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戶口檔案

畢業生成“棄檔族”或帶來嚴重後果

畢業生成“棄檔族”或帶來嚴重後果
作為個人經歷的記載,人事檔案不是可以隨便丟棄的“身外之物”。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社會上一些人對自己的檔案採取了漠視的態度,成為了“棄檔族”,這種現象令人憂慮。據瞭解,目前存放於市人才服務中心的人事檔案(佔全市流動人員檔案總數的1/10左右)中,塵封多年、失去聯絡的“死檔”就有近2萬份。

  案例一

  為了跳槽 大學生放棄“包袱”

  從天津市某高校畢業的小林進入了某單位工作,工作還不到一年,他就萌生跳槽的念頭。然而,小林當初和單位簽訂了3年的工作合同,如果按正規手續辦理辭職,要拿回人事檔案就必須賠償單位4000元違約金。最後,小林連招呼都沒打就跳槽走人了。他不無得意地說:“如果我一直揹著檔案這個‘包袱’,哪能這麼容易就從東家跳到西家?檔案對我而言是一種束縛。”據瞭解,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檔案棄之不理已不是個別現象,很多人由於畢業後沒找到接收單位,他們便把檔案留在學校,此後也不再理會。

  點評:天津市人事部門有關負責人認為,很多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只忙著就業,而忽視了檔案的接轉,給自己的工作生活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作為記錄個人經歷、政治面貌、品德作風等內容的檔案材料,人事檔案具有憑證、依據和參考的作用。大學生工作後,將來轉正定級、職稱申報、辦理養老保險以及開具出國、考研等有關證明,都會用到檔案。因此,大學生一定要“善待”自己的檔案,即使畢業後一時落實不了接收單位,也最好把檔案放到人事部門的人才服務中心委託管理,以免日後給自己帶來麻煩。

  市教委有關負責人提醒,落實了工作的大學生,落實的工作單位如具有人事管理權,檔案應自動調到該單位;落實的工作單位如不具備人事管理權,應將人事檔案放到單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務中心委託管理。沒有落實工作單位的大學生,如果沒有申請待業,人事檔案將回轉到生源所在地的人事部門,這一類大學生應該在規定時間內到當地人事部門報到,辦理人事檔案的相關手續,否則就會被認為是棄檔。

  就業辦提醒:與單位簽訂三方協議時,問清楚檔案保管等細節。學校依據三方為學生轉檔。未落實戶檔去處,學校為其辦理二分回省手續,請在規定時間內到報道證所指單位報到,辦理人事檔案的相關手續,否則就會被認為是棄檔。

  案例二

  忽視檔案 工作業績無以為證

  崔先生大學畢業後,曾在某美術學院當老師。在這期間,崔先生敏銳地感到電腦3D技術在美術設計方面的巨大潛力和前景,便積極地進行研究,並在參加工作的第六個年頭果斷“下海”,加盟了一家民營廣告公司。此後的9年中,崔先生先後在3家廣告公司供職,並憑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高超的技術成為業內小有名氣的專家。但是,他最近到一家外資廣告公司求職時遇到了一個頭疼的問題,原來公司對崔先生進行背景調查時發現,崔先生的人事檔案仍然儲存在其最初工作的高校內,而且檔案裡沒有任何可以證明他“下海”後的工作業績和職業信譽等方面的記錄或資料。由於9年的專業經歷沒有載入檔案,崔先生現在可能失去寶貴的職業發展機會。

  點評:目前,離職單位、職業介紹所等檔案保管機構經常遭到個人投訴,理由是這些機構沒有及時為當事人轉移人事檔案。但事實上,當事人離職時不重視與原單位進行溝通,也是導致此類問題的一個原因。例如,當事人離職時不辭而別甚至強行違約一走了之,導致單位無奈暫留檔案;當事人戶籍或居住地發生變化沒有及時告知有關單位,導致檔案轉移錯誤;當事人到新單位工作後,沒有及時辦理檔案調轉手續等。因此,當事人離開單位的時候,不僅要做好業務上的善後,也要做好包含人事檔案在內的一系列人事事務的交接。

  人事檔案的有效性是依靠內容的不斷補充和更新來保證的,其中的內容尤其以工作表現、業績考核、職業道德、繼續進修、獎懲記錄等方面居多。哪些材料應該歸檔,哪些材料不能歸檔,是有明確規定的,在實際操作中由人事檔案的保管部門負責掌握。勞動者個人應該對此給予關注,及時協助人事部門完成變更工作。

  人事檔案並非可有可無
 深度分析

  牛皮紙袋裡裝了什麼

  一個牛皮紙袋,裡面的材料還不到一斤重,但這些材料記錄了一個人的人生經歷。這個神祕的牛皮紙袋裡究竟裝了什麼東西?

  據市人才服務中心人事代理專家介紹,人事檔案是某些單位招聘、提拔人才的最基本、最可靠的依據,檔案材料涉及初高中畢業登記表、大學聯考相關檔案、填報志願表、大學學習情況表、實習鑑定表等,此外還有學歷證書影印件、轉正手續、考核表、職稱評定(報考)表、獎懲記錄、出國記錄及各種鑑定材料。涉及黨團關係、政審、調函等一系列材料也會存放在檔案中。一個人退休後其檔案也不會被銷燬,而是繼續保存於所在單位或人才服務機構,直到該人死亡。

  哪些人最易棄檔而去

  據市人才服務中心人事代理專家介紹,四類人最容易成為“棄檔族”。

  第一類是大學畢業生。按相關規定,大學生畢業後經個人申請,檔案可以在學校寄放兩年。於是一些尚未落實工作單位或選擇到非戶口所在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便將檔案丟在學校,並在日後的職位流轉中無暇顧及檔案,這一類人群在“棄檔族”中所佔比重較大。
  第二類是自費出國留學及辦理移民手續的人員。他們可能在國外停留多年,由於身份的變化及國外不同的人事政策,檔案對他們來說已經無用。
  第三類是在非公有制單位打工的人員。由於有些單位沒有保管檔案的許可權,而他們自己一時也用不著,於是這些人員對檔案不聞不問。
  第四類是跳槽者和異地求職人員。由於和原單位的一些人事問題尚未解決,或因檔案異地調動手續繁瑣,他們最終選擇了放棄個人檔案。

  專家指出,棄檔的深層原因是很多人對檔案的重視不夠,認為檔案在現代社會中的功能日趨淡化。不少人還認為“多數情況下用不著檔案,在人才市場存著還要產生費用,沒有必要”。有些人乾脆把檔案放在家裡,成為“口袋檔案”。對此,專家提醒,“人檔分離”雖是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種趨勢,是人才柔性流動或管用分離上的進步,但決不意味著會取消檔案制度,也不代表檔案是能夠隨便丟棄的“身外之物”。目前,檔案並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對自己的檔案不聞不問、隨便放置的做法,十分不明智。

  棄檔六大消極影響

  影響個人利益 有了檔案,就可以享受到相關的人事、勞動、社會保障服務,如辦理社會保險、失業保險等。無論是在原單位供職的人還是辭職後另求新職者,在辦理社會保險、領取失業金時,個人檔案記錄的工齡、工資、待遇、職務、社保參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據。那些因放棄或自揣個人檔案而造成記錄斷檔的人,在個人利益上會遭到損失。專家介紹,漠視檔案,也會給自己的職業生涯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影響畢業生轉正定級和工齡計算 很多大學畢業生找到工作後,沒有及時辦理參加工作手續,工作幾年後仍然是學生身份,從而影響了自己的轉正定級,也影響到工齡和退休金的計算。

  耽誤職稱評定和工作調轉 有的畢業生自大學畢業後,檔案既沒有提交單位,也沒有存在**指定的人才服務中心,職稱評定就會因手續不全而受到影響;有人雖在畢業後把檔案存到了人才服務機構,但沒有及時辦理就業手續,等到幾年後調動工作時,才發現需要辦理參加工作後的所有手續,並要在轉正定級後才能正式調動。

  影響戶籍檔案 目前很多人開始考慮購買房屋,在銀行辦理房貸手續時要求出具貸款人的戶口證明。然而很多棄檔多年的畢業生認為檔案並不重要,沒有及時從學校轉出戶口和檔案,結果耽誤了辦理貸款。

  導致留學人員保險斷檔 現在自費出國留學人數與日俱增,但當許多學子海外深造歸來,榮歸故里、大展巨集圖之時,卻發現由於人事檔案存放不當,自己無意間做了幾年“無業人員”,為今後的工作帶來很多不便。比如,他們交納社會保險的年限出現了斷檔,享受社會保險就會受到影響。目前,受到檔案問題困擾的“海歸”越來越多。

  導致幹部身份丟失 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在工作滿一年即見習期滿一年時,通過辦理轉正定級手續之後,可獲得幹部身份。然而,很多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由於種種原因將檔案存進街道,導致幹部身份丟失,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

  尋回檔案給您支招

  人事檔案對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用人單位來說,檔案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為單位人力資源部門提供依據。檔案是個人歷史的真實記錄,通過檔案可以清楚地瞭解一個人過去的工作軌跡。同時,一些企業為了保護智慧財產權,會對新進員工進行嚴格篩查,當事人個人檔案中的學業成績及思想表現情況通常會成為重要依據。

  天津市人才服務中心專家提醒大學畢業生,應按照相關規定,及時辦理畢業報到手續,並把檔案轉入**所屬人才流動服務機構儲存,使自身的合法權益和應有的社會、政治待遇得到保障。把檔案留在人才服務機構但一直沒有理會的,只要辦妥相關手續,就可將關係理順;存有“口袋檔案”的,則要儘快將檔案交回原單位或**所屬人才服務機構,如果檔案袋被開啟,裡面的資料就要經過相關部門進行核實,如果檔案資料遺失,還要到原單位去補充和確認;跳槽人員將檔案遺留在原單位長期未辦理轉檔手續的,要與原單位協商,解決跳槽後的遺留問題,以便及時將檔案轉交新單位。

  對於那些不知自己檔案“身在何方”的人士,專家也給出了答案——畢業生要與參加工作前最後一個學校的相關部門聯絡,外地畢業生也可向原戶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門諮詢;已經多次變換工作的人要向第一家用人單位進行諮詢。如果檔案被單位遺失,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與該單位取得聯絡,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你的檔案哪去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變為“社會人”,導致“棄檔”現象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放棄人事檔案者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辦理養老保險以及出國、升學、結婚、生育等都沒辦法離開檔案,如果檔案丟失,由學校和自己保管,會使成長記錄中斷,還會出現“雖工作,但無工齡”的損失。

  臨近畢業離校,前往人才交流中心辦理檔案手續的高校畢業生絡繹不絕。與此同時,因檔案出現問題而前來諮詢的人也不在少數。記者近日探訪發現,部分高校畢業生辦理檔案託管只是“一託了之”,不懂如何維護,導致數萬份檔案長期“酣睡”在託管機構,還有少數畢業生乾脆自己儲存,由此帶來種種問題……
不少畢業生沒把檔案當回事

  近日,27歲的徐文勇參加完公務員考試後猛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畢業時根本就沒管檔案的事,如今自己的檔案在哪裡?自2006年7月從三峽大學畢業後,小徐先後在幾家公司做過業務員,公司從未要求他轉檔案,但這次一旦通過公務員考試,必須要提檔,該到哪裡去找檔案呢?

  事實上,和小徐面臨同樣情況的高校畢業生不在少數。記者近日走訪3家省、市檔案託管機構發現,高校畢業生檔案“休眠”現象相當普遍——武漢市人才服務中心有近3萬份檔案被主人長期閒置,約佔總數的30%,其中大部分為高校畢業生檔案;在湖北省人才中心,也有近萬份高校畢業生檔案閒置。“大多數‘休眠’檔案已超過3年,最長的達到10年。”其中一家機構相關負責人介紹。

  省人才中心人事代理處副處長李軍介紹,高校畢業生最容易出現三種檔案問題:一是畢業時未辦任何手續,任檔案留在學校;二是雖然託管到了相關機構,但從此置之不理,只到用時才回頭查詢;三是留在自己手上或乾脆丟棄。

  除高校畢業生,還有大量靈活就業人員的檔案“酣睡”在託管機構,無人問津。

  他們為何任檔案“酣睡”?

  省人才中心專家分析認為,人事制度改革後,用人單位不再接收或看重檔案,是造成高校畢業生檔案意識淡薄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畢業生對自己的檔案缺乏責任感。”李軍說。

  2005年畢業於武漢某院校的顧霞,在被記者問到其檔案去處時,顯得有點茫然:“畢業時學校直接把檔案給了我們,一直儲存在家裡啊!有什麼不妥嗎?”“檔案不能由本人經手,更不能自行儲存,如果私自拆封,就成為廢檔!”武漢市人才服務中心副處長王宇晗介紹,“檔案的轉接調動,必須通過機要部門的專門渠道負責傳送。”

  不過,也有畢業生認為,人才交流中心服務不到位,是他們閒置檔案的一個重要原因。200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現供職於深圳的張先生說,自己的檔案託管在武漢的一家人才交流中心,“每次打電話回去查詢時,工作人員都是一種很不耐煩的聲調,後來就再也不問了。”他有點憤然的說,“收託管費時不含糊,服務起來卻太差勁。”

  此外,每年180元的檔案託管費,也讓一些人感到“價格太高”。張先生說:“薄薄的一本檔案,每年要收180元,讓人感到是這個行業的暴利。”

  省人才中心一位負責人解釋,每年180元的費用,是按照物價部門規定的標準執行的,且對應屆高校畢業生還有3年免費期。

  需要檔案的地方其實多著呢

  按規定,檔案不允許個人經手,個人並不清楚自己檔案裡記載了什麼。那麼,那個牛皮紙袋裡究竟裝了些什麼?對個人有何用?

  李軍介紹,高校畢業生檔案袋裡所裝的材料,包括高中畢業登記表、大學聯考相關檔案、大學學習情況、實習鑑定表、學歷證書影印件等。此外,還有轉正手續、考核表、職稱評定(報考)表、獎懲記錄及各種鑑定材料,涉及黨團關係、政審、調函等一系列材料,也都存放在檔案中。

  高校畢業生看似一時用不到檔案,但當個人需要異地調動、職稱申報、報考研究生、公務員、特別是辦理社會保險、工齡工資計算、以及退休手續時,都要用到個人檔案。李軍提醒,檔案長期在託管機構“休眠”,會造成個人材料不齊,在辦理以上手續時均會遇到阻礙,因此,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流動人員,需及時對檔案進行維護更新,對於“休眠”和因故保留在自己手中的檔案,需儘快到託管機構補辦手續。  

  託管不僅僅是繳費了事

  王宇晗介紹,各檔案託管機構都有詳細的託管流程,畢業生如有不明,一定要事先諮詢清楚。她還特別強調,對於因故未辦理檔案託管的高校畢業生,一定要注意保留好《報到證》,這是補辦託管手續時的重要憑證。

  另外,已經辦理了檔案託管手續的畢業生,在畢業滿一年後,需要到託管機構辦理轉正定級手續。

  人才交流中心相關負責人還反覆強調,畢業一年後的培訓、技術等級認證、獎懲情況、工作異動,都需要在檔案中增加和反映,當聯絡方式發生變更時,也一定要通知託管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