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三提升工作總結模板7篇

工作總結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在工作中的客戶服務和關係管理能力的提升,通過寫工作總結可以更好地發現和利用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和合作機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三提升工作總結模板7篇,感謝您的參閱。

三提升工作總結模板7篇

三提升工作總結篇1

區財政局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多年來區財政局積極統籌中央、省、市各項資金,持續加大區級財政投入,主動加強協調銜接各部門,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順利實施。

一、統籌整合資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效果明顯

(一)財政部門牽頭實施,不斷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一事一議普惠制專案打造人居環境精品工程:20xx年以來xx區積極利用財政獎補,解決環境改善難題,選擇村班子團結、工作得力、村民需求迫切、願望強烈、受益面廣、群眾參與積極性高的村莊,打造一批具有綜合示範帶動效應的人居環境精品工程。

20xx年—20xx年,我區涉農街道辦事處申請立項、開工建設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專案總計134個,覆蓋45個行政村,受益人口達10萬餘人,專案總投資額8120.13萬元,撥付到建設專案的財政獎補資金為5192.56萬元,市級資金20xx.96萬元,區級承擔財政獎補資金3104.6萬元。村內道路修建368554.76平方米,砌築排水溝35.45平方米,路沿石鋪設2936.8米,毛石擋牆砌築432.5立方米,提高了路網整體水平,重點改變了居民出行不便的問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舊面貌一去不復返,道路平整乾淨,大家快樂出行。

修建蓄水池2500立方米,河道9170米,田間水渠86.4立方米,自來水管網14408.3米,排水管線31924.35米,排水溝1295米,雨水井3座,雨水井篦子60座,檢修機井18個,檢查井提升70座,檢查井蓋提升更換47座,修築河道護坡346.4平方米,河道底部945平方米。優化了農村環境,改善了河道髒亂的現象,供水網、排水網已成規模,極大改變了吃水、用水不便、汙水橫流的鄉村老問題。

村內美化亮化工程,修建廣場3個,低壓線路改造20xx米,安裝路燈315盞,綠化苗木33672株,草坪2400平方米,樹池56個,石凳8套,池塘1座,花壇56.53立方米,景觀亭彩繪1項;村內文體等公共活動場所建設面積達19774.85平方米。隨著農村人居提升工程的不斷完善,綠樹成蔭、花團錦簇,老百姓有了健身娛樂的新場地,生活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鄉村連片治理名列前茅成效突出:20xx年至20xx年,陡溝辦事處、黨家街道辦事處先後22個村納入“鄉村連片治理”專案,投入資金8565萬,其中上級資金3900萬。黨家街道辦事處連續四年在專案評比中名列前茅,特別是20xx年、20xx年在省級財政獎補“鄉村連片治理”專案中蟬聯全市第一。

五年來紮實做好村民最關心的道路硬化、村莊亮化工程,做好生活環境衛生提升工程,共建成文體休閒廣場18處,文化大院3處1450平米,鋪設瀝青道路18104.02平方米,硬化水泥路面12.81萬平方米,安裝檢查井182個、雨水井132個、汙水井12個、大小沉澱池95個,栽植綠化苗木11030平方米,種植綠植2.8萬餘株,載植綠籬568.29平方米,修築花池625米,種植喬木460株,安裝路燈359盞,粉刷牆面7.25萬平方米,繪製文化牆6954.44平方米,修復古井3處、古廟、古樹1處,修復青磚城牆230米,治理村內河道700米,鋪設供排水管道30.25千米,清理“三大堆”3.1萬立方米800餘噸,現在的農村,舊貌換新顏,路更平整暢通,衛生更乾淨,綠化更優美,村居更和諧,人民更幸福。20xx年,計劃投入5000萬元重點打造黨家街道辦事處宅科、寨而頭、相家莊、土屋、西渴馬東5個齊魯樣板村,投入2700萬用於美麗鄉村建設、連片治理、一事一議普惠專案,為黨家、陡溝、十六裡河三個街道辦事處轄區內17個村進行道路硬化、牆面粉刷、路燈安裝、河道治理等。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鞏固城鄉環衛一體化成果:

20xx年-20xx年,爭取上級資金88.24萬元用於秸稈綜合利用,投入65萬元為黨家、陡溝、十六裡河三個街道辦事處購置秸稈打捆機5臺,財政獎補濟南南山眾炫農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濟南市xx區群康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濟南春天生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收購、青貯玉米秸稈23.24萬元。秸稈打捆減少了農業種植戶的勞動量,秸稈粉碎還田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杜絕或減少農作物秸稈焚燒產生的大氣汙染,提高了農業資源的迴圈利用水平,青貯玉米秸稈為奶牛養殖場提供了安全食料,並可以增加產奶量。通過實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保護了生態環境和人民身體健康,提高了經濟效益,可謂一舉雙得。

20xx年,為引領農業生產轉型和提升農村生態環境,發展和鞏固城鄉環衛一體化成果,爭取上級財政資金348萬元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為陡溝、黨家、興隆、十六裡河四個街道辦事處配備垃圾收集車、高溫高壓垃圾桶清洗車、垃圾裝載剷車、裝載機、吸糞車等共計56輛,提高機械作業效率,減少人工勞動強度,提升了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二)扶貧工作紮實推進, 重點解決人居環境難題

行業扶貧“五通十有”紮實推進:20xx年起,投入2207.9萬元對興隆街道辦事處9個市級貧困村實施“五通十有”專案建設,共建設機井3處,修路20778.5米,修建300立方米蓄水池2處,路面硬化23624.56平方米,修建排水溝1700米,並在村內建設1400平方米停車場1處,現在道路通暢,停車方便,用水便捷,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

興隆片區農村電力設施改造提升: 20xx年9月28日xx區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財政局、農業局聯合下發的扶貧專案財政補助資金1953.28萬元(市級資金100萬元、區級資金1853.28萬元)為興隆9個貧困村進行電力設施改造提升,新建10kv架空線路1.29km,0.4kv架空線合計221.17km,包含10kv臺區工程9項,新建配變9臺,總容量2.6mva,該專案在9個貧困村依次完工送電後,解決了2827戶村民的用電問題,改變了夏季製冷、冬季制熱等超負荷季節性增長幅度高、戶均容量不足、負載率過高、末端電壓質量較差、配電室內裝置老舊嚴重等問題。消除了較高的低壓故障率,消除了現階段日益突出的供用電矛盾,提高了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用電解決了,鄉親們冬天更溫暖,夏天更涼爽,心情更舒暢。

澇坡村-侯家村交通幹道修建完成:20xx年安排區級財政扶貧資金1600萬元,統籌整合區交通局涉農資金1018萬元,共計2618萬元用於改善興隆街道辦事處澇坡管理區的九個市級貧困村的道路問題。工程修築混凝土擋牆1600餘米,修補及拓寬路面21000餘平方米,安裝防撞護欄20xx餘米,新建路燈50餘盞,安裝交通標誌牌62座,受益貧困人口數量為321人。澇坡村-侯家村交通幹道的改造提升大大減少了道路擁擠現象,提高交通的安全性,縮短了村民的出行時間,也增加了遊客的到來,鄉村更熱鬧了,人均收入也相應提高了。

(三)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提升程序

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超額完成:20xx年-20xx年,我區累計投入1735.46萬元,大力實施“廁所革命”,對興隆、十六裡河、黨家、陡溝4個街道辦事處持續推進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原計劃改造9540戶,超額完成4958戶,實際累計完成14498戶,農村環境衛生狀況得到極大改善,蚊蟲傳播大大減弱,乾淨衛生的.居住環境獲得了鄉親們的一致好評。20xx年,計劃投入420萬元用於公廁改造,繼續提升城鄉環衛水平。

農村飲水安全落到實處: 20xx年安排區級資金700萬進行飲水安全提升改造專案,為王家窩坡、郭家窩坡、鄭家窩坡、澇坡村、義和村、侯家村、鬥母泉青桐山、鞏村9個貧困村新打機井解決水源,並進行管網配套及維修。同時安排區級資金240萬為澇坡村、青桐山等9個貧困村和豐齊、仁裡等22個非貧困村安裝農村飲水安全消毒裝置39臺,目前專案正在實施中。

農村汙水治理專案全面開工:20xx年農村汙水治理計劃投資2.48億元,共涉及黨家、陡溝、十六裡河三個片區40個村莊,專案主要建設內容:新建汙水處理站1座,設計規模300d;新建汙水提升泵站19座,設計規模200d--2500d;新建dn200--d800 汙水管道,總長度約188290米;同時對村莊內現有排水管溝進行清淤修復,根據現狀情況新建或改造部分雨水口等,目前工程正在加速開展。

二、多措並舉,繼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再上新臺階

(一)加大協調配合力度,促進整治工作全面有序開展

區財政局將繼續統籌整合農村公路修建、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飲水安全、節能、環保、文體等專項資金,促進區級巨集觀指導和行業主管部門、涉農街道辦事處自主統籌有機結合,努力做到各類財政資金集中投放使用,合理劃分行業主管部門的支農財權、事權和支出責任,明晰部門職責關係,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全面、協調、有序開展。

(二)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使用規範安全有效

繼續將統籌整合資金作為監管重點,區財政局將加強對統籌整合的指導和績效評價,區審計局加強對鄉村振興重大工程和重點專案的審計監督。嚴格落實統籌整合主體責任,按照“接得住、用得好、管得嚴”的要求,切實增強處理輕重緩急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責任擔當能 力,科學配置、合理安排資金,推動統籌整合工作取得實質突破。

(三)統籌整合資金,重點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

依託《濟南市xx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進一步做好20xx年涉農資金管理及統籌整合工作,不斷推進連片治理、“美麗鄉村”及齊魯樣板村打造等專案,加大鄉村振興戰略資金經費保障力度,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程序。20xx年統籌各級涉農資金總計26010.15萬元,區級資金22,582.11 萬元,上級資金3428.04萬元,其中上級資金1322萬是省、市級切塊資金,重點用於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

三提升工作總結篇2

我校今年九年級畢業班會考工作得到了全市教學質量提升活動領導組的高度評價,無論高分段學生,還是“一分兩率”排隊均在長治市首位,這給我校20xx年會考質量提升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為此,我們國中部領導一班人在學校的正確領導下,通過認真分析新的會考形勢,明目標、找差距、定措施,努力尋求新的教學質量增長髮展空間。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工作,我校教學質量提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落實責任

根據今年質量提升工作新形勢,我們成立了組長李愛民校長,副組長王利波副校長、常光遠主任,成員由各級部副主任、管理幹事組成。確定畢業班教學為監管重點,要加強組織領導,由王曉民副主任負責,面對挑戰,狠抓落實。制定出《黎城一中20xx-20xx學年九年級工作計劃》,領導組成員經常深入班級、深入課堂、瞭解情況,定期、不定期地研究解決九年級的教育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協調各班各學科的平衡,使各項工作開展得更細、更實、更好。召開畢業班教師工作會四次,有效地解決了教學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二、加強宣傳統一認識

一是按照縣教育局要求,迅速行動,就如何“抓管理、求質量、促發展”方面展開了廣泛的意見徵求,並多方論證討論後擬定了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的具體的工作思路和實施措施。並利用各種會議加以落實。

二是堅持把“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命線。”的理念毫不動搖,把質量看作一個準則,一份忠誠,一種責任。

三、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1、工作思路一箇中心:穩步提升教學質量

三個抓手:課程改革、隊伍建設、周練月考

2、主要措施

(1)“讓教研引領學校奔跑”。搞好常規教研是提升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的最基本的出發點。校本教研的開展要求針對思考問題的起源,研討問題存在的關鍵,以及最終落足到如何解決問題上來,把常規教研中備課、講課、評課中存在的問題或思路形成一些關鍵點加以分析研究;同時注重教學案例反思與思考。

(2)常規管理

一是嚴格執行教學常規檢查和獎懲制度。

二是把集體備課、講課、評課、教學反思探討作為整體提升教學質量的主鏈。

三是注重隨堂檢測、周練月考工作,把重點放在對考試後的效果評估和各項應對措施的繼續落實上。在工作中,力求保證質量,控制好難易度,確實發揮測評的診斷功能;考試結束,及時做好測評的質量分析,按照聽課評課、學生評教、問卷調查、考試與成績分析等多種途徑進行質量分析總評,及時反饋,在橫向縱向比較中找出學校管理、班級管理和教師教學質量的差距,知得失、明方向、拿措施。開展質量提升的專題交流研討活動,實現成果共享。

四是堅持“老課題”深研究、“新課題”細研究、“舊問題”新研究的課題研究原則,面向“一分四率”提升工作研究問題,把常規教學,特別是九年級教學中暴露的各種問題分析、歸納、總結,細化成各種課題加以研究落實,切實解決了質量提升工作過程中遇到的不少問題。五是更加註重課間小教研活動,以此作為培優補差的主要陣地,擴大優生面,提高優生質量。

六是依託高中這個學生高位發展平臺,召開前240名學生動員大會,組織邀請高中名師對學生講解成才、成功之路,發展前景,增強學生自信心,面向目標,接受挑戰。

(3)強化師資培訓

以長治市會考質量提升工作經驗交流會為契機,學習外地先進的提升經驗,組織廣大教師加強學習,立足本職、本科,鑽研課標、考綱,為學生髮展夯實基礎。組織召開會考研討會,認真學習和研究會考教學的指導性檔案,加強畢業班教學的分析研究,提高了教學工作的實效和質量。堅持各項工作不走過場,做到: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在課堂教學上,堅持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精練細析,講練結合,做到:有考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講。及時做分析,查漏補缺。

(4)與畢業班教師共同擬定出了《黎城一中20xx屆畢業班獎懲辦法》,極大地提高了畢業班教師教育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

(5)配合教導處,組織九年級全體教師參加會考真題大賽活動;組織九年級各學科備課組,及時調整複習計劃,研討新《考試說明》,把握會考的方向,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三提升工作總結篇3

為了全面提高教師的資訊素養,提升教師資訊科技的能力,幫助教師積極有效開展資訊科技下的教育教學,實現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能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服務平臺上的教育教學資源,促進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為此,福清市江鏡中心國小組織並開展了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活動。

學校組織開展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啟動儀式,何劍峰老師從提升工程2.0的內涵理解、整校推進的實施路徑、微能力點的解讀和下階段的工作任務、時間節點、完成方式等幾個方面做了詳細解讀,幫助全體教師理解了提升工程2.0是什麼、做什麼、怎麼做等關鍵內容,提升了對資訊科技2.0的整體認識。

為了更好的推進“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學校組織資訊化管理團隊人員進行集中研討,制定了學校資訊化提升2.0整校推進工作規劃。從學校基本情況、學校發展願景與績效目標、研修計劃和工作制度等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和安排,並對所有資訊化管理團隊人員進行了任務分工和選點培訓,最終選擇出適應校情和教師需求的微能力點,為下一步的各教研組培訓和制定教研組計劃明確了思路和方向。

語文、數學和英語三個教研組分別精心策劃、組織本組教師進行了培訓,對後期工作和要完成的具體任務做了詳細介紹和具體部署,並通過集體討論研究最終確定了適合各教研組不同學科的微能力點,為下一步即將開始的網路研修和校本研修指明瞭具體方向和目標。

各學科組依照不同學科教師選出的微能力點,與學校制定的“資訊化提升2.0整校推進工作規劃”進行整合,組織開展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工程2.0教學研討課,在積極參加線上學習的同時,開展了資訊科技2.0引領示範課展示活動。

學校將以此為契機,認真完成本次研修的所有工作任務,進一步聚焦資訊化教學,提升全校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全面推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真正把資訊科技運用到日常的每一節課上,用資訊科技2.0的響鼓重錘奏響課堂提質增效最強音,使現代化資訊推動教學全面發展,構建出適應資訊化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

三提升工作總結篇4

2019年12月31日,靈山縣召開2019年度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工作觀摩會,總結今年以來全縣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工作推進情況,推廣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

靈山縣委書記曾智在會上指出,今年以來,全縣啟動了1個縣域村莊規劃,27個實用性村莊規劃,開工改造了303個基本整治型村莊,重點打造龍武鄉村振興荔枝特色農業示範片區、鄧家萍塘鄉村振興傳統文化示範片區、白水梓崇鄉村振興農旅示範片區三大片區,鄉村風貌提升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有些鎮(街道)依然存在推動力度不夠大,指導不到位,群眾主體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等問題。各鎮(街道)各部門要切實提高站位,切實增強鄉村風貌提升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找準當前鄉村風貌提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差距和問題,把握好工作重點和關鍵環節,精準發力,全面開展好三清三拆環境整治,確保鄉村風貌提升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曾智提出,要繼續深入推進三清三拆工作,加快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加強鄉村規劃建設管理,加大資金籌措力度,紮實推進鄉村風貌提升,塑造社會主義新農村風貌。

曾智強調,要切實加強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強化政策落實,縣、鎮兩級鄉村風貌提升服務隊要主動學政策、懂政策,幫助農民群眾瞭解政策,當好政策落實的主政手,切實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要強化作風建設,咬定目標不放鬆,狠抓落實不懈怠,大力整治不擔當、慢作為、亂作為等行為,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任務,確保鄉村風貌提升工作得到穩固提升。

靈山縣縣長劉欽主持會議,並提出,各鎮(街道)要互學互借鑑,掀起學先進的熱潮,增強做好鄉村風貌提升工作的信心,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做好規劃,做到千村千面、連點成片、連片成面,達到處處是風景的效果,堅持群眾為主體,凝聚強大合力,高質量完成鄉村風貌三年行動的總目標和年度任務。

靈山縣委副書記吳超,靈山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謝立權,靈山縣委常委、副縣長秦鴻運,靈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方宗奎,靈山縣副縣長章建軍,靈山縣政協副主席葉纓出席會議。

會議總結了2019年度全縣風貌提升三年行動工作開展情況,通報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評比結果,表彰了三海街道新大村委格木突新村、靈城街道白水村委牛杞塘村、佛子鎮佛子村委馬肚塘村、豐塘鎮陂塘村委英榜村、煙墩鎮長麓村等村。

三海、靈城、佛子、豐塘、煙墩在會上作經驗介紹。

會議還組織全體參會人員到了平山鎮沙尤塘村、豐塘鎮英榜村、煙墩鎮大華村、檀圩鎮大良埇村現場觀摩.

三提升工作總結篇5

為期四個月的“國小教師教學能力提高工程培訓”活動結束了,半個月的理論學習以及三個月的實踐,讓我學習著、收穫著。首先要感謝各級領導為我們搭建了這樣的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有機會聆聽到專家們精彩的講座。在短期培訓中,大家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一起成長,分享快樂!

本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各級教育專家的精彩專題報告,有優秀的教學案例,有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更有導師的指導、引領。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穫豐厚的日子,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時光。下面,我將把自己此次培訓學習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1、加強了師風師德建設。聆聽有關“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講座,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增強從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自我進取的意識。

2、獲得了實用的教學技巧與理念。帶著教學實踐中的種.種疑問,我走進培訓課堂。其中了令我記憶猶新的有:李冰霖老師的《自由習作與有效指導》,特別是李老師帶來的二個習作指導課例,使我感受頗深,受益良多;鄭夢如老師的《國小語文課外指導》,講出了語文課外閱讀在生活學習中地位與作用,認我樹立了新的教學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李春喜教師的《走進說課》讓我一睹說課的真面目;徐敏教授的《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讓我明白課堂要上得實在些,講究其實效性等等。是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我喜悅的收穫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

3、提升了教育教學技能。通過專家教師們的現場授課,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教育技術”,更新了理念,還得以真正認識到如何使計算機能更有效地為教學服務,提高教師電腦應用能力,讓青年骨幹教師都能熟練掌握並應用簡單的課件製做並能獨立製作課件。

4、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在培訓中論從理論還是教學上,這都是一個讓我進步的有效良機。在回到一線教學實踐中,我主動為老師提供教學研討,還積極參與各類交流活動,虛心向同行學習、請教,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撰寫反思、心得,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這次時間雖然短暫,但是能給我們帶來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及許多教學上實用的東西。我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這樣的培訓。

三提升工作總結篇6

根據《縣20xx年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增強我鎮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切實保護耕地,提高種糧農民積極性,保護種糧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增收,確保耕地地力和糧食安全,現將20xx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工作總結如下:

一、明確指導思想,落實工作責任。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惠及千家萬戶,是對現有耕地地力保護,提高種糧農民積極性,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工作,鎮村社幹部必須高度重視,客觀、公正、公平地做好耕地面積核查工作,保證補貼資金兌現。

二、加強宣傳動員,政策家喻戶曉。

我鎮現有耕地16680畝,為有效保護耕地地力,促進種糧農民積極性,召開鎮、村、社幹部大會,宣講政策,培訓業務,各社召開社員大會,選出社員代表,進村入戶到田間地塊核查面積,確保家喻戶曉,面積準確。

三、掌握原則物件,按照程式工作。

20xx年必須按照國家“有種有補”“無種無補”“多種多補”“少種少補”“不種不補”的原則,將補貼資金兌現到種糧農民農戶。面積核查必須戶申報、組核實、村複核、鄉稽核、縣確定、直髮,保證資金足額兌現。

四、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監管督查。

鎮成立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工作領導小組,鎮長任組長,紀委書記、分管副鎮長任副組長,辦公室、財政所、農業站、各村委會主任任成員,辦公室設在農業站,邵宇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辦公。鎮紀委書記牽頭,負責面積、工作進度,資金兌現的監管督查工作,不抵扣、不截留、不擠佔、不挪用、不拖延,否則依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三提升工作總結篇7

高職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容忽視的“半壁江山”,成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主要載體。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存在一些共同的弊病:

一、生師比不合理

生師比平均為15/1,15所院校中8所院校的生師比均超過15/1,其中絕大多數為民辦院校,生師比最高學院為19/1。因此目前整體師資量缺口較大,教師的工作量超負荷。專業教師的缺口更大。

二、雙師比例太低

雙師型教師比例(佔專任教師比例)只有電子資訊職業技術學院一所學校剛好達到優秀標準;平均為40%,6所院校均低於平均值,其中最低的學院僅為15%。

三、高階職稱比不符合要求

高階職稱比例(佔專任教師比例)平均為33%,其中10所院校均低於平均值,最低的學院僅為17%。且高階職稱的教師主要集中在基礎課的退休教師中,而專業課的教師中,具有高階職稱的卻很少

四、兼職教師比例各院校不平衡

平均為37%,其中較高的學院為66%,較低的學院為12%。公辦院校中兼職教師佔的比例較低,民辦院校中為了降低師資的工資成本,兼職教師佔的比例較高。

五、年輕教師比例不合理

(佔專任教師比例)平均為50%,其中碩、博比40%以上,在整體專任教師中。新、老教師呈兩極分化,其中中5所院校新教師比例高於70%,還有3所院校的老教師佔教師總數的70%,而具有專業教學經驗的中年教師卻很少。

調查發現我市高職高專師資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a.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兩頭大中間小呈啞鈴狀

b.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缺乏現代職教理念

c.教師的教學方法仍然按照學科體系的傳統模式,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脫離。

d.教師缺少針對性、持續性的業務培訓和相應的培訓制度的保障。

一所高職院校辦學定位明確之後,最重要的發展因素就是師資。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但是,從不少學校的發展現狀來看,最大的瓶頸問題就是師資隊伍建設。高職教育不同於普通高校的學科教育,它培養的是社會經濟發展中面向生產、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這種人才的知識結構是圍繞生產一線的實際需要加以設計的,在課程設定和教材建設等環節上,強調的是傳授職業素質、職業技能和工作流程,而相對減少了對學科理論的追求和對前沿性未知領域的探尋關注。二是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更強調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更加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三是應用型人才培養在模式上常常不是演繹型的,往往採用由真實職業任務引領的職業活動導向教學。換句話說,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為導向,創造一種學與教、學生與教師互動的社會交往情境,把教與學的過程視為一種社會的交往情境。具體來講,就是在教師的設計帶領下,引導組織學生心、手、腦並用,教、學、做結合,身體力行獲取知識和技能,完成學習任務,進行反饋和評價。面對這些問題,作為一名高職教師,我們要做到:人才培養模式制定以崗位群為基點進行制定,進行課程設定的時候也要以崗位需求為基準,另外課堂教學模式也由有傳統的理論灌輸式式教學轉向學習方法的教授以及實踐經驗教授,堅持育人為本,加強職業責任感和道德感,為社會培養實用的人才、有職業道德的人才、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