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叮叮噹小班教案5篇

教案應該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增加學習的吸引力和動力,學生的年齡和發展水平是教案編寫的重要考慮因素,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調整教學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叮叮噹小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叮叮噹小班教案5篇

叮叮噹小班教案篇1

設計意圖:

小班正在進行“真好吃”主題活動,在區域活動中,我們會發現孩子一邊玩彩泥一邊自言自語:“這是必勝客的匹薩。”、“那是元祖much蛋糕。”……應該說,他們對身邊熟悉的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積累了一些粗淺的生活經驗;小班後期,孩子對於顏色的認知又處於敏感期,因此,旨在培養孩子對玩色興趣的角度,圍繞“真好吃”主題的脈絡,我預設了這一美術遊戲“烤麵包”:

以各種顏色和熟悉的水果相對應想象,引出整個活動,孩子們會根據自身的經驗,擴散思維:“黃顏色的果醬是檸檬醬,也可能是香蕉醬。”“紅顏色的果醬是草莓醬,也許是紅蘋果醬。”“綠顏色的果醬大概是獼猴桃醬。”有一個孩子還說:“綠顏色的果醬是西瓜皮醬。”……這種用顏色和實物“替換”的想象符合小班孩子的心理特點,也留給孩子滿足自己大膽想象的空間,無所謂唯一的“標準答案”,只要樂意表達。

我提供的材料是普通的漿糊裡摻入各種顏色的顏料,調勻後與真的“果醬”十分相似,也滿足了小班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生活真實場景的遊戲意願,通過“舀”、“抹”、“塗”、“撕”等各種小肌肉動作的練習,小班孩子精細動作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活動臨近結束時,又加入了小年齡孩子最喜歡的“娃娃家”的遊戲情節——扮演“爸爸”“媽媽”給娃娃吃麵包,再一次滿足孩子的遊戲需要,將自己的繪畫作品轉化為遊戲中的“模擬道具”,從而進一步推動班上孩子社會性角色遊戲的發展。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常見的顏色,說出它們的名稱

2、嘗試在“娃娃家”中運用繪畫材料進行遊戲,豐富遊戲內容

活動準備:

1、在黃、綠、藍、玫紅、白等水粉顏料內調入少許漿糊,盛在小罐裡,每個小罐內放一把小勺

2、用稍厚的白紙剪成兩片連在一起的“切片面包”

3、餐巾紙盒做成的`“麵包烤箱”若干

4、各色彩紙若干,淡黃色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辨顏色名稱,聯絡自己生活經驗,想象各種常見的果醬顏色,如黃色為色拉醬、綠色為獼猴桃醬、白色為奶油、藍色為藍莓醬、玫紅色為山楂醬、大紅色為草莓醬、橙色為橘子醬等

二、操作過程:

1、將兩片“麵包”開啟,“麵包”上塗抹果醬:任選一、兩種顏料,用小勺舀少許,四散地放在麵包上塗抹,,再加上少許白色後,把兩片面包合攏。

2、烤“麵包”:用黃色油畫棒在“麵包”外面隨意塗色,邊塗邊說“烤麵包,烤麵包,麵包烤得香噴噴”

3、夾“麵包”:將“麵包”開啟會發現顏色已調和成美麗的淺色花紋,然後撕些彩紙想象成蔬菜、魚、肉夾進“麵包”內。

[nextpage]

三、我做爸爸,我做媽媽,抱抱娃娃一起吃“麵包”

第一次活動效果記錄:

週三進行了第一次活動,由於人數較少,時間持續了15分鐘左右,雖然幼兒的參與度很高,興趣也很濃厚,但我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

首先開始部分我還是太著急,急於過渡到下一部分講解環節,因此,幼兒沒有充分地圍繞各種顏色的果醬討論,每一種顏色的果醬也只講了一種水果醬的名稱,其實,完全可以放輕鬆一些,讓孩子多講一些果醬的名稱,擴散思維做得還不夠;問題與迴應的方式可以再多樣化一些,如:“是嗎?紅顏色果醬是不是隻有蘋果醬呢?”“綠色的果醬除了西瓜皮醬,還會是什麼醬呢?”“白色的是什麼醬呀?”……

其次在講解示範的環節中,我的思路還有些混亂,沒有將“塗抹果醬”的過程講清楚,結果造成幼兒操作時使用不當,“漿糊”要麼太多漏出來,要麼太少擠在角落裡;其實可以通過形象的兒歌進行講解:“舀上一點點,倒在麵包上,輕輕抹一抹,果醬到處有,合上小麵包,輕輕按一按,開啟瞧一瞧,哇!顏色真好看。”

在示範講解時出現一個亮點,可以在後一次活動中加以借鑑,就是孩子生成的語言——“果醬不能塗很多,否則太甜了吃了要蛀牙的。”這樣就形象生動的解決了塗抹漿糊“量”上的指導問題。

用餐巾紙盒做成的“麵包烤箱”可以事先放在桌上,上面還可以貼上一些“按鈕”“開關”等,更具真實性,可以讓孩子一邊操作一邊自由模仿“烤麵包”的動作,滿足想象。 提供的黃色蠟筆太硬,不適合小年齡孩子,在後一次活動中改換成油畫棒,可以減少操作難度,效果也好一些。等到幼兒塗抹得差不多了,再介紹“撕貼夾心”的方法,這樣,幼兒比較容易接受,比剛開始一股腦兒講完要好,更適合小班孩子邊做邊想的心理特點。

第二次活動效果記錄:

第二批幼兒人數比第一次多了一倍,但幼兒的興趣和參與度還是很高漲,吸取上一次活動的教訓,我在開頭環節裡讓孩子充分談論有關各種果醬的顏色和味道,每種顏色的果醬孩子們都能能講出好幾種味道的名稱,“綠色的果醬是獼猴桃醬、西瓜皮醬”、“紅色的果醬是蘋果醬、草莓醬”、“黃色的果醬是檸檬醬、香蕉醬”、“藍色的果醬是藍莓醬”、“橘黃色的果醬是橘子醬、橙子醬”、“白色的果醬是奶油、色拉醬”……這樣讓孩子們充分地講,滿足了幼兒表達的願望,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講解示範;

在示範講解時,我也借鑑了第一次活動中以我為主的介紹方式,而是第一次由我做、第二次由幼兒操作的方法,這樣既能滿足幼兒動手操作的需要,又可以發現幼兒操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及時糾正。同時我省略了“撕貼”夾餡的環節,而是祕而不宣,與操作材料一起投放在桌子上,觀察幼兒是否會使用到,以達到“生成”與“預設”共存的效果。果然,動作快的孩子在塗好顏色後,發現了盤子裡還有一些彩色紙條,就拿了一張放進麵包裡,還樂滋滋地告訴我:“這是胡蘿蔔。”“這是蔥。”“這是辣椒。”“這是雞肉。”“這是香腸。”……有些孩子比較細心,還特地撕成一小條一小條夾進麵包裡,因此,我便“順水推舟”,向其他幼兒作了介紹推廣,這遠比老師單方面的教要來得自然貼切,又容易被幼兒所接受。

結束時孩子們想到了“分享”,於是,他們中,有的把麵包送給聽課的老師品嚐,有的送到娃娃家給娃娃品嚐,還有的走到樓上的班級去送麵包了……整個活動在溫馨的氛圍中自然結束。

總結不足之初,如果幼兒在塗抹果醬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再抓住他們對顏色變化的注意,不露聲色地引導他們觀察變顏色的祕密,就更好了。如“怎麼你塗了藍莓醬和檸檬醬,結果開啟來卻變成獼猴桃醬啦?”幼兒也許就會對“藍色加黃色會變成綠色“的顏色變化加以關注了。

叮叮噹小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分辨出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的鈴聲,知道其用途,初步發揮幼兒合理的想像能力。

2、欣賞並初步學習兒歌"鈴兒響叮噹"。

3、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課件(各種鈴聲)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傾聽鈴聲,匯入活動

1、媒體展示(鬧鐘),引起興趣。

2、師:聽聽這是什麼聲音?它可能會告訴我們什麼事情呢?

二、想想講講,經驗交流

1、提問:在平時的生活中,你聽到過哪些鈴聲?它有什麼用呢?(提示:會告訴我們什麼?)

2、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

3、討論:如果沒有這些鈴聲行不行?為什麼?

三、欣賞兒歌,學習朗誦

1、師示範朗誦兒歌。

問:你聽到兒歌中有哪些鈴聲?

2、幼兒跟老師一起朗誦兒歌。

3、幼兒跟老師一起表演兒歌。

活動反思:

活動內容淺顯易懂,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生動形象的活動教具以及動畫課件很好地吸引了每個幼兒,讓他們始終保持聆聽、觀看和積極參與的熱情。

叮叮噹小班教案篇3

學習活動:

鈴兒響叮噹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知道各種鈴聲分別提醒我們要幹什麼。

2. 學念兒歌,學用左、右手做模仿動作。

活動準備:

1. 各種鈴聲錄音。

2. 兒歌錄音、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各種鈴聲。

1. 分別聽聽各種鈴聲(自行車、電話、鬧鐘、門鈴等)猜一猜這是什麼鈴兒在響叮噹。

2. 說說鈴兒響了,告訴我們要幹什麼。(如:車鈴丁零零,就是告訴別人“快讓開!”)

二. 學念兒歌“鈴兒響叮噹”。

1. 欣賞兒歌錄音,提問:兒歌的名字?兒歌裡有哪些鈴聲?

2. 聽著錄音,學習用左、右手分別做做兒歌中的模仿動作。

三. 家裡的聲音。

1. 教師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2. 請幼兒看看說說這些是家裡的.什麼東西?

3. 想一想它在發出什麼聲音,告訴我們要趕什麼?

叮叮噹小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聽聽、看看、說說幾種常見的鈴聲,知道鈴聲的意思及與我們生活簡單聯絡

2、願意參加集體活動,體驗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圖書、音樂

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激發興趣

遊戲:摸摸你的**,**在哪裡?

小結:小眼睛會看,小耳朵會聽,本領真大!

二、聽一聽,區別鈴聲

1、鬧鐘鈴

這是什麼鈴兒在說話?鬧鐘丁零零,好像在對喜洋洋說什麼呀?

起床要做些什麼事情?模仿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褲子……

小結:鬧鐘丁零零,我要起床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幹的好寶寶。

2、電話鈴

電話響了會唱什麼歌?電話丁零零,好像對喜洋洋說什麼話?

遊戲:打電話

小結:電話丁零零,請問你是誰,打好電話說再見,是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3、車鈴

喜洋洋騎的是什麼車?聽聽發出了什麼聲音?

車鈴丁零零,好像在說什麼?

小結:車鈴丁零零,快快讓開吧。過馬路走橫道線,做個安全的小寶寶。

4、門鈴

門鈴叮叮咚,好像在說什麼?

遊戲:做客

我們和喜洋洋一起去看朋友做客吧。《看朋友》

三、說一說,鈴兒響叮噹

四、唱一唱,體驗快樂

叮叮噹小班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理解兒歌內容,瞭解不同的鈴聲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2、感受在情境中學習兒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一定生活經驗

2、材料準備:各種鈴聲(鬧鐘、電話、自行車、門鈴、小鈴)、課件、實物(小鈴、電話機)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價值分析:談話匯入,吸引幼兒興趣

1、今天姜老師讓你們認識一位朋友,瞧,它是誰呀?

2、小熊和你們一樣都是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可是小熊今天還沒有來上學呢,讓我們去它家看看吧。

二、理解兒歌

價值分析:在故事情境中讓幼兒喜歡聽辨各種不同的鈴聲,瞭解不同的鈴聲所表示的意義。

(一)鬧鐘

1、看,小熊在幹嘛?

2、小熊媽媽想了個好辦法叫小熊起床,是什麼呀?鬧鐘

3、鬧鐘發出了聲音?

4、鬧鐘叮鈴鈴,要告訴小熊什麼呀?

5、我們一起叫醒小熊吧。

小結:鬧鐘叮鈴鈴,我們起床吧

(二)電話機

1、小熊聽到了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

2、電話叮鈴鈴響了,我們接電話要怎麼問啊?

3、個別幼兒師範接電話:喂喂是誰呀?

小結:電話叮鈴鈴,喂喂是誰呀?是小貓打來的電話,要小熊到她家和她一起去上學呢

(三)自行車

1、小熊怎麼去熊妹妹家呀?

2、出示自行車圖片,原來小熊是騎著自行車去小貓家的呀,看見前面有人,我們該怎麼辦啊?為什麼要按車鈴呀?

3、一起模仿小熊騎車,按車鈴

小結:車鈴叮鈴鈴,快快讓開呀。

(四)門鈴

1、小貓家到了,我們先要怎麼樣?

2、門鈴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小貓聽見了要先說什麼呀?

3、一起試試按門鈴。

小結:門鈴叮鈴鈴,請問是誰呀?

(五)小鈴

1、熊哥哥和貓妹妹一起去上學咯。

2、幼兒園裡真開心,小鈴也發出了叮鈴鈴的聲音,小熊和小貓一起在幹嘛呀?

小結:小鈴叮鈴鈴,唱歌跳舞啦。

3、完整欣賞兒歌

三、遊戲——鈴兒響叮噹

價值分析:通過遊戲,感受在情境中學習兒歌的樂趣。

教:我們也來學學小熊和小貓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以情景貫穿於整個活動中,幼兒對於活動參與的興趣濃厚,在活動中能夠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看法,願意模仿和表演,幼兒的生活經驗比較豐富,所以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我都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了自主性,活動中我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取了動靜結合的方式,深得幼兒喜歡,總體而言,目標達成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