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大學英語教師工作總結2篇


大學英語教師工作總結2篇

   篇一:


本學期我主要擔任大專部英語專業07(1)班英語精讀,07(2)、(3)、(4)班公共英語教學工作。並任06(1)、07(1)班輔導員。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確立新的教學大綱


根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我們及時修訂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對基礎階段的大學英語教學進行了新的安排。


一、基礎階段教學安排


基礎階段的教學時數為280學時,共16學分,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學期。每學期70學時,每週為4學時。課內外學習時數的比例應不低於1:二、學生入學時經過分級測試,按實際水平編入相應a、b級別教學班中學習。不同水平的學生使用不同難度的教材,教師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基礎階段四個學期的英語課均為必修課。


每學期結束時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實際語言能力進行適當調整,成績優秀、學有餘力的學生經高一級考試達到一定標準後可跳級。


二、課程教學:


第一學期:70學時,4個學分。每8學時完成一個單元的內容,注重夯實學生語言基礎,尤其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句子組織能力的培養。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的提高體現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


第二學期:70學時,4個學分。每8學時完成一個單元的內容,其中1學時為聽說技能的培養。進一步打牢學生語言基礎,鍛鍊學生句子組織及表達能力,向素質的全面提高過渡。


第三學期:70學時,4個學分。每8學時完成一個單元的內容,其中1學時為聽說技能的培養。進一步擴大語言輸入量,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輸出量,鍛鍊學生從句子組織到篇章組織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第四學期:70學時,4個學分。每8學時完成一個單元的內容,另外1學時為聽說技能的培養。擴大語言輸入量,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輸出量,鍛鍊學生從句子組織到篇章組織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三、考核方式和要求


《大學英語》課程的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試。


(1)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占課程總成績的30%,成績根據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課堂上的綜合表現以及期會考試的成績綜合而定。每學期至少佈置八次書面作業,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為形成性考核成績的主要依據。


(2)終結性考試


本課程的終結性考試占課程總成績的70%,考試內容緊密結合所學教材,重點考核學生聽、讀、寫、譯等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考試形式可以是學校自行命題考試、試題庫測試和全國統一考試等。


二、全面進行教材改革


首先在01級部分院系進行教材改革試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於是從XX級開始在全院範圍內進行教材改革,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按照學生不同的水平層次,在本專科生中分別選用了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學英語》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系列教材。XX年又根據實際需要,對藝術實踐生使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學體驗英語》。XX年又在提高班學生中嘗試起點相對較高的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大學英語》系列教材。這些教材都是全國統編教材,其編寫原則、課文選材、內容編排等具有相當的科學性和前瞻性,豐富了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較好地體現了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語言能力的教學的要求。


三、確立“整體教學”理念


在全面進行教材改革的同時,我們在教學模式上也做了重大改變。確定了整體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將課堂教學的重點從傳統的詞彙、語法轉移到篇章教學中。從文章的主題思想、佈局謀篇、修辭手法、寫作特點等方面掌握文章所涵蓋的文化知識和社會意義,體現“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體現在語言中”辯證關係。引導學生將英語學習的重點從將語言和文化割裂開的簡單的生詞短語和語法的掌握轉移到對語篇的整體理解上。通過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和寫作特點,不但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篇欣賞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進而提升了學生的後續學習能力。


四、採用多種教學模式


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路技術,採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傳統的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以現代資訊科技,特別是網路技術為支撐,依託學校的電臺廣播、語言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室,使英語教學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減弱,朝著個性化、自主化學習方向發展。


從04級開始,提高班的學生在語言實驗室採用多媒體課件上課,其他學生可在下午和晚上到語言實驗室自主學習,或用課本光碟預、複習課文,也可以視聽《走遍美國》等英語錄像節目,或英文經典電影。全校的聽力教學除了電臺播放講解外,還增加了教師課堂上的聽力技巧訓練。從05級開始,除提高班外,又選擇兩個老師所教班級作為試驗班,隔堂在語言實驗室上課,著重利用電腦光碟進行聽力教學訓練。


五、完善考試製度


堅持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


形成性評估主要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等做出的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形成性包括學生的自我評估、學生間的相互評估、教師對學生的評估、教務部門對學生的評估等。一般是通過觀察、訪談等形式形成的對學生的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的記錄,作業完成情況記錄、學習檔案記錄,其會考試成績記錄等。


終結性評估是指期末課程考試和水平考試,以評價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終結性評價是檢測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程度的重要途徑,也是反映教學效果、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考試是教學評估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提供一種科學的測試工具,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客觀的、準確的、公正的評價,反映教學中的長處和短處,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我校學生大學英語學習成績的統計,以每學期的期末課程考試和平時的形成性評估成績相結合進行綜合計分。一般平日成績佔學期成績的15-20%,以教師對學生平時上課的表現記錄為依據;期會考試佔學期成績的10-15%;期末考試成績佔學期成績的70%。第四學期末(提高班第三學期末)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考,以其四級成績作為第四學期的課程考試成績。


從04級開始,為加強學生對語音語調的重視,促進學生的口語練習,提高其口語表達能力,期末考試增加口語測試,佔學期成績的10%,期末考試成績則佔60%。


期中、期末考試的試卷考察除說之外的其他四項基本技能(第一學期末除外),所佔比例隨考試級別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一般分為以下幾大部分:


一、聽力:20-35%


二、閱讀:30-40%


三、翻譯:5-15%


四、綜合:15-20%


五、寫作:15%


六、實行分級教學


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省外生源的不斷增加,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表現出明顯的個體差異性、專業差異和地域差異,這對於我們整齊劃一的教學程序提出了很大的挑戰。為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我們採取了因材施教的分級教學法。


一、兩級教學制


從XX級本科開始進行英語分級考試,根據考試成績並參考大學聯考成績,將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分為普通班(一級)、提高班(二級)二個級別(水平高的學生若自願,可以參加普通班學習,但水平低的學生不能參加高階班學習)。提高班、普通班學生使用同一套的教材,但採用不同的要求。普通班學生從大學英語1級開始,提高班學生從2級開始。從05級開始,提高班的學生採用起點更高的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大學英語教程作為主講教材。


二、動態管理


每學期結束時按級別進行期末考試,通過者取得4學分,進入高一級別學習;未通過者不記學分,必須重修,但可以繼續參加高一級別的學習和考試。高階班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達不到相應的要求的,回到普通班;普通班同學成績優異的,可以進入提高班。


三、彈性學制


提高班學生第三學期可以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沒通過者,第四學期隨隨本專業普通班繼續學習四級課程;通過者,第四學期必須參加高階階段英語課程學習,以取得學校規定的學分。


四、較高要求


第四學期對提高班學生開設高階階段大學英語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選擇,但必須選滿70課時以上,考試及格方能取得第四學期的4學分。


七、豐富教學內容


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綜合素質和,除課堂教學和電臺聽力廣播外,我們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外語學院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和“cctv杯”演講大賽選拔賽以及校級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我校選手在山東賽區複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並代表山東省高校學生參加全國決賽;我們還組織大學英語骨幹教師在新生入學之初和四級統考之前對全校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策略講座和四級考試指導。這些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和氛圍。


八、加強教學管理


大學英語教學管貫穿於大學英語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強化教學過程的指導、督促和檢查,確保大學英語教學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為此,我們做了以下個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教學規範


建立完善的教學和教學管理規範,制定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安排、教學進度、考核方式等。對教師授課基本要求、教案和講義的編寫、平日成績的記錄、考試出題的標準等作了明確的要求。


二、強化師資培訓


教師素質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學科長遠發展的關鍵。針對大學英語教師年紀輕、學歷低、教學經驗不足的現狀,除了學校組織的崗前培訓外,教研室還為新教師配備了專任指導教師,以老帶新,對新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全程督導。另外每年新教師上課前,教研室都要組織教學觀摩課。各教學組有經驗的教師在教研室內講授示範課,使新教師能夠很快進入角色,迅速熟悉教材教法,儘快勝任大學一股教學工作,並逐步成為教學骨幹。


學院從XX年開始每年春季組織一次教學能手講課大賽,通過課堂隨級聽課和現場講課評分的方式選出一、二、三等教學能手,頒發證書和獎品,並優先推薦院教學能手參加學校的教學競賽。大學英語教研室的教學能手代表學校參加山東省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會組織的兩年一屆的青年教師講課能手比賽。通過這項活動,激勵年輕教師的講課熱情,促進他們的教學技藝。


同時學院還積極採取各種措施爭取機會讓教師參加教研會議、師資培訓、外出進修、讀研,或在職學習培訓、邀請名家到校講學等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想方設法提高全體教師的的業務水平和授課技藝。


三、加強教研活動


除了對新教師配備專門的指導教師外,還大力加強教研室的集體教學研究活動。堅持集體備課和每週固定的教學研究活動制度。對於每一單元的教學方案在上學期末分配給一位老教師和一到兩個新教師,新學期上課前,教研室全體教師對他們的教學方案進行討論補充,使之完善,然後下發給教研室教師。每個教師可根據自己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區域性調整,使課堂教學既能體現教學組教學規劃的科學性、統一性,又能體現每個教師鮮明的個人教學特色。


另外,我們還堅持課堂聽課制度。院級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0次,教研室主任除新教師的崗前講課外,還要進行課堂聽講,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指導改進。教師之間也要求互相聽課制度以取長補短相互提高。


經過以上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水平和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在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統考、及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篇二:


光陰似箭,日子如梭,教師年度考核工作總結。轉眼間一學年的各項工作已接近尾聲,為了更好地做好今後的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本人特就20XX年的教學工作小結如下:


一、變革理念轉變角色


依據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精神,遵循外語教學規律,把大學英語的教學的重點放在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上,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基於網路和多媒體”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英語學習環境的營造者和學生潛能的挖掘者。堅持用前沿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我校在20XX年開始在第一學期實施自主學習計劃,指導學生制定自主學習計劃、培養學習策略並進行自我監控與評價;20XX年開始進行用用ESP理論指導大學英語教學,在英語語言教學的同時,滲透相關專業詞彙知識,做好與專業英語教學的銜接。


二、科學合理學以致用的教學大綱、課程體系


按照教育部新頒佈的《大學英語教學要求》(試行),結合我院實際,認真組織論證,完成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大綱的修訂工作。大學英語課程既包括理論環節,也包括實踐環節。在大學英語課程大綱中明確加入聽說實踐環節,明確教學任務和教學安排及評估標準。完善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考核形式及成績評分標準。總結出一整套英語實踐教學環節體系。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監管,嚴格考勤、考核。把第二課堂活動作為英語實踐環節寫入教學大綱,加大第二課堂活動的指導和投入,規範第二課堂活動,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測試、有總結、有報道,活動後資料及時存檔;加強口語街、“華航中外文化活動交流周”等特色品牌活動,“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河北省CCTV世紀之星演講比賽”等活動的指導;組織英語競賽如:背誦、英語歌曲、寫作、短劇、英文電影配音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建立自主學習平臺和英語廣播站,不斷提高英語廣播站、宣傳欄、牆報的製作內容的質量。


三、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


在新生入校後進行入學分級考試,根據其大學聯考英語成績將各班的英語基礎差、成績低的10%的學生組成普通班,進行分級教學。其目的是使英語基礎知識差的學生得到相應的預習和輔導,在歷時兩個學期後能夠適應正常英語教學,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實行了分級教學,還採取了教考分離制度。


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在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加強英語學習策略的培訓,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將自主學習計劃在教學大綱中得到貫徹,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和社會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一年級英語課程中實行讀寫譯大班授課,視聽說小班授課制,在小班授課中新增語音課程,同時明確大學英語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和人文素質拓展工作。建立基於網路的自主學習平臺的新的教學模式。


四、整合資源,建設網路教學環境


堅持用現代網路技術推進教學改革。08年以來,不斷建設網路教學資源,在外研社的協助下,利用語音室建立學生自學互動網路平臺,及時更新現有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網路平臺。充分利用校園網、音訊、校園廣播等現代化裝置手段,指導學生編輯製作節目,以喜聞樂見的視聽形式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五、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師德教風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以良好的教風促進學風建設。教育引導職工教書育人,無私奉獻。開展多項教研活動,堅持集體備課、互相聽課制度,取長補短。組織教師學習學院有關檔案,全面落實學院教學常規的要求,對教學的各個環節認真研究,使教師對教學工作樹立“嚴謹、高效”的觀念和作風。


六、教學效果


經過師生共同努力,學生綜合語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獲得很大的提高;在達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前提下,英語四六級有明顯的提高,同時,專業英語水平取得較大的提高,就業率得到明顯改善。近三年累計6名同學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六名同學在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中獲獎,今年兩名同學獲得二等獎。四、六級(達425分者)也在逐年提高,平均以每年6%的速度提高。20XX屆學生四級為70%。在工科院校,英語課堂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視窗,人文素質教育得到充分的重視,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標籤:英語 教師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