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報告

《導學稿教學模式下數學作業有效性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導學稿教學模式下數學作業有效性研究》開題報告

西安遠東第二中學是陝西省標準化高中,從20XX年開始進行新課程改革---推行導學稿教學模式,近年來學校還不斷深化探究教學,完善導學稿教學模式,在課改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隨著課改的深入,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部分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滯後,關注的只是學生眼前的成績,而漠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管理不是向課堂要質量,而是通過延長師生在校絕對時間的死辦法,加班加點,搞機械重複的勞動,走進了惡性迴圈的死衚衕。尤其是導學稿模式中作業鞏固環節的弊端日益顯著.各類學習輔導資料充斥氾濫,老師不加選擇,亂定一氣,資料滿天飛。佈置作業時嘴一張,筆一揮,只圖形式,不顧效果,學生苦不堪言。年年喊減負,負擔卻越來越重,學生越學越累。新課程改革進行到現在,專家們眾說紛紜,我們也莫衷一是。還好,真正每天在教室裡和新課程打交道的,站在講臺上能夠決定點什麼的,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還是我們一線教師,而教育變革的最終力量可能還是我們這些‘草根”。(潘小明,“數學生成教學”的思考與實踐”)作為一線老師,我也深深地感到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有相當多的人是處於煩和累之中,這種煩是----不想學非學不可的煩;這種累是花了力氣卻得不到成功的累。高中數學新課程教材編寫組副主編張思明老師認為:學習活動缺乏實際、有效、科學的指導、管理,是造成學生學習質量低,學業負擔重,心理健康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學生身心受到摧殘,學習興趣蕩然無存,獨立學習、獨立生活、獨立處事的能力差,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嚴重不足。課後鞏固環節目的在於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掌握並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同時也助於教師瞭解自己的教學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可見增強作業的有效性不僅是學校,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本課題的研究重點:

“導學稿”是一張師生共用的教學文稿。它集教案、學案、筆記、作業、測試和複習資料於一體,是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充分整合後的校本課程。它把研、學、教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以研定導,以導促學,以學定教,形成一個完整的新的教學模式。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師生的互動交流,實現教與學的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其基本環節主要包括:課前自主預習、課堂探究研討、課堂達標測評,課後鞏固。而課後鞏固中作業是對課程意義重建與提升的創造過程,是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深化過程,其設計思路應當適度開放,向課外延伸、與生活接軌,貼近學生心理的特點,增強實踐性、探索性,促使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自主地獲得新知。本文就導學稿在作業鞏固環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剖析。運用新課程理念,通過反思“傳統作業”的弊端,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策略,闡述了新課程理念下新型作業的幾點嘗試:限時作業、自助餐作業、探究作業、實踐作業等.以高中數學作業為例,通過對導學稿作業有效性的研究,旨在希望對導學稿的進一步推廣與完善盡自已的綿薄之力,使導學稿真正成為貫徹新課程理念的一種有效的載體.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 人本理論依據: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要求課程內容設計應該尊重學習者的價值與需要,要把學習者當人而不是學習的機器看待,應在知識平等性前提下,設計課程內容。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師生之間要進行平等的對話和心靈溝通,這一切都充分體現了人本主義的教育思想。“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表現在作業的設計中,就是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給學生自主參與探索,主動獲取知識,分析運用知識的機會,儘可能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設計,自我控制,自我解答,真正讓作業成為學生髮展的需要,讓作業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樂事、趣事。

(二) “最近發展區”理論依據:

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持續影響了教育理念數十年, 其思想的光輝隨著經驗與實踐的證明愈發彰顯出彌足珍貴的價值, 並有機地滲透到當代教育理論中, 對當代教育理念的重構和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針對學生數學能力有差異的客觀事實,應該重視找準每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他們確定相應的目標,設計難易有別的作業。由於分層作業的份量、難度適宜,選擇自主,完成的時間靈活,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作業不再有困難,這無疑激發了學生完成作業的樂趣,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既感到輕鬆愉快,又紮實掌握了知識技能。自助餐作業、探究作業,實踐作業可以調動學生作業的積極性,避免作業的單調、枯燥。限時作業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要點、積極思考,提高了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 教學理論

嘗試教學理論認為,“學生有嘗試的願望,嘗試能夠成功,成功才能創新。”學生有原有的知識結構,又有對新知識的同化和順應的思維屬性,所以學生能嘗試。同時,學生的嘗試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嘗試,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和方法編排的,所以學生具備成功的條件。 在嘗試成功的條件下,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學成績。學生在邊學邊練的過程中,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讓學生的角色從“要我學”改變為“我要學”,不僅讓學生親身感受認知的過程,而且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調動了學生主動求知的慾望,學生為了完成作業,會想方設法讀教材,查資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經過不斷修改和完善,達到了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

(一)課題研究的方法(重點)

本課題研究採取以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對比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和個案研究法為主,多種研究方法相結合的研究方式。

1.文獻研究法: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進行比較,篩選,吸收,結合本課題研究加以創新、發展。

2.行動研究法:參與該課題研究的所有成員,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研究教學實踐,從而不斷改進教學實踐;外出參觀及課題組研討等也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

3.對比分析法:通過與傳統作業下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效果的對比,形成結論。

4.問卷調查法和個案研究法:在評價的過程中主要用問卷調查法和個案研究法。

五、課題研究的過程(重點)

1、課題準備階段(****/4—****/8)。

①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對課題組成員進行具體的分工。

②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查閱資料,蒐集資訊,完成課題方案的設計論證工作,並完成開題報告。

2、課題研究階段(****/8—****/10)。

課題研究小組進行相應的學習和培訓,開展有效的課題研究活動,進行深入研究,不斷改進研究成果;

3、總結提升階段:( ****/11****/12)

針對前期研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制定改進措施和問題解決方案。將已有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進行總結提煉,形成研究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