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實用版音樂教師教學反思範文三篇

提高教學水平是每一個一線老師的願望,但是不反思是永遠沒有進步的,你知道優秀的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實用版音樂教師教學反思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版音樂教師教學反思範文三篇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1

在今天這節課上,學生總體表現令我滿意。

成功之處:

1、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強烈。

2、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注意力集中,特別是平常課堂不是很專注的學生今天的表現可謂是“好得不得了”!

3、學生根據“快樂do mi sol評價卡”進行創編,表演時能圍繞著“演唱形式、器樂伴奏、加入律動、自信演唱、加入其它藝術形式”去創編,在評價中他們自己發現三個組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表演時缺乏律動和情感”。

4、學生為它組精心地準備了十道題,有的是圍繞著預習四步驟提出的,例如說出歌曲中的一些音樂記號的名稱作用,有的是用了“卡拉OK”的形式,讓別組接唱下句歌詞,通過這一形式既加深了他們對歌曲的理解,又促使他們去背唱歌曲。

不足之處:

出題中學生為了考倒別人而出題,有的題目有些偏離,例如他們提出的“《長城放鴿》一曲的詞曲作者是誰?”“《孟姜女哭長城》這首歌是什麼調?”。針對這種現象,我在課堂中即時給予了學生一些指導。

總的來說,這一單元除了給予學生學習目標外,其餘的從“學歌到創作到表現”這些環節幾乎都是學生小組合作完成,通過這一嘗試,我發現只要給予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給予他們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五年級學生完全可以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所以本單元的這種“年代秀”教學方式的嘗試還可以在下一單元進行進一步的嘗試。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2

識譜唱譜是音樂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課堂上能使孩子們興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動、遊戲,一旦讓他們識譜,頓感索然無味,課堂氣氛也會出現冷場,音樂情感美的薰陶無從談起。

音樂新《課標》指出: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規定了不同學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識譜教學要符合音樂學習的規律,它是學習音樂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樂教育的目標。那麼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的使用這個“工具”呢,我根據自己一些教學實踐,反思如下:

一、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識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識譜。

如:在一節唱歌課中,當學生走進音樂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並讓學生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然後,再通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於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識譜就是先讓學生放下心理負擔,讓學生先唱唱歌,用自己的聲音去表現音樂,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到這節課是輕鬆愉快、有所“成就”的,而且有表現自我的空間。

一位學生這樣講到:“以前,老師總是對我們進行視唱練耳訓練,班上僅有幾位會樂器的同學唱還可以,其他人都不行,太難了,我對這一點兒也沒興趣,可是現在我們先唱歌后識譜,才上兩節課,我就會唱《白楊和小河》這首歌的歌譜,我感到非常高興。”

二、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

創造效能力的培養應該貫穿於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識譜教學也不例外。創造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以即興活動的方式給學生髮揮創造想象的空間和機會。

例如:歌曲《青春舞曲》這首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歌特點,所以在學唱新歌之前,我將樂曲中的旋律順序打亂,以短小動機為單位排列在一起,先讓同學們聽每組動機的音高,在根據自己的感覺重新排列成流暢的旋律,並一起彈唱。這樣,以聽為先導,創編為手段,然後再讓大家來聽一聽,唱一唱,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譜能力,也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其實,創編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豐富的創編形式能讓同學們在樂趣與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學習簡譜,並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提高綜合素質的今天,國小音樂教育對識譜的要求是:“立足課堂,面向全體。”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理性的識譜從感性入手來教,融入音樂實踐活動,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利用識譜這個學習音樂的好工具,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鑑賞能力、創造能力。讓每個孩子真正的走入音樂,去尋找,去探索,去創造。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3

音樂對學生的美育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其中蘊涵著道德哲理和豐富的情感體驗。因而在欣賞教學中,透過讓學生仔細地聆聽樂曲,張開想象的翅膀,在廣泛的時間、空間裡遨遊,用心去感受、體驗音樂的美。一般來說,音樂有打動自己,感動別人的作用,這主要體此刻音樂的內涵上。在這節課上,我沒有過分的強調知識技能的傳授和訓練,而是給學生帶給參與和表現的機會,這樣就會激起學生創作音樂和享受音樂的興趣。我認為一個合格的音樂教師除了具備專業知識以外,還要以情感感人,儘量把教學資料演繹的淋漓盡致,恰到好處的使學生陶醉於音樂之中,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隨著音樂節奏動起來,激發學生用心發言的興趣和慾望。

開放式,輕關掉式。在那裡的“開放”,本人詮釋為問題的答案範圍寬;而“關掉”則是侷限在某個具體的小範圍問題去思考。在音樂欣賞課堂中,應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去偏重開放式地提問題,讓學生透過多方面、多層次的思考與感受發表自己個性化見解,從而到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提高學生感受音樂的潛力。反之,則要儘可能地避開關掉式地提問題。學生是教學最有用而廣泛的資源,我們應從多方面去開發他、塑造他,如果把學生引入一種思維或關在一個“峽谷”,以我個人的實踐來看,會出現三種結果:

1、不適應或這種思維較弱的學生對課堂產生厭感,甚至恐懼感;

2、就算是適合某位同學的強項思維,如果繼續發展下去,也會成為定向思維,出現智力偏向;

3、整個課堂會很冷清,因為它不是面向全體學生,不注重四面鮮花齊放的創設。

據此,我做了以下的教學嘗試:

在欣賞課《瑤族舞曲》中,進行到欣賞第二部分主題時,我第一次是這樣設計問題:請同學們認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題,完成以下三個問題:拍子(3/4);速度(中速);力度(較弱)。學生聽後,老師按順序逐個引導回答。實踐後,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但由於受到關掉式問題的侷限,學生的表現為兩種:一是根據提問都不會的學生乾脆不說;二是明白個別答案但順序不對的也靜止不動。由於沒有空間讓學生去暢談,所以整個課堂陷入了凍結階段。簡單、愉快的情緒一時被緊張、恐懼取而代之,結果以失敗告終。之後,本人經過請教別人與查閱相關資料,進行了第二次試教,把這個問題設計為:請同學們認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題,並說說你的感受。欣賞音樂後,課堂真是像炸開了花,精彩不斷,想說的同學十分多,既分別答出了以上的答案,又增添了很多個性化的見解。如:“這一部分主題速度較慢,力度較弱,旋律悠揚,讓人聽後的感覺是悠閒自如,情緒舒暢,所以我很喜歡。”我給予肯定鼓勵說:“談得真好!掌聲謝謝他的精彩回答!”又如另一位同學說:“這一部分是以木管樂器獨奏為主,音調統一,音色清晰、悅耳,讓人陶醉其中。”我也及時給予表揚說:“聽得真仔細,說得也很完整,掌聲表揚!”雖然這些說法有時會出現大同小異,但是它是學生自己獨立感受的結果,是開放課堂產生的效果。學生高興、自由,老師簡單、自如,何樂而不為呢?

透過這節課前前後後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過程,我受益非淺,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在教學中及時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會使我逐漸構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潛力。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透過不斷地反思和努力學習的態度,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因此,為學生創設一個開放、自由的課堂,對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最有效的途徑,對提高學生音樂感受潛力是最容易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