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黨課下載: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必須始終重創新、求實效,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質量是基層組織建設的生命力所在,創新是基層組織建設的活力源泉所在。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黨課下載: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黨課下載: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根據黨中央安排,中共中央組織部、全國黨建研究會9日在京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黨的建設歷史經驗研討會。會議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深入總結和運用10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歷史經驗,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程序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今天摘要刊發部分大會發言。

  ——編 者

  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為指導

  全國黨建研究會顧問、原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 虞雲耀

  回顧我們黨的百年曆史,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充滿生機活力,帶領中國人民歷經千難萬險,取得革命、建設、改革輝煌成就,其根本原因和成功密碼,就在於始終堅持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為指導建設黨,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不動搖。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黨建理論。這一理論體系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和“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怎樣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這兩個根本問題展開,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揭示了黨的建設、黨的領導、黨的執政的基本規律,指明瞭黨自我革命的前進方向。

  毛澤東思想中的黨建理論,對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作出了奠基性和開創性貢獻。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同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際緊密結合,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中的黨建理論,進一步科學回答了在執政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和“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怎樣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這兩個根本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黨建理論,把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理作為理論起點、邏輯起點、價值起點,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直面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重大課題和難題,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開闢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新境界,也開闢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的新境界。這種新境界,集中體現在十個方面:一是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科學闡明瞭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的本質聯絡和內在統一性。二是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佈局中,深刻闡明瞭治黨和治國的關係。三是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作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頂層設計。四是提出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同向發力,同時發力。五是提出在黨的各方面建設中黨的政治建設是統領,必須作為一項根本性建設擺在首位。六是提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強調黨的領導體現在黨的科學理論和正確路線方針政策上,體現在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上,同時也體現在黨的嚴密組織體系和強大組織能力上。七是提出黨的作風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八是提出全面從嚴治黨重在紀律建設,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九是提出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十是提出黨要勇於自我革命,以黨的偉大自我革命推進偉大的社會革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黨建理論,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新時代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兩個維護”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核心

  全國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 謝春濤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兩個維護”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核心,做到“兩個維護”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最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裡談五個方面的認識和體會。

  一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馬克思、恩格斯強調維護領袖和中央權威,認為無產階級革命是消滅私有制的徹底革命,革命任務艱鉅,沒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動,不可能取得勝利。列寧指出:“在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如果不推舉出自己的善於組織運動和領導運動的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統治地位。”

  二是蘇共等政黨的教訓。在蘇共二十八大通過的黨章中,取消了關於民主集中制的規定。蘇共領導人還提出“政治多元主義”,為黨內派系和多黨制合法化提供了理論基礎。黨的領導軟弱渙散、黨的組織混亂無序,是蘇聯解體和蘇共垮臺重要原因之一。很多西方政黨也出現“民主病”,“劣幣驅逐良幣”,否決政治盛行,決策成本很高,形成派系分化和族群撕裂。

  三是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探索。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1938年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鞏固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並明確提出“四個服從”原則。經過延安整風,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黨的七大選舉產生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成熟的中央領導集體,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黨的七大還把“四個服從”作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寫入黨章,強調最根本的是全黨服從中央。正是由於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的集中統一領導,中國革命才取得輝煌的勝利。

  四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成功實踐。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得以確立,並在黨的十九大上寫入黨章。黨中央制定修訂了一系列黨內法規,作出了一系列制度規定和要求,保證全黨服從中央、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之所以能領導人民戰勝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於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五是必須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兩個維護”是民主集中制的題中應有之義,是我們黨很大的優勢。習近平同志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黨的中央委員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的,理應有高度權威。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是廣泛發揚民主、集中全黨和全國人民智慧作出的,必須得到切實貫徹執行。“兩個維護”在本質上是一體的,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就是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首先要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我們要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發揚好理論強黨的歷史經驗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 陳 晉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彰顯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為新時代進一步堅持和貫徹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提供了新的遵循。

  風雨兼程、篳路藍縷100年,中國共產黨經歷那樣多的磨難,從只有50多名黨員的弱小政黨,成長為擁有9500多萬名黨員、領導著14億多人口大國、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奧祕在哪裡?就在於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一路走來,一刻沒有離開理論思維,一刻沒有離開思想指引,始終堅持理論強黨,通過理論的清醒,帶動思想上的自覺、行動上的紮實和政治上的堅定。這就叫“思想偉力”。毛澤東同志強調,“共產黨不靠嚇人吃飯,而是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吃飯”。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其要義事實上就是“理論強黨”。

  理論為什麼能夠強黨?理論是怎樣強黨的?

  第一,理論強黨,強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擁有信仰的力量。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靈魂和旗幟。毛澤東同志說過,“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要從黨的百年奮鬥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就是信仰的力量。夏明翰烈士犧牲前,高歌“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非常典型地體現了信仰能夠在人們心中喚起多麼震撼人心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第二,理論強黨,強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擁有實踐的力量。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先進的思想總是與非凡的事業相互輝映。科學的理論總是與偉大的實踐相互激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使我們黨擁有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擁有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正是靠這個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才體現出非凡的實踐能力,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強大起來。在今天,馬克思主義理論依然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我們要用真理的光芒照耀前行之路。

  第三,理論強黨最關鍵的一招,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毛澤東同志說過,“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所謂精神上的主動,就是從實踐到理論的創新自覺,就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造能力。100年來,黨始終立足於時代和實踐的需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來指導偉大社會革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實踐經驗的集中總結,也是改革開放40多年、新中國成立70多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歷史經驗的深刻凝練,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當今時代最現實、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

  理論強黨100年的歷史經驗啟示我們,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並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全國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 辛向陽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百年來,我們黨一貫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始終注重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在建黨早期,我們黨著力壯大黨的組織,在大城市中把工人群眾組織起來。1928年,黨的六大提出黨要做艱苦的群眾工作。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把關心群眾的生活作為黨的基本任務。1945年,黨的七大鮮明提出將密切聯絡群眾作為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新中國成立前夕提出的“兩個務必”,敲響了防止脫離群眾的警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堅持正確思想路線,大力弘揚密切聯絡群眾的優良作風。20世紀90年代後,黨中央不斷適應新的形勢任務需要,對密切聯絡群眾作出一系列部署,為執政黨作風建設指明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作風建設開局起步,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著力整治“四風”問題,一系列黨內集中教育環環相扣、深入推進。從堅決正風肅紀到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打虎”“拍蠅”“獵狐”,頒佈一系列法規制度,建立常態化巡視巡察機制,有效遏制了黨內不正之風的滋長。我們黨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最高位置,領導全國人民共克時艱,取得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戰略成果。

  黨的作風建設的經驗表明: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根本是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這是黨的最大優勢,任何時候都不能削弱和丟掉這個優勢。

  第一,必須強化全黨的宗旨意識教育。百年來,黨的歷次集中教育都把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作為重要內容,打牢了密切聯絡群眾的思想基礎。為此,要把深入改進作風與加強黨性修養結合起來,教育黨員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

  第二,必須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我們黨在長期革命鬥爭實踐中形成的群眾路線,不僅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也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優良作風。為此,必須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大力開展調查研究,以改革創新精神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第三,必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與黨的性質和宗旨格格不入,會割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我們黨一貫注意防範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此,要繼續緊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動向和新表現,做到既治標又治本,著力從理想信念、工作程式、體制機制等方面下功夫糾治。

  第四,必須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百年來,我們黨一貫注重順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注意傾聽人民群眾呼聲,制定反映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此,要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待,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第五,必須建立健全密切聯絡群眾的長效機制。百年來,我們黨一貫注重健全完善貫徹群眾路線的各項制度。為此,要加強分析研判黨群關係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注重用改革思路破解頑疾,著力從體制機制上堵塞漏洞,為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全國黨建研究會理事、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副院長 劉靖北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我們黨百年曆史經驗,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成功實踐的總結和昇華,是我們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又一標誌性重大成果,為新時代黨的組織建設提供了科學遵循。

  我們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立足於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質要求與歷史使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組織建設的規律。黨的一大黨綱規定了組織建設的基本方向,二大提出建立嚴密的組織系統,三灣改編提出“支部建在連上”,六屆六中全會確立才德兼備的幹部標準和任人唯賢的幹部路線,黨的七大提出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等等。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適應全國執政的需要,在國家機構內建立黨組,建立分部分級管理和統一調配幹部制度,號召全黨為更高的共產黨員條件而鬥爭,著力培養又紅又專的各行各業幹部人才。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提出幹部隊伍“四化”方針,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全面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確立人才工作的重要戰略地位,等等。黨的組織建設的豐富歷史經驗,為確立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提供了深厚滋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旗幟鮮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的組織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得到極大豐富和發展。比如,鮮明提出新時期好乾部標準,堅決匡正選人用人風氣,優化幹部成長路徑,大力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統籌推進各層級各領域黨組織建設,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進人才強國建設;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健全黨內政治生活和組織生活制度,提高領導班子的專業素養和領導水平,等等。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成功實踐,為提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提供了堅實實踐基礎。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既是理論的,也是實踐的。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域性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必須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依託堅強組織體系選幹部、聚人才,依靠高素質幹部和優秀人才強組織、幹事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組織保證。要強化系統思維、堅持一體推進,健全組織制度體系,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面、有效覆蓋,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以事擇人、人事相宜,建立健全乾部素質培養、知事識人、選拔任用、從嚴管理、正向激勵五大體系,著力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幹部隊伍。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完善人才工作體系,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構建科學規範、開放包容、執行高效的人才發展治理體系,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為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充足人才支撐。新時代新徵程,必須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實現黨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傳承好基層組織建設的百年經驗

  北京市黨的建設研究所所長 王大廣

  始終高度重視基層組織建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百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組織建設的豐富實踐,積累了寶貴經驗,提供了重要啟示。

  ——必須堅持保大局、抓落實,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開展。百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歷史經驗表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什麼時候領會中央精神徹底、貫徹執行有力,什麼時候就有戰鬥力,功能和價值就能更好地彰顯。進入新時代,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疫情防控,無論是基層治理還是鄉村振興,486萬多個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成效。實踐證明,重大任務既是試金石也是磨刀石。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開展,在服務保障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地的生動實踐中發揮作用、彰顯價值。

  ——必須注重講政治、強功能,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百年來,我們黨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從革命時期強調政治工作是戰勝敵人的重大因素,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強調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再到改革開放後強調基層黨組織要發揮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推動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持續增強。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徹底扭轉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存在的信仰迷失、功能弱化等現象。實踐證明,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必須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突出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確保基層黨組織的政治立場堅定、戰鬥堡壘作用充分發揮。

  ——必須持續打基礎、補短板,不斷擴大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百年來,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組織體系建設,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黨都根據形勢任務變化,不斷優化組織設定,嚴密組織體系。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持續加強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群眾普遍反映,基層幹部“葫蘆式”漂在表面的少了,“秤砣式”沉到底層的多了。實踐證明,基層組織體系嚴密與否,是影響黨的組織力量強弱的前提性和關鍵性因素。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必須根據社會發展和時代變化,不斷把“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有機結合起來,確保黨的領導“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必須始終重創新、求實效,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質量是基層組織建設的生命力所在,創新是基層組織建設的活力源泉所在。百年來,從“支部建在連上”到“支部建在樓上”,從“車間黨建”到“雲端黨建”,從“楓橋經驗”到“接訴即辦”,基層黨組織建設在創新中發展,使黨的領導呈現出眾星拱月、月映萬川的生動景象。進入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以質量提升為標尺,不斷創新設定方式和活動方式,探索有效路徑。特別是注重通過制度建設鞏固基層黨建成果,有力推動了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實踐證明,黨的力量,既取決於數量、規模,更取決於質量。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必須堅持通過創新破解難題,牢牢把住質量生命線,確保黨始終朝氣蓬勃、生機無限。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20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