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計劃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規劃

目前,我國正面臨著常見傳染病和類似SARS等新發傳染病以及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多重挑戰,急需建立起強有力的公共衛生體系加以應對。為加強和完善我區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反應能力,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保障國家公共衛生安全,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國務院、衛生部和省、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工作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制定區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規劃。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規劃

第一章現狀分析

一、成果

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區的衛生事業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許多常見傳染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傳染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不斷下降,傳染病病因死亡順位已由建國初期的首位,下降至20XX年的第16位,法定報告的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由六、七十年代的6000-7000/10萬下降到20XX年的620.39/10萬。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區現已建成區、鎮(街道)、村(居委會)三級醫療保健網路,擁有各類醫療保健機構321所,人民群眾就醫需求基本得到了保障,人均期望壽命不斷提高,20XX年全區人均期望壽命為76.38歲,達到或接近發達國家國家水平。

二、公共衛生體系現狀

㈠醫療衛生資源基本情況

全區現有醫療衛生機構321個,其中市屬醫院4所(三院、四院、七院、鐵路療養院、),民營醫院1所(新世紀醫院)。

區衛生局下屬12個事業單位,分別為區人民醫院、區衛生監督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區婦幼保健院、區衛生防治站及7所地區醫院。共有在職職工675人,其中幹部610人,工勤人員65人。610名幹部人員中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84名(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541名),管理人員26人。

全區有14所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275名。

全區有54個村級衛生所,在職工作人員205名,其中本村人員172人,外聘醫療技術人員33人。

全區現有廠礦醫療機構54所,集個體醫療機構182所。

全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著80萬居民的醫療衛生、衛生監督、預防保健、婦幼保健、計劃免疫等工作。

全區預防保健工作主要由衛生局下屬的12所醫療衛生保健機構、14所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預防保健部(街道防治站)和54個村級衛生所承擔。

㈡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本情況

目前我區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由區、鎮(街道)、村(社群)三級預防保健網路組成。

1、區級預防機構概況

區級機構有區疾控中心、區衛生防治站、區婦幼保健院。共有預防保健工作人員188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66名。學歷構成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22名(佔11.70%),大專學歷83名(佔44.15%),高中及中專學歷71名(佔37.77%)。職稱構成為高階職稱12名(佔6.38%),中級職稱32名(佔17.02%),初級職稱107名(佔56.91%),無職稱人員37名(佔19.68%)。

2、鎮(街道)級預防保健機構

鎮(街道)級預防保健機構設在地區醫院的預防保健科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預防保健部(街道防治站)。

7所地區醫院現有預防保健工作人員26名(應配置40名),人員缺口率達35%。

14所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預防保健部配備工作人員50名,人員配備基本上滿足工作的需要。

3、村級預防保健工作

村級的預防保健工作由54個村級衛生所承擔。主要承擔本村的計劃免疫、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和傳染病管理等工作,配備兼職預防保健工作人員87名,人員素質普遍偏低。

二、存在的問題

儘管我區公共衛生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應當看到我區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還不健全和完善,特別是在抗擊非典鬥爭中暴露出許多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現在:

一是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機制還不健全。公共衛生建設沒有完全實行鎮(街道)、村(社群)屬地化管理,各類應急醫療救治、預防控制等應急隊伍的組建還不夠完善,尚未形成各級政府、社會、團體和民眾共同參與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氛圍。

二是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能力比較差,傳染病發病率相對較高。儘管我區採取了一系列的疾病預防控制措施,傳染病發病流行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由於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能力比較差,傳染病發病率仍相對較高。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能力比較差主要表現在預防保健專業隊伍的人員數量和素質都無法滿足實際開展工作的需要,另外裝置陳舊、經費不足也是制約的主要因素。

三是衛生執法監督工作力度不夠。由於我區行政區域較大,城鄉交錯,行業單位眾多(近1.5萬家),加之區衛生監督所人員編制不足,人員素質偏低,缺乏必要的監督執法工具等(如車輛、取證工具等),致使對轄區的行業單位監督檢查頻次不足,執法力度不強。

第二章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健康服務的衛生工作方針,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規定,堅持以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受益為宗旨,堅持依法、科學、符合實際、保證效益的原則,堅持以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機構的能力建設為目標,深化醫療衛生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改革,提高與普及相結合,通過各級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地實現建設任務。

二、建設目標

用3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裝備水平、深化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改革、提升專業人才技術能力等措施,基本建成適合國情、區情,功能完善、反應靈敏,運轉協調、持續發展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全區公共衛生資訊系統、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衛生監督體系,加強應對重大傳染病、新發突發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建設,構築起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三、建設原則

㈠依法辦事,科學決策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要遵循《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在認真總結我國、我區多年來開展公共衛生工作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借鑑先進地區的防治經驗,使決策法制化、科學化、民主化。

㈡平戰結合,統籌兼顧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要貫徹平戰結合的原則。平時要努力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保健服務水平,保持預防保健機構的正常執行狀態,充分發揮預防保健投資的效益和潛能,全面做好各項預防保健工作。要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衛生保健和衛生監督的設施以及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做好疾病預防控制所需物資的儲備,定期組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和技術培訓,提高戰時應急能力,一旦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做到有備無患,打有準備之仗。

㈢科學建設,堅持標準

疾病預防控制、衛生保健和衛生監督機構必須嚴格按照《遼寧省衛生資源配置標準》等有關標準進行建設和裝備。各級各類預防保健機構的基礎設施設計、配置合理,儀器裝置裝備能滿足實際開展疾病預防控制、衛生保健和衛生監督工作的需要。

㈣整體規劃,分步實施

建立和完善我區公共衛生體系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肩負著應對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挑戰,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管理和運營的措施,不斷提高衛生保健服務水平,構建起一個具有全面應對能力的公共衛生體系。

第三章規劃目標

一、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基礎建設

全區各級各類預防保健機構要按照遼寧省發展計劃委員會、衛生廳、財政廳“關於印發《遼寧省衛生資源配置標準》的通知”要求,配置、佈局房屋和裝置等基礎設施,以滿足開展工作的需要。

㈠區級預防保健機構體系

1、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行微機網路化管理,重點加強實驗室規範化建設,按標準配置各種檢驗檢測儀器裝置,能夠開展國家規定的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檢測專案,20XX年區疾控中心通過遼寧省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評審。

2、區衛生監督所。要進一步加強房屋、交通工具、執法工具等基礎設施建設,3年內,區衛生監督所下設的7個衛生監督派駐所房屋條件達到二室一庫標準,使用面積不低於80平方米,實行微機網路化管理,各監督執法科室、各衛生監督派駐所要配備1臺效能良好的車輛和1套監督執法取證工具(錄音機、照相機、攝像機)。

3、區衛生防治站。實行微機網路化管理,配備相應的車輛和計劃免疫冷鏈運轉系統。

4、區婦幼保健院。實行微機網路化管理,合理佈局房屋,重點配備開展孕產婦、兒童保健檢測及健康監護所須的各種儀器裝置,特別是要配備用於高危孕產婦檢測的彩色B超。

㈡鎮(街道)預防保健體系

1、地區醫院預防保健科。各地區醫院要加強預防保健科建設,要按照《關於開展農村鄉鎮防保組(站)等級評審工作的通知》(大衛防發[1998]166號)的要求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有關配備標準,進一步完善預防保健科建設,預防保健科業務用房面積不低於80平方米,並設有健康教育培訓室。

2、城市街道(社群)衛生防治站。合理配置全區各城市街道或社群的衛生防治站(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預防保健部),按照2-3萬人口設1個衛生防治站的標準進行配置,房屋佈局合理,達到“三室一廳、一庫”標準,即婦女保健室、兒童保健室、計劃免疫接種室,候診廳、物品存放庫,使用面積在80平方米以上。

㈢村級預防保健體系

各村衛生所要按預防保健工作規範要求合理配置房屋和儀器裝置,房屋應設有計劃免疫接種室(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婦女保健室和兒童保健室。

二、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人員素質

㈠疾病預防控制人員(包括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區衛生防治站、各地區醫院預防保健科和各村衛生所)總數要達到《遼寧省衛生資源配置標準》規定的每萬人口配置3.4名工作人員的標準。

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工作人員要達到20名以上(現為15名),配備現場流行病學調查人員20名。

區衛生防治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所佔比例要達到90%以上(現為80%)。

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遼寧省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意見》的通知”(遼委辦發[20XX]34號)要求,各地區醫院預防保健科按當地人口數量的五千分之一比例配備預防保健工作人員,其中至少1人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

各村衛生所要分別配置1名計劃免疫和1名婦兒保健專職工作人員,人員要具有鄉醫以上技術職稱,計劃免疫工作人員要取得《大連市計劃免疫接種上崗證》。

㈡婦幼保健工作人員。按《遼寧省衛生資源配置標準》規定的每萬人口配置1.3名婦幼保健工作人員的標準進行配置,區婦幼保健院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工作人員要達到20名以上(現為11名),基層婦幼保健工作人員要具備助理執業醫師以上的執業資格。

㈢衛生監督執法人員。按《遼寧省衛生資源配置標準》規定的每萬人口配置1.4名衛生監督執法人員的標準進行配置。區衛生監督所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工作人員要達到20名以上(現為10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所佔比例要達到90%以上(現為80%)。

三、健全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體系

利用2-3年的時間,我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衛生資訊系統,包括:1、完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專報和分析預警系統;2、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系統;3、醫療救治資訊系統;4、衛生監督執法資訊系統(含社會舉報資訊系統);5、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與決策系統。

按照衛生部要求,將疫情資訊網的網路末端擴充套件到轄區內的各級各類醫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地區醫院,觸角延伸到各社群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所,全面實現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路直報的要求。

四、全區疾病預防控制與衛生監督的各項業務指標要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㈠疾病預防控制指標

1、傳染病發病得到有效控制,法定傳染病發病率要逐年下降,每年遞降5%以上;

2、計劃免疫“五苗”接種率達到99%以上,計劃免疫相關疾病無暴發、流行;

3、全區健康教育適宜人群培訓率達到90%以上;

4、健康教育行為轉變率達到80%以上;

5、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按衛生部規定開展的專案規範地開展檢驗工作,檢驗專案開展率達100%。

㈡婦幼保健指標

孕產婦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率達98%以上;

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23.5/10萬以下;

嬰兒死亡率控制在12‰;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14‰;

㈢衛生監督工作指標

相關衛生行業單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公共場所服務單位、生產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專業衛生知識系統培訓率達90%以上;

食品衛生監測合格率達90%以上;

職業衛生中毒申報率、建檔率達到100%。

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合格率80%以上;

生活飲用水監測合格率達90%以上。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組織領導

全區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衛生工作的領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公共衛生建設納入區、鎮(街道)、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之中,根據本規劃,結合實際提出各自具體的公共衛生建設目標和公共衛生建設規劃及年度實施計劃。在政策上予以支援和傾斜,加大對公共事業的人力、財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不斷總結經驗,研究解決問題,確保各項措施的落實。

二、經費保障

在爭取上級財政支援的基礎上,區、鎮(街道)、村三級財政要將公共衛生系統建設和維持正常運轉的經費納入各級衛生事業費加以預算,實行專項管理,確保公共衛生體系正常執行。

三、人才和技術保障

在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下,我區的各級各類醫療衛生保健機構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配備各級各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以確保全區公共衛生體系的正常執行。

要重視和加強對公共衛生隊伍的建設,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和教育,適時引進高技術人才,努力建設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有奉獻精神的實用型人才隊伍,引進新技術和新方法,不斷充實和提高開展公共衛生工作的技術含量。

四、考核評價

區委、區政府將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工作納入對全區各鎮、街道和各相關部門的年度目標工作考核之中,20XX-20XX年每年將對各鎮、街道和各有關部門貫徹執行本規劃的情況進行中期考評,20XX年末組織進行對本規劃實施情況的終末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