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報告

寫好調研報告需要把握的重點

做好調研工作,寫好調研報告,無論是對領導還是文祕人員來說都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寫好調研報告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礎,黨的三代中央領導核心都十分重視調查研究工作。毛澤東同志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研究就是解決問題”的著名論斷。鄧--同志深刻指出:“離開群眾經驗和群眾意見的調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領導者也不可
能進行正確的領導。”****同志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寫好調研報告需要把握的重點

調研報告,是針對社會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進行深入調查,以確鑿的事實反映存在的矛盾、問題和現象,分析研究其產生的原因、實質、影響等,提出解決措施和處理意見的書面材料。調研報告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思路展開,其關鍵在於提出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對策和建議。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無論是黨政機關還是企事業單位都需要寫作大量的調研報告,寫好調研報告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結合例項探討調研報告寫作的要點。

一、深入實際,選擇廣受關注的問題進行調研

寫作調研報告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選題應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正如加裡寧所說:“如果你說的平常,但卻觸及到了群眾所關心的最迫切的問題,如果你對這個問題又給予瞭解決,那麼一篇最平常的文章也會發生很大的政治作用。”作好調研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調研課題。社會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不計其數,但這些問題有主次之分,要側重解決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關鍵性問題,解決當前改革發展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關注那些領導急於解決的和有爭議的問題,以及一些新政策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黨和政府正確的決策來源於對現實問題的準確認識和全面把握,這種認識和把握的前提是對存在的問題準確而周密的調查。

(二)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應自覺遵循以下原則:1.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是調查研究必須遵循的思想路線和科學態度。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2.深入瞭解實情,敢於講真話,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3.堅持群眾路線。要把調查研究的過程作為深入瞭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的過程,作為密切聯絡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的過程。

(三)使用科學的調研方法,提高調研資料的有效性。調研方法的正確選用有助於實現調查目的。當前普遍採用的調查方法有普查、實地調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間接調查等。具體實施的調查方式有觀察法、訪問法、問卷法、召開座談會、聽取彙報等。要結合實際問題選用適當的調研方法,調研方法選用得好,可以使獲得的資料全面有效,反之,則事倍功半。運用科學的調研方法瞭解情況,使調查的事實、資料及引用的資料都真實可*,準確無誤,才能為進一步分析問題,提出對策建議,發揮現實指導作用提供可*保障。

取消農業稅這一農業新政策實行後,一方面可以使廣大農民真正得到實惠,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同時也使地方財政陷入困難,造成農村公共服務難以自處。針對這一新農村建設中的難點問題,作者深入相關地區36個行政村,併發放有效問卷300份,綜合使用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兩種方法,進行大量調研分析後寫成了《取消農業稅後農村公益事業對策研究》。

二、挖掘材料,對問題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

調研報告一般先提出問題和現象,然後分析原因,最後提出解決辦法。分析和研究部分是調研報告寫作的重點。對於調查得來的材料進行認真甄別和深入細緻的分析研究,全面系統地闡釋和剖析問題的表現和原因。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一定的理論高度來提煉觀點,提高認識,反映事物的發展規律。在分析研究時,可採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定量分析是通過具體的資料來說明問題,反映事物的情況和特徵;定性分析是就事物的性質、特點、走向進行分析研究,從中得出規律性的認識和判斷。在運用定量分析時,也可以綜合運用歸納、演繹、對比、闡釋等方法進行定性分析,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巨集觀與微觀相結合,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全面、辯證地分析材料,防止片面性,使分析系統化、條理化,在此基礎上獲得正確的結論。

前述《取消農業稅後農村公益事業對策研究》的開頭部分以一個問句:“在國家投資有限、地方財政吃緊、攤派集資廢止、‘一事一議’籌資難度大的情況下,農村公益事業怎麼辦?”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然後簡要介紹說明調研過程和方法。主體部分採用兩段式結構,首先提出取消農業稅後農村公益事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教育、出行、文化衛生、農村社保體系構建難、“以獎代補”資金配套難、“一事一議”制度落實難等問題,其中列舉了大量典型的事實和資料,並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做了適當的分析。第二部分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快發展


農村公益事業六個方面的對策建議。調研方法科學,分析精當有力,措施具體可行,很好地實現了調研報告的寫作目的。

又如《對青島市弱勢群體食品安全的調查報告》一文,即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開頭簡要概述弱勢群體與和諧社會的關係,並介紹調查的基本過程和結果。主體部分首先指出青島市弱勢群體食品安全
現狀,然後對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在對現狀進行準確精煉、簡明有序地闡述後,分析與綜合並用,巨集觀分析與微觀分析相結合,用聯絡的、全面的、發展的觀點,從經濟發展、經營環境、管理、食品監管體制和宣傳等方面指出了制約弱勢群體食品安全的因素。在分析農村食品經營狀況對食品安全的影響時,為了說明農村食品進貨渠道混亂,作者採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既列舉了大量的調查事實和資料,又能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並據此提出解決弱勢群體食品安全的具體對策,突出了思辨性,能幫助讀者認識問題,掌握規律。

三、把握政策,從全域性出發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調查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一篇調研報告

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對策建議上。調研人員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堅持理論聯絡實際,從新的角度和視野研究解決新問題;要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和把握領導意圖,站在領導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對改革發展中那些帶有全域性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重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本質和規律。不僅要掌握下情,而且要“吃透”上情,要了解上級出臺的方針政策,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理論認識。調研人員要適應形勢,運用超前思維,提出創造性建議,真正做到審時度勢。在寫作過程中,調研人員還需掌握提煉加工、謀篇佈局的技法,學會組織整理材料,把握上下文的銜接,緊密結合事實材料和對問題的分析提出對策,寫出既有事實依據又有現實指導性的文章。在真正搞清問題的基礎上,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形成有情況、有分析、有對策措施的調研報告,真正做到“語當其時,諫當其用”。

如,針對當前黨中央退耕還林政策實施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作者自覺深入地調查研究後撰寫了《當前退耕還林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一文,該文針對“退耕還林”政策執行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展開。調研報告開頭首先肯定了黨中央的退耕還林決策,然後針對當前退耕還林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指出危害和影響,使人們看到解決問題的緊迫性。文章的開頭部分:

黨中央決策實施的退耕還林舉措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惠及人類子孫後代的千秋偉業,目前在保持水土流失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在具體實踐中,因涉及到千家萬戶農民百姓具體利益的得失,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客觀存在,如不及時妥善解決,將會引發較多的新矛盾,給農村社會帶來不和諧、不穩定因素。

在主體部分簡明地列出小標題“存在問題”和“預防對策”。在“存在問題”部分,從宣傳力度、村幹部與農民的矛盾、大戶與普通農民的矛盾、管理漏洞、幹部不良行為等幾個方面簡要歸納存在的問題,並對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如針對“宣傳引導力度不夠,退耕農戶對補助期滿後‘吃什麼’心存惶惑”這一問題,文中分析指出原因“這些地區經濟落後,農民傳統意識濃厚,吃的方面主要*自耕地。眼下有的農戶除留少量菜園地以外,其餘土地幾乎退完。還‘林’的品種中極少有幾年就能見效益的經濟林,絕大部分屬生態林,而在退耕還林地區,同時也是林木禁伐區。國家對退耕農戶補助是有限的,補助年限期滿後,到底*什麼吃飯,老百姓心裡無底,這是退耕地區農民普遍存在的擔憂心理。”這些深入細緻的分析和基於調查基礎上對農民心理的把握,為提出可行性對策建議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接下來的“預防對策”部分承接上文,依據相關政策,從五個方面結合實際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策:“一、加強政策宣傳,引導農民更新傳統觀念,加大扶貧力度。目前,山區農民仍然對退耕還林政策缺乏理性認識,依舊是‘一碗泥土一碗飯’的耕作。我們各級政府要引導說服他們……另一方面,要儘量多地爭取國家扶貧政策,最主要的還是要*退耕農戶自力更生,自我解救,千方百計,想方設法通過遷移式扶貧、多種經營等措施解決退耕補助過後‘吃什麼’的問題,消除後顧之憂。……”該部分不僅提出了措施,而且闡述了具體的做法要求,有利於矛盾的化解和問題的解決,使調研成果能很好為領導決策服務,實現了調研報告的寫作目的。

標籤:調研 把握 報告