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產業辦工作總結7篇

當順利完成了這一年的工作後,我們是時候開始寫一寫工作總結了,工作總結是評估我們工作表現的重要參考,我們要努力寫好每一份,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產業辦工作總結7篇,供大家參考。

產業辦工作總結7篇

產業辦工作總結篇1

我鎮地處潛江市南陲,是個農業大鎮,農業資源豐富,農業生產優勢明顯。為把農產品生產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今年以來,通過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努力推進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企業實力增強。現將2010年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如下:

一、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

我鎮以調整農業結構為突破口,大力培育和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強農產品市場建設,培育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目前全鎮已形成糧食、油菜、棉花、蔬菜、畜禽、水產、林業等七大系列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鏈,為推動我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興旺糧食加工廠為主體的糧食加工、銷售推動了糧食生產。目前全鎮水稻生產已基本實現品種優質化,銷售品牌化。興旺糧食加工廠於2002年12月成立,年收購糧食佔全鎮糧食總產的20%。該廠大米暢銷廣東,我鎮 片20000畝水稻生產基地獲“湖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品在市場銷售狀況良好,供不應求。今年全鎮38000畝水稻生產基本實現生產、收購、加工、銷售一體化。

二是以恆發棉業有限公司為龍頭的棉花加工、營銷體系,推動棉業生產。全鎮今年種植優質棉40000畝,總產1826噸。棉花加工、營銷體系實力雄厚,全年銷售收入9341萬元。

三是以金旭食品為基礎的龍蝦、魚片加工、營銷體系,推動水產業發展。我鎮水產業發展自然條件優越。近年隨著漁業致富工程的實施,水產業發展迅速。龍蝦和淡水魚是我鎮水產養殖主要產品,全鎮年養殖面積3500畝。

四是畜牧業的規模化發展,推動了全鎮經濟的快速增長。2010年全鎮實現肉類總產量1.63萬噸,畜牧業產值2.7億元,同比增長21.32%,生豬存欄6.95萬頭,肉豬出欄16.23萬頭,同比增長45.4%和35.25%,家禽存籠42.8萬羽,出籠152.5萬羽。規模化養殖場(大戶)快速發展到804戶,示範村、養殖小區發展迅猛。目前有示範村5個,標準化、規模化小區5個,其中養殖小區3個,養牛小區1個,養雞小區1個。巨集鋼生態養豬廠投資2000萬元,建成了現代化的養殖小區。全鎮形成了以李場為主體的10萬頭三元雜交生豬基地,以徐場為主體的200萬隻家禽基地,形成了產業鏈,基本上實現了“育種、生產、防疫、銷售”一條龍。有運輸專班15個,從業人數264人,在武漢、常德、岳陽、長沙開設了銷售視窗,設立了代銷點。

五是林業產業的發展帶動了林業加工業。全鎮有林面積25376畝,今年造林1500畝,植樹18萬株。林業也基本上實現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興建有水利木材廠、潛南木業7458萬元,全鎮有采伐銷售專班8個82人。

二、發展農業產業化主要措施

1、建立規模基地,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

我鎮根據資源優勢和農業生產現狀,圍繞優質稻、優質棉、優質油、蔬菜、水產、畜禽及林業等主導產業,建立一批與企業配套、較為穩定、規模較大的生產基地和種植小區,使企業、基地、農戶聯為一體。目前,全鎮已初步建成以四化垸為重點的3萬畝優質水稻和油菜生產基地,以東荊片、潭溝片為主體的4萬畝優質棉生產基地。農產品生產基地均與農產品加工企業、市場聯掛,實現生產、加工、銷售標準化。

2、圍繞主導產業,培育農業產化龍頭企業。

目前,全鎮已有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在培育龍頭企業上,一是實施名牌戰略,扶持創優品牌。多年來,我鎮把幫助企業建立名優品牌,提高產品知名度作為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重點工作來抓。

3、加強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質量。

過去,我鎮獲10萬頭三元雜交豬生產基地認證,有“江漢雞”、“優質稻”兩個品牌。2008年我鎮“勿忘我”商標獲潛江市知名商標品牌,今年我鎮生產的白酒申報“佳磊”牌商標獲審定通過。

4、加強流通服務體系建設,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農業流通服務組織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聯結農民與市場的紐帶,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載體。目前,全鎮已有農民經紀人114人,年經營額19140萬元,他們發揮熟悉農產品市場資訊的優勢,把農民與企業聯結起來,為農民和企業開展營銷服務。農民利用當地農產品加工和生產優勢,與加工企業簽訂銷售合同,再到主產區與農民簽訂生產合同,為我鎮農業產業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鎮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3個,分別是慶寶丰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xx鎮家禽產銷協會和xx鎮農民用水協會。

三、存在問題

1.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我鎮幾個主導產業生產有一定規模,但由於千家萬戶的小生產難以協調統一,品種多、雜,生產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農產品質量差別較大,不能滿足主導產業企業的加工需求。

2.產業化內部產加銷連線不緊密。龍頭企業和農民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尚未健全,企業和農民都存在違約的事實,對合同的履約意識不強。

3.農業產業化科技含量不高。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簽訂的合同僅限於預購數量和價格等,對農戶生產缺乏嚴格的質量要求,不能為農戶提供優質種苗和先進的生產技術規程。企業對

農產品的加工水平不高,產品檔次低。

四、2010年工作計劃

1.建立規模基地。堅持 “一村一品”,積極發展專業村組,實行區域化佈局,走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村,一村帶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鎮建成專業化、特色化的生產基地。同時對生產基地實行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檔次,為龍頭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原料。

2.加強中介服務組織建設。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村專業協會、農民購銷公司、運銷專業村、專業戶等中介服務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培育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在企業和農民之間發揮其橋樑作用。

3.保證“訂單”合同的嚴格執行。一要加強有關《合同法》知識的普及,如掌握訂單標準文字、進行公證、實施擔保、預交訂金或保證金等,提高合同的嚴肅性。二要加強法制教育和誠信守約教育。

4.提高領導和服務水平。發展農業產業化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服務機制,一是建立產業化領導體系,對主導產業實行一個產業,一個領導小組,一個規劃,切實加強領導。二是著力抓好對農民的引導、協調和保護,重點在產業結構調整、區域化佈局、企業建設上下功夫。三是改革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在龍頭企業和基地建設上,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吸引農民以

產業辦工作總結篇2

一、經濟發展方面

(一)工業經濟方面:x年,我鄉地區生產總值任務27370萬元,全年預計完成28936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任務7800萬元,全年預計完成7800萬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任務20000萬元,全年預計完成20000萬元。

(二)農民收入方面:x年1-3季度,鄉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384元,全縣排名第九位。

二、農業發展方面

一是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基本完成;二是繼續擴大藤椒種植規模,全鄉藤椒種植面積達到4500畝,今年藤椒產量20萬斤,實現產值280萬元;三是以張巖村、碧山村為中心,向石堰村、沙嘴村等輻射發展核桃種植共800畝;四是全年新發展優質茶葉200畝,改造茶園50畝,全鄉茶葉種植面積達到6000畝;五是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x年度完成道路硬化8.35公里,新建橋樑3座,新建蓄水池59個,新建和整治溝渠共103公里,整治山坪塘46個。

三、專案推進方面

積極爭取承接縣重點專案建設,完成了成昆複線專案紅線內徵地拆遷任務,並積極協調處理施工過程中的各類矛盾糾紛,確保專案的順利推進;完成了夾洪天然氣管道、吳三線電力線路、中石油輸油管線專案;高標準農田專案、小農水專案、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專案,正在抓緊施工;百事康生物肥專案正在開展進場的前期工作。

四、社會管理方面

(一)安全生產:堅持每月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和季度例會制度,加大對專(兼)職安全員培訓力度。截至目前,共開展安全檢查130餘次,排查出安全隱患160起,並進行了全面整改,全鄉無安全事故發生。

(二)綜治信訪維穩:

1、大力宣傳防邪知識,發放反對邪教宣傳單1000多份,製作宣傳展板8個,積極鼓勵老年人蔘加老協活動,使群眾受教育面達90%以上,未發現傳教信教人員;

2、對全鄉範圍內,涉嫌吸毒的人員進行定期幫教和穩控,確保不復吸;

3、排查處置各類矛盾糾紛55起,有效化解矛盾糾紛55起,化解率達100﹪,併成功協調了帶河村毀墳信訪糾紛事件、石埝村醫患糾紛和成昆複線推進過程中的各種矛盾糾紛。

(三)環境保護:積極幫助我鄉企業推進環保達新標工作;加大農村垃圾治理力度,完成了國家十部委抽查迎檢工作。截至目前,投入資金10多萬元集中組織保潔專項行動10餘次,參與群眾1500多人次,啟用垃圾車100多輛次,共清運垃圾20xx噸。

(四)計劃生育:x年,全鄉出生人口79人,出生率6.5‰,計劃生育率88.6%,人口自然增長率-0.623%,全年召開計生例會12次,計生婦查9948人。

(五)社會保障:嚴格落實優撫低保政策,嚴格標準,嚴格把關,對全鄉145名優撫物件、683名低保實現了應保盡保,加大了對農村低保物件以及特困人員的春荒冬令的救助力度,對312戶308人發放了30000元春荒救助,對314戶797人發放冬令救助90000元;全面實施“精準扶貧”工程,對全鄉236戶貧困戶登記造冊,對口制定了幫扶、脫貧計劃,落實了責任人。

五、基層黨建方面

(一)認真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和爭當“忠誠、乾淨、擔當”好乾部活動,製作各類標語、橫幅20多條,收集活動資訊20多篇,確保規定動作到位。

(二)深入開展“堡壘提升”工程,進一步做好村級活動場所規範化建設,投入資金25萬元,按照相關要求對12個村(社群)活動陣地進行了完善和制度上牆,購買辦公桌椅50多套,對水庫村、上村村、碧山村村委會進行了完善和維修;完成了全鄉黨建大調查工作,對全鄉544名黨員和村、社幹部進行了統一登記和評議。

(三)加強隊伍管理。嚴格按照《鄉機關管理制度》《村幹部坐班制度》對幹部進行管理,今年採取各種明查、抽查等方式對幹部工作紀律進行了督查,問責9人,問責單位2個。

(四)黨員管理方面。今年新發展黨員共10人,培訓入黨積極分子20人,組織各類黨員培訓4次,共培訓1030人次,並邀請縣領導為全鄉黨員開展廉政黨課學習,進一步提高全鄉黨員總體素質,提升黨員政治素養

(五)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制定《鄉x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實施方案》,由鄉紀委牽頭,對各村(社群)財務進行督促檢查;利用鄉公開欄、展板、黑板報、led等積極宣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相關工作開展情況;深入開展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活動,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監管力度,發現一例黨員計劃外超生線索,鄉紀委正在按照相關程式進行問責處理;協助並圓滿通過了縣委巡察組對我鄉首輪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巡視xx縣審計局對我鄉主要領導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產業辦工作總結篇3

今年以來,我辦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方針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以重點專案建設為突破口,以龍頭企業建設為著力點,圍繞產業強龍頭,壯大龍頭帶產業,呈現出多龍騰飛、強龍勁舞之勢,受到了省、市的關注和好評。省委書記白克明對×××加強龍頭企業建設、打造產業化叢集的做法給予肯定,並作了重要批示。同時,全省發展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全省農業專案現場觀摩會、全市農業專案現場觀摩會先後在大名召開,河北電視臺、河北日報、邯鄲電視臺、邯鄲日報、邯鄲電臺也相繼報道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經驗做法。

目前,×××初步形成了麵粉、花生、香油三大龍型經濟,佔gdp的比重51.3,擁有國家級龍頭企業、省級龍頭企業、市級龍頭企業(含糧棉油重點企業)、縣級龍頭企業2,國家級農產品標準化示範基地、省級標準化示範基地。20xx年的工作實現了“四個突破”。

1、龍頭專案建設突破。農業產業化重點專案建設發展勢頭強勁,截止目前,全縣投資50元以上農業專案3,(其中投資在500元—1億元的,億元以上的),預算總投資8.9億元,累計完成投資4.1億元。其中:新開工專案1,預算總投資5703元,完成投資1781元;續建專案1,預算總投資3271元,累計完成投資2250元;完工專案,總投資1765元。五得利麵粉集團被認定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後,進入了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每年新增一個日處理能力1000的新企業,力爭20xx年以前,集團日處理小麥能力達到噸,成為世介面粉業龍頭,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目前,投資2.3億元的得利城專案已開工建設。

2、基地建設規模突破。努力實現專業化生產、區域化佈局。小麥常年種植面積8畝,其中優質專用小麥5畝,全年總產量3噸,形成了以漳衛河三角區為重點的5畝優質專用小麥示範區,小麥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2畝;花生種植面積5畝,總產1噸,建設了畝優質花生良種繁育田、2畝優質花生展示田;形成了肉牛、瘦肉型豬、蛋雞三個養殖帶。

3、企業品牌建設突破。目前,我縣有1麵粉公司、花生企業通過了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標準,比去年增加1。省級以上農產品名優品牌達到,省著名商標。今年,河北美佳食品有限公司同時通過了有機食品和haccp食品安全國際管理體系認證;冀特花生通過了haccp食品安全國際管理體系認證;凱發麵粉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並獲國家免檢產品企業稱號。

4、爭取扶持資金突破。按照省、市的要求,我辦認真組織,積極申報,多方爭取,今年為我縣五得利麵粉集團爭取農業部(國家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優質專用小麥良種推廣及技術培訓專案資金6元,為得利城專案建設爭得省級財政貼息資金10元。

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強領導,為推動農業產業化晉檔升級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20xx年,各級把實施農業產業化晉檔升級、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作為推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靈魂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措施來抓。縣委、縣政府重新調整組建了農業產業化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產業化工作的組織保證。縣政府出臺了《關於扶持農業產業化晉檔升級的意見》,建立了縣級領導聯絡重點專案制度,縣四套班子2領導同志分別聯絡一家龍頭企業或一個重點專案。7月13日組織召開了全縣農業產業化專案建設觀摩暨縣級重點龍頭七月命名大會,有2企業被縣政府命名為×××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縣委、縣政府還組建了麵粉、花生、香油三大產業推進指揮部,推行“五個一”管理體系,即一套班子,一套政策,一筆經費,一項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強行政領導、技術指導政策引導,使產業化的管理日趨系統化、規範化和科學化。

2、實施專案帶動,促進龍頭、基地、市場建設上檔升級。農業產業化的基地、龍頭、市場、中介組織建設等,最終都要落實在具體的專案上。一是強化行政推動。縣政府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強農業專案建設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實施意見》,建立了領導包重點專案制度和專案月報督導排程制度。二是積極謀劃專案。堅持建設一批、開工一批、謀劃一批的專案建設思路,不斷充實、完善、更新農業產業化重點專案庫。三是優化專案建設環境。縣委、縣政府從專案佔地、用地審批、鼓勵農技人員領辦專案以及財政支援等方面,制定了促進專案建設的優惠政策。如畜牧用地視為農業用地、新建擴建龍頭企業用地可以按租用對待、從財政預算內拿出資金支援龍頭企業等。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提供資金保證。運用市場機制,以利益為紐帶,培育多元化的農業產業化建設投資主體,建立有效的投入機制。在基地建設上,以受益主體—農戶的自我投入為主;在龍頭建設上,以引進國外、域外大企業、大公司和個體、私營資金為主。今年,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先後引進域外資金3.2億元,其中外資56美元。在吸引國際跨國公司投資、國內大企業集團和個體私營資金方面,先後引進美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國際資金和技術、人才,興建了澳洲美佳烤饃、義大利班頓服飾、美國駱駝西褲、正大飼料、名福植物油等一批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市場開拓能力強的大型龍頭企業。

4、加大科技長入,促其上水平,上檔次。從產業鏈的源頭到終端產品,全方位加大科技長入,促進整體上水平、上檔次。一是加強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重點建設了215省道高效農業經濟長廊、金灘鎮萬畝生態農業示範園區、扶貧科技園等一批檔次較高的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作為縣市農業科技展示的視窗和科技創新、科技示範的龍頭。二是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無公害化生產。制定了《×××農業主栽作物生產技術標準》、《×××農產品無公害生產三年規劃》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等地方標準,建立了較為完備的農業質量標準體系和產品檢驗檢測體系。三是加快優種和適用農業技術推廣。適應農業結構調整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優良品種,加速種養品種更新換代;推廣適用農業技術,把農產品儲藏、保鮮、包裝、加工等產後技術作為重點加以普及。四是提高農民和業務人員素質。全縣每年培訓農民萬人次,技術入戶率達到95以上。9月23—25日,舉辦有各鄉鎮主管領導及龍頭企業負責人蔘加的農業產業化專案建設與管理培訓班,提高了業務人員的`政策水平與專案謀劃能力。

5、發揮能人的帶動作用。能人具有與專案建設、農業產業化發展相適應的投入能力、運用科技成果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規避生產與市場風險的能力。實踐證明,凡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高、特色主導產業突出的鄉村,大都是靠能人的率先實踐和效益吸引。為此,我們把能人帶動作為發展特色主導產業的一項突出措施來抓。一是營造激勵典型能人的社會氛圍。20xx年從農業、林業、牧業、水利和中小民營企業中評選表彰了5勞動模範,總結推廣各類能人典型3。二是培育與引進相結合。一方面,注重對本地能人和土專家的鼓勵、扶持和培育,發揮他們直觀的引導帶動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對外地能人的引進。這些人擁有資金、技術、銷售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引進一個能人,就可以建起一個專案,帶起一個區域特色產業。三是創造寬鬆的興業環境。明確規定,能人除享受各級制定的對個體私營經濟的扶持政策外,凡在農村興辦種養業的能人,用地視為農業佔地;能人在辦理經營執照、土地審批、資訊釋出、申辦產品註冊商標等手續方面,有關部門積極搞好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6、加快品牌戰略步伐,促進產品的市場竟爭力。適應參與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的需要,大力推進農業品牌化戰略的實施。全縣先後有大名府香油、正大雞蛋、名威花生等百餘個農產品註冊了商標,“五得利牌”麵粉、“凱發牌”麵粉、“名龍牌”烤花生、“美一口牌”香饃片等已成為省內外乃至國內外的知名品牌。

雖然我縣的農業產業化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做到五個堅持:一是堅持思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二是堅持特色促進規模,不斷做大做強主導產業;三是堅持依靠科技興農,不斷提高產品檔次;四是堅持龍頭帶動生產,不斷扶強企業實力;五是堅持發展招商農業,不斷改善投資環境。

產業辦工作總結篇4

20xx年,我縣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直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全面貫徹落實中央1號和省委1號檔案精神,堅持用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把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緊緊圍繞農業辦工業,辦好工業促農業,以扶持和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重點,通過抓龍頭,建基地,帶農戶,抓流通,拓市場,促銷售,大力加強龍頭企業、農產品基地、經營體系、經合服務組織建設。積極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發展多種形式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走出了一條“以工興農、工農互動”的良性迴圈新路子,形成了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格局,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對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產生了重大作用。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狀況

1、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發展迅速效果顯著。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總數發展到159個,從業人數7000人,資產總值達到6.9億元其中固定資產總值4.5億元,銷售收入(含交易額)95967.9萬元,實現利稅9550.5萬元,創匯675萬美元,帶動10.5萬農戶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

2、鞏固和擴大了一批農業產業化基地。按照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優化結構,不斷擴大農產品基地建設規模,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的發展格局,目前,全縣已建成優質麥、辣椒、食用菌、速生豐產林、無公害蔬菜、肉雞、瘦肉型豬等7大農業生產基地,其中優質麥生產基地達到50萬畝,20萬畝被列入國家優質麥示範基地。辣椒生產基地達到30萬畝,其中新推廣種植“益都紅”辣椒5萬畝,蔬菜生產基地近10萬畝;食用菌棚達到1.5萬座,其中新增5000餘座;速生豐產林基地面積達20萬畝;標準化養殖小區達到10個,初步實現了蓄禽養殖的規模化、標準化。

3、培植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重點龍頭企業。通過新建、技改擴建和資本整合等方式,全縣共建成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9家,安置勞動力4828人,帶動生產基地80畝,帶動農戶80000餘戶,濾布實現銷售收入73763萬畝,利稅5090萬元,創匯675萬美元,固定資產總值達到28282萬元,其中固定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9個,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個。申菇業有限公司、清陽針紡製品有限責任公司、巨集海面粉有限責任公司、**縣種子公司、百斯特葡萄酒有限公司、源豐實業有限公司、清南養殖有限公司、濮陽市天口釀造有限公司8家企業屬市級重點龍頭企業。為加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縣、鄉政府通過拓寬渠道,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廣泛籌措龍頭企業發展資金,採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民間資本和積極開展招商引資等措施,全縣新增投資18679萬元,新建、擴建、在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7家,其中新建企業濮陽先鋒實業有限公司、科迪飼料有限公司、利民面業公司、**脫水蔬菜廠等10家;投資4079萬元,擴建申氏菇業有限公司、綠源麵粉廠、百斯特酒廠等企業13家;投資6200萬元,在建凱利萬噸食用乙醇、普豐油脂飼料廠、中瑞恆立農業、保成仙人掌加工廠等企業4家,投入資金8400萬元。

4、建成了一批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增強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市場競爭力。幾年來,我縣的各級政府堅持把加快市場流通體系建設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來抓,先後建成了馬莊橋蔬菜批發市場、城關蔬菜批發市場、陽邵蘋果批發市場、大屯禽蛋交易中心、**糧油交易市場等29家專業批發銷售市場、投資總額3351萬元,佔地面積723.5畝,年交易額36835萬元。同時,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積極參加全國各地的博覽會、展銷會、農展會等,組織龍頭企業、骨幹鄉鎮企業、經貿部門拓展國內外市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農產品及其農產品加工製品,如辣椒、食用菌、蒜粉、茶巾、麥杆畫等銷往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效促進了農產品流通,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5、形成了一批以協會為主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全縣共創辦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服務組織51個,資產總額2848萬元,入會會員1.5萬人帶動了2萬餘戶參有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效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農民增收。

6、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了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農業區域佈局調整,發展區域特色農產品生產,產業化經營,已成為我縣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按照突出特色搞調整、突出區域優勢搞調整、突出規模效益搞調整的原則,以仙莊、馬村、瓦屋頭等鄉(鎮)為主的縣東部發展辣椒種植達到30萬畝,以城關、柳格、固城等鄉(鎮)為主的縣中部發展食用菌棚達到1.5萬餘座,以陽邵、古城、韓村等鄉為主的縣西部沙區發展速生豐產林達到20萬畝,在全縣構築起了“紅、白、綠、”三色農業及東椒、西林、中菌的特色農產品區域佈局和產業化經營的格局。還形成了優質糧食小麥、玉米、無公害蔬菜、畜禽、農產品加工四大農業主導產業。農業結構調出了規模調大、效益調高、產業調特的發展態勢。

二、推進農業產業化 經營的主要做法

(一)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協調指導。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康快速發展,縣委、縣政府把它作為強農富民的重點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狠抓落實。一是縣、鄉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親自管,負總責,並按照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個規劃、一套政策的四個一的管理辦法認真抓好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監督完善工作。切實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順利進行。二是政府及其各職能部門積極創造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外部環境和條件。從市場機制與建設、行政管理體制、資金籌措、法律法規保障等多方面創造條件,引導和支援農業產業化健康快速發展。三是注重強化對農業產業化的資訊服務,幫助農戶和企業掌握市場、瞭解市場,提高農戶、企業駕駛市場的能力,努力實現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網路。同時組織發動全社會愛農、扶農、支農,為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創造良好的政治氛圍。

(二)加快結構調整,培育優勢產業。從有利於規模經營、農民增收出發,積極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如糧食生產擴大推廣優質專用小麥、玉米麵積,20xx年全縣新增優質麥種植面積10萬畝,玉米以科技入戶工程的形式推廣優質玉米40萬畝,糧食種植總面積達到105 萬畝形成了,以小麥、玉米為主的糧食產業大優勢、蔬菜生產大力發展無公害和反季節保護地栽培,打造綠色產品新優勢;辣尖椒生產逐步實施區域化、規模化種植,在縣東形成了千畝成方、萬畝連片的規模種植優勢和**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併成為豫北地區最大的辣椒生產基地。

(三)培育扶持,壯大龍頭,選準農業產業化發展突破口

堅持把培養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突破口,著力拉長產業鏈條,以龍頭企業的發展帶動農業產業化。一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構築產業新優勢。依託優質麥、玉米、辣椒、食用菌等農產品資源優勢,發展精深加工和宗合利用。投資2.1億元,新上了10萬噸乙醇、科迪飼料、先鋒實業、中原糠醛廠、利民面業等專案,年可加工轉化玉米31萬噸、壓濾機濾布小麥30萬噸、辣椒5萬噸、大豆6萬噸、玉米心2萬噸、棉花籽4萬噸,主要農產品資源充分轉化,附加值大大提高,使資源優勢迅速轉化為產業優勢。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在財政政策、金融貸款、生產用地等方面對龍頭企業傾斜,縣財政每年列支資金400萬元,銀信部門先後發放貸款9036萬元切實解決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稅務、土地等部門嚴格兌現優惠政策,各智慧部門想方設法創造發展條件,加油助推。全縣先後建成“農”字號龍頭企業69家,其中,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三是全面開展農業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了上海光兆、北京中林、鄭州楊森公司、青島先鋒實業、河南恆立農業、普豐油脂等一大批規模大、起點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專案在**落戶,為農業產業化提供了強大的外力支撐。

(四)抓好基地建設,打造龍頭企業發展平臺。一是圍繞龍頭建基地,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以龍頭帶動基地發展,以基地服務於龍頭。依託先鋒實業、申氏菇業、伍玉泉面業等龍頭企業,建立了優質麥、辣椒、食用菌、速生豐產林等生產基地。二是突出特色優勢建基地。根據不同的種養傳統優勢和規模發展程度,建立特色基地。三是以市場為導向,發展各具特色、佈局合理的優勢,產業和產品,形成區域再的主導產業,建立具有本地特點的規模較大的商品生產基地,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形成商品批量、加工批量、銷售批量,使資源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達到最優化,打造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平臺。如仙莊鄉在發展辣椒生產專業鄉的同時,帶動全縣18個鄉(鎮)大力發展辣椒種植,從而形成了全縣辣椒生產較大的群體規模。為解決椒農產品銷售問題,縣、鄉政府協調資金投資300多萬在仙莊鄉鶴臺公路建成了佔地47畝,擁有門店200間的尖椒批發市場,並與四川、重慶、湖南等地客商建立了長期穩固的供貨合同關係。去年9月份引資5000萬元建立了辣椒儲藏、加工、銷售與一體的龍頭企業——濮陽先鋒實業有限公司,延伸了產業鏈條,實現了市場、龍頭、基地的有效對接。免費提供

(五)樹立創新意識,探索完善經營形式。一是對一些訂單農業的組織模式實行依法簽定,信守合同,使生產與經營者真正結成利益共同體,確保各方特別是農戶的利益得到可靠的保證。二是探索組織更多的農戶以勞動形式和土地租賃形式,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轉,使農民承包地成為龍頭企業的生產基地,獲得勞動和租賃雙重收入。如 保成興幫食用仙人掌公司租賃王什北豆固、大村、東王什、墳抬頭四個村300多農戶承包地800畝,投資6800萬元,發展仙人掌種植及深加工,安置當地勞動力600多人,以公司+農戶的形式,農戶把土地出租給公司,公司把失去土地的農民僱傭到公司從事種植管理仙人掌和產品加工,使公司不僅具有了可靠生產基地,而且使農村勞動力和土地得到了可靠的雙重收入,實現了農戶和公司共贏。三是大力發展以“龍頭企業+農戶”“專業市場+農戶”“龍頭企業+基地+農戶”“中介組織+農戶”“專業協會+農戶”等為主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把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與農戶、生產基地、營銷市場有機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農業經濟整體高效的共同發展體系。如先鋒實業有限公司今年一開始就與全縣萬餘戶農民簽訂了5萬畝“益都紅”辣椒種植合同,實行訂單生產,向農戶統一提供種子和技術,保護價回收產品,生產與大市場的成功對接,達到了互利共贏的目的,走出了一條“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之路。

(六)健全中介組織,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中介組織是農業產業化經營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要按照農民自願、互利和民主管理原則,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類中介組織,並與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結合起來。通過近幾年實踐,我縣重點指導發展鄉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科技部門、專業協會、專業大戶和經紀人等多種形式的中介服務組織,在企業與農戶之間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如縣婦聯與山東風陽集團聯姻,充分發揮上牽集團公司下聯千家萬戶的中介作用,在全縣發展合同養雞戶達500餘戶,戶均年純收入8000多元,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架起了一座金橋。

(七)加強科技指導,提高市場競爭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生產基地,通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進行大量試驗、示範,積極推進良種化和優質、高產、高效特色品種化程序。以農業高科技示範圓為載體,引進、示範、推廣國內外名優農作物、食用菌等新技術67項新品種16個,輻射帶動了一大批特色明顯、效益可觀的示範基地,催生了5500多戶科技示範戶。二是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創造一個“藍天碧水淨土”的良好生態環境,規劃建設一批標準較高的綠色食品園區。今年仙莊鄉4萬畝辣椒被確定為省極定點第一批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馬莊橋、紙房、六塔、瓦屋頭、等八個鄉(鎮)確定為全省無公害標準化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三是重視開發農產品名牌,實施品牌戰略。依靠科技提高質量,依靠質量創立名牌,依靠名牌開拓市場,充分發揮品牌效應。近年我縣湧現出的“澶都”尖椒、“巨集海”麵粉、天福醬菜、清陽茶巾等國家、省級農產品品牌,搶佔了市場制高點,拓寬了農產品銷售空間。四是花大力氣開拓市場。樹立現代市場營銷理念,強化市場營銷手段,使龍頭企業開拓市場能力有一個大的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產品技術含量低,效益差,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2、生產基地優質產業規模小,專業化生產水平低,產品檔次不高,更主要是缺乏優質、無公害、標準化、專業化生產農產品。

3、資金困難已成為制約農業產業化特別是龍頭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和“瓶頸”,融資渠道少,貸款難,資金週轉緩慢,阻礙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正常發展。

4、龍頭企業聯基地、帶農戶的利益連線機制不夠完善,合同、契約的履約率低,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不高。

5、產業鏈條短,最關鍵是種植、養殖、儲存、加工、運銷等環節不能有機地聯絡在一起,形不成農業生產環節完整的產業系列和產業鏈條,並且農產品加工轉化率低,市場發展滯後,農產品銷售不暢,農民增收困難。

四、今後工作打算

1、加快發展龍頭企業。著力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重點圍繞優質專用小麥、玉米、果品蔬菜、食用菌、辣椒、紙漿林等,新上一批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專案,力爭3-5年內龍頭企業總數達到100家,新增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5-10家,創辦省級龍頭企業2-3家,創辦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打造一批競爭力強和市場佔有率高的龍頭企業叢集,實現龍頭企業發展有較大的突破。

2、實施龍頭企業帶動,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聯結基地帶動農戶的功能,加速農產品加工增值、流通增值,加快基地的形成,強力推動農業產業化。

(1)發展優質小麥深加工轉化產業。扶持增強伍鈺泉、利民面業、中糧掛麵等麥業龍頭,大力發展專用麵粉及其深加工製品,著力培育優質無公害小麥生產基地。

(2)發展玉米深加工轉化產業。以凱利乙醇、玉米加工企業為龍頭,對玉米進行深加工和轉化利用,大力發展優質玉米產業。

(3)發展蔬菜加工產業。以先鋒實業、天口醬菜、大力發展辣椒產業,培育壯大辣椒生產深加工基地。

(4)發展畜禽養殖小區建設。大力發展瘦肉型豬、肉雞等養殖業,加快畜禽養殖的規模化、標準化建設。

(5)發展速生豐產林產業。以上海光明、北京中林、鄭州楊森公司為依託,配套建設縣西部沙區速生豐產林基地;並對林產品資源進行開發利用。

(6)發展食用菌產業。以申氏、天馬、恆立等食用菌種植加工為龍頭,發展特色食用菌產業基地。

產業辦工作總結篇5

我縣xx年年度科技培訓,在扶貧開發協會的大力扶持下,順利完成了培訓活動內容,本活動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開展了廣泛深入的科學實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科學技術的大力推廣和普及是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引導群眾發展生產的重要措施,受到了農民群眾的歡迎。現將培訓完成情況做一個總結。

一、基本情況

我縣轄5鄉2鎮36個村委會363個村民小組,國土面積為1353.57平方公里,有2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4.5%,其中佤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2%。全縣總人口23651戶87428人,其中農業人口18415戶67811人。人均純收入1080多元,人均口糧370公斤左右。雖然隨著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不斷提高,但到目前為止,仍然還有一部分農民沒有解決基本溫飽問題。

二、完成情況

培訓工作自xx年年10月開始,到目前為止已完成培訓計劃,培訓範圍涉及5鄉2鎮7個村委會1100人次,開展養殖業(養豬)培訓、種植業(種茶)培訓,培訓經費15萬元。具體情況如下

1、養殖業培訓

根據我縣農民在生豬飼養中存在的飼養週期長,成本高,無防病意識等問題,為改變傳統的飼養方法,提高農民的生豬飼養管理技術,在全縣範圍內開展養豬飼養培訓,共計5期,受益300多人次,每期培訓15天左右。具體由縣扶貧辦負責聘請專業技術人員課堂講解和現場操作演示,培訓內容包括建蓋廄舍、選購良種仔豬、科學配料、飼養管理及疫病防治等技術。

2、種植業培訓

要加快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首選專案就是茶產業開發,目前我縣茶葉種植面積有3.5萬畝,但我縣農民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加之無生產技術,導致管理不善,單產低,效益差,需要加強對生產經營、管理技術方面的培訓。在全縣範圍內開展茶業種植培訓,共計16期,受益800多人次,每期培訓20天左右。具體由縣扶貧辦負責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到實地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開墾、茶苗定植、管理、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技術。

通過以技能的培訓,使農民能夠基本掌握養豬、種茶技術,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質,增加了農民經濟收入,加強對種養業的管理能力,減少了發病死亡率,大大提高了生產質量,為今後的發展鋪墊了基礎。

產業辦工作總結篇6

20xx年,**縣按照市委、市政府推進農業農村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工作部署和“3+n”特色走廊建設的總體要求,立足**茶葉產業資源,結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推進全縣茶葉產業發展,促進全縣茶葉提質增效。現將20xx年茶葉產業發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茶葉產業發展情況

按照“打破界限、連片發展、統防統治、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以“基地標準化、運作產業化、產品品牌化、服務社會化、利益風險一體化”為基本要求,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通過整合技術、集約專案、集中力量在天鳳鄉、寶峰彝族鄉、民建彝族鄉、烈士鄉等鄉鎮的高山有機茶產業環線上,採用

“補天窗”方式新種植茶葉1000畝。深入 “綠色植保”理念,推行“統一防治時間、統一藥劑藥量、統一防治人員、統一植保機械、統一安全間隔期”工作模式,採用“統一茶園管理標準、統一配送農業投入品、統一防控措施、心得體會統一原料採摘標準”的“四統一”管理措施,推動產業環線及全縣茶葉發展方式轉變和經營方式創新,促進全縣茶葉產業上檔升級。全縣建立標準化示範基地20000畝,應用殺蟲燈、黃板等綠色防控措施開展綠色防控60000畝(投產茶園的92%),開展茶園機剪、機修面積20000餘畝,改造低產低效茶園11000畝,申報有機茶園3000畝。全縣茶葉總產量達0.39萬噸,比上年增長3%,總產值1.8億元,比上年增長15%

二、工作措施

(一)強化技術培訓,提高茶葉產業管理水平。將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實用技術培訓等與技術扶貧、農業專案實施培訓等有機結合,著重在全縣茶葉發展鄉鎮,重點是以茶葉產業為主導產業的貧困村開展茶葉種植管理加工等相關知識培訓。截至目前,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40餘場次,培訓人員2800餘人次,發放各項技術資料6000餘份。

(二)強化戰略實施,增強茶葉產業發展動力。一是實施機制創新戰略。堅持“扶大、扶優、扶強”的原則,落實五個規範為要求,以協會(合作社)為扶持政策的承接主體,集中力量打造產業帶和示範基地。今年“圍繞四大主導產業,打造三條特色環線,建成百萬畝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工作思路和目標,啟動了茶葉產業環線打造工作。

二是實施大品牌戰略。構建以政府和行業組織為支撐,規模企業為主導,認證機構做補充的區域茶葉品牌孵化單元,合力打造以區域公共品牌為基礎結構、企業自主品牌進行有效填充的產業品牌綜合體系。20xx年,積極組織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參加各類展會,大力提升特色區域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在第六屆國際茶博會·**杯鬥茶大賽上**滎泰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瑞吉隆興”牌“芽細藏茶”和“古道紅”茶喜獲金獎;**縣塔山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塔山”牌觀音仙茶入選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茶樣庫”。

三是實施基地輻射示範帶動戰略。鼓勵支援企業與茶農共同組建茶葉專業合作組織,建立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規模化經營的現代茶業發展模式和穩定可控的原料基地。目前,已在全縣茶葉重點鄉鎮民建、滎河、寶峰、天鳳建立了有機茶葉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在五憲建立了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區。

四是實施農特產電商戰略。整合資源,以電商示範縣建設為契機,建立企業、協會大產業鏈運作模式,實現產品到商品由行業協會把關運作,建成**茶葉、天麻等優質商品暢銷的知名視窗。目前,四川**塔山茶葉有限公司、**縣五憲獼猴桃合作社等企業均在網上建立了農產品銷售平臺,初步形成了線上線下同步拓展的產業銷售鏈條。

三、存在的問題

(一)建設管理滯後

**茶園分佈海拔較高、較分散,配套基礎設施薄弱,加之部分種植戶或觀念轉變不及時,或技術欠缺、管理不到位,或對“生態”概念認知有誤、粗放管理,茶樹長勢弱,產出量低。

(二)品牌建設薄弱

一是處於原料供應商地位。**茶長期扮演“原料供應商”角色。名優茶品牌銷售比例低下,絕大多數鮮葉初制加工後運至名山、樂山、浙江等地貼牌銷售,處於茶產業價值鏈低端,沒有自己的主導品牌。二是茶葉銷售議價能力低。大部分茶農、茶企觀念滯後,各自為陣,個體式經營,家族式管理,不能夠抱團發展,聯合營銷,開拓市場,導致品牌集聚效應低,品牌銷售渠道栓塞。

(三)茶企競爭力低

一是全縣茶葉加工企業絕大多數是以初制加工為主的個體茶廠和家庭作坊。由於初制加工企業的經營理念傳統、生產管理粗放、設施裝置落後、惡性低價競銷,干擾市場正常秩序,大量茶企在低水平上重複競爭,嚴重製約品牌宣傳、市場拓展、資源集約化利用等。二是企業實力普遍較弱。茶企單個規模小,實力弱,難以突破茶葉精深加工、品牌營銷、市場渠道建設等固有的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的門檻,進一步降低**茶產業競爭力。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按照一年探索,兩年成型,五年成業總體目標,以抓實五個統一規範(規範種植管理、規範採摘加工、規範質量標準、規範品牌包裝、規範等級體系),實施機制創新、大品牌、基地輻射示範帶動、農特產電商、文化、生態旅遊“六大戰略”為抓手,全力推進全縣茶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產業辦工作總結篇7

20xx年,按照市、區政府白酒產業發展要求,我局高度重視,強化特事特辦服務,狠抓專案管理,圓滿完成了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各專案標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考核

我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各股室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白酒產業發展領導組,將白酒產業發展目標任務納入目標考核,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責任機制。

二、強化服務指導,實行特事特辦

我局確定了定領導、定人員為白酒企業發展服務,定期深入企業現場辦公,制定並落實了白酒產業發展特事特辦制度,凡是落戶我區的白酒企業,從選址定點、規劃審批、施工審批到竣工驗收,一律即事即辦,凡是當天能辦好的事情,絕不拖到第二天,為企業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三、強化專案管理,確保工程質量

全年辦理黃艤白酒園區等15家酒類企業建設專案,建築面積35318.78平方米,嚴格按照規劃要求和建設安全管理法規進行監管,督促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地勘單位五方責任主體依法履職,確保工程質量安全,無重特大安全質量責任事故發生。

四、狠抓配套建設,確保平穩安置

為配合黃艤白酒園區專案建設,按照區政府要求,著手進行黃艤鎮規劃修編,現已完成規劃評審工作。牽頭指導修建一期安置房26棟,安置搬遷戶624戶,嚴格工程質量監管,一期安置戶已全部入住新房。二期安置房已全面順利啟動。

五、廣泛宣傳動員,積極招商引資

按照區政府要求,派出專家組對安置戶做大量深入細緻的.宣傳工作,推動白酒園區建設按進度進行。牽頭到廣州、上海等地招商引資白酒企業,一個較大的白酒企業專案正在洽談中,可望20xx年上半年落戶我區。

二〇xx年一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