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19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優質6篇

寫事蹟是從平凡的崗位工作中發現閃光點,加以提煉昇華,很多人物的感人事蹟都是在我們記錄下來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19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優質6篇,供大家參考。

19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優質6篇

19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1

感覺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並沒有以往那樣的讓人感動,但是仍有很多讓我印象很深刻。

其中義薄雲天的一位軍人劉俊貴,只因風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他為班長在天山守墓不知道多少個三年。還有格桑花開的最美鄉村教師,一名西瑪拉雅山下的園丁。她在一米多寬的山路並且泥濘不堪,下面就是懸崖的情況下,每天護送孩子回家,堅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間,與危險相伴。姚厚芝,一位慈祥母親,在自己患有癌症的情況下,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孩子,想到他們將來的生活,將來的學費。病壓垮了她的身體卻沒有摧毀她的母愛,她用她僅存的生命日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圖刺繡,為的只是自己死後,孩子以後困難了可以買些錢得以生活,如果是我以後會有她這般堅持與付出嘛。

還有一位龔全珍老人,當時我很疑惑,心想她到底有什麼來頭。現在知道了,原來是一名將軍夫人,放棄高官厚祿跟著將軍當農民,讓我看到了愛情的堅貞,將軍離世了卻留下修好的水渠,大橋,良田。老阿姨繼夫繼續把溫情留給鄉村百姓。她說,日子雖清苦但是心裡快樂,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心誠意對大家付出,大家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也會牢牢的記住這些話。

今天的整個評選讓我懂得無論做什麼事只有付出才能有回報,學會堅持,學會愛人,懂得感恩,做一個有責任心,有上進心的人。

19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2

一年一期的《感動中國》如約而來,一批各行各業感動國人的故事躍然螢幕,給予我們感動和力量。兩彈一星功勳程開甲,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鍾揚,守島衛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馬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張渠偉,擔起未來的80後鄉村教師張玉滾。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明白了要為社會做貢獻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提升自我能力。俗話說“打鐵還需本身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的身體是幹事創業的根本,身體力行,才能彎腰實踐。不斷學習黨的政策法規、學習業務理論技巧,主動適應新常態,不斷練就新能力。

二是堅守基本原則。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嚴守規矩底線,不踩法律紅線,按規矩辦事,用制度管人。在工作上,始終堅持不推諉不扯皮、不攤派不遙控,搞好單位團結,帶好乾部隊伍。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尊老愛幼,爭做人人學習的表率。

三是履行自身職責。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組織和領導安排的要及時抓落實,自己分管負責的要親自指導跟蹤問效。作為一位公民一名國家幹部,要敢於同社會的不良風氣說不,要善於帶頭做合格公民,傳播正能量,傳遞好聲音。

他們活著是一面又一面旗幟,倒下是一座又一座豐碑,折射出一個時代中最閃亮的光芒。

19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3

前往山區支教,是周秀芳心中一直以來的願望。這也與她的成長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十歲時,周秀芳因家貧面臨輟學,她的老師主動承擔了周秀芳的學費。之後,周秀芳半工半讀完成了國中學業。國中畢業後,周秀芳參加了工作,憑著勤奮刻苦的勁頭,又完成了高中和師範專業的學業。“當時有一位老師告訴我,你這麼喜歡看書,又對孩子有愛心,你以後當老師的話,肯定是一位好老師!”在周秀芳的學習生涯中,幾位老師的幫助和鼓勵,是她前進的動力和立志成為老師教書育人的初衷。

已經退休12年的周秀芳偶然得知湖南漵浦山區有不少貧困學生,童年時的親身經歷讓她做出決定,前往漵浦山區支教並發動身邊的愛心人士捐款捐物。

從周秀芳開始支教到現在,她已經發動愛心人士籌建了22所希望國小,將價值2000多萬的物資運往漵浦山區。周秀芳介紹,大部分的捐助,來自她曾經的學生。

周秀芳和在場的“未來教師”們分享了自己的育人心得。她說:“在教育中,我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髮揮他的長處。我曾經有一位學生是從別的學校被退學後轉來的,我時常鼓勵他,還讓他擔任班幹部增加信心。如今他也是一位事業有成的人了。”

“現在的支教工作,很缺乏教師。”周秀芳說:“現在,不少支教教師一週要上二十多節課,很辛苦。今後,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瞭解偏遠山區的教育情況,吸引更多的專業學生加入到支教隊伍中去。”周秀芳還表示,現在的學習教育學的同學們,知識儲備與技能更為豐富,能夠為需要支教地區的孩子帶去更多的教育形式和理念。

今年暑假,有三位周秀芳曾經的幫扶物件從貴州來到了寧波交流。最讓周秀芳感到欣慰的是,這三位學生目前都就讀於貴州師範學院,將成為教師反哺故鄉。

“周老師,如果我們也想為支教事業盡一份力,該怎麼做呢?”現場,一位教育學專業的大一學生問道。周秀芳笑著:“你儘管來找我!”說著便拿出了手機要和場下的同學加微信。

“知足、感恩、樂於奉獻,這些品質是支教帶給我的最大收穫。希望同學們能在支教過程中,有所獲益。”分享的最後,周秀芳說。

19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4

感動中國,感恩你我。愛傳承,從沒有終點,感恩前行,從不曾停歇。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舉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被這些人物感動著、感動著。

從20__年的春月起,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我都堅持收看,認真地聆聽著那些感人的故事,認真地品味著每一段頒獎詞;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已經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一段故事,成為我前行中最為重要的催化劑、推動器。

十分感激中央電視臺為我們帶來的“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暨頒獎典禮”,這是一檔讓人們體味感動、仰望崇高、陶冶情操、培植精神、塑造靈魂的好節目。我一發現他,就把他當做一個滋養自我心靈、軟化自我感情、培育並堅持自我有一顆能感動的心的好節目;事實上,我的這個想法在觀賞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都能得以實現。

至今還記得,20__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還在行進中,我就在感動中寫下了“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評選之感動”,記錄下對於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彝族教師李桂林、陸建芬賢伉儷二人在天梯國小堅持十八年的感動。

每一次觀賞“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都是我靈魂得以洗禮、昇華的時刻,我自我很清楚: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崇高的偉大的靈魂,都有著一種讓我們每一個人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這些崇高的靈魂是常人無法企及的,也是我這一輩子無法到達的;正如一位偉人以往說過的那樣:“一個人做的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仔細看看20__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中的“好人們”,那個不是做好人做好事十多年、幾十年——陪聾啞兒子讀書十六年的愛心媽媽陶豔波、幫忙“發小”三十九年的隴海大院的哥們、默默捐款20__從不留真名的張紀清、十幾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父親的孝女朱曉輝等等。

每一次觀賞“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都是讓我的心與情得以進一步軟化、激發、培育和提升的好時刻;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的故事,讓我的心更加溫婉、溫潤,更能被感動、感化。

至今,我還能有一顆似乎與年齡不符的能夠感動的心;至今,我還有一些能夠讓自我驕傲的活力,我要感激諸如“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之類的節目、影視劇和文學作品。我會很好地珍惜這些人物、這些故事帶給我的精神滋養、文化陶冶,我會繼續努力地讓自我有一顆能夠感動的心,有一份能夠有必須熱度的活力,思考每一天、努力每一天、歡樂每一天、享受每一天。

19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5

陳陸被追授 “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稱號

_年7月18日至21日,合肥市廬江縣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災,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陳陸所在的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作為主要救援力量,連續奮戰96小時,出警411次,成功轉移和救出群眾2665人,

7月22日,合肥市廬江縣石大圩突發漫堤潰口,陳陸多次乘坐橡皮艇往返搜救被困群眾,其間所乘橡皮艇突遇激流捲入漩渦側翻,不幸落水壯烈犧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應急管理部聯合追授陳陸同志“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稱號,應急管理部批准陳陸同志為烈士、追記一等功,安徽省委追授陳陸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會上,宣讀了追授陳陸同志“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稱號的決定,為陳陸同志家屬頒發了證書。

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副站長常青、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方銳、陳陸同志妻子王璇、廬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深情講述了一個個感人故事,詮釋了陳陸同志的忠誠和奉獻,展現了消防救援隊伍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昂揚風貌。整場報告會樸實真切、感人至深,報告團成員幾度哽咽,臺下聽眾潸然淚下,現場多次響起掌聲。

講述英雄故事,傳遞正能量

常青是合肥市廬江縣廬城消防救援站副站長,也與陳陸最後一次一起出發參與了當天的救援。陳陸的犧牲,讓常青思緒萬千,回憶起與陳陸一起共事的畫面,陳陸對其的幫助,其實在常青的心裡,早已認下了這個好大哥。“教導員,您戰鬥過的地方,我們將繼續戰鬥您守護的家園,我們會全力守護。”

廬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幾年前因工作與陳陸相識,然後熟悉。陳陸對待工作始終如一,認真負責,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主動作為,迴應期待,給張曉明留下很深的印象。2018年消防改革轉制後,有群眾擔憂服務能否跟上,座談會上,陳陸的態度十分堅定“標準不會低,服務不會降!”陳陸丟擲了擲地有聲的話語,最後,陳陸用群眾的滿意度交出了最有說服力的答卷。

王璇是陳陸的妻子、安徽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的一名民警。陳陸犧牲後,王璇在遺體告別儀式上最後的敬禮曾經感動了許多人,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的故事。王璇已記不清陳陸爽約了多少次他們的家庭聚會,也記不清多少次推遲了他們的旅行計劃,辦好的海洋館年卡,也僅僅是辦卡的當天去過一次,以後就沒用過,陳陸也永遠用不到了。正因為曾經都是軍人,他們彼此理解、相互扶持。王璇說,陳陸總喜歡把她當成“新兵”對待,就讓我這個“新兵”,再給你敬個禮。”王璇轉身對著陳陸的照片再次敬禮。

19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6

?掬水月在手》是葉嘉瑩先生唯一授權的一部傳記電影,導演陳傳興此前曾策劃拍攝了在兩岸頗具影響力的文學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記錄臺灣最重要的文學家、作家的一生,隨著《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的成功上映,標誌著陳傳興“詩歌三部曲”創作終章。導演陳傳興介紹,為拍攝全景式反映葉嘉瑩先生“歷經磨難又活得光亮的一生”,電影拍攝團隊用時3年,分別在兩岸、香港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等葉嘉瑩先生出生、學習、工作、生活的地方取景,採訪了葉嘉瑩先生的親友、學生40餘位,力圖還原葉嘉瑩先生以弘揚中華詩詞為己任,歷經烽火硝煙、家道變遷,活出如詩一般鏗鏘人生的精神世界。

“她內心中因為有古典詩詞作為支撐,所以歷經磨難依然能夠活得足夠光亮,到了晚年,她還能夠想到用曾經支撐自己走過苦難的古典詩詞反哺我們的民族和文化,成為整個華人世界的一道光彩。”陳傳興說,這是葉嘉瑩先生最讓他感動的人生力量和去拍攝這部傳記電影的驅動力。他希望透過《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傳遞一個核心的觀念:中國需要有詩。在任何時代,不管是和平、戰爭、苦難的時代,詩人的存在為什麼都是不可或缺?

“葉老師一直在我的拍攝名單裡”2009年,陳傳興成立行人文化實驗室,策劃一部在兩岸、香港地區頗具影響力的文學主題系列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記錄在臺灣、香港生活的最重要的幾位文學家、作家的一生,他本人還參與了詩人鄭愁予和周夢蝶兩集的拍攝。

“葉老師作為‘詩詞的女兒’,她的生命光輝和精神世界一直感召和引領我。”雖然不是學中國古典文學專業出身,但是陳傳興對中國古典詩詞有一種天然的心靈親近。上世紀80年代初,陳傳興在臺灣一家書店偶然看到葉嘉瑩先生早期詩詞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迦陵談詞》,從此就書不離身,愛不釋手。“到法國留學時,我把這本書帶在身邊,這次為《掬水月在手》的電影宣發來到大陸,14天隔離期中,我還不時翻看這本書。我覺得每每翻看中國古典詩詞,都會帶給我一種美感,給予我滋養。”儘管此前為拍片,陳傳興多次往來大陸,但此次大陸之行,讓他對大陸、對古都北京收穫別樣的感受。

“我原來不知道北京的鐘樓和鼓樓離得這麼近,這次和朋友一起坐在什剎海一個茶館的露天平臺上,秋色濃郁的蘆葦在眼前飄蕩開,好似時光穿梭,我跟著當年的葉先生,穿過什剎海的衚衕,到她的老師顧隨先生家裡吃飯。冥冥中好似天公的安排,讓我跨越兩岸的時光機,來講述兩岸的一段過往,葉老師就是聯結兩岸的一座橋。”

標籤:事蹟 感動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