發展:EMC測試。先外包,學習和積累EMC測試經驗,等時機成熟了,再考慮自己建設EMC實驗室。

(4)配合系統*臺(SP)產品線,適當做些市場應用性的驗證測試。

PS-LINK TestLine:

現有1人,領頭羊是許春亮。計劃發展到1~2人,試行任務捆綁,協同工作。包括DAQ產品之外的所有硬體板卡。

業務範圍:

(1)重點:研發測試。測試早介入,問題早發現。參與到研發過程中的各種測試,直到IPA結束。包括核心器件選型測試,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系統測試,alpha和beta測試,使用者驗收測試等。並參與一系列研發評審活動,瞭解相關技術背景,為充分測試作準備。

(2)次要:小批量驗證測試。包括測試環境搭建,生產測試程式設計與驗證,生產測試規範編寫與歸檔,小批量測試並觸發質檢入庫。最後,編寫小批量驗證測試總結報告,並組織產品線進行會議評審。

(3)配合Link產品線,適當做些市場應用性的驗證測試。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的完成測試任務,測試隊伍在20xx年將要翻一倍。

3. 測試環境建設

花點時間、花點資金來建設下測試環境,會給我們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體有如下需求:

(1)系統*臺環境:目前有2套,9106+3031與9114+3030(機箱電源帶負載能力比新機箱差些,插滿板卡啟動有問題)。計劃再增加3套,分別是:寬溫9108+3050、自研PXIe機箱+PXIe控制器、NI PXIe機箱+PXIe控制器(指標對比或參考用)。

(2)自研重點PXI板卡:各一塊,用於各種發散性的測試。

(3)專業儀表:比如頻率計、功率計等,資金計劃在10~20萬之內。

(4)測試易耗品:如各種測試線纜、接外掛、聯結器、端子等測試輔材,期望公司有高效的採購通道。

4. 建立規範的測試用例庫

我們的測試管理*臺支援測試用例庫的管理,包括建立、修改、帥選、組合、匯入、匯出等操作,目前的測試用例放置在流程中,等規範化以後,可以隨機加入專用的測試用例庫。

具體按如下流程來操作:

首先,按測試線來編寫測試用例設計規範。包括測試用例的常用設計方法,命名規則,內容、格式、附件等。

然後,按照規範來整理之前的測試用例,去粗取精,形成規範的、高效的測試用例。 接下來,我們組織評審團進行測試用例專題評審,合格的用例即可流入測試用例庫。 我們要堅持做一件事情:不斷向庫中放測試用例,測試方案優先考慮用例庫。

5. 規範BUG的評級依據

BUG管理一直是我們的重中之中。我們強制要求嚴重以上的BUG必須在IPA之前修復。自然,BUG的評級顯得尤為重要。現在,有一些對BUG評級的定義,可能比較抽象,實際操作起來有些困難。為了彌補這些不足,我們將重點考慮如下幾個問題:

(1)什麼樣的問題是BUG?

(2)如何對BUG進行量化評級?

(3)拿出具體例項。

準備整理成文件,貫徹執行。是P1的絕不判P0;發現了生產問題,絕不說成是設計BUG。

6. 提升測試技術

將硬體測試劃分為:功能測試、效能測試、可靠性測試。現在覆蓋比較多的是功能測試和效能指標測試。接下來,我們會提高可靠性測試方面的用例。

如何提升自研產品的測試技術呢?

具體有如下舉措:

鎖定目標為以上三類測試,有的放矢,並參考NI相關文件

參與研發過程中的概要設計、詳細設計評審(學習)

產品需求細化

業務和實現邏輯分解

實現技術(演算法)分解

選擇合適的測試手段(工具應用及反推)

選擇不同的測試角度

改變不同的使用者場景

功能關聯/依賴法

測試點反推法

bug反推法

從使用者使用的角度去設計用例

結構性分析法

EMC

7. 全面推動自動化測試

自動化測試主要應用在DAQ與LINK產品線的批量測試上。為此,我們要設計一個實用的、高效的、穩定的自動化測試*臺。

*臺包括:

(1)機架式硬體測試*臺,放在測試工位上(非ATE生產系統),我們作自動化程式除錯和小批量驗證用,生產測試環境直接複製即可。

(2)開發低成本的通用智慧程控開關,實現多通道訊號路由。

(3)設計通用的自動化測試軟體*臺,非LabVIEW程式設計環境。

(4)提供工廠模式和維護模式。

難點在於:智慧程控開關和通用軟體*臺上。需要領導支援,一方面是資金投入;兩一方面是人員安排,我們適當利用測試空隙時間來完成。

8. 培訓與交流

具體有如下舉措:

(1)每週五下午開展交流例會,主要是工作彙報和遺留問題討論。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進行專題技術交流。

(2)4次以上外部技術培訓,主要包括DAQ專題培訓,反射記憶體技術、1553B系統技術和429系統技術培訓,EMC專題培訓,VxWorks培訓等。

(3)參加市內重要的測試技術展會。

(4)2次以上業務活動。

三、考核目標

1. 建立標準的測試用例庫

2. 測試用例數量增加30%

3. 測試BUG數量增加30%

4. 搭建一套自動化測試*臺

5. 測試團隊發展到中等規模(10~14人)

標籤:測試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