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感動2023中國人物事蹟優質6篇

認真寫好一篇感人的事蹟材料能激發讀者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一篇出色的事蹟材料是人物精神風貌的生動寫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感動2023中國人物事蹟優質6篇,供大家參考。

感動2023中國人物事蹟優質6篇

感動2023中國人物事蹟篇1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恆……這一首膾炙人心的歌曲又勾起了我的回憶,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是多麼偉大!辛勤的園丁盧永根,舍已為人的楊科璋……最最令我感動的,還是不顧自己身體,待病人如待家人,堅持為慈善機構捐款的鄉村醫生“蘭小草”——王珏。

“蘭小草”是王珏的化名,寓意“平凡小草”與“高潔蘭花”結合。他為急需幫助的孤兒寡母捐款已有三十萬元之多,卻在2017年7月被查出肝癌,離開了人世。但也他永遠活在了廣大人民的心中。

王珏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我們都應該學習這位英雄。雖然我們沒有能力為捐很多錢給那些過得不好的人們,但仍要儘自的微薄之力,零花錢盡,儘量不要亂花,想想窮苦的人,即使是一分錢也要珍惜。用不當的可以攢多一點捐給山區小朋友;衣服如果小了或舊了不要就白白扔掉,拿廢布料做點實用的小玩意兒或放到“大熊貓”裡面,工作人員會把它們加工給困難的人們送去……

在生活中,我們要多多幫助他人,溫暖他人。看到別人東西掉了要提醒他們;公交車或地鐵站主動為老人讓座;路上看見了垃圾儘量撿起來放進垃圾桶;朋友心灰意冷時關心他,鼓勵他;他人手腳不方便,就幫他們開一下門或提一下東西。

在學校裡,我們要團結同學,尊敬老師。老師太忙就要自願去幫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比如管理同學,批改作業之類的。同學題不會做,能幫一下就幫,耐心地指導;同學不舒服或遇到傷心事,要告訴老師或安慰他。

從小事做起,傳遞愛心,溫暖他人,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世界增加一點愛。

感動2023中國人物事蹟篇2

朱彥夫,1933年出生在人傑地靈的沂蒙山腹地——沂源縣張家泉村。

他從小家貧如洗,14歲時就毅然參了軍,1949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血與火的戰場上,他不怕流血犧牲,拼命作戰,先後參加了戰淮海、過長江、打上海、跨過鴨綠江等上百次戰役戰鬥。

1950年12月,朱彥夫參加了在朝鮮爭奪250高地的血腥惡戰。

他所在的一個連,在零下30度嚴寒的條件下,與裝備精良的兩個營的敵人進行了殊死的搏鬥,打退了敵人一次次進攻。

在彈盡糧絕的時刻,仍然堅持與敵人拼搏。

最後陣地上只剩下一個遍體鱗傷的人,這就是朱彥夫。

朱彥夫在戰場上是個勇士,在失去四肢和一隻眼睛後,在極端困難的生活面前,他挑戰生命的極限,決心做個自食其力的生活強者。

為了減輕國家的負擔,為了不讓別人照顧,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戰爭這個雕塑大師,把沂蒙山雕塑得更加凝重、莊嚴、顯赫。

朱彥夫回到山溝裡,才知道全村許多戶揭不開鍋,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窮得叮噹響。

面對嚴酷的現實,他深深感悟到:貧窮才是他們最大最凶惡的敵人!他那一顆被淚水煮過的心又開始激烈地跳動。

弗洛伊德認為:人生就是一場生存本能與死亡本能不斷搏戰的過程。

朱彥夫為了練習生活自理,來家8個月,就砸碎了飯碗141個,菜碟盤子23個,茶碗7個,潑掉飯菜上百次,因摔傷、凍傷用藥90多次……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他一直與命運搏鬥。

他終於成為勝者!他是一個成功者, 1957年,全村8名共產黨員,一致選舉朱彥夫當了村黨支部書記。

他肩負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寫地的絕世文章!他拄著雙柺,爬山頭,到田間,訪貧問苦到家院;他用殘臂、用假肢支撐著大幹苦幹,開山劈嶺,治山改水,打機井。

他躺在地裡,跪在溝裡,育苗、拔草、澆水;他帶領村民,千方百計,歷經艱難,把光禿禿的荒山,變成了綠山果園;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產。

修道路、搞副業,全村用上了電…… 昔日的槍炮轟鳴,化作了醉人的豐收謠、歡樂曲;沂蒙百姓,以勤勞的天性,將戰火燒焦的土地,裝點得秀美而豐腴。

感動2023中國人物事蹟篇3

大家是否認識一位紮根在邊遠山區的女教師張桂梅,她創辦了一所免費女子高中托起了一個又一個,在貧困地區的女孩子的讀書夢想。她為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這個活著的榜樣,他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還有什麼傳奇人物比62歲張桂梅更落魄嗎?為了省錢,她多年不吃肉,直到後來“吃點肉就會嘔吐,就會難受”。她去籌款時,被人放狗咬過,腳上鮮血直流;街頭募捐,別人懷疑她是騙子朝她臉上吐口水。

她家中,最醒目的是40多項榮譽證書: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傑、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1974年10月,17歲的張桂梅跟隨姐姐從家鄉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45年來,她不是一步一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貧困山區。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雙亡無兒無女的張桂梅黯然神傷,她決定離開傷心之地調入麗江市華坪縣。她放棄了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教學任務。

回過頭來,身處帝都的我們,北京的教育工作者要怎麼做呢?我們擁有國家頂尖級別的教育條件,教育環境,教育背景,不像張桂梅老師面對那樣惡劣的條件。在張桂梅老師身上,我們要傳承的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正如同“木葉飛舞之處火亦生生不息”,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之中融入張桂梅老師的精神,做好祖國花朵的領路人;未來社會的領路人;甚至是祖國未來的領路人。人們大多稱老師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們唯有加強使命感與責任感才能對得起這份讚譽。

感動2023中國人物事蹟篇4

中宣部近日決定,追授著名核動力專家、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彭士祿院士“時代楷模”稱號。連日來,彭士祿院士深藏功名、矢志報國的先進事蹟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尤其是在科技工作者、高校師生中引發熱議。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他“傳承紅色家風,矢志科技報國”的高尚精神,為建設強大的祖國貢獻力量。

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呂娜說,作為一名科學史的研究者和彭士祿院士的校友,20xx年我承擔了中國科協牽頭的“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並由此有了與彭士祿院士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在一次次的接觸和十年的不斷研究中,我逐漸懂得了彭士祿院士面對國家需求時那種奮不顧身的投入,對待學術研究的嚴謹求實。彭士祿院士與老一輩核動力人一起頂住壓力、互教互學,實現中國核潛艇從無到有,他們那一代核潛艇人的墾荒牛精神,必將激勵當代科技工作者繼續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呂娜說。

中國核動力院原科技委祕書長兼辦公室主任胡明剛說:“彭士祿院士任中國核學會核能動力分會理事長期間,參加學會的學術交流活動較多,十分關心學術發展。他與人和善,談吐幽默,沒有一點架子,是一位非常和藹的老人。”

中國核動力院員工周茂和邱彥回憶說:“彭士祿院士等創辦了一本填補我國核能動力領域空白的學術期刊——《核動力工程》。他在任主編期間不僅明確了辦刊宗旨和辦刊方針,還不辭勞苦,嚴謹求實,為提高刊物的學術質量做了大量工作。他撰寫了《核能在我國能源中的地位》等多篇論文,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在科研生產和學術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教授張威說,彭士祿院士的事蹟充分體現了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精神。從彭院士的身上我們不僅僅應該學到他百折不撓、堅韌不屈的品質,更應該學習他淡泊名利、愛黨愛國愛民的精神。在過去的幾十年內,我國在科研方面發展迅速,但仍然在很多方面有所侷限,我們所能做的、所應該做的依然如同彭院士說的那樣,“熱愛祖國、忠於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

“我們學習彭老,首先學習他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黨的忠誠,一生不計名利,無私奉獻,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領域奮鬥終身。”北京大學資訊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宋國傑說,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和科研工作者,要以彭士祿前輩為榜樣,做熱愛黨、熱愛祖國、充滿幹勁兒的孺子牛,在教學和科研的本職崗位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院長助理李際鵬說,彭士祿院士堅守初心、對黨忠誠、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將青春年華化作深海中前行的潛艇、澎湃動力的核電站,用自己堅挺的脊樑,給了整個民族以力量。“作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把肩負的責任化作進步的動力和奮鬥的激情,講好包括彭士祿校友在內的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故事,教育激勵新一代哈工大人在新百年新徵程中改革創新、奮發作為、追求卓越,成為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李際鵬說。

清華大學核研院青年教師周湘文說:“彭士祿院士隱姓埋名30餘年,開創了我國的核動力事業,作為新時代的科研工作者,我能夠參與到高溫氣冷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倍感自豪和驕傲,向彭士祿院士學習。”

清華大學核研院博士生高群翔說:“彭士祿院士是核工業領域的前輩,我還記得他希望將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希望能夠永遠守望我國的核潛艇事業,他的精神令人為之動容和落淚。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全心全意為推動行業進步貢獻綿薄之力,這就是我目前最應該去做的事情,也是最大的心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xx級博士生許卓頤說,彭士祿院士身為革命先烈之子,傳承紅色家風,在選擇專業時毅然以國家之需求為己任。在他的眼裡,共和國的國防事業重於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慶幸自己生於這樣一個英雄輩出的國家,正是前輩們無私付出的努力,才給了我們今日安穩無憂的生活,才有了我國今日重新崛起的基礎。

學習了彭士祿院士的先進事蹟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學院核物理專業20xx級本科生楊澤楷表示,面對爭議與困難,彭士祿院士挺身而出,保持純粹的科研態度,展示出老一輩科學家的擔當與毅力。“作為一名北航核物理專業本科生,我將接過時代重任,努力學習,認真科研,繼承發揚老一輩科學家拓荒牛的精神,為國家的核物理事業添磚加瓦。”楊澤楷說。

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20xx級學生常寧說,彭士祿院士用一生踐行著愛國奉獻,讓我國的核潛艇事業從幾張模糊不清的照片和一個玩具模型開始,一步步建立起中國核動力裝置主要引數的計算方法,成功確定了100多個引數,最終實現我國核潛艇從無到有的突破。當代中國青年生逢盛世、肩負重任,我們要將彭士祿院士的精神融入學習和工作中,堅持與時代同向同行,不畏艱難挑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奮鬥傳統,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

中國農業大學資訊與電氣工程學院20xx級本科生呂傳翰說,彭士祿院士的事蹟是老一代科學家赤心報國的最真實寫照,“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這是彭士祿院士對祖國立下的誓言,也是對我們年輕學子的 鞭策。

以上就是差異網為大家帶來的7篇《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

感動2023中國人物事蹟篇5

這位81歲的老人,手腳盡失、半身癱瘓。究竟是什麼,讓他放棄療養院的優待,回到家鄉投身建設?是什麼力量讓他為群眾無私奉獻,帶領村民奔向致富路?又是什麼力量,驅使他在退下來後寫出嘔心瀝血之作,警示後人?

縱觀朱彥夫的人生軌跡,就是一部堅定信仰的踐行史。

到各地宣講朱彥夫同志的先進事蹟,是最近一段時間,濟南軍區“沂蒙旅”一營教導員汪祥鬆的主要任務。朱彥夫當兵時就在一營,汪祥鬆,可以說是朱彥夫的小戰友。他說,雖然每次都在講一樣的故事,但每一次作報告,都能給他以新的啟迪。

“朱老14歲參軍,16歲入黨,歷經上百次戰鬥,經過47次手術才從死神那裡掙脫出來。活著已是奇蹟,本應在療養院頤養天年,卻不忘黨的教育和組織的培養,毅然回到家鄉自食其力。讓人肅然起敬。”汪祥鬆說,朱彥夫經常唸叨,與犧牲在戰場上的戰友相比,自己是幸運的。只要活著一天,就要奉獻一天。“他一輩子的奮鬥,為信仰的力量作出了生動詮釋。”

如今,在張家泉村,依然能感受到朱彥夫留下的痕跡。他整治的山溝,挖掘的機井,還在繼續造福著這裡的百姓。而他的故事和精神,更是被幾代村民津津樂道。

張家泉村現任村支書劉文和說起朱彥夫,心存敬意。“老支書是個有信仰的人。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抱怨老天爺對自己眷顧太少,生不逢時,命運多舛。但是看看老支書,他一輩子相信黨,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麼都能扛過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柯察金,曾鼓舞和教育了幾代人,朱彥夫的《極限人生》,同樣揭示了人生的價值和底蘊。省委老幹部局調研處處長宋文軍說,朱彥夫奉獻給社會的不僅僅是一部書,他所表現出的不屈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更值得深刻領悟。“信仰,是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看似無形,卻是頂天立地。”

“習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時代楷模朱彥夫身上體現的最寶貴品格就是這種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堅定的理想信念。”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濟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包心鑑認為,正是因為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朱彥夫四肢殘缺但人格健全高大;正是因為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他為帶領鄉親們走上富裕道路而拖著假肢四處奔走;正是因為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他用嘴含筆艱難寫作,為我們留下催人淚下的作品。

包心鑑說,時代楷模朱彥夫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蹟生動表明,崇高的人生追求,堅定的理想信念,不屈的革命精神,仍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寶貴的財富。認真學習朱彥夫,以堅定的理想信念擔當起人民賦予的責任,應當成為所有共產黨人終身的價值追求。

感動2023中國人物事蹟篇6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

2014感動中國人物事蹟

1、黃旭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

(1926.3.12-)著名船舶專家,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1964年研製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各項效能也均超過美國1954年的第一艘核潛艇。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籍廣東省揭陽市揭東縣玉湖鎮新寮村,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

194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船舶製造專業,先後從事過民用船舶和軍用艦艇的研究設計工作。

1958年開始參與並領導我國核潛艇的研究設計,歷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第七一九所副總工程師、副所長、所長兼代理黨委書記,受國防科工委任命為核潛艇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現為研究員級高階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從事核潛艇研製工作30多年,為我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劉盛蘭:高齡老人拾荒助學子

劉盛蘭,男,91歲,山東省煙臺市蠶莊鎮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後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後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裡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麼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

3、陳俊貴:守墓老兵

陳俊貴,男,漢族,55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喬爾瑪築路解放軍指戰員烈士陵園管理員。

1979年,陳俊貴隨所在部隊到新疆參加修築天山深處杜庫公路的大會戰。1980年4月6日,部隊被暴風雪圍困在天山深處,面臨斷炊的危險。四名戰士奉命帶著最後的乾糧出門求援,在風雪瀰漫的生死關頭,班長把最後一個饅頭給了年齡最小的陳俊貴。班長和戰友陸續犧牲了,陳俊貴終於找到了人群,部隊得救了。接受4年凍傷治療後,他復員回到遼寧老家,始終沒有忘記班長的臨終囑託:希望陳俊貴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陳俊貴不知道戰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聽無果,1985年冬天,陳俊貴作決定,帶著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兒子,來到班長和戰友犧牲的新疆天山腳下,為戰友守墓。20多年裡,他從未停止對班長父母的尋找。終於,他從一名掃墓的老戰友口中得到班長在湖北省羅田縣白蓮鄉的地址。10月,陳俊貴趕赴羅田縣,得知班長父親母親都已去世。陳俊貴跪在班長父母墳前說:“對不起,我來晚了,你們不要牽掛,今生今世我都將守在鄭林書墳前,讓他永不寂寞!”目前,陳俊貴已將班長和副班長的遺骨,從新源縣移到新擴建的尼勒克縣喬爾瑪築路解放軍烈士陵園安葬,還擔任了這裡的管理員。陳俊貴說:“我不僅可以和班長在一起,還可以守護為修築天山獨庫公路犧牲的戰友們了!”

4、段愛平:老百姓的貼心人

段愛平,女,57歲,山西長治市襄垣縣王橋鎮返底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19,段愛平嫁進了返底村。為改善生活,她借錢做起了焦炭生意,兩年下來賺了幾十萬元。當時的返底村是個名副其實的窮村,村國小的教室是危房,孩子們沒有教師上課。沒上過學的段愛平決定出資為村裡建一所新國小。,段愛平在沒有參加候選的情況下,高票當選為返底村委主任。上任後,段愛平先後給村裡蓋了學校,建了養老院。為了建養老院,她沒時間陪肝癌晚期的老伴,為了使村民發家致富,她帶領村民種植藥材,改造全村電網,投資園林建設,栽植樹木,而這些專案中段愛平自己就貼了十幾萬。去年,段愛平被診斷為淋巴癌,經過化療、電烤,她的脖子已經看不到完整的肌膚,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藥度日,身體已經到嚴重透支的地步。就是這樣,她也沒有離開工作崗位,每天想著的是要盡力再為村民做更多的事。

5、沈克泉、沈昌健:“油菜花父子”35年追夢路

沈克泉,男,享年74歲,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楊橋村村民。

沈昌健,男,46歲,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楊橋村村民。

1978年,養蜂人沈克泉在貴州山區發現了3株花期長,生長結構好的野生油菜,將其帶回家鄉播種,想為養蜂場提供新的蜜源。繼而想到改良培育出產量高的油菜品種,為家鄉解決吃油難的問題。一開始,鄉親們嘲笑他“泥腿子想當科學家”。 直到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優質油菜種,得到了鄉親們的認可。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沈克泉的油菜品種未經國家審定,當地部門對沈克泉進行了罰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學有關油菜遺傳育種和生產栽培的知識。在沒有專業分析、沒有專業儀器的情況下,父子倆用肉眼觀察,憑記錄總結規律。,家裡為搞油菜研究欠債不少。沈昌健賣掉中巴,帶著賣車款回家投入油菜研發。,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貴野a”不育係獲國家發明專利證書。,沈克泉帶著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獨闖”在武漢召開的第12屆國際油菜大會,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堅持著油菜育種。家人將沈克泉葬在離試驗地不遠的山坡上。家人知道,這些油菜是老人最後的心願和牽掛。如今,沈昌健的“沈油雜”202、819已進入區域試驗環節,五畝送檢試驗田裡有300個單株樣本,每個樣本送檢一次就是200元;300畝的示範片裡還欠著兩萬多的工錢,馬上要施肥又是兩萬的肥料錢。對於已經35年沒有主業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飯靠田,科研靠借”。幾十年來,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籌資金150多萬元,這幾年政府也常有資助,可沈家裡欠下了不少債,“幾乎所有親戚都借遍了。”家裡最值錢的是兩臺用來貯藏油菜種子的冰箱。35年父子相繼,只為一株油菜的夢想。沈昌健說等現在的種子通過審定了,會賣給種子公司,拿著資金去滾動開發下一代油菜雜交新組合。自己的油菜育種路也許得“慢慢走”,但怎麼也會走下去。

6、方俊明:遲到的榮譽、不悔的信念

方俊明:男,56歲,湖北省武漢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歲的方俊明為救一個假裝落水的頑童,躍入河中,造成頸椎骨折,高位截癱。直到月,方俊明終於獲得了遲到28年的見義勇為榮譽稱號。雖然榮譽遲到了28年。但方俊明從來沒有後悔那次行動。一個家庭的艱辛,一個生命的委屈,這一切都見證了善良在人們心中的恆定不變的價值。

7、格桑德吉:懸崖邊上的護夢人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幫辛鄉國小的一名教師。

,格桑德吉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畢業之後她並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為了讓雅魯藏布江邊、喜馬拉雅山腳下的門巴族孩子有學上,格桑德吉放棄拉薩的工作,主動申請到山鄉國小教學。墨脫縣幫辛鄉,因常年泥石流、山體滑坡,是墨脫最後一個通公路的鄉。為了勸學,格桑德吉天黑走懸崖、在滿是泥石流、山體滑坡的道路上頻繁往返;為了孩子們不停課,別村缺老師時她不顧六個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為了把學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艱險、大雪封山時,格桑德吉過冰河、溜鐵索,把四個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學生們平安送到父母的`身邊。這些年,為了教好孩子們,格桑德吉將自己的女兒央珍從兩歲時一直寄養在拉薩的爺爺家,當一年之後格桑德吉再到拉薩的時候,女兒已經不認識她了。年,時逢格桑德吉榮獲“最美鄉村教師”,節目組特地邀請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兒來到北京。同時,這也是格桑德吉與女兒的第五次見面。

十三年來,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門巴族孩子從最初失學率30%,變成到今天入學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學、20多名考上大專、中專,而她自己的女兒卻留在了拉薩,一年才能見一次。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門巴族的“護夢人”。

8、姚厚芝:絕症母親為孩子留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

姚厚芝,女,38歲,重慶市巫溪縣塘坊鎮紅土村村民。

19,姚厚芝嫁給了王以朝,婚後一起赴山東煤礦打工。隨著兩個孩子的出生,姚厚芝專心在家帶孩子,丈夫在煤礦挖煤。,一場病魔突襲,徹底摧垮了這個家。姚厚芝查出乳腺腫瘤,需立即做切除手術。面對高額的手術費,姚厚芝選擇了“藥療”。幾年下來,病情沒有絲毫好轉。202月,姚厚芝從電視上得知,繡十字繡也能賣錢。第二天,她坐車輾轉十餘小時,咬牙花2800元購回一幅6.5米長的十字繡《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樣。這次的“先斬後奏”,讓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覺得她是在瞎折騰,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從此,姚厚芝過起了“兩點一線兩頭黑”的生活,每天繡十字繡長達17個小時。7月,經過3年零5個月的晝夜追趕,這幅共需127萬針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圖》終於落針。有收藏家上門出20萬收購,姚厚芝拒絕了。姚厚芝想將十字繡儲存下來,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賣出去,孩子們上大學的錢就不用愁了。姚厚芝的兒子王銳讀國中,女兒王瓊讀國小。王銳說長大了要當醫生,給媽媽治病。不善言辭的丈夫,不知道怎麼勸說妻子,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下井,希望能早點掙夠錢給妻子治病。第一幅十字繡完工後,姚厚芝又買回了一幅長22米、寬0.85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樣。這幅刺繡的難度、時間和價錢是第一幅的好幾倍。姚厚芝偷偷找以前的工友七拼八湊了一萬元,瞞著丈夫說只花了兩三千元。她怕丈夫心痛和著急,因為家裡實在是負擔不起。從20到現在,姚厚芝花去的醫藥費已達10多萬元。如今,王以朝仍在山東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兩個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說,第二幅《清明上河圖》已繡了快6米。希望老天能再給她3年時間。她現在就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時會終結。她沒有其他奢求和心願,只是想盡自己所能多給孩子留點什麼。

9、龔全珍:將軍夢,守護情

龔全珍,女,90歲,現居江西蓮花縣琴亭鎮金城社群。

1957年8月,開國將軍甘祖昌主動向組織上辭去新疆軍區後勤部長職務,回家鄉江西省蓮花縣坊樓鄉沿背村務農,龔全珍相隨而歸。那一年,她34歲。將軍當農民,甘祖昌是新中國第一人。龔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援丈夫的決定:“老甘不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正像他說的那樣,‘活著就要為國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幹不了複雜重要的工作就做簡單的工作,決不能無功受祿,決不能不勞而獲’。”從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裝只有3個箱子,卻帶了8只籠子,裡面裝著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種。當時甘祖昌每月工資330元,生活上十分節儉,把2/3的工資用來修水利、建校舍、辦企業、扶貧濟困。他一共參加建起了3座水庫、4座電站、3條公路、12座橋樑、25公里長的渠道。龔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資的大部分花在支援農村建設上。回到蓮花頭幾年,她沒有做一件新衣服。龔全珍在家裡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縣文教局聯絡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學任教。這所學校條件很差,只有3名老師,她卻一點不嫌棄,第二天就搬鋪蓋去了學校,開始把自己赤忱的愛投入到這片紅土地。

1961年,縣文教局安排龔全珍到同鄉的南陂國小當校長,在那裡一呆就是13年。後來,她又被調到離家不遠的甘家國小當校長,依然還是老作風,吃住在學校,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1986年3月,甘將軍因病逝世,一隻鐵盒子是他留給妻子和兒女唯一的遺產,裡面用紅布包著3枚閃亮的勳章。離休後,龔全珍積極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傾力捐資助學、扶貧濟困,開辦“龔全珍工作室”,服務社群、服務群眾,從青春歲月到耄耋之年,為廣大群眾做了大量的實事好事,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尊敬和愛戴。2013年9月26日,龔全珍獲得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稱號。

10、胡佩蘭:來堅持每週出診6天的百歲仁醫

胡佩蘭,女,98歲,解放軍3519職工醫院和鄭州市建中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坐診醫生。

1944年,胡佩蘭畢業於河南大學醫學部,70歲時才從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後,她一直堅持坐診。胡佩蘭生活節儉,捨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她經常大方地給病人墊付醫藥費。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胡佩蘭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進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歲胡佩蘭心臟病突發,經搶救後,第二天她依然準時到醫院坐診。胡佩蘭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平時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儀器。因為慕名找上門的病人多,胡佩蘭每天都會堅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對患者也極有耐心,給病人開藥,很少超過一百元。如今,胡佩蘭的記憶明顯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況她卻記得清清楚楚,耳朵裡放著助聽器,聽不清的地方,便由旁邊的學生解釋。胡佩蘭對病人的態度有目共睹,她經常說:“醫患關係搞不好是因為交流不夠,醫生只要對病人認真負責了,病人也自然會對醫生極力配合,不管面對哪一個病人,都要把患者當成自己的第一個病人來對待。”直至今日,胡佩蘭已經在一個工廠職工醫院和現在的地方,連續坐診20年,堅持每週出診6天,風雨無阻。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祕為大家整理的5篇《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蹟》,希望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更多範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一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