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職涯規劃

借力打造自身職業生涯

借力打造自身職業生涯


借力打造自身職業生涯

  ——國內首個求職社團“中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紀實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就業遇到嚴峻挑戰:畢業生數量繼續大幅增長,其就業期望值卻居高不下。面對就業問題的新壓力,中山大學採取多項創新性措施,使得大學生就業工作一直走在全國高校的前列。這是中大學生非常引以為豪的。中大去年畢業的一位曾同學說:“就業無疑是中大最有優勢的地方,我覺得除了清華跟北大,可能很少學校的就業形勢能與中大相比了。”但中大最有特色的,應該是去年大學生們自發組織成立的國內首個求職社團“中山大學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

  變被動為主動

  曾幾何時,作為廣東省最高學府的中山大學的畢業生,在社會上供不應求,但在擴招和南下求職大軍等因素的影響下,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大的不少學生深感求職的艱難。

  為增強自身在就業大潮中“泅水”的本領,解決就業過程中資訊傳遞不暢、供需溝通不足等問題,中大學生開始走出原來的焦急迷惘,由“被動等待”變為“主動出擊”,由“盲目探索”到“有組織地規劃”。

  2003年11月8日,由中大在校學生自發組織,中山大學學生處、中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共青團中山大學委員會、中山大學研究生管理處共同發起支援,成立了全國高校首個求職社團中山大學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簡稱中大職協)。當天,北大、復旦等十多所國內名校的就業指導人員,也遠道而來見證了這個新社團的誕生。

  中大職協是一個由學生獨立運作的、非營利性的學生社團組織。協會的宗旨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目的就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參與就業方面的教育活動,建立不同年級、不同層面、循序漸進的就業教育指導,以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即一年級“端正專業思想、安心學習、做好迎接挑戰心理準備”;二年級“打牢專業基礎、培養廣泛興趣愛好、設計人生方向”;三年級“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鍛鍊優秀綜合素質、準確定位職業生涯”;四年級則“掌握就業政策、樹立正確就業觀、提高求職技巧、力爭首次就業”。業務範圍也涉及全校各院系博士、碩士及本專科生就業的方方面面。


  依託專家資源發展

  其實,“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並不是新東西,中國地質大學和復旦大學早就有類似的機構產生,而中山大學的“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是學生自發組織成立的,這在全國高校還是首次。協會免費為會員提供個性化服務,設立學習和培訓基地,模擬招聘考試,提供職業道德、職業規劃、工作技能、擇業與應聘技巧、相關法律法規。有媒體認為,這是全國高校中首創的“求職包裝”機構。

  中大職協會會長陳思能告訴記者:中大職協其實也是被洶湧就業大潮“逼”出來的,協會今後將致力於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依託學校資源,聯合社會各界人士,形成以學生為核心的發散性服務網路。而且還可以專業性的活動為會員提供良好的職業規劃、人才測評、開發諮詢等專業知識的學習機會、提供接觸社會的機會和良好的交往機會,優先接觸就業工作資訊的機會。

  2004年6月13日下午,在中國職業諮詢網和中山大學共同舉辦的“中山大學首屆英才節系列活動之職業諮詢日”活動上,中國職業諮詢網資深顧問郭峰、合生創展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何鵬、盈通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陳驥等作為職業諮詢專家,與中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黎啟業主任、中山大學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指導老師陳有志、就業指導中心邱瑞玲老師等,一起現場接受同學們有關職業規劃方面的諮詢。同學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客觀地認識自我、做好在校期間的職業生涯規劃,把握適合的就業方向。

  在活動中,一位讀生物專業碩士二年級的馮同學,在做了中國職業諮詢網的測評後,自己打印出報告,又跑回諮詢現場,並就測評結果和專家面對面交流,引來許多同學的駐足傾聽,馮同學本人也覺得受益匪淺。像這樣拿著測評報告來現場諮詢的同學非常多。諮詢日活動一直持續到傍晚7點多。同學們普遍反映,藉助人才測評的報告及現場專家的指導,對自我的認識更加清晰,對未來和就業更有信心了。


  藉助企業之力實踐

  協會初期的啟動資金主要來源於中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現在不少企業都對此很感興趣,一些公司還跟中大職協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並提供資金支援。中大職協也正在積極跟一些國際性的大公司聯絡,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援和拓展,建立更有效的校外溝通平臺。

  現在,中大職協已經發展成為下設辦公室、調研規劃部、資訊網路部、開發諮詢部、人才測評部、職業推介部、校園招聘部、會員服務部等八個部門的大社團,成為中大最受重視的社團之一。由於協會是全國首家由學生自發組織成立的職業機構,所以同學們格外珍惜這個協會,想讓它真正發揮自身作用。

  2004年11月,中大職協和學校就業指導中心,以“就業前線,伴你同行”為主題舉行了三場就業系列論壇。論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國企、外企和公務員論壇,主要就成功人士職業生涯歷程分享、企業和政府的人才需求、職業發展前景,以及招聘政策,還有涉及到更具體的簡歷製作、面試技巧、現場模擬面試和優秀簡歷展示、就業流程介紹等。

  活動邀請了許多有影響力的公司的人力資源負責人蔘加,如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廣東省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中國菸草總公司廣東省公司等,以互動式論壇、訪談式講座為主要形式。這次活動影響非常大,每場講座都吸引了眾多學生參加,甚至外校的同學也聞訊趕來。講座安排在晚上七點半舉行,但是,每次還沒到講座時間,外面就排起了長龍,會場被擠得水洩不通。

  該校一位姓雷的大四的畢業生,在外企論壇上敢於表現自己,現場的安利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對他表示相當的好感,並且還對其進行具體的點評和啟發。據瞭解,後來這位同學成功地應聘到一家大型外資企業工作。

  中大職協的會長陳思能認為,這充分說明,同學們是非常渴求和企業溝通,並希望分享到更多更好的社會經驗,特別是有關企業文化、選才標準、職業生涯發展空間,以及實用的求職技巧等諮訊。


  全程化的學校職業指導

  每個學生的心理和性格都不相同,他們在就業時又存在選擇多、期望值高、急躁偏激等現象,如果不對其職業取向做早期的分析和指導,學生很可能會陷入茫然的狀態。而目前,多數高校的就業指導課都是學生臨近畢業時才開始設立的。

  對於這種現象,中大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黎啟業教授說,職業指導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大一開始到本科畢業乃至研究生階段,應該實行全程化的指導,臨近畢業才教育就太晚了。他認為,中大職協的成立和發展,可以使更多的同學主動得到就業力教育的啟蒙,讓更多同學提早進行職業規劃。而且這種自發的學生組織更容易貼近學生,對就業指導中心的職業指導起到積極的補充和豐富作用。

  據瞭解,中山大學計劃在本科課程中開設全程化的職業指導課,每一學年都按一定的主題展開。從大一開始就讓學生接受職業指導,讓他們在一年級明白專業、就業、職業的關係;二年級能從理念上對職業有一個大致的方向;三年級對職業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方向;四年級主要就是幫助學生掌握就業政策,從具體上指導學生如何就業,包括簡歷、面試、簽約之類的細節性指導。

  中大準備在兩年的時間內,形成一個指導課程體系,摸索和完善一套適用教材。同時,考慮借鑑國外和香港學校的做法,為不同性格的學生設定個性化的課程和輔導,利用一些好的測評系統幫助學生及早了解自己的性格,做到選擇職業時客觀化和現實化。

  “中山大學近年來本科生的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左右,但還是堅持職業指導,以求讓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優勢更明顯。”黎主任介紹說,為了進一步總結經驗,2004年年初,他們還出版了《中山大學2003屆畢業生就業白皮書》,這是廣東高校中第一本總結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白皮書,在當時引起較大的反響。今後每年年初,中大還將會繼續推出就業白皮書,讓學生和企業及時瞭解職業動向,實現無障礙溝通。  



釋出日期:2005-03-23 作者:葉子 來源:職業設計
標籤:借力 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