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206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優秀5篇

一篇優秀的事蹟材料可以起到宣傳典型,評選先進的作用,事蹟材料是評選先進的依據,一定要實事求是,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6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優秀5篇,供大家參考。

206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優秀5篇

206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1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平臺播出。盛典以“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為核心主題,全面展現中國人所經歷的波瀾壯闊的2021年。其中,蘇州籍兩院院士顧誦芬當選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顧誦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蘇蘇州人,195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現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高階顧問、中國航空研究院名譽院長。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榮獲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顧誦芬院士是著名的飛機空氣動力學家,是我國高空高速殲擊機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他主持建立了我國飛機設計體系,主持研製的型號開創了我國自行設計研製殲擊機的歷史,顧誦芬院士先後參與主持了殲教1、殲8和殲8Ⅱ等機型的設計研發,曾任殲8副總設計師、殲8Ⅱ總設計師。由於對殲8系列飛機的重大貢獻,顧誦芬院士被譽為“殲8之父”。1991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

顧誦芬父親顧廷龍和母親潘承圭都出身於蘇州名門望族,舊居在望星橋。顧廷龍逝世後,顧誦芬按照父親臨終前“將藏書一部分捐贈母校”的囑託,分兩次從北京專程到蘇州,把父親生前收藏的4000冊(套)珍本、孤本、善本藏書捐贈給蘇州一中。為此,蘇州一中專設“顧廷龍贈書珍藏室”。2019年8月,“清芬可挹:兩院院士顧誦芬”展在蘇州美術館舉辦,展出了顧廷龍、顧誦芬兩代名人的手跡、圖紙手稿、工具儀器等90件實物原件,以及成績單、珍貴照片等66件文獻資料,真實再現了顧誦芬院士從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國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礪行程。

206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2

感動,一個微妙的字眼,卻時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

看完《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讓我熱淚盈眶,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鄉村教師朱敏才和孫麗娜夫婦。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孫麗娜曾是一名高階教師,他們退休後,沒有選擇在北京過安逸的生活,而是跑到貴州偏遠山區義務支教。把靚麗的西裝和禮服留在北京,揹著簡簡單單的行囊就上路了,當他們來到偏僻的尖山苗寨,寨裡有200多名孩子們,在這之前他們只有一名代課老師給他們上課。看到這,他們更堅信他們來對了地方。

雖然他們做好了要吃苦的準備,但寨裡的生活和條件超乎了他們的想像,他們的臥室離廁所只有一堵牆,孫麗娜老師說因為晚上睡覺太臭,他們要帶2個口罩才能入睡,而晚上洗澡的地方也就只有一個池子,夏天時就在池裡洗冷水澡,冬天時,因為水冷一個月都不洗一次澡,再加上高原有強烈的紫外線,已經讓孫麗娜老師右邊眼睛失明,左邊的眼睛視力也只剩下0.03,老伴朱敏才也得了重病 ,因為山寨裡缺少藥物,只有自己扛下來,為看病省下來的錢幫孩子們買了學習用品,朱爺爺甚至還有一條有很多洞的秋褲也不捨得丟,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完全控制不了的留了下來,太感動了。

這些年來,他們夫婦倆已經走了上萬公里,支教了5所國小,讓孩子們學習了美術、英語、數學等學習課程,也讓孩子們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共捐款了350萬元,讓國小裡充滿著孩子們歡樂的笑聲。

朱敏才和孫麗娜夫婦是平凡的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我們向他們敬禮!向他們學習!做為00後的我們,更應該懂得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老師的教育之恩,更應該懂得珍惜,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努力學習,將來也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206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3

中共中央__、__、__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蹟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張富清在部隊,保家衛國,奉獻勇敢,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到了地方,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他奉獻的是默默奮鬥,淡泊名利。奉獻是張富清的靈魂,張富清是奉獻精神的使者。新時代,我們要學習張富清奉獻精神,凝聚新時代奮鬥力量。

學習張富清的堅守初心。革命戰爭年代,勇敢衝鋒;和平時期,不怕偏遠。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永遠是奉獻、奉獻、再奉獻。在張富清身上,奉獻就是底色,奉獻就是追求,奉獻就是夢想。深藏功名,堅守奉獻,這就是新時代我們奔跑者應該具備的精神,奔跑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人民,為了國家,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精神是奔跑的營養,奔跑有奉獻,奔跑有力量,有速度。新時代,我們都在奔跑,我們應該用奉獻精神去奔跑,奔跑出一個輝煌的成績。

學習張富清的不改本色。不論是在戰場,還是在地方,張富清始終保持著一個英雄的本色,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沒有任何個人的名利,甚至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這種本色很淳樸,很潔白,沒有任何私慾,沒有任何功利。這樣的英雄本色最偉大,最可貴。中華民族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英雄本色,才能創造中華民族偉大成就的

色彩斑斕。我們從張富清身上看到了生活中的無數活雷鋒,看到了我國國防科技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這些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是中華民族力量的源泉,是中華民族追夢的強大能量。

張富清是奉獻精神的榜樣,我們要學習好榜樣,我們要見賢思齊,萬眾一心,無數中華兒女的奉獻精神凝聚起在一起,就是新時代的奮鬥強大力量,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能量。學習張富清奉獻精神,凝聚新時代奮鬥力量,這是新時代我們每個人的必須擔當。

206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4

在比賽中捧回的一個又一個獎盃,大大增加了蘇炳添的自信心,也讓他更執著於短跑這條道路。

但是,教練說蘇炳並添沒有短跑運動員的天賦。

他個子只有172cm,短跑運動員最佳身高是180cm—195cm,當年中國另一飛人劉翔身高在189cm,短跑專案中,個子矮要失去許多先天優勢。

再加上我國短跑事業相比其它國家而言,起步要晚一些,選擇短跑作為終身事業的運動員少之又少,國際短跑賽事上我們從來沒有進入過決賽。

年輕氣盛的蘇炳添偏偏不信這個邪,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在短跑運動上創造出奇蹟,讓外國人看看我們的實力。

為了這個理想,蘇炳添想去專業的體校進行學習和訓練,但他去了幾家體校,都因為他個子矮、年齡大被婉拒,現實將他打回原型。

劉翔從七歲就開始進行專業訓練,而想入體校的蘇炳添,這時已經15歲了。

眼看蘇炳添的田徑之路就要畫上句號,這時候他人生中的伯樂出現了。

中山體校教練寧德寶看中蘇炳添的身體素質和爆發力,想把他收為麾下弟子。

寧教練費了好大勁才說服體校的領導,破格把蘇炳添招進來,然而,訓練剛剛開始不到半月,蘇炳添就吵著要回家。

中學時的訓練和現在專業體校的訓練相比,從運動量、技術上都簡單很多。

體校要求學生6點就要起床開始訓練,一上午的高強度練習,在中午短暫午休後,下午還要接著練,蘇炳添被體校辛苦的訓練嚇住了,他不想跑步了。

他叫來父母想要退學,父母也不忍他受苦,便要把他帶回家,寧教練實在捨不得這個好苗子,苦口婆心地勸說蘇炳添和他的家人。

蘇炳添的父母親雖然沒有文化,但從寧教練的態度上,他們覺得是真心為孩子好,於是媽媽許諾給蘇炳添100元零花錢,把他留在寧教練身邊。

從此,蘇炳添如開掛般,正式開啟了屬於他的“飛人時代”。

206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5

3人航天員小組中,首次執行“飛天”任務的航天員湯洪波是湘潭縣人,他也成為湖南“飛天”第一人。

“我喜歡聽飛機起飛的時候發動機發出那種轟鳴聲,也喜歡開著飛機在雲層裡面鑽來鑽去,這種直插雲霄的感覺,感覺很愜意。”湯洪波說。

當年從航校畢業後,湯洪波直接去了新疆,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

在新疆,經過8年的飛行訓練後,他憑藉出色的成績,成為飛行大隊的大隊長,安全飛行1159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20xx年5月,經過層層選拔,湯洪波成為我國第二批預備航天員。

進入航天員大隊後,他一直堅持各種訓練,為飛行做準備。

現在湯洪波辦公室裡最醒目的位置,還擺放著他當空軍飛行員時戴的頭盔,它記載著湯洪波曾是一名優秀空軍飛行員的經歷。轉做航天員的這些年,湯洪波雖然沒有飛,卻在時刻準備著。其間,湯洪波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比如坐轉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時狹小環境剝奪睡眠訓練,等等。每次,他都咬牙堅持,努力去克服,最終通過了一項項訓練。

他始終堅信,這是他厚積薄發為空間站建設作貢獻,貢獻自己力量的時候。

20xx年6月17日,機會終於來了。歷經11年磨礪,已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的湯洪波,帶著他的飛天夢想,搭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奔向蒼穹。

6月18日7點20分,通過視訊畫面可以看到,天和艙內有幾個包裹已經從原來的固定位置被拆解出來,呈飄浮狀態,航天員湯洪波手持一把電動螺絲刀,在擰螺絲;在他旁邊,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互相配合進行工作。

此次航天員出艙活動,從開艙門到航天員回到核心艙,一共用時6小時47分鐘,遠長於第一次在20xx年實施的出艙活動時間。3名航天員有明確分工。

出艙的兩名航天員,一人要為機械臂安裝上臂支架,包括腳限位器、工具臺等,隨後藉助機械臂進行移動。另一名航天員藉助艙壁上安裝的扶手,爬行一段距離到作業點進行輔助工作,其間還要進行一次應急返回驗證。

此次出艙活動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進行艙外全景攝像機的抬升。

兩名航天員出艙過程中,艙內航天員需要對機械臂進行操作,雖然地面人員也可以對機械臂進行大範圍轉移,但在有航天員站在機械臂上的時候,艙內航天員可以更直觀地對機械臂位置進行觀察,更能與艙外航天員進行直接交流。

通過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的首次出艙活動,航天員出艙能力、應急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驗證,特別是在艙外進行長時間工作,人與裝備的結合為後續航天員對空間站進行維護提供了寶貴經驗。

標籤:事蹟 感動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