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勵志 > 勵志美句

立春

今天已是立春,按照中國傳統說法,春天應該已經來了。在網上搜了搜,原來立春還有那麼多的名堂呢。不妨在這裡說道說道,權當讓自己以及關心立春的朋友也瞭解一些知識的。

立春

早在春秋時期,立春已作為一個節氣出現了。先秦文獻中,已有關於迎春禮的描述。東漢時,正式產生了迎春的禮俗和民間的飲食服飾習俗。在唐宋,這些禮俗和習俗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明清兩代是立春文化的鼎盛時期。可是,辛亥革命以後,立春的官方禮俗,不知怎的,驟然消亡了,而民間的習俗也緊跟著逐漸式微了。

現代社會,立春只作為一個節氣而存在。而相應的民間習俗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或者說,只是通過春節的喜慶延續著罷了。因此,關於立春的禮俗和民俗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已是相當陌生的了。

先說說立春時的飲食。據說,過去在民間,立春時的飲食很有講究。比如,有的地方,人們有生吃水紅蘿蔔的習俗,所謂“咬春”。提到吃水紅蘿蔔,我不禁想起兒時的家鄉,似乎也有在春天,吃水紅蘿蔔的風俗。不知道,和這咬春的習俗是否有關。

記得小時候,在春天的集市上,會賣一種水紅色的水蘿蔔。其長短,比大人的中指長不了多少;而粗細呢,比大人的大拇指也粗不了多少。三五根粗細、長短相近的水紅色的蘿蔔,在蘿蔔櫻子根處被紮成一束,而翠碧可人的蘿蔔櫻子,也都斬得齊齊的,與那蘿蔔一般等長。在春天的集市上,這些不知從哪來的新鮮的水蘿蔔,就那麼似乎是一夜之間突然地出現了,而且是整整齊齊地、水靈靈地地擺在那些小販的籃子裡。已無法考證是多少錢一束了,但想必不會太貴。因為,在這個特有的季節,大人每每上街,常會捎帶些這漂亮的水紅蘿蔔回來。那時候,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在漸暖的春天,吃著這又脆又甜、多汁的水紅蘿蔔,感覺簡直就是天下最美的享受了!而這水紅蘿蔔,那時,也感覺是天下最好的水果了!不過,也許在我們這地方,未必是立春這天吃,但還清楚得記得,那一定是在春天吃的,或者,似乎還是在早春呢,吃那細長又溫潤可愛的水色的紅蘿蔔。現在,也不知是怎麼回事,在春天的集市上,再也尋不見這嬌豔可愛又脆甜可口的水紅色的蘿蔔了。  

在南方,立春這一天,據說有吃生菜的習俗。大抵與吃蘿蔔意義相近,都有迎春的意思。有的地方,還有春宴。春宴的講究比較多些。

首先是春宴用的春盤,有用蘿蔔做的,也有用五種辛辣蔬菜做的五辛盤。所謂五辛,有一種解釋是蔥、蒜、椒、姜、芥。這些春盤都是生菜做的,是可以吃的,但是是作為副食來吃的。

那春宴的主食吃什麼呢?那就是春餅了。據說,春餅是用小麥面烙制而成。單吃麵餅似乎不夠味,於是,人們又有了麵餅加火腿肉、雞肉、菜心等,甚至輔以柿餅、黑棗、胡桃仁、糖、豆沙,做成餡,再油炸而成。不難想像,這種春餅一定味美可口極了!比起那洋人的比薩餅,應該毫不遜色!

既然春宴有主食、副食,自然還會有酒,這就是春酒。喝酒能烘托喜慶氣氛。不知古人都喝些什麼樣的酒,現代人已不得而知了。但想必都是些低度酒,慢慢地喝起來,既會讓人興奮,但又不會令人酩酊大醉。因為,有這樣的一點點的微醺,去迎接春天的到來,似乎也才算有味。也許,有時,人們吃得十分盡興了,還會和親友鄉鄰相互拜訪,也相互宴請,甚至聚在一起,載歌載舞的。也未可知。但推想那時,人們迎春的情景,該是一幅多麼快樂的圖畫呀!

再來說說立春時的穿著。立春時的穿著也是有講究的。

在古時,官方迎春穿青衣,戴青色頭巾。而清代官員,據記載,是要穿吉服或者朝服的。那老百姓穿戴什麼呢?那花樣就繁多了。

首先說說青年婦女。她們會頭戴彩花,稱為春花。除春花外,還有春燕、春蝶和春蛾,這些紙做的飾物都一起上了那些少女的頭。而穿著呢,想必是要穿上漂亮的花衣服的——因為,只有這樣,與那色彩斑斕的頭飾才相稱啦。有一首歌唱道: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想,還不如說是迎春的姑娘,年年立春穿花衣呢。

孩子們穿什麼呢?據說,一般是巧手的媳婦用布,裁成春雞和春娃的樣式,再做成衣服和帽子穿戴起來。孩子們除了穿花衣以外,還有額外的活動,那就是放鞭炮。兒歌說:“新年到,新年到,閨女要花兒要炮”。說得就是這事了。

除了姑娘、孩子,其他人的穿戴又如何呢?可以想象得出,他們一般也應該是穿上新衣的罷。至於色彩,已不得而知了。但說道戴,倒又可以說說。在迎春的禮俗中,據說有所謂的春杖(不知是怎樣的一種東西,但就詞解意,應該類似與手杖罷)。有些書中記載說,一般婦女會將它做成頭飾,戴在頭上。真正的春杖,原本是官方鞭春用的,是沒有老百姓的份的。可老百姓呢,把春杖微縮了,戴在頭上,也算是重在參與了。朝廷迎春時,還會用青色的旗幟,老百姓也會把青色的小旗也微縮成頭飾,戴在頭上。

人在立春時要打扮,房屋也是不能虧待的。於是有人寫了“宜春”二字,貼於房門之上。以後再發展,“春”字、“福”字、“壽”字也都上了門。直到現在,元旦春節期間仍然是“福”字滿天飛呢。並且“福”字還要倒貼,取諧音“福到(倒)”的意思。

人打扮了,房屋打扮了,那些屬於我們以前農耕社會特有的耕牛呀、駕馬呀,也沾了光,也跟著打扮起來。牛角、馬耳上有了紅布,或者用紅綠色搽牛角。這不僅有迎春的意思,也兼有辟邪的意味吧。

總之,立春,對我們國人來說,它從古走到今,也許,已並不僅僅以一個節氣而存在了。它可能已承載了些別的什麼,比如人們對新春的熱望,以及對未來的憧憬,或者表達因春天而來的喜悅,等等諸如此類的東西。

標籤: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