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複習數學1到5教案8篇

我們在寫教案之前一定要先確定好自己的教學目標,教案在撰寫的時候,教師務必要強調講授內容要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複習數學1到5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閱。

複習數學1到5教案8篇

複習數學1到5教案篇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複習(一)(p12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三步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並能比較熟地進行

計算。

2、進一步掌握連除、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係,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解答。

教學重點:複習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並能比較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混合運算及兩步計算應用題,今天我們要複習這部分內容。通過複習,要使同學們更好地熟練地進行解答。

二、複習運算順序

1、提問:有哪幾種計算?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2、請學生歸納:(運算順序及小括號)

3、練習複習(一)第2、3、4題。

(1)各自獨立完成。

(2)校對,講評2、3題,校對後講評第4題。

三、複習應用題。

1、各自分析,解答第5、6題。

2、完成後,說說分析思路解題步驟。

3、引導歸納:解兩步計算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

四、小結:(混合運算順序,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五、作業《作業本》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複習(二)(p126)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使學生會用分析法或綜合法分析所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解答。

2、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正確分析各類應用題的數量關係,並熟練地解答。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1、練習第8、9題題組練習。(觀察比較得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強調解題時認真審題)。

2、練習10、11、12題,獨立完成,逐題講出思考過程,講評。

3、練習第13題,明確題意,用移多補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題是移多補少的逆向應用題。

師生共同探討完成。

5、小結:今天我們複習了什麼內容?應注意什麼?

6、作業《作業本》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複習(三)(p127)

1、通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應用題的結構特徵和數量關係,並能比較熟地進行解答。

2、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滲透對應的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所學應用題的結構特徵和數量關係。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基本訓練,投影儀顯示下列題目

1、根據下面問題聯想條件,並說出數量關係式。

①兩個雞場一共養雞多少隻?②兩個雞場養雞的只數相差多少?

③平均每個雞棚裡養成雞多少隻?

①第二養雞場要給第一養雞場多少隻雞,兩個雞場的雞同樣多?

2、根據下列條件提出問題,並說出數量關係式。

①有桔子2500千克,蘋果是桔子的3倍。

②有蘋果7500千克是桔子的3倍,桔子有多少千克?

三、重點訓練:圍繞上面第1題聯絡第15題訓練。

四、獨立完成其餘幾題。

五、引導完成思考題

六、作業《作業本》

複習數學1到5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瞭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稱,探索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能根據乘法等式寫出正確的比例。

2、通過觀察、猜測、舉例驗證、歸納等數學活動,經歷探究比例基本性質的過程,滲透有序思考,感受變與不變的思想,體驗比例基本性質的應用價值。

3、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知識探究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根據乘法等式寫出正確的比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整體設計說明:

本班的孩子基礎較差,很多孩子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好的思考方法,所以課堂上的重點放在了發現並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質上。在比例的基本性質應用時,重點突出孩子的思考過程,強調孩子有根據地思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匯入。

1、一輛汽車上午4小時行駛了200千米,下午3小時行駛了150千米。說一說上、下午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麼?

2、比和比例有什麼區別?

?設計意圖】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為新課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

過渡:同學們,比有各部位的名稱,把比組成比例後我們有了新的名稱,請自學課本第34頁。生閱讀後,請同學說出黑板上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設計意圖】組成比例的四個數的名稱的認識對孩子們來說是比較簡單的,所以讓孩子們自學,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讀數學書的習慣。

三、反饋練習。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項和內項。(投影出示)

先小組之內說一說,然後在指名回答。重點說分數形式的比例外項和內項。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重點學習組成一個比例的兩個比哪兩個數是外項,哪兩個數是內項。重點突出分數形式下怎麼去找比例的內項和外項。

四、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1)投影出示幾組比例,讓學生觀察看看能有什麼發現?細心的同學很快會發現這幾組比例數字相同,但是書寫位置不同。然後老師在質疑,為什麼這些比例裡的四個數書寫位置不同卻能組成比例呢?請小組合作找個這個祕密。

(2)學生找出原因後,教師引導學生用一句話總結出來。並指出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板書課題。

(3)繼續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這樣的性質,舉例驗證,最後得出結論。

(4)比例寫出分數形式後,也就是等號兩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乘得的積也一定相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我根據學生好奇的心理,用質疑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新知,這樣也能讓學生體會到總結歸納的過程,並滲透科學態度的教育。

五、鞏固練習

1、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投影出示練習)。

2、應用比例的意義或者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學生獨立完成後,用展示臺展示)

3、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在()裡填上適當的數。(投影出示)

六、全課總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並且留給孩子質疑問難的空間。

七、拓展練習:把下面的等式改寫成比例。

3×40=8×15

複習數學1到5教案篇3

複習內容:

簡便演算法

複習目的:

能夠利用運算定律是計算簡便。

複習過程:

一、複習運算定律

1、乘法結合律:(ab)c=a(bc)

2、乘法交換律:ab=ba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4、加法交換律:a+b=b+a

5、加法結合律:(a+b)+c=a+(b+c)

二、複習簡便運算:

1、出示題目

+ + +

× + ×

0.8×4×1.25×2.5

組織學生討論:每題最簡便的方法是什麼?應用哪一個運算定律進行簡便的。

三、基本練習

1、下面各題怎樣簡便怎樣算。

+ + + × ×

2- - × + ×

2、怎樣簡便怎樣算

4.18×3.8+4.18×5.2+4.18

16÷4+23× +

四、小結:

解題前要認真觀察題目的特點,包括數字特點和運算子號特點,進行簡便計算。

複習數學1到5教案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讓學生能熟練地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並對計算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比較,弄清它們之間的聯絡和區別。

2、複習驗算和估算的方法。

3、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

教學資源: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口算。

做第15頁複習第1題。

1、卡片出示下列各題。

800÷2 280÷7 690÷3 300÷6

320÷8 500÷5 440÷4 460÷2

2、開火車口算,相機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3、齊算。

二、複習豎式計算。

做第15頁複習第2題。

1、指名3人板演,其餘同學選擇其中的2組完成。

2、反饋交流。

3、比較每組中的題,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本單元學習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三、做第15頁複習第3題。

1、小黑板出示:

848÷4÷2900÷2÷3909÷3÷3848÷8900÷6909÷9

2、學生獨立計算。

3、指名說說通過計算你發現了什麼?

四、做第15頁複習第4題。

1、學生理解題意後獨立填寫表格。

2、組織交流。

提問:(1)你是用什麼方法求“平均每班有圖書的本數”的?

(2)為什麼要用除法計算?

五、做第15頁複習第5題。

(1)先讓學生讀題,理解題目的意思。

(2)學生嘗試計算,填寫表格。

(3)反饋交流。

(4)提問:觀察這張表,你有什麼發現?

[引導學生髮現挖的天數和每天挖的米數之間的變化規律。]

六、做第15頁複習第6題。

1、出示題圖,你從圖上獲取了哪些資訊?

2、理解“一律按半價出售”是什麼意思?

3、讓學生求出每件玩具的半價。

4、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解答問題。

5、反饋交流。

七、全課小結。(略)

八、作業: 完成練習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獨立思考,經歷探索的過程,培養學生的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資源: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做第16頁複習第7題。

1、讓學生仔細看圖。

2、提問:你知道了什麼?

(左邊和右邊各有3行樹,一共有72棵數)

3、學生列式計算。

4、交流,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二、做第16頁複習第8題。

1、先出示第(1)小題,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然後指名學生分析思考過程。

2、再出示第(2)小題,同樣讓同學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指名學生分析思考過程。

3、比較:這兩小題有什麼聯絡和區別?

三、做第16頁複習第9題。

1、出示題圖讓學生理解題意。

2、根據題目提供的資訊完成第(1)小題。

交流思考過程:

因為108÷8=13(枝)……4(元),而108÷3=36(枝),

所以108元買了36枝圓珠筆。

同理,60元買了30個乒乓球。

3、學生獨立完成第(2)小題。

交流:方法一,108+60=168(元)

168÷9=18(本)……6(元)

答:不夠買20本。

方法二,108+60=168(元)

20×9=180(元)

因為168

四、思考題。

1、 出示題目後讓學生獨立思考解答。

2、 交流。

3、 補充三題。

五、全課小結。(略)

六、作業:完成練習冊。

複習數學1到5教案篇5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教學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相關內容,例1教學認識圖形的平移、在方格紙上將圖形平移;例2認識圖形的旋轉;例3在方格紙上將圖形旋轉90°;例4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例5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通過學習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及旋轉以及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併為第三學段進一步學習有關內容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這是初步認識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以及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學生已經知道什麼是軸對稱圖形以及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還知道長方形、正方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在三年級(上冊)學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常見的旋轉現象。

三、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在方格紙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將簡單圖形平移,會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及其對稱軸,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使學生經歷從平移、旋轉、軸對稱的角度欣賞和設計圖案的過程,積累一些圖形變換的經驗,初步感受圖形運動的結構美,體驗平移、旋轉、軸對稱的應用價值,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認識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過程中,感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獲得學習成功的愉悅體驗,增強對圖形變化的興趣。

四、教學關鍵:

1.教學圖形的平移時,要將著力點放在確定平移的距離上。

2.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例項出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充分感知圖形旋轉的基本特徵,初步建立圖形旋轉的概念,為進一步探索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旋轉90°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教學重點:

1.經歷發現長方形、正方形對稱軸條數的過程,畫平面圖形的對稱軸。

2.將圖形按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正確判斷平移的距離。

六、教學難點:

認識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的含義,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

七、教學方法與措施:

1.基於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合理設定認知起點。

2.緊扣圖形運動的最本質特徵,引導學生探索畫運動後圖形的方法。

3.設計豐富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美。

八、課時安排:

1.平移 1課時

2.旋轉 1課時

3.軸對稱 1課時

4.練習 1課時

複習數學1到5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2、學生會用多種方法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和求知慾。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同學們都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嗎?今天,草原上要舉行運動會,第一項田徑專案是競走,參賽運動員是喜羊羊與懶羊羊,懶羊羊走長方形的路線,喜羊羊走正方形的路線。都走一圈,看誰走的快?懶羊羊說:“不合理,我走的路多,喜羊羊走的路短。”

(大家看圖,出示多媒體課件)

同學們,你們來當評委,看看懶羊羊提的要求合理嗎?

引導:喜羊羊和懶羊羊可不是光憑你們的猜想就能說服的,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讓他們心服口服。你覺得喜羊羊和懶羊羊走的路線與我們所學的哪一個數學知識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揭題:你們真聰明!老師非常欣賞你們對數學的敏感。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問題.提問:他倆所走的路程到底怎麼算呢?

板書課題: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

二、探索新知:

1、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長方形,動手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請同學們動手量出所需的資料,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

2、引導:從同學們的臉上,我可以看出你們肯定有成果了,誰願意給大家展示一下。(學生說教師板書。要求說清這樣做的道理。)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有這三種:

(板書)

(1)6+4+6+4=20(釐米)周長=長+寬+長+寬

(2)6×2+4×2=20(釐米)周長=長×2+寬×2

(3)(6+4)×2=20(釐)周長=(長+寬)×2

3、提問:計算長方形的周長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說說你的想法。

4、請同學們再拿出手中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再在練習本上求出正方形的周長。

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有這兩種:(板書)

(1)5+5+5+5=20(釐米)

邊長+邊長+邊長+邊長=周長

(2)5×4=20(釐米)邊長×4=周長

提問:計算正方形的周長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說說你的想法。

提問:要求正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什麼條件(邊長)。

5、提問:懶羊羊也用尺子量出了長方形草坪的長是12米,寬是6米,請你們幫它來算一算這個草坪的周長是多少?

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寫出計算過程。

6、解決了懶羊羊的問題,那我們就來幫助喜羊羊算出他所走的路程吧!他也量得正方形草坪的邊長是9米。請你算出它的周長。

7、同學們比較一下誰走的路長?(一樣長)

8、談話:原來,他們倆走得一樣多,經過科學地計算,懶羊羊心服口服了,他們不再吵了,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中。

三、鞏固練習

1、請你量出需要的資料,並計算它的周長。

2、如果繞籃球場走一圈,要走多少米?籃球場的周長是多少米?

3、試一試:正方形的手帕的邊長使25釐米,他的周長是多少?

它的周長是100釐米。

4、想想做做。

能拼成不同的長方形嗎?它們的周長相等嗎?

四、拓展延伸:

課下練習:

一根長24米的繩子

(1)圍成一個正方形。圍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米?

(2)圍成一個長方形,如果長方形的長是9米,寬是幾米?

想一想:如果長不是9米,還能圍成哪些長是整數米的長方形呢?

(讓學生獨立思考,再交流。並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圍成的圖形)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嗎?

2、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形的周長,在生活中有許多關於周長的有趣的問題,只要我們去認真觀察,去仔細發現,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

複習數學1到5教案篇7

教學目的:

1、能夠正確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歷的時間。

2、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培養學生良好的時間觀念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制定作息時間表和由此引發的問題探究。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歷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每天上午幾時開始上課?每節課多長時間?

二、合作探究。

1、介紹學校的作息時間

從上午早讀課是8:00開始,讀20分鐘,休息5分鐘,一節課40分,課間休息10分,課間操是15分,眼保健操5分鐘。根據這些資訊填寫68頁的作息時間表。

2、小組的同學合作制定作息時間表。教師巡視,參與制作過程。

3、學生到展示製作的作息時間表,師生共同修正,並與學校的作息時間對照。對有特色的作息時間表給予表揚鼓勵。

4、提出問題並解答。

(1)第一節課的下課時間是什麼時候?你是怎麼想的?

(2)從第二節課到第三節課下課,這兩個時刻之間經過了多長時間?

(3)從上午7:40到上午放學,經過了多長時間?

(4)讓學生根據作息時間表,在小組內提出問題並指定同學解答。教師巡視並加以引導。

三、鞏固練習。

1、填一填。

(1)從9:00到11:00,經過_____時。

(2)從10:00到10:00,經過_____分。

2、從3:00到4:30。

(1)經過了_____時____分。

(2)昨天這段時間你正在幹什麼?

3、6:30起床,25分鐘後,6:55用早餐,過了35分鐘,7:30去上學。

4、實踐活動:說一說今天幾時從家出發上學,幾時到校?算一算路上用了多長時間?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複習數學1到5教案篇8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每位乘積不滿十),並且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

本單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兩項內容,第一項內容是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第二項內容是估算,即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它是在學生學過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口算是筆算的基礎,也是估算的基礎。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擴大學生的口算範圍的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的估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做好必要的準備。並且,在估算和筆算教學活動中,又可以進一步鞏固口算。這樣,有利於培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本單元的筆算乘法的內容是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接著,編排進位的,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需要進位的筆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

本單元加強了“解決問題”的教學。首先,把計算內容都置於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報紙(送信)、估座位、購書等。讓學生在現實問題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探討計算方法。然後,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有意義的、聯絡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於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並且,對於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

4、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

第八課時

整理和複習

教學內容:

教材第68~69頁例及練習十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估算、筆算方法進行回顧和整理,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教科書第68頁

出示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讓學生讀一讀故事內容,再請學生說一說這一篇故事主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提問:這篇文章大約有多少字?你想用什麼辦法解決?(以四人為一小組討論) 彙報

(1)一個字一個字地數,就能數出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個字,但如果文章長的話,就不太適用。

(2)先數每行有多少個字,一共有幾行,就可以。

教師:兩種方法第二種比較適用,現在我們就採用第二種方法,算一算文章大約有多少個字?

學生動手操作

(1)每行最多有22個字,但有許多行的字數都比22少,估算每行大約20個字左右,本篇文章共有13行,所以列式為20×13=260,這篇文章大約用260個字。

提問:20×13你是怎樣口算的?

(2)每行最多有22個字,一共13行,列式:22×13。 提問:兩位數乘兩位數,列豎式怎樣算?

二、教師點評

完成教科書第69頁練習十七的第1題。 學生口算後教師講評。

提問:整十整百數乘數十數應該怎樣算呢?

三、課堂總結

完成教科書第69頁練習十七的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教師講評。

提問: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筆算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

四、解決問題

完成教科書練習十七的第3、4題。

通過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分析,列式解答,對於學生的列式,要提問:為什麼這樣列式?

五、課堂小結

標籤:教案 複習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