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計劃

扶貧下一步工作計劃和建議合集

  

扶貧就是以貧困村為主戰場,貧困戶為主要物件,以農民增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為切入點,堅持解決溫飽和鞏固溫飽並重,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為目標。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扶貧下一步工作計劃和建議》,供您閱讀,參考。希望您能有所收穫!

扶貧下一步工作計劃和建議合集

扶貧下一步工作計劃和建議

一、以機制創新為動力,深入推進“四大改革”

著力破除扶貧攻堅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x〕25號)及《關於以改革創新精神紮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黔黨辦發〔2017〕23號),制定出臺《關於實施扶貧開發“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編制規劃、創新機制、先行先試、探索路子,在同步小康中當先鋒、打頭陣、作表率。

1.創新精準扶貧分類指導機制。完成貧困村、貧困戶幫扶資訊更新,建成執行精準扶貧資訊平臺。針對建檔立卡扶貧物件,逐戶找準發展思路,制定幫扶措施,在產業扶貧、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確保實現結對幫扶、產業扶持、教育培訓、農村危房改造、扶貧生態移民、基礎設施建設“六個到村到戶”。

2.創新扶貧專案資金管理機制。按照目標、任務、資金和權責“四到縣”要求,全面落實專案審批權下放到縣制度。全面規範扶貧專案工作流程,嚴格執行“鄉鎮申報、縣級審批、鄉村實施、鄉鎮初檢、縣級驗收、鄉級報賬”工作機制。

3.創新金融扶貧服務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創新小額信貸到戶扶貧形式,對建檔立卡扶貧物件,通過貼息幫扶支農再貸款,探索解決貧困戶擔保難、貸款難、貸款成本高的問題。認真抓好世界銀行扶貧貸款專案的啟動和實施,繼續推進農村扶貧小額保險試點工作。

4.改進扶貧開發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完善扶貧開發考核評價辦法,把貧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貧困人口數量減少、扶貧開發精準度和“六個到村到戶”作為主要考核評價指標,注重“減貧摘帽”、貧困鄉鎮發生率與同步小康、目標考核指標相銜接,建立健全扶貧開發結對幫扶與同步小康駐村幫扶相結合的工作機制,促使扶貧開發成效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得到更好發揮。

二、以脫貧致富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動”

扶貧開發是貧困地區“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關鍵舉措。各級扶貧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創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準發力,堅持整體推進與精準到戶、加快發展與保護生態、各方支援與自身奮鬥相結合,進一步完善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工作格局,加快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1.在思想先導上拓展新高度。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正確處理經濟發展的新常態與扶貧工作的關係,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斷部署上來,全面認識新常態、準確把握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既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態蘊含的扶貧新機遇,又要高度重視扶貧開發面臨的新挑戰,進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態下對扶貧攻堅的新認識、新理念、新舉措、新作風。

2.在減貧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實施扶貧開發“三步走”發展戰略,加大爭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專項扶貧與行業扶貧資金,全年投入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力爭增長15%以上。適時啟動“十三五”扶貧規劃編制工作,大力實施重點區域、重大民生事項和重點工程建設,穩步推進武陵山、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全力加強對道真縣“減貧摘帽”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保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確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圓滿,全面完成重點縣“減貧摘帽”。到2017年底,確保全市4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105個以上貧困鄉鎮實現“減貧摘帽”,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50萬人以內。

3.在產業扶貧上拓展新水平。圍繞全市產業區域佈局和產業扶貧專項規劃,大力扶持發展核桃、中藥材、草地畜牧業、特色茶葉、商品蔬菜等八大優勢扶貧產業,加快“中部蔬菜、乾鮮果產業帶,西部竹業、高粱產業帶,東部茶糧煙產業帶,東北部草地畜牧業和茶果煙產業帶”的山區扶貧產業示範區建設。鞏固提升9個扶貧產業園區,建立完善貧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推廣“農業扶貧產業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種模式,不斷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扶貧專案實施效率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

4.在結對幫扶上拓展新境界。堅持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扶貧,推進區域開發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用好建檔立卡成果,發揮駐村幫扶幹部作用,因地制宜發展貧困地區特色經濟。健全完善扶貧開發結對幫扶與同步小康駐村幫扶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實行“領導掛點、部門掛鄉、單位包村、幹部包戶”的扶貧工作責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分別掛點聯絡4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市直機關部門掛幫一類重點鄉鎮,省、市、縣、鄉幹部駐村,縣(區、市)領導幹部聯戶,切實提高扶貧開發的精準度。

5.在社會扶貧上拓展新成效。認真做好上海對口幫扶遵義工作,實施對口幫扶專案44個,完成投資5832萬元,重點向美麗鄉村、產業發展、社會事業、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傾斜。大力推動幫扶工作向合作發展延伸,推進雙方在教育、醫療、人才、金融、文化旅遊、農副產品展示展銷等方面的合作,推動產業轉移、園區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積極籌備在上海召開滬遵對口幫扶第三次聯席會議。進一步整合中央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定點幫扶、省級“集團幫扶”的專案資源,進一步動員市級部門深化拓展“集團幫扶”的內涵載體。大力支援集團幫扶鄉鎮改善基礎設施、發展扶貧產業、改善民生事項,做到“不脫貧、不脫鉤”、“不摘帽、不脫鉤”。積極落實社會扶貧支援政策,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扶貧,認真組織開展“10.17”扶貧日系列活動。

6.在就業扶貧上拓展新實踐。圍繞“四化同步”目標和教育“9+3”計劃,繼續推進“雨露計劃?1戶1人”培訓,採取職業教育進校區、進工廠,農業實用技術進基地、進園區等多種方式,大力開展開展農民職業化教育培訓和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逐步使每個貧困農戶至少有1名勞動力掌握1-2門適用技術,逐步實現貧困地區富餘勞動力培訓全覆蓋。201x年完成農村富餘勞動力培訓10萬人(次),完成“雨露計劃”培訓39595人,完成各級各類貧困地區幹部培訓1400人。

7.在隊伍建設上拓展新風貌。按照市委提出“抓黨建就是抓關鍵,抓作風就是抓重點”的要求,以“提高隊伍素質,服務精準扶貧,打造標杆團隊”為核心,深入踐行“一切為了貧困群眾”理念,努力建設一支“黨性強、作風正、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扶貧幹部隊伍。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深入踐行“三嚴三實”,把抓領導、抓關鍵、抓載體作為扶貧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做到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促進轉職能、轉作風。深入開展“四型”機關黨組織建設,積極創新支部活動內容和載體,在市扶貧辦機關創新開展“一講二晒三評”系列活動,全面加強機關建設,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形成勇於創新、團結務實、熱情服務、廉潔為民的良好氛圍。

8.在廉潔扶貧上拓展新氣象。堅持一手抓扶貧攻堅、一手抓廉政建設,深入貫徹中共遵義市委《關於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八項規定持續發力的通知》,制定出臺《中共遵義市扶貧辦黨組關於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主體責任的實施意見》。堅持用改革方式解決扶貧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全面落實扶貧系統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嚴格遵守《黨章》和黨的政治紀律,做到守紀律、講規矩,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和市委十二項規定,模範遵守黨員幹部政治紀律“十嚴禁”和作風建設“十不準”。重點針對扶貧專案審批權下放後的專案審批、資金監管,大力整治擠佔挪用、損失浪費、滯留滯撥、擅自調項等違規違紀行為。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懲防體系建設,積極組織開展扶貧專案資金審計和清查清理工作,確保扶貧專案資金安全有效,實現扶貧資金效益化、貧困群體得實惠化、幹部成長安全化。

扶貧下一步工作計劃和建議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x大和十x屆x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進區入戶”、“開發式扶貧”的方針,突出“整區推進”、“科技培訓”和“產業化扶貧”三大工作重點,緊緊圍繞中央提出的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大力實施“基礎扶貧、科學扶貧、社會扶貧”五大工程,強化“科學、資金、隊伍”三大管理,切實做好定點幫扶工作,確保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二、工作重點

1、鞏固本社群原有的資源,在社群黨支部的領導下,始終把老齡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要從廣大老年人精神生活需要出發,組織開展各種有益活動,推動“和-諧社群”的建設。

2、瞭解掌握社群內殘疾人權益保障情況,聽取殘疾人意見,為殘疾人提供優先、優質、優惠的法律服務。

3、認真學習和掌握有關低保政策,對困難家庭實行定期走訪制度。及時掌握他們近期的家庭生活狀況,實行動態管理。

4、社群要積極為所幫扶人員創造就業機會,鼓勵他們樹立自強自立的精神,為建立和-諧社群做出貢獻。

三、具體工作措施

1、明確幫扶物件。凡持有本轄區常住非農業戶口的“4050”人員、低保人員、特困家庭和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員等物件均可獲得幫扶。必須及時瞭解掌握幫扶物件的動態變化情況,做到“出現一個發現一個”

2、進一步做好社群孤寡獨居老人關愛工作,針對各種不同需求的獨居老人提供各類相關的服務,鞏固所有老人一對一的結對關愛活動。大力宣傳“安康通”呼叫裝置,為有這方面需求的老人做好服務工作。認真做好老年人來訪、來信工作,熱情接待,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困難

3、落實殘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登記工作。及時瞭解掌握殘疾人的需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推進殘疾人就業。大力扶持殘疾人個體就業。

4、掌握本轄區內就業困難群體情況,全面瞭解轄區“4050”人員、雙下崗失業人員、單親下崗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個人和家庭基本情況,建立就業困難群體登記臺帳。廣泛動員下崗失業人員參加職業培訓。加強對下崗失業

人員擇業觀念的教育,摒棄把工作分為高低貴賤和眼高手低、過分挑揀的陳舊求職觀念,樹立自食其力、勞動光榮,市場就業、競爭就業、靈活就業的新觀念。

5、結對解困幫扶。要採取多種形式,進一步擴大幫扶隊伍,通過轄區內各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轄區內共建單位與幫扶物件結對以及社群黨員幹部帶頭結對、群眾幫群眾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切實幫助困難群眾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要通過宣傳發動,廣泛吸納志願者加入幫扶隊伍,以滿足幫扶需求。

扶貧下一步工作計劃和建議

一、總體目標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贛南蘇區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為統領,全面做好貧困群體的金融服務,初步建成全方位覆蓋貧困群體的普惠金融體系。

(一)金融扶貧開發體系日趨完善。完善面向“三農”的金融服務體系,推動商業性金融機構網點持續下沉,不斷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推進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著力消滅金融服務盲區,爭取實現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鎮(鄉)。

(二)信貸投入總量持續增長。通過創新金融產品,逐步加大對貧困戶和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援力度。力爭每年全市涉農貸款增量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三)融資結構日益優化。通過加強對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上市培育,鼓勵引導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債券市場進行融資,拓展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渠道,實現直接融資規模同比增長。

(四)風險保障體系逐步健全。通過創新發展小額信貸保證保險、特色農業保險、醫療、養老等保障保險,充分發揮保險行業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和地位,健全貧困群眾的風險保險保障體系。

(五)金融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創新精準扶貧擔保模式,解決貧困群眾無抵押、無擔保的瓶頸;努力推進貧困群體金融知識普及,推進誠信文化建設,使貧困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二、基本原則

(一)著力增強貧困群體“造血”功能。堅持以產業發展為引領,通過完善金融服務支撐,促進貧困群體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增強貧困群體“造血”功能。

(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堅持市場化和政策扶持相結合,以市場化為導向,以政策扶持為支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三)堅持統籌兼顧與因地制宜相結合。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金融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立足貧困地區和貧困群體的實際,各縣(市、區)和各金融機構根據產業特點、資源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按照因地制宜原則,創新扶貧開發金融服務方式。

三、政策措施

(一)完善面向“三農”的金融服務體系。推進普惠金融,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儘快完成農信社改製為農商銀行工作目標,推動涉農銀行業機構開展類似於農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模式改革,引導郵儲銀行加快鄉村營業網點佈設步伐,鼓勵村鎮銀行分支機構向鄉鎮延伸;縱深推進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加快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行政村全覆蓋工作,切實滿足偏遠農村各項支農補貼發放、小額提現、轉賬等基本服務需求,消滅金融服務盲區,爭取實現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鎮(鄉)。鼓勵在重點或大型鄉鎮設立專業支農的小額貸款公司。鼓勵人保財險、中國人壽等保險機構完善鄉鎮營銷服務部的佈局,創新保險機構在鄉鎮行政村的服務方式。

(二)引導信貸投放向貧困群眾和貧困地區傾斜。以我市油茶、臍橙、花卉苗木、養殖等農業主導產業和優勢農業產業等為扶持重點,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特別是農發行、農業銀行、農信社(農商銀行)、村鎮銀行、郵儲銀行等涉農金融機構加快扶貧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加大對有條件的貧困農戶小額農貸投放力度,擴大貧困農戶貸款覆蓋面,大力實施產業金融扶貧;積極搭建平臺,有效對接國家開發銀行等扶貧開發貸款,重點支援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針對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推出切合實際的信貸產品,重點支援“公司+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等產業發展模式,切實加大對其信貸支援力度,實施就業金融扶貧;落實好現有國家濟困助學信貸扶持政策,對當年被全日制大專以上院校錄取的貧困家庭大學生提供生源地助學貸款支援,加大對農村校舍改造等專案貸款的支援力度,開展教育金融扶貧;支援農村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改擴建等專案貸款,開展保障金融扶貧。

加快推進農村“三權”抵押貸款的推廣運用,在全市推廣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適當擴大對林權、果園證抵押貸款的額度,延長貸款期限,實行優惠利率;適時探索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贛州銀行、農信社每年要新增不少於3億元的扶貧專項貸款額度。涉農金融機構要做好“財政惠農信貸通”的發放工作,各金融機構在同等條件下要優先滿足扶貧物件的信貸需求,加快扶貧貸款的審批流程,充分保障扶貧物件合理續貸需求。確保涉農貸款增量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增速高於全市貸款平均水平。適當提高對扶貧貸款的風險容忍度。配合“雨露計劃”、“金藍領工程”等就業扶貧措施,加大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對貧困家庭成員的信貸支援力度,享受小額擔保貸款相關貼息政策。

(三)借力資本市場推動扶貧開發。建立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接融資後備庫,支援符合條件的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到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融資。鼓勵和支援符合條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發行企業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多種債務融資工具,擴大直接融資的規模和比重。籌建覆蓋四省九市的區域性農產品交易市場。對油茶、臍橙等我市優勢農產品設立期貨品種開展研究論證。探索籌建扶貧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援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四)建立保險行業精準扶貧長效機制。鼓勵保險行業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結合貧困戶的特點創新保險產品和服務。開拓農村小額信貸保證保險產品,推動實現農民小額貸款“手續簡便、無抵押、無擔保”。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業保險工作,推進油茶、茶葉、花卉苗木、水稻、生豬等地方特色優勢農業保險,力爭加快將柑橘(臍橙)、菸葉、油茶、白蓮等農業保險納入中央、省級財政補貼範圍;創新發展天氣指數保險、產量保險、收入保險等新興產品。關注特殊人群的保險保障,積極發展大病補充醫療保險;推廣低保、五保、殘疾人、重點優撫物件的意外保障制度;探索對失地農民養老保障的新模式。鼓勵保險機構降低保險費率,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由財政出資為貧困戶購買補充醫療保險等保障保險。

(五)創新精準扶貧擔保方式。將貧困戶和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列入“小微信貸通”的重點支援範圍。由市縣財政統籌資金,組建贛州市扶貧開發擔保機構,為扶貧物件等提供貸款擔保,免收擔保費用;提高對扶貧開發擔保機構代償損失的容忍度,對扶貧開發擔保機構的代償損失,由市政府、各縣(市、區)政府、扶貧開發擔保公司、協作銀行按比例共同承擔。

(六)加快推動精準扶貧金融知識普及。搭建市、縣、鄉三級金融培訓平臺。充分發揮市委黨校、市金融研究院以及駐市高校的平臺作用,面向各金融機構開展小額信貸業務和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提升金融服務水平;面向基層幹部進行農村金融改革、小額信貸、農業保險、資本市場等方面的宣傳培訓,提高運用金融槓桿的意識和能力;藉助縣、鄉兩級平臺(如,農民培訓學校),對貧困群體開展專項金融教育培訓,提高貧困群體的誠信意識,使農民學會用金融致富,當好誠信客戶。

四、組織保障

(一)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強化政府部門與銀證保等金融機構聯合,進一步完善橫向協作機制。由市金融局牽頭、市財政局、市扶貧辦、贛州銀監分局、人民銀行等政府部門以及駐市各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整體聯動機制。建立金融精準扶貧聯席會議制度,組織相關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計劃,統一具體宣傳內容和口徑,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和困難,有效凝聚各部門的力量和資源,形成金融支援精準扶貧整體合力。

(二)健全管理制度。市農業銀行、農信社(農商銀行)、村鎮銀行、郵儲銀行等涉農金融機構要本著利民、便民、惠民的原則,制定金融扶貧工作實施辦法;各縣(市、區)也要結合實際,制定符合當地實際、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

(三)建立考核機制。建立金融支援精準扶貧考核評估制度,明確考核目標,把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有機結合,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力、措施不當的部門進行通報批評,並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對落實到位、成績突出、成效顯著的部門進行表揚、表彰。單列扶貧信貸指標,作為地方政府對金融機構支援地方經濟發展考評獎勵的重要依據之一。

標籤:扶貧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