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關於黨員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蹟精選三篇合集

  關於黨員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蹟精選三篇合集

作為一名黨員,做好致富帶頭工作,要定期開展民主測評活動,讓群眾監督黨員,促使黨員幹部撲下身子為群眾幹好事、幹實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黨員致富帶頭人事蹟的範文,歡迎閱讀!
 

關於黨員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蹟精選三篇合集

 

黨員致富帶頭人事蹟篇一

郭仲文,男,漢族,生於1954年11月,華縣赤水鎮步背後村黨支部書記,自上任以來,團結村兩委一班人,頑強拼搏,使村上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群眾收入不斷增加,20xx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他個人被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支部書記,市計劃生育先進個人,市勞動力轉移“示範戶”等稱號

一、積極開展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努力提高幹部的文化素質和政治素養

步背後村黨支部一直注重學習實踐,尤其自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該村積極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緊緊圍繞“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積極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紮實推進升級晉檔工作,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增強了村級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切實解決了一些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開展“升級晉檔、科學發展”和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步背後村黨支部為村民辦實事好事11件,群眾反映良好,廣大黨員幹部的文化素質和政治素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以酥梨種植和境外務工為依託,突出增收重點,紮實推進升級晉檔工作

步背後村經濟發展主要以酥梨種植和境外務工為依託。全村共種植酥梨450畝,佔全村耕地面積的75%。20xx年八月,在村支部的精心組織下,村上成立了“華縣利群酥梨專業合作社”,並通過全體社員提名,由村支部副書記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兼專業合作社支部書記。20xx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波及全球的艱難時刻,步背後村通過專業合作社,僅用一個月時間將全村酥梨全部售完,為村民增收140萬元,避免了金融危機給酥梨銷售帶來的負面影響。20xx年,合作社發揮本社黨員幹部積極作用,由合作社兩名黨員聯絡客商,負責全村果品銷售,消除了群眾的後顧之憂,為村民增收160萬。20xx年至今,他先後三次請專家為村民講解酥梨種植、儲存、銷售等農民關心的熱點問題,提高了群眾的科學管理水平,為農民增收打下了基層。

步背後村從20xx年就已經邁出了跨國務工的步伐。村支部依託這一傳統產業,於二00七年在村上成立了以女黨員、婦女主任韓軍娥為負責人的國外務工報名點,為全村年輕人跨國務工提供了平臺,同時也輻射到周邊的村鎮。20xx年境外務工人數達到60人,佔全村勞動力的30%,年收入達到300餘萬。目前步背後村已成為省內文明的“國際打工村”,陝西日報、華商報等多個新聞媒體曾多次報道。

三、齊心協力,整治村容村貌

針對村內居住環境不佳的實際情況,村支部號召全體黨員從我做起,愛護環境衛生,並投資8萬元對村六條水泥路進行綠化、美化、亮化;投資6千元修建了垃圾固定堆放池4個;投資4萬元對村級活動場所進行了重新整理和擴建。新擴建的村級活動場所集室內舞臺、籃球場、圖書室等設施於一體,極大的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支部及時對村上的衛生區段進行了劃分,幹部、黨員落實責任,制定環境治理公約,並上牌公示。通過廣大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四、狠抓組織建設,增強黨組織的活力

在組織發展上,村支部始終堅持從培養積極分子入手,注重質量,重點考核是否具備能夠帶領群眾、幫助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本領,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努力把那些思路開闊、事業心強、有一技之長的優秀青年吸收到黨內來,把精兵強將推上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三年來,全村共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8人,發展新黨員4名。通過培養、吸收新鮮血液,增強了黨支部的生機和活力。

在組織生活上,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決反對書記、支委“一言堂”。凡屬黨內重大問題均由黨員大會集體討論,支部再作出決定。

五、多措並舉,切實轉變黨員幹部的工作作風 一是開展“黨員承諾制”活動,並把黨員的承諾書公佈在村以及村活動場所的主要位臵,讓人民群眾監督黨員的一舉一動。二是開展“一幫一扶貧幫困活動”,一名黨員包聯一戶至兩戶貧困家庭,讓黨員幹部及時掌握村弱勢群體的思想動態和生活困難。三是堅持黨員幹部定期彙報制度。支部黨員定期向村支部彙報本季度的工作情況,統一思想,交流心得。四是定期開展民主測評活動,讓群眾監督黨員,促使黨員幹部撲下身子為群眾幹好事、幹實事。

黨員致富帶頭人事蹟篇二

張中美,男,41歲,中共黨員,沅陵縣借母溪鄉借母溪村委會委員。從20xx年開始,他帶頭髮展生態養蜂業,致富後不忘左鄰右舍,帶領周圍群眾致富,他政治思想進步,刻苦鑽研學習科技文化知識和實用技術,在當地是一名遠近聞名的‚採花大盜‛、‚美蜂王‛;先後多次受到了鄉黨委政府的表彰。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他立足於生態環境保護,在創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一、積極學習,練就養蜂真本領 張中美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成長在交通、資訊閉塞的借母溪自然保護區杉木洞組,為人勤懇,做事有責任心,20xx年被保護區管理局聘為巡護員。巡山時,他注意到保護區花期長,蜜源豐富,基於自己的養蜂經驗,敏銳捕覺到發展養蜂業是一條好路子,於是萌生了大力養蜂的想法。

幾年前,借保局領導從保護區生態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出發,提出了在保護好資源的前提下,在保護區發展養蜂業的構想,力求為保護區經濟樹立良好典範。張中美積極響應管理局領導的倡議,從20xx年開始,由借保局出資在杉木洞地段進行中蜂試點養殖。由於傳統的桶式養蜂法不利於提高產糖率,他於是改用採用箱式養蜂法。中蜂愛分蜂,不易維持強群,特別在流蜜期,容易發生分蜂熱,給蜂蜜生產帶來不利影響。起初由於沒有經驗,在蜂群過箱時,他有時被蜂蟄得鼻青臉腫,產糖效果也很不理想,這引來不少人的議論,一年下來,他甚至有點洩氣了,在借保局及鄉政府領導的鼓勵下,不服輸的他買來專業書籍自學養蜂技術,並通過借保局與江蘇、福建等外地一些大型蜂場取得聯絡,虛心吸取別人的養蜂經驗。經過近兩年的細心摸索,他逐漸掌握了選用能維持強群的優良蜂種及時更換老蜂王的技術。在流蜜期前半個月,用新女王或新產卵王替換老王,同時,加強造脾;在繁殖期,抽強群的老脾補給弱群;在大流蜜期,從強群中抽出帶蜂的封蓋子脾,補給弱群,掌握這些技術以後,‚蜂王‛就能隨心所欲地控制分蜂熱了,產糖效率隨之大大提高。

二、幫扶群眾,發家致富奔小康

20xx年市委扶貧工作隊及20xx年中國遠洋集團扶貧工作組的進駐,給張中美的生態養蜂產業帶來了很大的機遇。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他大膽創新,借鑑外面的先進經驗,花費3萬多元購買了3臺蜂蜜濃縮機,加快了品牌包裝力度。他的蜂越養越多,蜜越產越好,名聲不脛而走,很多單位爭著下訂單,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目前,他養有中蜂150箱,年產蜂蜜2000多斤,年收入近5萬元。自己富裕了,他沒有忘記帶領鄉親們致富,鄉親們也紛紛向他學習箱式養蜂技術,他從不保守,每次都十分熱情地到請教者的家裡去傳授經驗,人們都戲稱他為‚採花大盜‛,甚至流傳起‚喝蜜要喝忠美牌,天然純正家家買‛的遊行語。目前,在張中美的示範帶動下,借母溪村村民養蜂戶達50戶以上,發展中蜂養殖1000多箱,年產值在40萬元以上,併成立了借母溪中蜂養殖協會。有了上級領導的支援和扶助,張中美對在保護區發展生態養蜂業的前景充滿信心,他躊躇滿志,說:‚有人叫我‘採花大盜’,也有人叫我‘蜂王’,我認了,我的名字叫‘中美’,命中註定要和中蜂結下‘美緣’,只要能釀出好蜜,帶動保護區人致富,我願一輩子當這個‘大盜’和‘蜂王’。‛

三、緊貼市場,瞄準未來繪藍圖

張中美用實踐證明,在保護區內發展生態養蜂產業是極有前景的,一是保護區範圍大,區內蜜源豐富,生產的蜂蜜營養價值極高,蜂蜜供不應求;二是養蜂成本不高,見效快,易發展;三是蜜蜂採花授粉,養蜂可以優化生態環境。

張中美帶領下的中蜂養殖規模的擴大使得借母溪自然保護區及當地黨委政府領導看到了保護區內民眾致富的路子,基於保護區資源的天然優勢和張中美的養蜂實踐,借母溪管理局聯合當地政府擬定了在保護區發展養蜂業的規劃:一是以保護區的中蜂養殖協會為經營主體,發展中蜂養殖產業;二是培訓專業的養蜂育種技術人員,為發展養蜂業提供技術保障;三是選擇適當的場點,金竹溪、胭脂塔、塘盤、黃臘溪、杉木洞、陳家溪等地都是養蜂的天然場所;四是在十二五末期把借母溪的中蜂生態養殖擴大到借母溪鄉全境,形成生態養蜂規模產業。五是加大對產品的管理,形成一定規模以後,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包裝,註冊商標,建立借母溪天然蜂蜜品牌,為產品走向更大的市場奠定基礎。

張中美他不僅是當地農民致富帶頭人,而且還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在創先爭優活動期間,時刻按照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積極參加組織的各項活動,及時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能夠認真地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學習科技文化知識,不斷地提高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並以幫扶群眾發展中蜂養殖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黨的構建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事業的無限忠誠。他用言傳身教的示範帶動鄉親們開創了借母溪生態經濟發展的新天地。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張中美的帶領下,借母溪的生態養蜂產業一定會迅速發展壯大,走出絢麗的未來。

黨員致富帶頭人事蹟篇三

朱志明,1980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科右前旗俄體鎮義新村黨總支委員、村委會會計、團支部書記。 朱志明通過個人積極努力,到科右前旗衛校進修,1998年成為一名村醫,開始為村民生命健康服務,在服務中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義新村有殘疾人64名,康復需求的有40人,作為一名殘疾人康復員,他積極配合鎮殘聯、俄體衛生院開展殘疾人康復訓練工作,成為殘疾人的知心朋友。 他積極響應當地政府的號召,1998年開始從事粉條加工,起步時僅有資金5萬元,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和積累,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現今他每年能加工馬鈴薯600噸,年產粉條15萬斤左右,產品遠銷廣州、深圳、北京等城市,每年僅粉條加工一項純收入達到5萬元左右。目前,他的粉房佔地面積1300㎡,固定資產達到20萬元,每年他的粉坊能吸收12名村民就業,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8000元左右。為做大做強自家粉業,他申請成立了粉業生產專業合作社,在他的示範帶動下,全村粉條加工企業已經發展到47家,義新村已成為名符其實的粉條專業村,47家粉條加工企業年可加工馬鈴薯近2.4萬噸,年可生產粉產品3100噸,年產值達1800萬元以上,年可創利潤200多萬元,年可安置600餘個富餘勞動力。

朱志明在政治思想上、行為舉止上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他愛崗敬業、團結群眾,能以大局為重,率先垂範,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真正起到黨員幹部表率作用,在群眾中贏得認可,20xx年被當地黨委、政府評為黨員示範戶榮譽稱號, 20xx年被旗委評為先進共產黨員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